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燕(青岛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契约印象:海归教师重塑高校课堂的跨文化分析
陈燕
(青岛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海外人才;人才引进 ;海归教师;文化适应;契约精神;校园文化
论文从社会学、教育学和行为心理学等多重角度,以契约意识为出发点,研究了海归教师在个人层面上所经历的外国文化适应和本国文化再适应——对比海归教师出国前后、回国前后对契约意识和行为的解读与实践,探索他们如何将契约意识融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发现,海归教师对国内课堂文化的再适应过程是有选择、有目的地保持在国外形成的理念和习惯的过程,也是积极借鉴异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成果的过程;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强化国内学生的契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大学课堂和校园文化。
当前,很多优秀留学人员毕业后选择回国内高校工作,双重文化(或多重文化)的教育背景使他们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力量。他们有的将国外好的教学模式或管理方法用于教育实践中,有的通过撰写论文、参加研讨等方式与同行分享教学科研中的经验心得,他们所做的各种尝试与思考对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大有裨益。①相关学术成果有:顾小存:《感受美国高校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刘崇、郝赤彪、薛滨夏:《德国城市规划研讨课的构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规划师》2011年第12期;李虹霞、邱学文:《浅析美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启示》,《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高明洁、高峰:《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策略及其启示》,《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24期,等等。同时,海归教师群体也是被研究的对象。不少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海归的生存状况及其在国内科研、创业、创新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等都进行过定性或定量的跟踪评估,由此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个人出国深造以及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具有积极的决策参考价值。①例如,David Zweig and Feng Yang,“Overseas Students,Returnees,and the Diffusion of International Norms into Post-Mao China”,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Vol. 16,No. 2 (June 2014). pp. 252-263;Yun-Chung Chen,“The Limits of Brain Circulation:Chinese Returnees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Beijing”,Pacific Affairs. Vol. 81,No. 2(Summer 2008),pp. 195-215,这类研究大多由华人学者主持或参与。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留学情况展开了研究,但对于留学生回国后的情况较少跟踪。②其中新近出版的两部有关中国留学生的著作有Chinese Student Migration,Gender and Family (Anni Kajanu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2015)和Chinese Student Migration and Selective Citizenship(Lisong Liu,New York:Routledge. 2015),它们都对留学生因跨国迁徙导致的跨文化转型与转变给予了关注。受已有研究的启发,本文的研究对象也是海归人员,但不同的是,本文将高等教育与海归教师“出国——回国”、“文化适应——再适应”的个人经历相结合,尤其突出西方文化中典型的契约精神;另外,本文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更微观具体地深入到课堂,对海归教师这一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参与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实地考察。
笔者从社会学、教育学和行为心理学等多重角度,以契约意识为出发点,具体研究海归教师在个人层面上所经历的(外国)文化适应和(本国文化)再适应;既对比海归教师出国前后、回国前后对契约意识和行为的解读与实践,也实地探访他们如何将契约意识融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本研究发现,海归教师对国内课堂文化的再适应过程是有选择、有目的地保持在国外形成的理念和习惯的过程,也是积极借鉴异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成果的过程;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强化国内学生的契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大学课堂和校园文化。
笔者也是一名海归教师,为完成该研究项目,与某高校十余名留学欧美的同行进行了一对一访谈,③此处留学教师不包括访问教授或学者。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普遍较长,他们在国外高校正常学习,全方位参与课堂、校园和其他社会活动,严格完成学习任务,有的还作为研究生助教参与本科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而访问教授或学者逗留时间则相对较短,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学习的强度与内容比较灵活。并在200余名学生中就课堂学习和感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另外,将本文题目定为“契约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海归教师在留学阶段受当地文化影响,对契约精神产生较深的体会与印象,并因此提升了自身的契约意识;二是海归教师回国后脱离了欧美社会环境,之前的留学经历变成一种记忆和印象,此时要维持并发展已经得以提升的契约意识就要靠理性和有目的的强化。进一步讲,如何使履约守约通过课堂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需要海归教师自觉地将这种契约印象付诸教育实践。
历史上,留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传播先进文明成果的例子有许多。早在民国时期,学界精英如蔡元培、竺可桢、冯友兰等回国后就结合西方教育经验与中国的传统,在多所高校宣传思想、传播知识,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1]留学日本和法国的学生如李大钊、周恩来等最先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2]今天,虽然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但是,在科技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国外还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全国都在开展和谐社会和诚信建设的当下,契约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留学生在传播和借鉴契约精神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留学生一方面对契约精神发源地的欧美社会文化有切身体会和认识,另一方面也具有极强的在国内传播契约精神、提升民众契约意识的愿望。④深圳港大医院百余名海归医生用实际行动向各种医患关系中常见的不公平、不守信、不职业行为说“不”。具体报道见《南方周末》第1671期(2016年3月3日)B10版登载的《一名海归医生的“医改梦”》。那些回国后成为高校教师的留学生更是如此,他们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他们对契约的态度和实践直接影响着未来知识阶层的文化素养,甚至是社会的精神面貌。
本文中的海归教师都曾在契约文化和科技水平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留过学,时间两年到十年不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与社会价值观紧密相联。大学课堂上传播的价值文化通常反映了师生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准则,包括课堂道德和课堂价值观等,贯穿课堂环境与日常教学。[3]因此,虽然留学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活动范围有限,但留学生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并学会按当地社会规则行事。
留学生接受当地社会规则有他们的实际考量,有时候不得不为,有时候则是主动选择的结果。①“策略性同化”理论强调文化同化过程中被同化者的主动性。详见Karyn R. Lacy,“Black Spaces,Black Places:Strategic Assimilation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Middle Class Suburbia”,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 27,No. 4,2004,pp.908-930。有关留学生移民身份与其学习成绩关联度的研究表明,对本民族文化(ethnic culture)和所留学国家主流文化(majority culture)都表现出较强认同感的学生更容易顺利毕业。②见L. Nekby,M. Rödin and G. Özcan,“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Higher Education: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43,No. 4 (Winter 2009),pp. 938-973。此文的研究对象是二代移民学生。笔者认为,虽然在本文中的海归教师属一代留学生,刚刚脱离本民族文化,但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他们适应新环境与接受新文化的动机也很强,尤其注意课堂纪律、作业、考试等。对普通移民的研究也表明,那些能够实现本民族文化和住在国主流文化双向融合(integration)的移民,在新环境中表现出更强的文化适应力和竞争力。[4]各国移民在跨文化适应能力上存在差异,[5]但中国文化普遍强调入乡随俗,比如,在美国这个移民云集的国家,华人是公认的“模范少数民族”(model minority),其适应外国文化的意愿和能力可见一斑。另有研究表明,在美国南部,华人整体有意识地向主流白人文化靠拢,行为上以白人为学习榜样,旨在提升他们较低的社会地位。[6]具体到本文中的海归教师,理论上讲,既然他们已顺利完成学业,就说明他们一定在留学期间表现出了相当强的异域文化适应能力,包括契约意识的增强、认可和内化。
契约概念在西方源远流长。从罗马法到《圣经》,从卢梭理论到康德哲学,契约精神已经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在平等、理性、权责意识基础之上的契约在欧美国家已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公共精神。[7]在中国,自古以来虽然经济领域中人们也相互缔约并普遍遵守契约,[8]但传统的家族观念、等级主义等导致了公共参与、公共精神的缺失,妨碍了社会契约观的普遍形成。[9]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现阶段虽然有高等教育法规来保障各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但很多规定都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集中体现在“契约精神的缺位、错位或虚位”。[10]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国际化大趋势的发展,社会各方都在积极努力,试图强化民众的契约意识,而海归教师群体由于其独特的跨文化教育背景和职业使命,能够在提升学生契约意识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下文有关契约的探讨主要着眼于高校环境,在此特定语境中的契约精神主要包括师生的规则意识、理性、公平、主体责任感以及自律等内容。
契约意识的提升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对留学生来说,这一过程随着空间上的跨国转移而大大缩短了。来到异国,留学生感受到来自各方面强烈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规则意识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中受访的海归教师均表示,曾亲身经历过之前根本就“没想到”或“没意识到”的一些或大或小的事情,③文化适应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就是从了解新群体的生活习俗、制度规范和行为观念开始调节,克服文化冲突后,便会达到文化适应。参见杨彦平:《社会适应心理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13页。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冲击” 使留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想顺利完成学业就要有所改变,要遵守当地规则,适应当地契约文化,提升自身契约意识。
案例1:刚入校时按要求去校医院约了体检时间,之后因忙于其他事务错过了,不久就发现在学校网站上选课受阻,原因是那次校医院失约被罚15美元,交款之后才能恢复正常选课。虽然罚款数额不多,但无异于当头一棒,从此才注意到美国学生人手一个日程本以备忘,于是自己也准备了一个,凡事认认真真写在上面,失约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很快也学会了遇事提前安排,不光看医生要约,见老师要约,拜访朋友也要约。
案例2:交卷时间到了,监考老师要求考生把笔放下,停止答题,而我由于还有一道题没完成,就在那儿继续写——心想反正坐在最后一排,老师从前排走过来还需一会儿时间,可以趁机继续写几个字。正写着,坐在我身旁的那个外国学生忍不住了,以命令的口吻告诉我不能答题了,把笔放下。虽然当时心里很不情愿:既没抄袭,又没作弊,多写几个字也要管?!但我还是放下了笔。
案例3:当时做研究生助教,考试期间被安排去给本科生监考,发现他们都很守规矩,我只坐在讲台前面就可以了,不需要前后走动什么的。且不说考试,就连平时写作业或小论文,他们相互之间虽然也进行讨论,但后来都是各写各的,独立完成。即使他们做的课后小测验(takehome quiz)也少有抄袭的现象。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留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信息和经历也在一拨又一拨留学生中传递,时间久了诚信守约成了习惯。如果不讲规则、说话不算数,损失和后果也显而易见。退一步讲,如果适应当地文化都成问题,圆满完成学业更无从谈起。采访中海归教师纷纷表示,国外课堂秩序和学习环境总体上更“令人舒服”,①心理“舒适区”的确定说明对新(文化)环境和新角色的适应得当,对新规范的认可程度高。参见杨彦平:《社会适应心理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175~180页。这虽然与接收高质量留学生的教育机构总体办学水平较高有关,但不可否认,留学能在较短时间内把他们变得更自主自律,学术上和生活中诚信守约的意识也更强了。作为跨国、跨文化的“旅居者”(traveler),海归教师身上既有中国文化的底蕴,也打上了外国文化的烙印,他们在国际教育“旅行”(travel)中扮演了跨文化桥梁的角色,一方面在国外展示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回国时也带来了包括契约精神在内的西方文化的影响。[11]
契约观念的衔接是海归教师回国后文化再适应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教育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有责任引导和塑造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现阶段社会上普遍存在规则意识不强、对契约规则的执行不力、善于从破坏规则中获得短期利益、甚至把破坏规则当成智慧的象征等思想和行为,大学校园亦不能独善其身。[12]因此,对课堂文化的再适应过程也是海归教师利用职业示范性特点强化学生契约意识的过程,[13]是将契约印象和规则意识与课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课堂管理、教学活动安排以及成绩管理中。
(一)课堂管理
海归教师的课堂更多地体现了平等和自律的特点。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能够以身作则。以出勤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不迟到、不缺勤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有的老师甚至始终坚持先于学生到达教室。同样,在要求学生课堂上不开小差时,教师首先专注于课堂。这种职业感和平等理念还表现在教学信息的透明度上:课程的任务、进度和考核要求等都在学期之初向学生做交代,形成师生都要遵守的文件细则。学生既然已经选了课,就有权利了解相关信息和规则;或者说只有当他们掌握了相关信息和规则,才能在学习上发挥主动性,也才能产生被作为平等主体对待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因此成为监督教师授课的重要力量,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当然,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受访教师们普遍表示会充分考虑到。在他们看来,契约意识需逐步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案例4:由于同学们晚上熬夜完成某个大作业,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的课会有不少迟到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在上课时调整安排,前十分钟左右作为缓冲时间,只放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短片图片等,等待学生陆续走进教室。
案例5:我们学校主要还属于家庭式管理,学生都住在一起,在一个地方生活四年五年。有的贫困生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班主任就要去关心他们,解决问题,国外的契约式管理虽然好,但机械照搬也不行。
回国伊始,有的教师也曾试着将国外以自律为主、宽松协调的课堂管理方式搬到国内,希望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但实际上很难,尤其是上大课。大部分教师坦承,日常管理中他们一方面会强化规则,积极引导学生自律,同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具体管理办法。
(二)教学活动安排
作为欧美教学理念的受益者,海归教师更容易也更愿意在教学中借鉴国外的授课方式和课堂活动形式,其中包括案例分析课(case study)、研讨课(seminar)和讨论课(tutorial),以及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报告(presentation)、课题研究(project)等。这些非传统的课堂形式和活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平等、权责、自律等契约要素,因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淡化标准答案的记忆和输入,转而强调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以及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对老师的要求也较高,需要他们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事先有所准备(即备课充分),对课堂进行及时的辅助和引导(即上课形式灵活,知识储备足)。①人本主义哲学于20世纪中叶在西方国家兴起,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张有意义的学习等;之后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参见李剑萍:《大学教学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5~58页。
传统和非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区别
虽然非传统课堂看上去更具吸引力,但由于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他律、重视标准答案和教师权威、忽视与同辈或同学间共同切磋自主学习等因素,海归教师们的实践有时并不那么顺利。比如,需要团队合作的课题也许只是“学霸”在做;再比如,在案例课或讨论课上,由于学生准备不充分或不愿与其他人分享观点,可能导致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即便如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律意识,教师们仍在不断努力。
案例6: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来的作品,我会鼓励学生相互评阅,打分是一部分,还要加以讨论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计的长处与不足,争取人人都能参与讨论,不管是小范围还是班级范围内的讨论;慢慢地,他们也习惯并开始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了。
案例7:有时候我让学生去做点自己的东西,他们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已经习惯了,他们不会自己独立思考去做东西。我给学生上课,在弥补他们高中时、初中时的知识,他们已经走偏了,看能不能往回带一带,带多少是多少……
案例8:我在教学工作中会尝试一些国外教学中的经验,比如在物理和数学类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习题课,甚至习题课让学生上黑板做题目、老师讲解等。
非传统教学方式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备主体意识,否则教师会以为他的工作是给别人做的,学生也会以为他的学习是给别人学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非传统教学模式的尝试让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启发,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认识到严肃的学术追求需要有主体兴趣、独立思考和师生平等协作等才能顺利进行,不能被动地等和靠。
(三)成绩管理
中外学生都重视成绩,不同之处是欧美国家成绩的评定大多呈现出多元化和累积性的特点,由多个部分构成,更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作业。调查中,海归教师们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采用了这种多元化、全天候的测试方式。除期末考试外,还有期中考试、单元测试,甚至是逢课必考。除考试外,还有小论文、阅读、报告、实验、讨论、听讲座等各种形式的作业要求,按不同比重一并计入总成绩。即便是小论文写作一项,也会有分阶段、分批次的具体任务,以方便教师掌控进度和量化管理。这种测试方法既在结构设计上追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也在理念上重视学生持续性的投入以及多劳多得,学生难以凭一两次的侥幸而取得好成绩,让考试作弊和长期翘课等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没有可乘之机。虽说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和困难,比如有的学生不顾考评规则向教师索要分数,但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这种考评规则的公平合理性以及规则的严肃性。
总之,在国内高校的课堂管理实践中,主体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很重要,个体的兴趣、体验和收获也很重要。因此,制定公平合理的规则固然好,但只有规则是不够的,受访教师普遍强调需考虑国情和传统。在他们看来,运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充实有序又不失温情,实现外在规范性与内在主体性的统一,更符合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特点。[14]
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受国际化和互联网力量影响的学生群体具有朴素的契约意识,[15]他们把契约与现代性相关联,向往公平、理性、诚信的社会大环境,但主体意识、责任感、自律观念相对薄弱。①中国的“现代性”产生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西风东渐有密切关系。当下中国人心态特征的现代性,具体表现为自由思想、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等。见赵联飞:《现代性与虚拟社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2~62页。海归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学生对现代观念的期望,获得了普遍认可。
(一)认同诚信平等的契约环境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学生们对海归教师课堂管理和成绩管理办法比较认同。无故不上课的人来上课了,向老师索要分数的现象也消失了。大部分同学能够认识到逃课、抄袭作业等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会谴责那些考试作弊、因考试不及格迁怒于老师、甚至对老师进行言行攻击的人。
案例9:XX老师很知性,敬业,视野开阔,以理服人。
案例10:XX老师很平易近人,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布学生成绩……喜欢站在学生中间讲课……称呼同学时经常喊名,不是连名带姓一起,听起来很亲切。
案例11:XX老师的课同学们很少旷课,提问、测验等活动很多,都要算成绩,不上课的话成绩会受影响,不能不去……
以上只是学生眼中日常教学的点滴,却是教师教学风格、理念的具体体现。也许在调查问卷中有些学生还无法将他们的课堂规则上升到平等、权责关系等理论高度,但对课堂规则的遵守和认可已经表明他们对现代契约环境的积极态度。
(二)认识到学习中主体意识、责任感、自律观念有待加强
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效果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付出,更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在海归教师注重规则、自律、主体责任等理念的引导下,学生们在行为上有不少改进,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身有待提高的地方,尤其在个体责任和主动性方面。比如,他们认为在学习上大部分人还比较被动,等和靠的心理较重。原因之一就是从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记笔记的模式,讨论、分析或研讨等自主性强的活动做得少,对于如何去准备、思考、组织材料,平时训练得少,养成了一些惰性。而作为体验过中外不同教育制度和授课方式的过来人,海归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也能理解。国内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很多时候多考虑个人兴趣以外的其他因素,如父母期望、社会声誉等。如果没有兴趣和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就往往难以保证。当然,认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
培养契约观念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管理手段,诚信守约也是我国现阶段价值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培养目标。也许有些生活习惯、为人处事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但培养学生学习上的主体意识和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却要复杂得多。海归教师的课堂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外国校园文化的气息和滋养,使他们对契约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实际行动中有所改变。
学习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大部分海归教师留学的主要任务,契约意识的提高只是“副产品”。当前,国内新型课堂文化建设需要大学生具有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海归教师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经历,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能够在其中发挥较好的示范作用。然而,把海归教师群体独立出来加以研究并不意味着将他们和非海归教师对立起来。有的高校教师也许没有留过学,但也具有很强的契约意识;同样,不排除有的教师虽然在国外生活学习的时间较长,但由于没有助教、实习或正式工作经历,教学方面的体会少,对当地文化的体验不深,或是回国后已逐渐适应了传统教学环境等因素,其契约意识也不强。把海归教师群体独立出来加以研究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契约精神的化身,但不可否认,独特的国际教育背景和海外生活经历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在回国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外国文化的影响。
海归教师回国后普遍愿意把国外一些好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尽一己之力推动教育的发展,上文提及的一些尝试和做法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海归教师对学生个体能动性、权责关系、平等诚信等契约精神的重视。虽然具体实施起来并不总是那么顺利,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再适应和调整,但这种再适应绝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一种提升。虽然再适应的过程缓慢且影响范围有限,但仍能够通过教学活动产生日积月累的影响,从点滴出发增强学生的规则和契约意识。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省属一本院校的海归教师,其办学层次基本决定了其生源、教师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尽管该校也在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机会到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去进修学习,但能吸引到的高质量留学人员数量有限。该校虽然也是研究型大学,但本研究结果对国家重点院校的针对性不强,因为后者在生源质量、办学层次和国际化水平上都要高许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能力更强,归国教师在数量和层次上也更胜一筹,这些学校的契约精神情况如何值得进一步探索。另外,各高校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近年来发展很快,学生们回国后对西方文化中的契约精神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这对其个人行为和学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很值得研究。
[注释]
[1]陈滔娜、齐君:《民国时期高校教师中的留学归国人员探析》,《教育评论》2014年第2期。
[2]吴汉全:《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王丛漫、白雪、张瑜:《大学课堂文化的基本元素与逻辑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8期。
[4]D. Sam and J. W. Berry,“Acculturation:Wh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Meet”,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Vol. 5,No. 4 (July 2010),pp. 472-481.
[5]J. W. Berry,“Immigration,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Applied Psychology,Vol. 46,No.1 (January 1997),pp. 5-34.
[6]J. Loewen,The Mississippi Chinese:Between Black and Whit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7]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8]霍存福:《中国古代契约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
[9]林修果:《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刘胜梅:《契约精神及其培育路径》,《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
[10]巫志刚:《契约精神与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创新》,《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年第1期。
[11]J. Clifford,“Traveling Cultures”,in L. Grossberg,C. Nelson and P. Treichler (eds.),Cultural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12]刘胜梅:《契约精神及其培育路径》,《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
[13]袁兆春:《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9页。
[14]林修果:《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5]何明升等:《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责任编辑:密素敏]
Spirit of Contract: A Transcultural Analysis of How Returned Talented Teachers Reconstruct Classroom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CHEN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 China)
overseas talents;brain gain;returned overseas teachers;cultural adjustment;spirit of contract;campus culture
Dra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ology,pedagogy and behavioral psychology as well as“spirit of con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how college teachers returned from aboard adjusted themselves to a foreign culture when they lived abroad and how they readjust themselves to their home country’s culture after retur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se teachers’ sense of“spirit of contract”when they lived abroad to that after they returned home and examines how they integrate“spirit of contract”into curriculum,through which they reconstruct college campus culture and classroom culture.
G642.421
A
1002-5162(2016)03-0027-08
2016-03-17;
2016-07-23
陈燕,女,青岛理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化与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