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 薛原
媒体评论
学校体育改变来自点滴
人民日报社 薛原
学校体育的现状究竟如何,改变的发力点又在哪里?只有摸清现实、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有所作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可以看作是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梳理评价,更是对未来条分缕析的规划和指引。
对于体育改革来说,学校体育是中国体育转型发展的基础和枢纽,学校体育强则中国体育强。对于教育改革来说,学校体育是落实素质教育,扭转“应试教育”重重积弊的重要载体。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的中长期规划,构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发生战略性、根本性的扭转,也被格外期待。
参照近十年来有关学校体育的三份文件,学校体育所面临的问题一清二楚。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学校体育存在问题的表述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的表述是:“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时隔4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布学校体育相关文件,对相关问题的表述是:“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
不难看出,三份文件所指出的学校体育的问题,至今并未有根本改变。因此,此次《意见》中所提及的关于体育教师的考核评聘、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等具体办法,也都抓到了学校体育改革往往“浮在面上”的痛处,可谓细致详尽。
即便如此详尽,如何落实仍是最大的挑战。《意见》中提到,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类似的提法在4年前的文件中已经出现,但在现实操作中,鲜有“动真格的”。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建立起完备的复核和督查机制,使之成为刚性约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可低估。
此次《意见》中,用专门的篇幅谈到了完善校园训练和竞赛体系。这正是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之一,以往也常被忽视。完善的训练和竞赛体系,不仅意味着与竞技体育、职业体育未来连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打造校园体育氛围、体育文化的切实平台。以美国为例,完备的校园体育训练和赛事体系,夯实了其作为体育强国的根基,更使体育精神成为校园精神、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见》中提到:“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习惯,唯有参与一途。与校运会相比,日常化的校园竞赛机制,会更有效地推进体育渗入学生们的生活,培养兴趣和习惯。这样的机制,如同激活了学校体育的一个个“细胞”,当细胞活跃起来,整个肌体才能真正健康强壮。
正如《意见》所说:“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多年来,学生体质的下降趋势早已令人忧心,但仍未有实质性的转变。怎样落实《意见》中的具体要求?唯有树立问题导向的意识,在一线和基层倾听体育教师、家长以及孩子们的心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更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做法——在体育领域,组织学生们进行那些体育集体展示等形式主义尤其有害。
对于媒体而言,带着问题意识深入校园,了解学校体育的现状以及《意见》落实中的具体问题,了解具有推广意义的做法和经验,也应当成为反馈机制的重要形式。同时,媒体对学校体育的报道,有助于全社会体育价值观的重新塑造,有助于学校体育获得积极健康的发展氛围。
学校体育的改变,体现在每堂体育课、每项校园赛事、每个业余体育俱乐部、每个孩子的身上。最终,将促成校园体育文化的光大。“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种改变,也来自学校体育的无数个点滴。
(本文作者系人民日报体育部副主任,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