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啦啦操项目在我国高校中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6-10-18 06:22王卉茜
运动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练员教练队员

王卉茜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北京 100084)

技巧啦啦操项目在我国高校中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卉茜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北京 100084)

本文对各高校技巧啦啦操的开展情况、竞赛组织、运动员特征现状、教练员队伍建设现状、运动队训练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我国高校学生技巧啦啦操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动态发展趋势与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高校;技巧啦啦操;参与度

1 技巧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中参与度发展现状调查

1.1技巧啦啦操的普及程度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与其他国家相比,尤其是美国与日本这2个国家,我国对于啦啦操运动的重视不够,导致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较低。CSARA的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并开始从事技巧啦啦操运动。通过连续举办的几届高校技巧啦啦操比赛,使该项目在我国各类高校开展得相对较好, 在拥有经济资源优势以外,还拥有技术最前沿的信息,对技巧啦啦操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1.2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参加技巧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提高各种运动能力。技巧啦啦操中的托举、金字塔、抛接动作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技巧啦啦操运动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很大影响,高校开展技巧啦啦操运动可以很好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也可以推动学校体育文化的不断完善,最重要的是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通过表1 发现,在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现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来源,占25%。依次排名为运动员的性别年龄、参训动机、运动年限。比重最小的是训练对运动员的影响,占15%。

1.2.1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来源 通过表2可知,我国技巧啦啦操队员有将近40%的人在练习专项健美操,而练习专业技巧啦啦操的人数较少,不足6%。对现有的啦啦操队员进行调查,大部分人选择练习啦啦操是因为喜欢技巧啦啦操,所具备的啦啦操的技巧也是通过临时的锻炼得来的,而不是通过专业的训练得到的。专项的舞蹈与技巧啦啦操相比,在力量和控制性、爆发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对此,要想发展技巧啦啦操,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我国啦啦操队员的专业训练。

1.2.2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性别、年龄特征 在大部分高校的技巧啦啦操队伍中,女生是主力,男生的参与度不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2个方面:其一为兴趣问题,相比于女生来说,大部分男生对技巧啦啦操缺乏兴趣;其二为啦啦操在我国的发展初期,以表演的形式出现,并且主要是由女生参加,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认识,男生认为这是专属于女生的运动,因此,对于啦啦操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1.2.3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年限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技巧啦啦操队员的训练经验较少,比赛经验缺乏,学习啦啦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学习技巧啦啦操超过3年的啦啦操队员比例较少,仅仅为 10.1%。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中的技巧啦啦操队员大部分都缺乏基础,在进入高校之前,对于技巧啦啦操的了解程度较低,仅仅依靠赛前的临时训练来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这样的学习和训练缺乏系统性和持久性。在完成比赛之后,往往会放松练习,因此,要想将啦啦操队员的整体水平都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就必须对训练进行计划,合理制订训练目标,安排训练时间,并从小学做起,培养其专业水平。

表1 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现状所占比重排名

表2 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队员原专项统计情况

图1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年限

1.3教练员队伍建设现状

1.3.1教练员职称、学历结构现状 调查显示,我国技巧啦啦操教练的总体素质较高,从学历的角度出发,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练占到了33%,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练的比例能够达到67%,这对技巧啦啦操的理论教学具有很大帮助。在对教练的职称的统计和调查中发现,讲师和教授以上的级别分别占到了33%和 67%,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练的专业能力,我国的技巧啦啦操教练无论在经验、能力还是理论知识上的水平都较高,能够满足技巧啦啦操的教学要求,对于今后我国的技巧啦啦操的发展和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从教练的角度出发,教练在确保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够达到一定要求时,根据队员的具体情况对啦啦操进行编排,制订合理的练习计划,并在技术水平方面进行不断研究和提高,为技巧啦啦操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基础。

1.3.2教练员专业知识水平结构现状

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来说,我国的技巧啦啦操教练在正式从事教练工作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培训,对于技巧啦啦操还不能够熟练掌握,仅仅能够为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对于技巧性较强的啦啦操动作只能靠口头讲解或者是播放视频来指导,此现象会导致技巧啦啦操队伍的发展停滞不前。在美国,大部分技巧啦啦操教练在身体素质和啦啦操技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在实际的练习中为学生进行高难度的示范,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1.3.3教练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情况分析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技巧啦啦操的教学水平,教练员必须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建设,实践证明,接受技巧啦啦操的专业培训是效果最明显的途径。我国教练员的培训现状为培训时间少,参加的培训专业度低,对于教练员整体的专业素质提高的帮助较小。因此,要想有效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就必须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教练员培训体系和方案,增强培训的效果。

1.4我国各高校技巧啦啦操训练现状

1.4.1运动队组建与训练的目标定位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高校是最适合开展技巧啦啦操普及运动的学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学的数量较多,普及难度较大;(2)高校的硬件设施较中小学来说更加完善,能够为啦啦操的训练提供有力的条件;(3)高校的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能够更快地掌握理论和专业知识。在高校普及技巧啦啦操之后,培养出专业的人才进入中小学任教,推动中小学啦啦操的普及,更好地实现技巧啦啦操的全面发展。

1.4.2运动员选拔途径与选拔条件 因为技巧啦啦操需要肢体的相互配合,对运动员的体力要求和肢体的柔韧性、协调性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拔运动员时需要将运动技能作为首要的选拔条件。我国的技巧啦啦操队员大部分都同时进行健美啦啦操的比赛,在运动技能和肢体的柔韧性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进行选拔时,可以优先考虑健美啦啦操的队员。

1.4.3技巧啦啦操训练状况 科学系统的日常训练是技巧啦啦操提高竞技水平的最好手段之一。表3、表4反映出一般的技巧啦啦操训练内容分为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操化动作训练、团队间的配合训练。这些内容都需要长期系统的训练来维持运动员的运动状态。经过调查显示,我国高校的技巧啦啦操队员大多来自不同的系别,专业不同,上课时间也不同,由于要兼顾学业和技巧啦啦操的训练,他们的时间较为紧迫,能够相聚的时间较为短暂,因此,对于团队的配合方面有所缺失。即便是在比赛前期,队员们连续性训练的机会较少,断断续续的训练对于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影响。

2 制约技巧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中参与度发展因素

表3 技巧啦啦操训练内容所占比重

表4 技巧啦啦操训练时间

2.1技巧啦啦操安全系数较不稳定

在我国举办的大赛中,啦啦操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两个项目。从参赛的情况来看,参加舞蹈啦啦操项目的运动队明显多于技巧啦啦操。通过调查得知,技巧啦啦操参加的代表队比舞蹈啦啦操少的原因是:技巧啦啦操在成套的动作中规则要求必须要有翻腾、托举、抛接、金字塔等高难度动作,这些难度增加了技巧啦啦操这个项目的危险性,一般的运动员很难在短时间完成。

2.2高校领导对技巧啦啦操不够重视

在调查的全国28所高校中,有17.8%的学校具有完善设施的室内场地,28.6%的学校只有简单室内场地,50%的学校仅有室外场地,有3.5%的学校还没有一块固定的场地。在音响方面,64.3%的学校有录音机,有35.7%的学校还拥有CD和VCD以及多媒体。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高校无法提供设施齐全的技巧啦啦操场地及音响设备。

2.3技巧啦啦操后备力量不足

通过表5、图2可以看出,高校的

表5 参加高校技巧啦啦操比赛运动员专业情况n=139

图2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专业比

技巧啦啦操队员从事健美操训练的将近一半,非运动专业的运动员也占到了44.6%,但是在非运动专业的队员中,有将近 17.3%的队员具有舞蹈基础。我国目前的技巧啦啦操队伍建设受到经费不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的影响,技巧啦啦操的人才挖掘不够充分,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3 推动技巧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中参与度发展因素分析

统计显示,推动技巧啦啦操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教练员因素共占比例是40%,其中重视体系为25%,借鉴引进先进训练方法和手段占15%。运动员因素共占比例是60%,其中协调学习与训练关系占32%,运动员选材占15%,加强表现力占13%。

3.1加强技巧啦啦操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技巧啦啦操教练员专项技能

随着技巧啦啦操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技巧啦啦操的运动中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作为教练员从事技巧啦啦操的教学。年轻教练员在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此外,我国目前的啦啦操训练系统还不够完善,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提高,技巧啦啦操教练员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啦啦操教练员的培训机制,提高教练员团队的整体水平。其次,锻炼教练员的创新能力,促进技巧啦啦操的技术突破。

3.2加强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系统训练,提高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竞技能力

进行技巧啦啦操的锻炼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训练中的各种跳跃性技巧能够增强运动者的爆发力和弹跳力;大部分体操动作都可以增强人体的协调和柔韧性;部分舞蹈动作对于人体灵活性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训练中的抛接动作能够锻炼运动者的反应速度。总而言之,进行技巧啦啦操运动,对于运动者的体质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4 结 论

技巧啦啦操项目开展相对落后,整体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运动员,后备力量不足。很多教练没有从事过技巧啦啦操运动,在训练、编排和技术上缺乏经验,加上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学习交流的机会,导致教练员自身缺乏动力。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训练时间不固定;训练模式不科学不系统,大多训练队只是在赛前进行集训,只有少数学校能够保证长期系统训练;场馆以及器材尚不完备等因素导致技巧啦啦操安全系数不稳定。影响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发展的因素有: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数量及整体水平不高、我国缺乏组织专业培训。

[ 1 ]马鸿韬.啦啦操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2 ]朱佩兰.教练员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 3 ]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32.

[ 4 ]卢晨曦.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 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G831

A

1674-151X(2016)07-06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3.032

投稿日期:2016-05-11

王卉茜(1993—),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教练员教练队员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