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珠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林秀珠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的评分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MSE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MMSE及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9.5%)显著高于对照组(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积极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人; 脑卒中; 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老年群体脑卒中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脑卒中多伴随偏瘫[1],临床症状表现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降低。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2-3]。本文以我院接收的9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文所选9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并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的老年患者,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2)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有关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3)患者具有清晰的思维意识,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4)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前并无身体运动障碍、精神疾病等。排除标准:(1)近期采用抗抑郁药物或者镇静药物治疗的患者;(2)具有听觉或者视觉障碍的患者;(3)出现新的脑出血及脑梗死病灶的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试验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62~83岁,平均(67.9±7.4)岁,病程15~35 d,平均(25.5±9.3) d;对照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63~85岁,平均(67.7±8.2)岁,病程12~33 d,平均(23.7±8.4) 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抗凝、抗自由基、降血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方法。另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自由活动,同时由患者家属陪同患者进行协助活动。
1.2.2试验组:给予患者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1)基本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协助患者进行患肢活动的按摩调整,帮助患者进行定期活动,避免出现压疮;(2)康复治疗:待患者的病情稳定以后,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偏瘫情况,对其患侧进行适当按摩,使患者的患肢保持血液流畅,减少患肢肿胀的情况;根据患者的肢体能力改善情况,采取单腿站立、平衡站立、上下楼行走等功能训练,30 min/次,2次/d;患者关节活动以无疼痛性的运动训练为主,积极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活动;(3)心理治疗: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有关疾病发生的机制和相关治疗过程,引导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康复治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勇于战胜疾病[4]。
1.3观察指标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进行评分,并判断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评价标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标准将其临床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无效、恶化4个级别,其中痊愈是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无明显病理残疾表现;显效是指患者的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具有轻微的病理残疾表现;无效是指患者的肢体功能没有恢复变化;恶化是指患者的肢体患肢出现了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病情具有逐步恶化趋势[5]。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试验研究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和FMA评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脑卒中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上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在内导致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6]。脑卒中患者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7-8]。临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突发症状,但是对肢体功能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康复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偏瘫等运动神经功能疾病的常用方式,采用连续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方式治疗老年脑卒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9-10]。一般情况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在治疗的前3月内恢复较快,因此,临床康复治疗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机体脑部功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能力,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损伤的康复治疗是非常必要的[1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组织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能力,一方面,当患者大脑损伤区域的颅内压下降和水肿消失以后,患者的脑神经细胞功能将逐渐恢复;另一方面,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的恢复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的患者,其认知功能MMSE评分和运动功能FMA评分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李冬英[15]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能力,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逐步康复,并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积极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1]项蓉,陈勇,江玉娟,等.规范化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老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764-6765.
[2]谢荣,殷春,马璟,等.规范化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5):371-373.
[3]李梅,王慧萍,陈玉芳,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4):283-284,287.
[4]黄丽,邵芙蓉,王晓妹,等.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280-5282.
[5]赵先伟,田庆涛,杜怡峰,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740-742.
[6]谢红武.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研究[J].华夏医学,2014,27(2):55-57.
[7]樊清波,刘卫青,郭志松,等.重症监护室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32-3233.
[8]黄志东,顾承志,黄怀宇,等.脑病生理治疗机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4):289-290.
[9]赵慧杰.早期肢体运动训练对老年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04-5606.
[10]邹颋,王彤,顾迅,等.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2,38(10):1185-1187.
[11]Hou WH, Shih CL, Chou YT,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system of the Fugl-Meyer motor scale in stroke patients[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2, 93(6):1014-1020.
[12]佐桂芳,李文英,刘桂荣,等.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7):33-34.
[13]刘谷秀.连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37-139.
[14]Noiret N, Carvalho N, Laurent E, et al. Visual scanning behavior during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faces in older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on[J]. Aging & Mental Health, 2014, 19(3):264-273.
[15]李冬英.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1(10):1379-1381.
Efficacy of continuous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LINXiu-zhu.
DepartmentofCadreHealth,GeneralHospitalofNavy,PLA,Beijing100037,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continuous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MethodsNinty-five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8 cas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7 cases in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and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The scores of 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and Fugl-Meyer assessment(FMA),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s of MMSE and FMA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MMSE and FMA and effectiv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sContinuous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method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which not onl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but also can a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aged; stroke; continuous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100037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干部保健科
R 743.3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6.09.011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