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峰 王莉 邱发凯 徐鲜艳 李朝伟
钡餐造影及CT在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对比研究
刘育峰1王莉1邱发凯2徐鲜艳2李朝伟2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及CT在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外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和CT表现,手术前均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增强检查,分为钡餐组与CT组,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20例研究对象中CT定位诊断正确13例(65%),定性诊断正确18例(90%);消化道钡餐定位诊断20例,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12例(60%),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种方法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结合钡餐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95%。结论CT扫描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特点,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但定位准确率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可确定病灶与肠管的关系,定位诊断准确率高。钡餐造影和CT扫描检查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CT扫描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指来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的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间叶性肿瘤。该肿瘤可以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以及肠系膜、网膜、后腹膜,但以胃和小肠多见[1],也可发生在胃肠道以外。因其位于黏膜下,临床表现没有典型性,手术前很难得到病理组织,尤其是外生型间质瘤更难以得到病理组织,增加了术前诊断难度。目前对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主要是采用医学影像检查[2-4],诊断率比较高。本文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探讨如何通过两种影像学检查有效的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由手术病理证实的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47±7.89)岁,相关临床资料和CT、钡餐造影资料完整。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便血、腹部肿块、呕吐、肠梗阻,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体检时发现病症。
二、检查方法
钡餐造影用岛津800m A胃肠遥控机,患者禁食6 h,造影前口服产气粉,然后再口服300mL稀钡,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法或气腹胃壁造影法,动态观察直至造影剂至回盲部,根据病变部位获取不同体位的X线摄影片,以显示病灶的黏膜像和充盈像。CT检查前要求患者空腹8~10 h,扫描前30 m in分次口服3%欧乃派克800~1 000m L,扫描时采用仰卧位,进行CT平扫+增强扫描,使用日本东芝16C层螺CT机Aquilion-16。扫描范围为全腹部,间距1mm,厚度1mm,对比剂为欧乃派克。
三、病理学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检测。光镜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性或恶性,而免疫组织检测而以CD34和CD117作为间质瘤诊断阳性标准,S-100和Actin作为阴性诊断标准[5]。
四、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一、钡餐表现
20例均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8例腔内型及腔内外型GIST表现为局部黏膜皱壁隆起或者变平。3例可见龛影(图1),8例患者发现肠管与瘤体之间出现窦道,肠管因受压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肠壁边缘表现光滑,发生病变的肠壁局部黏膜紊乱,但质地较柔软;此外4例出现钡剂滞留的现象。
二、CT表现
20例C T轴位检查,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2例,分叶状6例,长条形2例,上动静脉等周围脏器侵犯5例(图2A),跨胃肠道壁内外者8例,肿块大小约2.4 cm×2.7 cm至12.4 cm×15.0 cm,肿瘤主要存在于胃肠道腔外,肿瘤完全位于胃肠道外12例(图2B)。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动脉期,门脉期病灶,轻度或中度强化,CT值增加9~27HU,平均增加15 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并趋于均匀,CT值增加6~16 HU,平均增加9HU。
三、两种影像方法的比较
图1外生型间质瘤钡餐造影所见
图2外生型胃肠间质瘤CT所见
20例研究对象中CT定位诊断正确13例(65%),定性诊断正确18例(90%);消化道钡餐定位诊断20例,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12例(60%),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种方法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结合钡餐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95%,仅1例术前误诊为淋巴瘤。
四、病理特征
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良性瘤体积小,质地中等,组织切面多呈以编织状;而恶性瘤体积较大,切面呈鱼肉状,并伴有囊变、出血、坏死等不良现象。组织学检查显示病灶组织细胞主要为嗜酸性梭形细胞和弱酸性上皮细胞,分别12例和5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20例)的CD117均为阳性,12例CD34为阳性。
一、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
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常发生在中青年群体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小肠和胃部,尤其是回肠近端的发生率最高。判断肿瘤的良性或恶性通常与肿瘤的直径大小和发生部位密切相关[3]。判断GIST的良性恶性行为是一道难题,因为即便是低度恶性的GIST也可能发生转移[6],使得诊断恶性程度的病理标准不一。因其病灶大小和核分裂数具有较好重复性,故学者们最常用的NIH标准来判别GIST的恶性程度[7],一般认为,发生在胃部或肿瘤直径小于5 cm的通常为良性,发生于小肠且体积大的肿瘤多为恶性。临床上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如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X线扫描检查等提高了诊断率。本组病例临床病例表现无明显特异性。
二、外生型GIST的钡餐及CT造影表现
本研究中的20例患者采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CT扫描检查和病理组织检查,通过前两者检查发现了外生性GIST的影像学特点。结合文献[8]和本组病例情况我们总结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表现为:肠管挂钡不良,造影雪花状,钡剂滞留,出现小肠扩张积液,排空缓慢,以及肠管受压移位现象。此外钡餐造影可以显示窦道,方便观察病变肠管的蠕动,可清晰显示肠管与间质瘤的关系。结合CT扫描有助于外生型GIST的诊断[9]。
CT扫描检查的特征:肿瘤体积大,坏死明显,表现为肠间肿瘤物,CT上窦道不容易显示。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实质部分延迟强化,静脉期的强化程度强于动脉期和门脉期。肿瘤多数边界清楚,恶性间质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也较轻。
本组研究发现全消化道钡餐和CT检查两者在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钡餐造影检查可以发现腔内型和腔内外型GIST引起的腔内改变,胃肠腔大小的改变,以及黏膜皱壁的情况。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病变黏膜皱壁隆起变平或消失,并伴黏膜面小龛影,向腔内凸起的肿块与正常胃肠壁分界清楚。上述特征使得钡餐造影在定位诊断方面有优势,尤其当肿块巨大与肠管形成窦道时,钡餐可以通过窦道准确定位病灶。但是因钡餐造影的局限性,在诊断病变良恶性时就不如CT扫描[10]。CT扫描可以从病变内部性质,血运等方面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全面评估病变的良恶性。但是由于病灶体积大,CT影像表现与周围组织关系不清,所以CT扫描检查在定位胃肠道内或外存在困难[11]。
三、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
要注意区分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和胃肠道淋巴瘤的区别,在诊断时要注意区分并加以鉴别,外生型GIST肿瘤和胃肠道淋巴瘤都属于非上皮源性肿瘤,肿瘤体积通常较大,周围又无明显浸润,加之外生型GIST可以形成假肠腔、腹腔内厚壁含气液平占位,因此很容易误诊为胃肠道淋巴瘤[8,12]。若为胃肠道淋巴瘤,其病变区域会有大量肿大淋巴结出现[13],本研究中的1例被误诊为胃肠道淋巴瘤的患者就未发现肿大淋巴结。此外还要注意区分鉴别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与克罗恩病、子宫肌瘤与卵巢癌的不同特点[14]。
综上所述,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采用CT扫描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其特点,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和形态,但是窦道很难显示出来,不能准确判断出病灶与肠管的关系,因此只有CT检查很容易造成误诊,但是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可发现窦道的存在,可确定病灶与肠管的关系。临床上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误诊的主要原因就是肿瘤与胃肠道关系的错误判断,因此临床诊断中最好把钡餐造影和CT扫描检查结合起来,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1]中国胃肠道间质瘤病理专家组,中国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共识意见,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0):704-707.
[2]胡明杰,张进,李建华,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4):47-50.
[3]赵艳萍,王新华,文智,等.胃肠道间质瘤MSCT诊断以及误诊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6):779-781.
[4]袁汉强,崔冰,区尚之.胃肠间质瘤MSCT三期扫描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4):48-50.
[5]胡其欣,高青.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22):2050-2057.
[6]Desai J,Shankar S,Hernrich MC,et al.Clonal 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o imatinib in patientsw ith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s[J].Clin Cancer Res,2007,13(18):5398-5405.
[7]蹇顺海,文彬,黄一凡,等.胃肠道间质瘤新版风险分级方案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4):859-862.
[8]陈朔,许乙凯,贾飞鸽.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274-277.
[9]杨伟洪,向先俊,胡小红,等.利用CT和钡餐造影检查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2):259-261.
[10]张海深,王勇,钟涛,等.胃间质瘤钡餐造影检查和CT的对照分析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12(6):396-400.
[11]何超,邓建中,任巧文.外生性胃肠道间质瘤13例CT影像特征及误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5):477-478.
[12]陈群林,孙辉红,陈益光.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和CT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3):184-186.
[13]Tatsuo K,Takashi I,SeiichiH,etal.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imatinib therapy in Japanese patients w 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s:long term follow up and secondmalignancy[J].Jap JClin Oncol,2012,42(7):578.
[14]王声旺,葛昊平,施舟红.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间质瘤3例[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2):56-57.
2016-02-05)
(本文编辑:郑浩轩)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4.017
1 721000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2 710068陕西省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