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华
[摘 要]教学实践是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最基本的活动。教学实践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本文,笔者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困境研究,找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教学实践;困境;对策;思考
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但是就我国众多学校的教学实践开展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的单调、僵化的教学方式随处可见。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为了能够缓解教学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现阶段教学实践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深入思考,已提出一些对策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1.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传统的教学中要求老师将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这种思想对老师的影响非常大。导致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老师比较注重教学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学实践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老师在教学中即使开展实践活动,也大多数是围绕着知识点展开,而且展开的范围很小,与实际结合的并不多。老师重理论轻实践的基本思想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很差。
2.教学过程重知识轻品德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知识仍旧是老师教学的重点内容。针对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的范围很小。有的时候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应该运用怎样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品德。在现阶段老人跌倒后扶不扶,有老人上车的时候到底应不应该让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的生活。这样情况的出现,恰巧能够反映出德育教育的不足。此外,还会出现有些家长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过分的看重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在老师讲授品德知识的时候也不注意听讲,根本就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3.教学中老师占主导地位
在现阶段,主导课堂的仍旧是老师。在上课之前,老师会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平时的表现和大纲的要求来选择教学的重难点。老师为学生讲解什么,学生们就掌握什么。在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中,老师占据主要的地位。这样的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开展教学实践,会大大的降低老师的教学效率。
4.功利主义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功利主义教学观念十分的明显。有些老师觉得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学校。在授课的时候,老师就仅仅结合考试的相关讲解,基本上不涉及学生的实践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们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有些注老师只注重学生能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二、教学实践中困境的解决对策
为了能够解决上文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境。
1.转换教学理念
老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如果老师不能够改变传统的死板教学理念,就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学校要组织培训来引导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培训,老师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教育信息,然后结合这些信息来转换教学的方式。此外,还要引导老师认识到学生的品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在课堂中贯穿品德教育、在学习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在转换传统的教学理念之后,老师要结合实践展开教学。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要改变培养应试型人才的基本想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针对授课的知识点,联系实践教学。如果有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校园,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书本中所描述出来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在实践之后,老师再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加以解答,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3.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因为只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占有主导权,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学习的心态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当学生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之后,老师就可以将学生看做教学的主体,只要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激发。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际教学、创设情景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赏识教育教学等方式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建立合适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正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发现问题的时候,老师要运用恰当的方式加以改进。在教学评价开展的过程中,要让老师认识到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些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此外,老师在教学中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此外,老师还要转换家长的错误观念,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要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水平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对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观念的转变之后,老师要建立集学生的成绩与综合能力为一体的评价机制,从而能够更加合理的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知识水平或者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是不对的。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一定要认清楚师生之间的重要关系,结合教学的基本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老师也需要认识到教学实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的时候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成绩、情感态度等来创建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安富海.教学实践是一种创造性实践.《高等教育研究》, 2014.
[2]田娟.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是一种真正的美.《小学教学参考》, 2012.
[3]李泽林.教学“实践论”研究现状与反思——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之四.《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