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 胡妍妍 肖春梅 冯丹丹 宋雪佳 索何凤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津5所高校的校园环境现状及学生空间使用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53%的学生认为现有校园环境一般或不理想;每天在校园内逗留时间在2 h以上的学生仅占1/3;超过50%的学生认为校内活动主要是学习、散步和交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公共设施不足,缺少空间围合。因此,以生态设计理念和空间变化设计手法为指导,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空间围合是改造校园环境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高校;积极性;校园空间;景观营造
中图分类号 S7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9-191-03
Abstract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and the use demand of campus space in f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ianjin 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53% students thought that present campus environment was in general or undesirable. There were only 1/3 students spending more than two hours in the campus everyday. More than 50% of th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school activities were mainly learning, walking and talking. Most students thought that schools public facilities and enclosed space were inadequate. Therefore, the main directions of reforming and improving the campus environment were strengthening campus infra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the space enclosed by ecodesign and spatially varying desig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itiative; Campus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優美的校园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能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同时带给人自豪感和自我认同感。高校校园景观是校园美化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学校品质的体现[1]。如今的大学校园正日益体现出开放性与人文性、生态化与园林化的趋势。优良的校园景观倡导自然主义,可以缓解和释放工作、学习压力,使学校环境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这正是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2]。然而,现今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许多高校偏重于教学、科研,忽视了生态化、文艺化校园的必要性,校园内到处可见各种闲置的空间,或滋生杂草或随意停放车辆,空间利用率不高,呈现出一片消极的景象,影响了高校的综合发展。因此,研究针对天津市5所高校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以提升和改造校园环境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设计从实际出发,力求
通过生态设计手段和空间变化方法,将消极景观转变为积极景观,提高校园景观
的使用率,从而为今后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
调查于2015年6~10月进行,选择天津市5所高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农学院,以现场环境考察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这些学校囊括文、理、农、工等不同专业方向,同时存在新老校区的转换问题。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17份,回收率为77%。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校园现状的满意度评价
由图1可知,学生对校园环境满意度为一般的最多,非常满意的最少。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学生人数接近,说明校园环境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景观缺少活力和特色,没能调动使用者的兴奋感和存在感。校园建设讲求速成性,盲目追求一些抽象概念,大多采用图案的大构图、棋盘格式作为表现校园宏观空间特征的基本手法[3],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其应有的特色,形式复杂而单调,缺少互动。
2.2 学生每天户外逗留时间
由图2可知,选择逗留0.5~1.0 h的学生人数最多,选择逗留3 h以上的人数最低。大学阶段是人生最为活跃,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应该多进行户外空间活动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然而,学生之所以在校园内逗留时间短,一方面与校园环境空间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有关。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许多学生缺少与人沟通,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2.3 学生在校园的主要活动内容
由图3可知,学生户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学习,其次是散步。选择交流与闲坐的人数比较接近,而选择约会的人数最少。这说明学业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学习、交谈、闲坐均对环境空间的私密性和观赏性要求比较高,如果空间围合佳,景观营造优美,就能使人因感到亲近、舒适而较长时间逗留,获得身心放松。选择运动、聚会的人数相对较少,可能跟校园空间有限,不能提供较大场地有关。学生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形式多样,校园环境应该是多重复杂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的多种需求,使环境伸缩自由,富有张力。
2.4 学生对校园现有植被营造评价
由图4可知,有51.2%的学生认为校园植物种类和数量均一般,有15.9%的学生认为植被少而稀疏。在调查中发现,校园种植存在多方面问题,如缺少特色,植物种类不足,绿化量不够,有些环境缺少整体规划,后期养护不到位等,植物配置亟待提升改造。
2.5 校园特色景观的位置选择
由图5可知,校园特色景观的位置选择依次是校门口、教学楼、宿舍区、图书馆、道路旁,其中选择将特色景观设置于校门口的学生人数最多,而选择设置于道路旁的学生人数最低。多数学生认为校园的特色景观应该设在校门口、教学楼周围这些人群较密集,使用率高的地方。校门口是学校的标志,作为进入校园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其次是教学楼、宿舍区、图书馆周围,这些地方是学生每天穿行的必经之路,景观设置也十分重要。由于大多数学校空间有限,没有在道路旁设置足够的景观进行美化,被许多人忽视。如果稍加细心建设,就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6 学生认为校园户外空间可提升的内容
由图6可知,有64%的学生认为应增加校园设施,其次认为应加强空间围合,而认为进行防风处理的人数最少。校园基础设施陈旧,破坏严重,长时间未能得到改善。校园环境中许多消极空间多由于单一功能造成,当空间围合过于封闭时,需要将空间打开,充分利用建筑的各种元素使空间与周边环境融合。但当空间过于开敞时,利用率不高,可以将空间隔开,形成不同的小空间,提高利用率和可选择性,增加私密性要求[4]。
3 现阶段高校校园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3.1 校园设施不足且陈旧
公共设施是校园信息的载体,在人与环境的交流中起着媒介作用[5]。良好的设施摆放具有一定的景观观赏性。一些校园休闲设施陈旧,破坏严重,或位置不合理而难于使用。
3.2 校园空间缺少围合,私密性、舒适度不够
人有独立的和自我隐匿的一面,对空间的需求表现为私密性。它要求空间具有完整性,使情绪放松和情感得到释放[6]。高校空间围合度不高,私密性空间缺失。即使有部分围合,但又随时间推移,景观质量严重下降,空间承载力也慢慢减弱[7]。
3.3 空间特色不明显,新老交替生硬,缺少积极性表达
高校中有限的空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校园中各种功能分区中景观配置分散,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衔接生硬。在新老交替的区域,建筑与周边环境不相融而孤立存在。
3.4 绿地不足,植物配置层次欠佳,影响整体景观
乔木灌木比例失调,地被植物种类单一,垂直绿化不足,季相变化不明显。部分校园规划仍采用“建筑先行,绿化填充”的模式,这样留给绿化的空间就极为有限[8]。
3.5 自行车摆放混乱,随意晾晒衣物
校园内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已经霸占了人行道,堵塞楼梯路口,给行人带来不便,影响校园美观。生活区的衣物被褥晾晒成为一大问题,常能看见学生将被褥随意晾晒在各种绿篱上,既不美观,也不卫生。
3.6 校园地下排水不足,雨量大时,道路存在雨水积存,影响通行
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人为开辟的小道,地被遭踩踏而裸露,造成景观美感缺失。雨水堆积也成为一大问题,雨水下渗不易,排水系统不良,道路积水严重而影响行走。
4 积极性校园空间的营造
4.1 校园设施的修补、增设
设施规划布局在校园中的道路旁、树荫下等适宜小空间,如设置座椅,随时供师生交谈使用。选择性地将校园破旧设施换新,或是进行翻修再利用。
4.2 围合空间,营造半私密性环境
针对校园中过于开敞的广场、楼间绿地等,根据职能分区划分成几个不同空间,利用景观墙、植物、高程变化增加空间围合。宿舍区是使用率较高的地方,通过道路蜿蜒曲折划分几个区域,分出动静空间,为学生提供晨读、交谈的适宜场所。
4.3 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可变空间设计
引入可变空间的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根据使用需求,将广场、绿地、庭院等,利用设计元素的变化(植物变化、景观墙的移动、结构设施的变化)形成可变的空间。如休闲区设置旱溪,平时没有水,只是设计成水的形式,内置汀步、卵石和植物,当雨季水量大时,旱溪可形成蓄水池,此时汀步被淹没,人的通行方式随之改变,但带来了更多乐趣。路边的文化墙可用不锈钢、玻璃等装饰,根据每天太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形成光影的变化,再结合艺术手绘图案,形成一道变化的文化墙,增加学生的兴趣点。将细节的部分用于校园景观设计当中,为校园增添文化特色和亮点。
4.4 生态设计理念引入校园景观设计
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采用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结构绿化,增加绿化量。针对校园雨水积存、难于排泄的问题,利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建立雨水花园,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并巧妙用于景观设计当中。校园铺设渗水铺装,设置暗渠并互相连通,将雨水汇集于高低不等的池塘中,利用水生植物、鱼类及微生物的层层净化,再用于造景、植物灌溉或道路冲洗等方面。
4.5 场地之间的共设
建立自行车停放管理系统,将几个区域联系在一起共用。增加晾晒设施,充分利用广场、绿地,设计一些可晾晒可伸缩的支撑杆,可将其与运动设施结合,提高使用率。
5 结语
校园环境是高校整体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校园的一张名片。高校校园环境的提升需要各功能系统的合理规划,道路系统的完善,休闲设施的增补,植物种类的增加等,同时需要借助新的设计理念、方法去改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创新。高校校园空间是一个具有张力、活力和无限创造力的空间,应该以全新的角度和思路去看待它,用新方式去改造它,才能使其更具生态性、人文性、艺术性,成为知识传授的殿堂、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子自由舒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白晗.试谈高校校园景观的特色[J].当代教育论坛,2012(12):16-17.
[2]何一,唐文.淺议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C]//全国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学术研讨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2006:253-254.
[3]车元元.校园消极空间再生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29):35.
[4]李胜男,马玉斌.改善校园消极空间的探讨[C]//2012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2:116-117.
[5]杨晓倩.校园公共设施与景观协调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0(20):68-69.
[6]何一.高校校园景观营造方法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
[7]王洲林.南京林业大学实景教学改造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8]张秋红.浅谈校园绿化景观特点与规划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