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

2016-10-17 15:49黄雅芸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绘本儿童

黄雅芸

写在前面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夜里的飞虫啊//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住在乡村的孩子们呀/住在城市的孩子们呀/住在地球每一个角落的孩子们啊!

——金子美玲《向着明亮那方》

当我还是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这首儿童诗。这首诗里昂扬饱满、无限执著的精神姿态,总是鼓舞我绝不放弃内心的一线光亮,以欣欣然、亮晶晶的心情,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成了一位不那么循规蹈矩的语文教师。我尝试着从课本走向课外,以自己的方式,带着同学们走在语文学习的路上。我们每天吟诵着《向着明亮那方》这样的儿童诗,开启课堂的前十分钟学习。每周读书会,分享彼此的阅读所得,我们将儿童小说排成课本剧,邀请书中的作家走进教室……我惊喜地发现,优秀的儿童文学,就像明亮的那方,使我和学生们心驰神往,让语文学习和校园生活充满乐趣。

缘起:带领师生走进儿童文学的思考

三年前,我调到了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面对陌生的工作领域,我的师傅洪老师鼓励我,在全面熟悉基本工作之后,可以选取一两个重点项目,开展系统研究和教师培训。

那么,究竟应该选取怎样的一个项目,引领全区语文教师开展学习和研究呢?这个命题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后,我决定,选择儿童文学,作为我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会想到,在全区组织教师们开展儿童文学的研究活动?为什么不去做提高课内阅读教学的专题?那样不是对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平更直接有效吗?

对这个问题,我有三点自己的思考。

第一,我觉得,任何教培项目的着眼点和归宿,都应该指向教师的成长。而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提高,并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术刀”式的问题。如果往深处去找更深层的推动力,我认为首要的,应该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儿童观。而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世界,这对教师来讲,可能才是最为根本的东西。儿童文学,恰恰就是成人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引领教师们去研究儿童文学,能为大家更新理念服务。

金波先生在《课标解读简明读本》中指出:“对于教师来说,儿童文学素养是必需的。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只是为了指导儿童阅读,也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还是一种职业的素养,甚至是做人的素养。”

1. “人性”的需要。儿童文学出现的时候,目的是为了儿童,可是文学作品一旦写出来,实际上是面对所有人的。成年人阅读它,必然带着自己的生命履历、经验积累、角度和位置,可以从儿童文学当中,读到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需要与感动。儿童文学的美好不仅属于孩子,只要你去读了,你就会真切感受到,作为成年人,也可以从儿童文学当中得到抚慰,这个就是所谓“人性”的需要。

2. “师性”的需要。儿童的阅读,很大程度上需要得到成年人的指导。什么是好的书?什么是值得童年去读的书?需要告知,需要引荐,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年人其实是儿童阅读的第一读者。对低幼儿童来讲,父母是儿童文学的第一读者;对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是第一读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儿童文学需要我们去接触,去阅读,去认识。

3. 与“童年”交往的需要。有一本美国小说《特别的女生萨哈拉》,里面有一位老师波迪,她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一个很智慧的老师。我常常觉得,小学语文老师完全可以从她身上,学到充满文学感觉的教学法,读到她对教育的理解、对童年的呵护。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秘密”。我们如何真正“看见”童年?只读《儿童心理学》是不够的,而幸运的是,儿童文学会生动地把童年的秘密揭示出来。读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你会慨叹,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童年的真实面貌。阅读儿童文学,能让教师更加懂得童年,拥有对童年的理解、洞察。不仅如此,儿童文学关照的是儿童生命体内蕴含着的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生命价值。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从根本上理解儿童,才会对儿童发展更有作为,才能唤醒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面对童年,跟童年进行合宜的对话和交往。

第二,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什么?人们常说,“功夫在诗外”。任何一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无不是爱读书的学生,无不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了较好的语感和表达的能力。在这个铁的规律面前,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把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引领和指导学生,真正亲近语文、爱上语文、学好语文呢?我希冀,通过研究,教师们会逐渐意识到,儿童文学的殿堂,正是儿童学习语文的一个美妙世界。我们为同学们开启的,正是一段段充满热爱和乐趣的阅读之旅。

第三,诚如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所言,许多年来,语文教师反反复复在研究课内阅读,对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也都有了较为深入地探讨。相较之下,课外阅读却一直少有人问津。从这个角度说,在课外阅读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实践研究,显得尤有现实意义。

是啊!儿童文学的“明亮那方”,不应该只属于我和我曾经教过的几十个学生,它应该属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师的群体和学生的整个童年!心中的热情再次沸腾起来,“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现状:语文教师阅读儿童文学的缺失

项目研究伊始,我邀请了本区的40位语文教师,在提供的十本世界经典儿童文学著作中,做了一份关于儿童文学阅读情况的问卷,结果如下:

全世界最知名的儿童文学巨匠及其作品对号入座的情况:

寥寥几道题,两三分钟时间,基本上可以检测出一位教师的儿童文学视野和阅读水准了。参加抽测的40位教师,都是我区小语高研骨干班的成员。推而广之,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可谓堪忧。反思成因,绝大多数教师职前没有修习过儿童文学课程,职后又缺少相关的儿童文学培训,因此,呈现的现状很正常,也很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数据,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个事实,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确实先天缺失、后天不足。

行动:建构“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提升”

专题培训课程

经过认真思考,我申报了南京市课题《整体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路径与方法研究》,成功立项。该课题研究的基点,是以提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来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探索区域,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拓展教师的阅读视野,提供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支持,整体提升区域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最终为儿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几年来,我依托区小语骨干班,计划安排并成功推动实施了如下课程事件:

1. 在阅读中普及儿童文学。遴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50余部,利用网络空间共享,大量阅读。没有阅读的亲历,何来真切的体验?没有广泛的涉猎,何谈视野和眼光?这是一个静悄悄的浸润过程,教师们在儿童文学的书海里阅读着、感动着、体悟着、琢磨着……

阅读之后,有教师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对于以前只是翻过几本绘本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饕餮大餐。这么多优秀的精美绘本,吸引着我一本紧接着一本翻阅,内心跟随这一本本绘本故事跌宕起伏:《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了父母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对方的爱;《犟龟》传递着只要坚持不懈地行进,旅途中总有惊喜和收获的信念;《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告诉我,没有情感地活了一百万次,不如有爱地活一辈子;《铁丝网上的小花》透过战争的现象,体味人性本真的故事,读过之后,会战栗、连心都会哭泣……此时此刻,我真的好似重回学生时代,一头扎进这绘本阅读的世界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曾经看到这段话:‘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邂逅图画书?三次:童年,初为父母,人生过半,为了自己的时候。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演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握着孩子的手读图画书吧。”在培训班与绘本的美丽邂逅,为我创造了进行儿童阅读的机会,让我作为教师,首先与绘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为我打开了儿童文学阅读的一扇窗,让我透过这扇窗,看到人性的光辉,自然的和谐,以及自己心灵的宁静。”(郭东霞老师)

2. 在讲述中爱上儿童文学。对学生来说,还有什么声音,比讲故事更好听?连续几个学期,我们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师讲故事比赛。尤其令人激动的是,上学期,我们成功打破学科限制,发动全区各科老师一起举行了一场“故事会”。活动现场,美术老师、体育老师、数学老师——每位讲述者都全情投入,在用自己的声音讲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氛围里,感受着作品和讲述的力量。左海霞老师在讲《苏菲的杰作》时流泪了,很多听众包括我,也流泪了。后来,她在给我的短信中这样说:“昨天,我把自己讲哭了,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一直很喜欢这个故事,但真的从来没这么感动过。但经由昨天的讲述,我自己仿佛从熟悉的苏菲那里,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撼动人心,甚至特别激动。想来,这就是讲述的力量吧!”

确实,讲述让原本唯一的作者的故事,因为有讲述者各自的心情和理解,从而有了生命交互的感受,由此成为一个新的故事。

3. 在研读中理解儿童文学。提到儿童文学,有人会不以为然,儿童文学内容一读就懂,小儿科而已!其实不然。博尔赫斯说过,“诗在哪儿呢?诗在马路上拐角的地方”。这是一句特别智慧的话。马路上拐角的地方,我们都去过,可是,你看见诗了吗?问题就出在我们的“看不见”。“看不见”是最大的问题。同样的,儿童文学的美妙在哪儿呢?每一个页面、每一幅图,我们翻开了,可果真就能读出来吗?因为“看不见”,所以往往会“读不出”。

儿童文学是需要研究的。我们选择了《好绘本如何好》《儿童文学的乐趣》《阅读儿童文学》等专业书籍,帮助我们学习如何阅读儿童文学;我们聆听梅子涵、朱自强、彭懿等学者的报告,参加“亲近母语研习营”的专业培训等,一步步地走进儿童文学的秘妙里去。

4. 在教学中推广儿童文学。要让儿童文学真正深入持久地走进学生的语文生活,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必然要研究如何教学。从这个角度看,教学儿童文学的能力,也是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综合体现。

这几年,我执教了《小房子》《卡尔松》《妹妹》《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等,几节类型迥异的儿童文学课,在省市范围内产生了一些反响。我这样做,是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带动教师们共同思考儿童文学课堂的构建方式和操作策略。几年来,我和教师们选取了世界儿童文学大师林格伦、罗大里等人的系列作品,进行专题研读、教学实践,既读到了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又领略了不同名家的创作风格。我想,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还可以在我区建立儿童文学推广基地学校,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儿童文学校本课程的研发。通过基地学校的研究、区域平台的活动展示和交流,提升我区所有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并在推广儿童文学阅读的过程中,最终普惠每个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清代刘熙载说:“冰桃雪藕,食之鲜可以饱。然却病延年,粱肉不逮。论诗者所以当知无用之用。”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何尝不是一种“无用之用”?可是,庄子悠然有云:“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笃信之!践行之!

我有一个梦想,把师生共同阅读儿童文学的日子,写成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向着明亮那方》……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绘本儿童
绘本
绘本
绘本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