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喜静
摘 要:南京自1990年步入老龄社会以来,就业老年人口数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相较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人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现状南京市就业老年人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六大行业,处于社会分层的中、低层,且老年人就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大都市的乡村地区及城区的边缘空间,呈现“城市—镇—乡村”内虚外实的三圈层结构,同时可以看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双重加速发展,就业空间分布的向心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老年人;就业;空间
老年人就业古已有之,并非当今社会的新鲜事物或现象。老年学连续性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是由其先前生活阶段打下的基础而决定的,个人的个性、生活方式及社会功能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继续保持下去,这个连续包括气质、性格、观念等内部连续和兴趣、爱好等外部连续两部分。那么,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南京大都市范围就业老年人有哪些发展与变化?老年人就业的行业与职业有哪些发展与变化?老年人就业空间分布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呢?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
1.老年人就业行业的发展
就业行业是反映就业领域中社会分层的重要方面,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社会差距日益增大,而老年人与其他群体、老年人内部通过就业行业所体现的差距更为突出。
放眼全国,在进入老龄社会的十多年间,老年人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①,其发展趋势及特征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从事一产劳动的老年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呈下降趋势,人数占比从2000年的91.01%下降至2010年的87.07%;②就业于制造业、建筑业的老年人增幅较大;③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作为老年人就业的主要行业,就业老年人的数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
通过对南京市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③,发现“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同样是南京市老年人就业的主要行业,与此同时,就业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老年人也相对较多,且不同就业行业的人数、发展态势及空间分布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1 农、林、牧、渔业
同全国情况相同,南京市就业于“农、林、牧、渔业”的老年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如表1),但与此同时,南京市作为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就业于“农、林、牧、渔业”的老年人占比明显低于全国。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加速,2010年南京市就业于“农、林、牧、渔业”的老年人占就业老年人的64.92%,较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了4.57%。
一般而言,就业于“农、林、牧、渔业”行业的老年人都分布在城市的边缘乡村地区,即处于南京都市区的边缘空间。
1.2批发、零售、住宿及餐饮业
除了“农、林、牧、渔业”外,批发、零售、住宿及餐饮业是老年人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且人数占比呈逐步增加的态势。
从2000年至2010年,随着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持续稳定增长[87],期间私营个体经济的容量不断扩大,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从业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5%和17.15%。南京市老年人就业行业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2010年就业于批发、零售、住宿及餐饮业的老年人占比较2000年提升了2.19%,且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及服务职能的深化,就业于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在内的第三产业的老年人将逐渐增加。值得指出的是,就业于该行业的老年人较多分散在居住小区及居住区周边。
1.3制造业
制造业是南京市老年人就业人数占比较高的行业之一,且远高于全国。根据统计数据,2000年就业于工业行业的老年人占比明显下降(如表2),究其原因,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改革,与此同时伴随着就业机制的转变,南京市在岗职工数1998年下降幅度最大[1],并且至2005年持续下降,虽然1990年没有对制造业老年人就业的单项统计,但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要就业行业,故可以推断,2000年同样也是就业于制造业行业老年人的拐点。
制造业大都分布在城市的郊区,且南京市的制造业以汽车、化工、电子等为主,往往形成以大型企业或产业园区而形成郊区的城市组团,就业于制造业的老年人一般都是原单位职工,通过返聘的形式继续工作,其居住地点在单位附近。
1.4 建筑业
根据南京市第四、五次人口普数据,就业于建筑业的老年人占比相对较低,且基本稳定,但相较于2000年,2010年就业于建筑业的老年人的占比提升了4.83%,提升幅度较大。究其原因,自1998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30%,中国城市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如下图),南京作为全国区域中心城市,十年间城市建设量剧增,故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就业于建筑业的人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建筑业中很多工作岗位对于个人技术水平或专业能力的要求都偏低,主要是体力劳动,很多受教育程度较低或进城打工的老年人较易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这部分老年人就业地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新区或外围片区。
1.5 其他行业
除上述几大行业外,南京市2010年就业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老年人人数占比分别为2.13%、1.33%、1.15%、1.66%,就业人数占比相对较多。
1.6 小结
2010年南京市老年人就业行业占比对多的六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根据城镇行业就业的分层研究[2],老年人主要就业行业为所有行业的最底层,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外围空间,老年人在就业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究其原因,现阶段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就业政策不尽完善,对于绝大部分老年人而言,并没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而社会分层处于中、低层级的行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较大,虽然行业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等条件相对较差,但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成为很多老年人的无奈之选。
2.老年人就业空间分布
2.1 “城市—镇—乡村”三圈层式分布
从老年人就业行业的发展及其特征可以看出,从事一产劳动的老年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2010年,就业于“农、林、牧、渔业”行业的老年人口占南京市就业老年人口总数的64.92%,即就业老年人的主体在南京都市空间的外围乡村地区。与此同时,乡村、镇老年人就业率一直远远高于城市,且一直呈现“乡村老年人就业率高于镇老年人就业率”、“镇老年人就业率高于城市老年人就业率”的特点。从1990年至2010年,南京市城市老年人的就业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至2010年,南京市城市老年人就业率仅为4.64%,与此同时,镇、乡村老年人就业率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
综上,现状南京大都市范围内老年人就业空间分布呈现“城市—镇—乡村”内虚外实的三圈层式结构,虽然城市老年人就业率较低,但现状南京城市就业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即缺乏专业技术人才[87]的同时,大量拥有专业技能的老年人无就业渠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就业市场需求与老年人就业需求均得不到满足的错位矛盾。
2.2 空间分布的向心化趋势
从前文对老年人就业行业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就业于一产的老年人占比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南京大都市就业老年人口逐步增加,2010年就业于城镇空间的老年人较2000年增加了15.03%,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镇空间的老年人就业比重将持续增长,老年人就业空间分布的向心化趋势明显。
2.3 小结
从老年人就业空间的分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老年人就业率的城乡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相较于乡村老年人而言,城镇老年人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为了基本生活的需求而就业的老年人相对较少;(2)由于退休制度及用工体制的限制,城市老年人再就业的难度较大,相对而言,乡村老年人没有退休的概念,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故乡村地区成为老年人就业的主体空间;(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人口迅速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较为优越的生活将吸引大量的乡村人口,老年人就业在城镇空间的比重将逐步增加,就业空间分布的向心化趋势凸显;(4)中国城市尚未形成保障老年人就业的政策和机制,如美国的老年社区就业服务计划,城镇就业的需求错位矛盾反映了南京市老年人就业设施及服务体系的不足。
注释:
① 2000年的统计数据中,将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三类合并为一项进行统计。
②数据来源:根据对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③南京市1990年步入老龄社会,故本文的统计数据以1990年南京市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起点。
参考文献
[1] 南京市统计局. 对南京市就业结构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http://www.njtj.gov.cn/_siteId/4/pageId/71/columnId/5150/articleId/85274/DisplayInfo.aspy, 2011.05.06
[2] 谭兵. 就业的行业分层及社会政策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 2011.01:170-177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编号】1006-2688(2016)09-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