教育家的风骨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风,首先当是他的风骨。
教育家最看重风骨,教育家最具风骨。风骨,是教育家最伟大、最可贵之处。风骨也,人之气概、气节、品格也。崇高的人格,不屈的气节,宽广的胸怀,刚毅的性格,爱憎分明之情感,独立自由之精神与思想,等等,构成了教育家的风骨气象。向教育家学习,首先学习他们的风骨。
马相伯,乾坤朗朗、风骨清奇,尽显“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书光的这一评述实在恰当。1840年4月,生于天主教世家的马相伯,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曾说:“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自比一只狗,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叫了一百年,对民族复兴的坚信和锲而不舍;还没把中国叫醒,一种谦逊与责任的勇敢担当。其实,他用自己的人生,试图叫醒中国。1879年,他做了一生中最惊人的一件事:将自己继承的三千亩田产献给耶稣会,作为创办后来被称为震旦学校的“中西大学堂”的基金。他还立下字据:自献之后,永不反悔。在他63岁时,为学校规定了三条原则: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叫醒中国的赤子之心,怎能不让人钦佩、崇敬?马相伯告诉我们,教育家心中应有对祖国的赤诚,有民族振兴的责任、使命,应有忘掉自己、牺牲自己的气概和精神。这叫什么?这叫风骨。
唐文治,无锡国专的创始人。面对国难,他风骨铮铮,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做有民族气节的人。他从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尚书》中提取“作新民”三字定为校训。他又亲自撰词创作校歌:“俭以养德,静以养心,建功立业,博古通今。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何等的气概!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侵华的枪炮声震国人,抗日救国的情绪在无锡国专师生中沸腾,唐文治校长以他特有的方式激发、鼓励学生的爱国情感,他同意并支持学生停课三天,让学生去城里作抗日宣传。他还在膳堂里悬挂大字书写的《膳堂铭》:“世界龙战,我惧沦亡;生聚教训,尝胆越王;允文允武,阳明继光;明耻教战,每饭不忘。”何等感人!当年12月24日,无锡上千名学生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双目失明的唐文治亲自送请愿的学生至校门口,一直凝望着学生远去……这情景至今都使人难以忘怀。1932年1月,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日军烧杀焚掠,惨无人道。学校经费严重困难。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为了让学生面对外侮时,永远有民族的气节,从4月起,作为校长的唐文治带头减薪,带动全校教员集体减薪三至四成,这件事让学生刻骨铭心,永志不忘。唐文治告诉我们,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当有民族的脊梁、民族的血性,同仇敌忾,奋勇抗争。这叫什么?这叫风骨。
自然想起陶行知。他有民族之魂,永揣理想,执著于实验研究,为了民众,奉献自己,永远在行知路上前行,人格崇高,风骨峻峭。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曾这么评说陶行知等人,有可能成为甘地,但他们最终没能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政治权力的产生压迫着他们,使理想无法实现。陶行知决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是为了民众,为了教育,因此,面对权力的重压而无所畏惧。当晓庄学校被查封,陶行知被通缉,流亡日本,一年以后回国,仍然坚持办学校,搞教育实验。当“普及教育”“义务教育”无法实施时,抗战时期提出“大众教育”。抗战胜利后,又提出“民主教育”,向师生宣告:学习民主,帮助创造民主的新中国;还高呼:“大家都来上民主第一课。”陶行知告诉我们,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心中永远有人民,永远为大众,永远怀抱教育的理想,而理想又化为一个个教育信念和教育实验,永不退缩,越战越强。正是在“行知”中,陶行知成了人民教育家。这叫什么?这叫风骨。
教育家一个个远去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背影。可是从他们的背影中,我们却看到了教育家的风骨;虽是背影,却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正面。这是先生之风啊,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啊!
我们进入21世纪了,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价值观变得越来越多元、复杂,教育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将会接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有什么是不能变的?有什么不仅不能变,而且越发要坚守?教育家告诉我们,这仍是风骨。
永远记着斯霞。她以庄重的口号说:我是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为自己是小学教师而自豪。组织上曾请她担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做了一个多月,她回来了,回到她所熟悉所钟爱的小学,回到她喜欢的课堂,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教学改革越来越深入、具体,各种实验模型不断涌现时,斯霞说,不管什么改革什么研究什么模式,有一条原则是不能变的:不能加重孩子们的负担。这就是爱,是童心母爱。她清楚地知道,教师只有母爱是不够的,但是,她很认真地说,教师应当有母爱——最高尚最无私的爱。当然,斯霞的母爱已成了教育爱、教师爱的代名词,既是母爱,又超越母爱。教一年级语文时,课文中有“我们爱祖国”的句子,斯老师让小朋友说说什么叫祖国。孩子们说,祖国就是南京。她说,南京是城市的名字,是祖国的一座城市。孩子们又说,祖国就是国家。她说,是的,祖国是国家,可是世界上还有美国、英国……好多国家呀?孩子们终于明白了: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斯老师非常肯定地说:是的,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于是,教室里回荡着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我们爱祖国。”这声音永远回荡在孩子们的心里。斯霞告诉我们,童心母爱是温柔中的坚定,是坚守中确立起的信念,是教育的情怀,这就是教育家的风骨。教育家的风骨是具有美学精神的,正是这样的美学精神,引领着教师发展走向崇高境界。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当今社会,作为教育家什么不能变?何为风骨不能变?那就是永远的民族精神,永远的家国情怀,永远的教育理想,永远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永远不变的爱,对学术追求永远不变的品格。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完全可以说,在任何时候,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就是风骨。我们坚信,只要风骨在,精神就在;只要风骨在,人格尊严就在;只要风骨在,教育家就在;而教育家在,教育的希望就在。“教育是未来的定义”,这一判断的另一层意思是,教育家可以定义未来,因为他们有风骨。
行文到此,本该结束了,又总觉得还有什么没说完。是什么呢?那就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还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当然还有“嚼得草根,做得大事”。也许这些“中国梦”铸就了教育家的风骨,铸就了所有教师的风骨——我们应当有这份自信,这是中国教师的自信,是中国教育的自信。
重构学习关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
UCT LEARNING RELATIONSHIP
编者按:
随着未来学校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天的学校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围墙里的班级学习,还拥有了基于“互联网+”的更大的学习空间。学习,将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和人际关系所至,而这一变化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和可能。
一直以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以全球化的视野推动着学校的创新,同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革来推动学校的变革,并通过空间的变化来推动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致力于建设一个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及关联方等利益相关方在内的和谐、积极、上进的教育共同体,努力创建一个“家和”的环境,使学校和谐、家庭和谐、学校教育共同体的生态环境和谐,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提供绿色的、可持续的支持。让这所3.0版本的学校真正成为属于每个人、需要每个人、成就每个人的大家庭,成为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让学生在这所学校接受六年的教育后,能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有能力的、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