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探究

2016-10-18 01:09张静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0期
关键词:趣味趣味性教学活动

张静

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是整个物理教育教学体系中较具影响力的阶段。趣味教学法作为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全新教学方法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激发学生知识探究主动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趣味性教学特点分析

1.愉悦性

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智力状态、对知识点的接纳能力,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兴奋性均能够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趣味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语言、教学动作以及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将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趣味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以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为切入点,调动学生高昂的情绪并使之保持,让学生主动且积极地探索物理知识与理论,引导学生感受物理知识探索中的成功体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启发性

知识是人类对生活经验的一种系统且全面的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对知识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究。物理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流程更加简化,知识探究的时间明显节约,但同时也导致一些学生在探索物理知识过程中的乐趣丧失。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趣味教学法,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自讲授者转变为启迪者,以自身的行为来启迪学生行为,调动学生主动且积极地探究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因探究知识所产生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从而为学生有关物理知识的学习提供动力支持。

二、趣味性教学作用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展开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时,能够从物理知识的探究与吸收角度为学生内动力的提高提供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抱负。同时,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中的趣味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加良好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并转化为物理知识行为。总的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通过应用趣味教学法的方式,能够从内动力与情动力两个角度入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动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主动、更积极地展开学习活动。

2.调节学习行为状态

趣味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应用,除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外,还能帮助学生始终保持这种学习主动性,尽快实现学习目标。当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而偏离正确发展方向时,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克服学习困难,实现对学生物理学习目标的校正。从这一角度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趣味教学法能够起到积极调解学生学习行为状态的作用。

三、趣味性教学策略分析

1.积极展开趣味性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与基础。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均是以实验为基本来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现象对物理知识作出解释。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以物理实验为手段是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形成浓厚兴趣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质量、效率的重要路径之一。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实验内容均可以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在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氛围下完成物理教学活动。

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知识点为例,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实验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教师预先让学生准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指出吸管吸水的原因,并随机抽取某位学生演示用吸管吸水的过程。在一位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再尝试着请其他学生用同一根吸管进行实验,但实际现象却是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实验。教师询问学生原因,学生回答“吸管脏了”。此时教师可以找准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的嘴唇不触碰吸管的前提下使水上升?”学生根据该问题展开多样化的思考,并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方法,如“向杯子中吹气”“半空中吸气”,也有学生得出了最具可行性的方案,那就是“将另一吸管在插入水中吸管的管口上方沿水平方向进行吹气”,教师请该位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演示,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其他学生同样模仿该方法,均取得了成功。此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被这种神奇的现象所吸引,教师因势利导询问学生实验现象的原理,经过一定的思考后教师可适时引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方法,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跟踪,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发生在身边的物理常识、生活知识与所学物理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例如,在学习“蒸发吸热”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煮鸡蛋为材料展开演示实验活动。通过演示与指导实验的方法,学生不难发现,刚煮熟的鸡蛋从锅里捞出来后虽然用手拿会感觉比较烫手,但此时是可以忍受的。可是,当蛋壳上所有水分蒸发后,拿着鸡蛋的感觉会更加烫手。学生虽然经常食用煮鸡蛋,但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该现象。经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教师此时可引入“液体蒸发吸热”的知识点,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理解该原理,达到在有趣的氛围中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不单单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还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是密切结合的,这对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有非常确切的意义。

3.应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所接触到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物理理论更加具体化,使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间的距离明显缩小,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蕴含着多种类型的物理现象与知识,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内在驱动力的目的。例如,在初中物理教材有关“电学”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虽然初中生基本了解“电”的含义,也了解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但由于电属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因此学生对电的理解多集中在浅显层面,难以在理解方面更加深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与掌握电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认识“导线与用电器并联电流流向”知识点时,通过生动且风趣的语言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该知识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假设某车从A~B点有两种不同的通行方案,其中方案1设有收费站,方案2未设有收费站,那么作为驾驶员的你愿意选择哪种方案呢?”经过教师的提问,学生们都得出了选择方案2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引入知识点:“电流就如同你们一样的聪明,方案1中由于有灯泡存在,故需要产生耗电现象,因此电流同样不选择方案1,而在选择方案2时灯泡就会出现短路的问题。”这种结合实例且生动风趣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到“导线与用电器并联电流流向”知识点,以加深学生印象。

以兴趣激发为核心的趣味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应当在确保应用有效的基础上,重视对趣味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当以趣味教学的基本特征为切入点,充分认识到趣味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帮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展开趣味性实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应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等相关措施,近距离感受物理知识的独特魅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滁州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趣味趣味性教学活动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