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成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对分子世界形成初步认知,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微观世界.对于初次接触分子世界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在知识教学时选取合适的引导方式.本教学设计中融入了四个教学活动辅助知识教学,透过四个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演示实验,不仅给学生直观呈现了分子的存在、运动规律等,也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更容易接受,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难点:分子模型的深刻理解.教学策略:通过动画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掌握的目标.
四、设计思路
通过挖掘教材、练习的资源,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利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完成课题.本节内容较为抽象,课件有了用武之地.
五、教学过程
1.建立物质结构模型.活动1:教师给学生呈现两个实验范例.将海绵和玻璃砖上分别加上水,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差异(思考:为什么海绵可以吸水,而玻璃砖却不能);将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于清水中,观察烧杯内水的变化(思考:为什么高锰酸钾的紫色能够充分溶于清水中).结合这两个实验范例,让学生对于物质间微粒的构成和排列顺序进行合理猜想.活动2:用一段封闭的玻璃管,将其中加入一般的清水,剩下的空间用酒精将其填满,封闭管口.然后将玻璃管进行翻转震荡,让学生观察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变化.结合这两组活动,学生基本能够推论出:物质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而微粒间存在间隙.总结: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导入过程,透过两组实验的呈现基本帮助学生构建了物质结构模型,学生对于物质的构成中的一些规律也形成基本认知.师:通过上面的两组实验,我们可以猜想,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并且微粒间可能存在间隙.这种猜想是否准确呢?科学家已经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分子动理论.(1)物质的组成.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本中关于分子的知识.师:分子其实是非常微小的颗粒,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看到了分子,比如,当老师擦黑板时,前排同学透过光线能够看到,空气中有无数粉笔的粉尘颗粒在运动.这并不是构成粉笔的分子,每一个大家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细小微粒都是数以亿计的粉尘分子构成的.让学生首先对于物质的组成单位形成认知,能够更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观念,尤其是“分子可以被肉眼识别”的想法.这是本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的一个开端.学生对于物质的组成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掌握后面的知识.(2)分子运动.活动3:在一瓶清水中滴入红墨水,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师:大家能够看到红墨水分子的运动吗?怎么判断分子是在运动的呢?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让学生对于分子运动的事实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师:我们现在基本能够确定,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并且分子间有间隙.如果说,任何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那么是不是就不可能存在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呢?这是一个教学延伸,为后面学生学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作好铺垫.(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活动4:向学生展示肥皂膜实验.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观察,肥皂膜破裂后膜的细线的移动方向.可以将画面放慢,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会看到,膜的细线的移动方向是有规律的,都是朝着一个固定方向移动.师: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测,分子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力,并且我们从肥皂膜的移动方向可以看到,这种作用力可能是相互间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那么分子的间隙还会存在吗?由此引导学生推论,分子间还会存在排斥力.在引出这两个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让学生对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力的作用规律有较好的认知.
3.教学总结与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回顾这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气、液、固的不同性质.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汇总,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气、液、固分子的特性,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分子的一些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