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笑
【内容摘要】应试教育模式、家长保姆式的教育,导致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缺失。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分析,提出了提高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德育 主体意识 成因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剧增,社会的分层愈来愈细化,给高中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家长对子女采用“保姆式”的服务,孩子的主体性发展受到抑制。教师受制了传统的德育理念,将学生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思想陈旧,仍以灌输式为主。道德是可以教的,但离开学生的主体性与自觉性,道德发展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
1.参与德育活动的独立意识淡薄。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独立判断、自觉自律的重要时期,决定其自我行为的控制,才智的发展、情感的情节。长期“圈养”方式的教育,使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缺乏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不能反思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也随波逐流。
2.参与德育活动的动机不足。青少年时期应不满足于随遇而安,应有所作为,坚定不移地朝着精心选择的目标努力。但大部分学生囿于应试观念,出现我“重智育、轻德育”的判断,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升学,学生参与道德活动的动机被遏制。
3.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意识落后。部分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兴趣、主动意识缺乏,对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不感兴趣,即便参加活动也不主动思考问题、参与交流讨论,不利于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4.在德育活动中创新意识缺失。创新是摆脱重复、模仿,对标新立异,对现实的超越,也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创造意识强的学生思想开阔、想象力丰富,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而长期的机械灌输,学生缺少才能展示、创意表达的空间,学生的创新意识缺失,影响了德育活动的成效。
二、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1.德育观念陈旧。当前学校盛行“知识德育”,将德育当作一门知识来看待,德育实践活动也变得理论化,以空洞的说教、机械的灌输挤占了学生反思批判的空间,忽略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弱化了德育功能,扼杀了主体性的生长空间。
2.德育目标空泛。高中阶段政治品格仍是德育强调的首要目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对目标取向过高,过于空泛,超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制约了学生主体与意识的发展。
3.德育内容脱离实际。高中德育内容在不断更新、调整中发展,增添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但仍存在着: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学生以政治教育缺乏兴趣,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学生的品德发展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德育内容时代性不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社会需求缺乏关注,对学生如何成长、如何做人缺乏关注,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4.德育方法单一。德育方法单一,注重模仿与服从,德育认知与学生的行为相脱节,德育中缺乏必要的智慧,德育演变为知识性的内容,让学生机械背诵有关规范,而学生的违纪事件却有增无减。
5.德育评价片面。德育评价具有导向性,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具有激励性,能强化正当行为。而当前品德评价被人为简化,评价内容被公式化,采用加减分的办法,违纪扣分、做好事加分,导致学生的操行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品德发展实际。
三、提高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的有效策略
1.树立现代德育观。(1)树立“生活德育”理念。德育的设定应基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围绕学生的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生活设计问题,遵循成长有序的规律,只有敬爱自己的父母,才会去爱老师、爱同学,才能深爱自己的祖国。在课程设计上,德育成为一种规范的知识,致使学生只知道书本的道德,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影响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生活是德育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德育就失去应有的活力。(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以强硬的纪律、硬性的说教、量化的评价、严厉的惩戒控制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出“服从”的学生,学生成为加工、改造的对象,个性得不到张扬,易出现“言行不一”两面人格的出现。
2.构建以生为本的德育体系。(1)建立主体性德育目标体系。以生活为主体,让学生懂得自尊、自信、自立,能发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懂得与人相处、懂得尊重他人,能宽容和理解他人,热心集体生活,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能维护正义。(2)探索主体性德育内容。教师要摆脱理论灌输,要将德育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要注重学生品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3)构建主体性德育的方法。教师要以启发式替代灌输式,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当学生有“愤”后启、有“悱”而发,让学生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中获得发展。(4)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评价。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教育与导向作用,让学生成为德育评价的主体,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学生的品德状态进行系统的考察、测量。
总之,我们要改变高中生德育实践中主体意识滞后的状况,要培养科学的德育观念,构建有效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梅萍. 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首先改革之本[J]. 高等教育研究,2000.
(作者单位:天津耀华滨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