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综合课程及隐形课程规划

2016-10-18 01:09彭晓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分科奖章少先队

彭晓娟

课程规划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少先队工作专业化呼声日益高涨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课程规划进一步提高少先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是值得每个少先队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课程的一般含义是指学习内容以及进程的总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课程的本质:一是课程即知识。二是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三是课程即活动。少先队课程规划的基本含义就是指以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一切课程设计与实施活动。从课程的一般含义来看,少先队课程规划既要重视相关系统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活动中的经验体验,更要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来开展少先队工作。也就是说,科学的少先队课程规划应坚持知识、经验和活动的有机统一。

一、少先队综合课程及规划

综合课程是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的。分科课程过分强调分科,或分科过细过繁所导致的学科相互之间的隔离、封闭所导致的学科之间的重复等弊端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从近代以来,很多人都对如何使分科走向综合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如统整课程、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单元课程、设计课程等。从理论上讲,综合课程有以下几种类型:即将两门或多门的分科课程根据内容上的相关性在某些主题或领域内联系起来。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按照新的逻辑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整体、联系的思维方法去认识自然与社会。这种综合课程从设计、教材编写到教学实施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少先队课程规划而言,目前,少先队奖章课程就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综合课程。20世纪90年代初,在借鉴国际儿童组织做法和教育系统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上海少先队在全国率先进行少先队争章活动课程化的试验。经过近二十年实践,少先队争章活动不断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以培养少先队员社会性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实践体验为基本方式,以自我追标、自我挑战为主要特征的少先队课程,并且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实验中,奖章课程目标与内容都来源于学生需求。客观上,奖章课程基本不受学科内在逻辑的束缚,因此可以在学生发展需求与任务要求之间寻求更为直接的联结点。在课程设置中,相关人员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学生需求,而不是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这是学生主体的思想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课程实施应该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总之,少先队奖章课程体现了由少先队组织及其有关少先队员来具体实施包括目标设定、过程展开与结果评价等综合性特点。少先队奖章课程在课程实施的主体化及综合化方面提供了成功范例与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少先队隐形课程及规划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隐性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学生在教学计划外所接受的教育;二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景之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三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重要教育因素;四是学生在活动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

首先,少先队重要工作目标中的政治启蒙、组织意识、信仰萌芽等目标都可以通过隐性课程来完成,并且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譬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人民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隐性课程实施往往比传统的学科课程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等很多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的。

其次,隐性课程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手段。如同意识形态和值观教育一样,道德教育也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道德养成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实践性、生活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在活动设计上具有“自发性”和“自然性”特征,往往比空洞的道德说教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最后,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隐性课程所强调的学校、班级气氛会对学生的学业以及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隐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也就是说,在少年队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宏观因素对教育成效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动机、态度等微观因素对教育成效的影响。

在少年队课程规划上,只有将上述这些所谓的隐性教育因素转化为显性的教育因素,并加以适当控制和规划,才能达成预期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高新和平学校)

猜你喜欢
分科奖章少先队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高考改革的关键不是科目多少与是否分科
取消文理分科:听听孩子们怎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