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变化 提升综合能力

2016-10-17 02:50:19周驯英邓化礼
广西教育·D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政治试题主观题选择题

周驯英 邓化礼

今年高考我区采用的是新课标全国Ⅲ卷,其中的文综政治试题在考查的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都与《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考纲)基本吻合,重点考查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基础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的显著特点,充分体现了高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和高考改革“一点四面”的改革主题(详见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公开发表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一文)。这启示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应紧跟时代变化,遵循高考改革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一、今年高考全国Ⅲ卷文综政治试题分析

(一)稳中有变,变化明显

今年的全国Ⅲ卷文综政治试题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反映高考改革主题,呈现出一些明显变化。

1.题型、题量、考试范围等总体结构稳定,但各板块内容的分值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变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总分值不变,结构基本一致,但四个板块内容在分值的占有量上有所调整,其中:经济生活试题由30分上升为34分,哲学生活试题由26分上升为28分,政治生活试题由24分降为20分,文化生活试题由14分上升为18分,板块知识不明确的综合试题由6分改为知识板块明确的文化生活试题4分。去年的选择题都是一材一用,今年的选择题却出现了一材多用型试题如第15、16与第21、22题。组合选择题依旧是客观题的“主旋律”,在12道选择题中,有10道为四选二组合式题目,其中不需要看材料就能直接排除两个错误项做出正确选择的题目有3道(第19、20、23题),较2015年增加了1道。与去年的综合探究题不能明确划分到具体知识板块不同的是,今年的主观题“态度明朗”,如第38题中的2道小题中有1道政治生活题、1道经济生活题,第39题中的3道小题中有1道哲学生活试题、2道文化生活试题(其中包含1道文化生活的探究开放性试题)。此外,今年全国Ⅲ卷政治试题的呈现方式依然以文字表达方式为主,只有第12题出现了图表方式。但是,今年的全国Ⅰ卷、Ⅱ卷中都出现了曲线题和计算题。

2.考试内容立足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不回避高频考点,与去年的考点有较高重合度。今年全国Ⅲ卷的政治试题切入角度多样,但考查的落脚点依然是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历年高频考点。如选择题考查了财政、消费心理、对外开放、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党制度、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观、意识等,主观题考查了国家怎么做(政府和人大等主体的相关知识)、认识论真理、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等,两类题型加起来,与去年的新课标全国Ⅱ卷所考查的知识点有较高的重合度,如公民的政治参与、群众观、国家(党、政府和人大等主体)、意识等。

3.反映高考改革主题和科技前沿,体现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试题背景体现科技前沿的,如:选择题第13题的“试客”,第19题的“各种阅读终端”;主观题第38题的“互联网+”。围绕重大时政热点出题的,如:选择题第15、16题的“自由贸易区”,第17题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第18题的反腐问题,第21、22题的《大国工匠》;主观题第39题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等。关注民生细节的,如:选择题第14题“平行进口车”制度,主观题第38题关注城市发展中的“停车难、停车贵”问题。体现国家意志,围绕“一点四面”改革主题的,如:选择题第21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题第39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等。

以试题背景的方式呈现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引导考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重视对政治知识的实际理解和运用,重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今年全国Ⅲ卷文综政治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引导考生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求解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的过程,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只有贯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必需的民族自信,才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4.着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融会贯通。对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在主观题和选择题中均有体现,并以主观题中较为明显。今年的主观题由去年的以原因类试题为主旋律(5题中有4题为原因类试题)转变为各种类型题相对均衡分布:原因类试题有第38(2)题(原因类试题的变式)和第39(3)题;措施类(关于“怎么做”)试题有第38(1)题和第39(2)题;综合类试题有第39(1)题,属于将体现类与措施类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今年的选择题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如第12题:该题以图表的方式呈现,考生需要在正确分析图表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点“财政来源税、利、债、费”做出正确选择。图表分析的常规方法:首先是看清横轴、纵轴所表示的意义,其次是结合纵轴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再次是留意图表中的注解,最后是结合图表和设问进行判断、解答。如要解答第12题,看图表可知,我国近年来经济(GDP)增速下降,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在下降,而根据题意可知这是为了保持国内的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结合图表和设问进行判断,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从税的角度来说,国家可以对企业降低税费,扶持企业创新;从债的角度来说,国家可以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

(二)试题出现生活化倾向,且所用知识明确,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全国Ⅲ卷文综政治试题中的选择题贴近生活,难度有所下降;主观题也出现了生活化倾向,设问直接,且所用知识明确。

1.选择题难度下降,要求考生走进生活,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今年全国Ⅲ卷文综政治试题中,相当多的选择题以各种媒体中出现的时政新闻为背景,甚至正确选项有时就在新闻中隐约呈现,这提醒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关注国内外时政新闻的好习惯,尽量拓宽阅读面和生活接触面,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时政动态作出分析、判断。选择题中的部分答案,有时就是知识和生活的逻辑推演,考生单靠死记硬背某些知识很难正确作答。如第14题中提到的平行进口车制度,在新华网的网络新闻《车价或降低 解读自贸区平行进口车政策》中曾有过这样的“编辑点评”:“(平行进口车)新政的推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利好。对平行进口车的正名,必然会有(吸引)更多的经销商参与竞争,这势必会拉低车辆的售价并做得(使车价)越来越透明,同时这也会倒逼中规车(注:一些国外大型汽车生产厂家为不同地区生产不同规格的车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汽车便是“中规车”)降价,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进口车,这是肯定的。”如果考生曾经读过这段新闻,就很容易找到正确选项A“拓宽国外品牌汽车销售渠道,打破价格垄断”;第15、16题的“自由贸易区”,在新浪网中也曾有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专题介绍;第12题的宏观经济,第17题的权力清单制度,第21、22题中提到的《大国工匠》等,均在时政新闻中有过多方位的报道……开卷有益,这是不错的。虽然不少老师认为,时政只是一个背景,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本知识中,依靠学生的学科素养,但是笔者在深入分析广西进入课改后的高考试题尤其是今年的试题后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呈现出生活化倾向和逻辑推理倾向,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建立在学科知识基础上的生活阅读的广度以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因此,政治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搭建平台给学生阅读国内外时政新闻动态,并引导学生养成用所学学科知识对新闻动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2.主观题直迎热点,关注科技和民生,考生需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深入解读材料,并进行逻辑推理。主观题第38题通过“互联网+”,结合“停车难、停车贵”,做到了紧随科技、关注民生;第39题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背景,展现我国改革进程,彰显民族自豪感,注重考查考生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自然流露的价值倾向,体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诉求。

第38(1)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与去年全国Ⅱ卷第38(1)题考查的主体一致,不同的是,去年的考题属于原因类,今年的属于“怎么做”措施类。考生在组织该题答案时,应将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的相关知识迁移到“互联网+”这一具体情境中,这体现了新课标高考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四种能力的考查。回答此题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通过回顾相关知识体系,思考国家包含的各种主体,然后结合材料逐一分析;第二种思路,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领导体制、法律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政策扶持、重视监督管理等角度思考。细致审题在解答此题的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考生应特别注意问题中的“保障”二字,它提示了我们必须要回答“加强监督管理,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的犯罪行为”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在题目材料中没有明显体现,很多考生在答卷中没有答出这个知识点。这启示我们,措施类题目在组织答案时,万不能将思路局限在材料的内容中,还应特别注意问题的角度。

第38(2)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问题比较常规,但答案注重发散思维,明显具有生活化和逻辑推理的特点。分析此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紧扣“停车难、停车贵”这一主题进行思考,因为“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意义首先在于解决“停车难、停车贵”这两个问题,解决“停车难”就是促进停车有序合理,解决“停车贵”则是让停车价格区域合理;其次是仔细阅读材料“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并进行反向推理可知,解决这两个问题将有利于城市的和谐有序发展,在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促进停车有序、合理;再次是阅读材料“缺口大同时泊位空置率高”并进行反向推理可知,一旦缓解供需矛盾,可以实现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这对于车场主来说可以充分出租车位以获取更多收入,对于消费者而言则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车位、完成相关操作;最后是将以上推理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类,再组织答案。2015年,南宁市用提高停车费治理拥堵,一度成为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如果考生曾经关注过这个话题,平时多关注这一类民生和热点话题,对于考场答题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第39(1)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该题看起来像措施类题型,实际是将“体现类”与“措施类”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类试题。此题可分两步来思考:首先,从材料中分别找出“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其次,在“追求真理的知识”指导下分析材料。此题标准答案中,“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占3分,这一要点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归纳出来,并没有结合相应的哲学知识。如果考生拘泥于知识点本身,答题思路可能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从“追求真理的知识”角度切入,根据材料中“科研人员协同合作”这一关键语句,可以考虑与“实践的社会性”知识点进行关联作答。

高考主观题答案极少呈现模式化倾向,对知识的识记性描述的占分已大幅降低,对考生整合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虽然主观题设问常规,考生入手容易,但从组织答案的角度讲,要求考生擅长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迁移,在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之后,能够充分调动和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开放性试题与去年相比板块知识指向明确,且德育功能突显。在第39(3)题的问题中,由于有了“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限定,实际上便等于将答案限定在了文化生活这个内容板块,这与去年的开放性试题答案可与历史知识融合有较大差别。此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属于原因类试题。通过阅读材料和审读设问可知,答案须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建设文化强国、坚定道路自信等方面去组织。

4.既然主观题答案呈现出生活化、逻辑推理倾向,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本身,考生便可以灵活运用课本知识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科能力进行有效的推理和解题了。

综观主观题国标答案,部分答案语言可从对课本知识与材料的演绎中得出,部分答案语言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炼得出,还有一部分答案语言可以通过逻辑推理与生活经验提炼得出,甚至部分答案的语句给人的感觉是课本知识依据不明。因此,今年的主观题对考生来说,确实是留下了“得分容易,得高分难”的深刻印象。

主观题的标准答案打破了传统的答题模式,重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条件下的新要求,即使是答案非常常规的第38(1)题,在答案语言的组织上,也呈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显然,传统的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基于此,建议考生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务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紧扣材料和设问,遵循材料的逻辑思维结构,展开作答。第二,务必学会“整合”知识与材料作答,不能在答案中出现“知识与材料两张皮”现象;新高考的要求突出了对知识的重新建构与整合,简单罗列知识观点已经不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第三,开放性试题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答题策略展开作答,要求体现过程与方法,严谨与开放并重。第四,回答大切口题目时需角度多样、力求全面,回答小切口问题时则要求有层次、有逻辑纵深,主观题答题不再是单个的知识点呈现或罗列,而是一个小微知识体系的阐述,表现为考察内容的综合性。第五,关注时政、科技和生活,要善于结合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给予问题解答以合理的逻辑推演。

二、我区考生在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选择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识记忆不精细、基本概念混淆、逻辑推理不强、审题不清等。如出错较多的第19题,“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应为“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主观题的问题较多,考生的总体得分都偏低,如:第38(1)题满分12分,考生平均得分4.36分,其中满分337人、零分11 140人;第38(2)题满分14分,考生平均得分4.29分,其中满分14人、零分12 073人;第39(1)题满分12分,考生平均得分4.96分,其中最高分11.5分1人、零分11 567人;第39(2)题满分12分,考生平均得分3.35分,其中满分1人、零分12 710人;第39(3)题满分4分,考生平均得分2.36分,其中满分35 290人、零分12 710人。

考生解答主观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审题能力不足,答题发生偏差;二是答题思路狭窄,简单沿用答题模板,不能有效发散思维,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不善于分析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在答题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四是未能形成宏观、微观的课本知识体系,不能有效提取和运用知识,导致答题思路不清;五是出现了大量主观题零分卷,主观题零分卷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且大部分为空白卷。从考生答题情况推测,部分考生约略可以推想出部分答案,但囿于在常规答题中需要找到明确的课本知识依据方能答题的思维惯性,部分考生在感觉课本知识依据不明时不敢作答。如第38(1)题,许多考生答题要点单一:或者只答政府怎么做;或者只答人大怎么做;或者只答党怎么做;或者虽有党、人大、政府这些主体,但是答案内容不能体现和材料、设问之间的密切联系,估计是只会背答题模板,而不懂灵活运用,因此最终呈现在卷面上的答案是答不出得分关键词。第39(2)题,在材料的最后一段出现了两个关键信息“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对于“走向世界”“用现代科学手段”这样的关键词,许多考生未能有效提取,进而将答案与这些材料信息背后的知识进行关联,因此不能正确作答。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之前我们对知识模板的备考训练与真正的高考试题之间各有不同侧重:平常训练的知识模板,侧重知识归纳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层次性;而高考试题所需要的标准答案,则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活学活用知识,善于逻辑推理,体现在卷面上便是运用所学知识对题目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既然存在以上欠缺,我们在今后的备考中便应特别用心地去捕捉这个新的得分“增长点”。

三、2017年高考政治学科备考建议

(一)切实抓好根基:紧紧围绕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历年高考都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而学科能力也是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备考时,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用知识图形构建各板块知识体系,以图形带动考点,以考点带动知识,并将知识图形的运用贯穿到解题的过程当中,力争每一次训练和讲解主观题时都能回到知识图形当中,这样多次反复之后,学生对知识图形的记忆便会非常深刻了。

虽然知识图形是夯实基础知识的一个有效办法,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基本步骤,但需要注意的是,课改后的高考更看重考生的综合能力,考生不可拘泥于知识图形本身,在答题时应灵活运用。如我区考生在解答今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第39(1)题时便可通过回忆以下“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图形”进行答案的构思和组织,并紧紧把握住本题的以下三个考点:一是实践与认识,二是真理,三是认识过程。

认识论知识图形

利用知识图形讲解主观题,参考思路如下:(1)全面仔细地审读问题和材料,与知识图形、社会生活进行链接,展开逻辑推理。(2)定点深入,即先确定考点,再向考点内部进行挖掘。确定考点的方式多样,政治生活可以通过主体确定考点,哲学生活可以通过指明的板块或者原理确定考点,经济生活可以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和措施意义的归类确定考点。(3)横向联系,即以所确定的考点为基础,确立全局观,横向联系其他考点。(4)纵向追溯或延伸,即追溯根本性的原因,延伸微观的具体知识。(5)联系时事政治和生活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抓住有关的国家新政,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6)引导学生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知识图形,将对题目的思考补充到图形或者注解当中。

2.立足主干知识,构建小知识图形、小知识体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去深度把握各个知识点,精细理解和区分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真正提高能力:关注时政,关心民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在今年的全国Ⅲ卷文综政治试题的5道主观题中,除了第39(1)题的试题切口相对较小,其他几道试题的切口都较为宽泛。反观去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政治试题,就连开放性试题都可以直接运用课本中的历史知识进行回答。由此看来,如今的高考,在原有重知识演绎的基础上更多地呈现出以问题为核心的特征,需要考生充分调动各个板块的知识,全力以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针对高考中的这个重大变化,我们需要做出相应的备考转变,即在传统的“以不变应万变”狠抓知识落实的备考策略的基础上,将学生思维的方向引向更广阔的社会和生活,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运用多向思维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今年的政治试题注重引导考生的个性思考与表达,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进行阐释与论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自身价值观的培养,养成平时多看报纸等媒体新闻的习惯,提高对时政动态新闻的敏感度,做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当代高中生。此外,高中教师要注意将探究式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准确设置情境和所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高在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解题技巧:加强对主观题的精细化研究,尤其要加强对高考题答题方式的研究,认真总结答题规律和方法

要让考生写好主观题,必须引导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研究”主观题,尤其是研究高考中的主观题。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感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取代学生的感悟,有些“弯”路还是让学生亲自走一回的好。那么,在备考中对主观题进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坚持在知识体系的宏观引领下进行。

2.审题讲究方法。通常是先审问题,包括范围、主体、角度、主题(对象);然后再审材料;最后才是根据问题将材料划分层次,找出关键词,初步确定答题思路。

3.构建不同题型的逻辑思维体系。如原因类题型一般可从必要性、可能性、重要性回答,措施类题型可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操作,依据不同主体分别作答。

4.研究答题语言。高考答案所使用的语言都是高度凝练、层次清晰的,并且将知识与材料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5.以时政主题为切入口,跨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进行多向度思考总结,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命题研究:科学命题,规划测验,查漏补缺,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测验是强化考生高考答题能力必需而有效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需有效开拓网络资源,拓宽校际交流面,充分整合省内外试题资源。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命题和赏析好题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命好一道题,特别是原创题,是衡量和评价一个教师水平的重要尺度。备课组必须统一思想,科学命题,并且能根据每一次测验的反馈情况调整新的命题。要将命题工作放眼于整个高三,统筹规划高三整年的命题知识要点、梯度、能力训练、重要时政覆盖面等,并及时组织查漏补缺。高三测验阅卷必须保证即时性和针对性,即时反馈阅卷情况,即时安排讲评修改,即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考题研究。也就是说,每一次测验过后,备课组都应及时确定辅导人选、辅导时间和辅导内容,使辅导工作呈系列、有集备,以确保辅导效果。

我区在进入新课改后,已经有两届考生采用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高考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高中政治教师应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注重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自我修炼和不断成长,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主动研究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在教学中积极顺应形势的变化,直至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现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家与生活”的学科魅力。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政治试题主观题选择题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28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28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谈构建2020届高中政治“三助式”一轮复习策略
——以2019年全国Ⅲ卷政治试题为例
拨开云雾见天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管齐下,提高学生政治试题审题能力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