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从“韬光养晦”方针看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李 丹
(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这些年来它一直对中国当代外交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以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在继承“韬光养晦”整体方针的同时,将“有所作为”发扬为“奋发有为”,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下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发展。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地位没有变,“韬光养晦”方针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韬光养晦”;传统文化;中国外交
20年多前,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对外战略方针,直至今天,它仍对中国外交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以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在继承发扬“韬光养晦”方针的同时,突出强化了“有所作为”战略,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下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外交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外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决定性地影响中国治理状况的主要变量,是社会经济的变化、政治发展的逻辑、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冲击。”[1]决定中国外交政策方针的变量也是如此,政治、经济、文化和全球化形势都在变,中国外交政策方针不可能一成不变。但中国外交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还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吗?中国外交方针背后秉承的逻辑是什么?
“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同志为当代中国外交制定的重大指导方针。1992年4月28日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发展问题时指出:“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2]结合邓小平在冷战结束之际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谈话,人们将其概括为28字战略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简称“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自知实力不如对手强大的情况下理性选择的一种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对内埋头苦干、对外低调处事。这一方针帮助我国度过了冷战结束之际外交上最为艰难的时期,邓小平高超的外交艺术也使这一方针蜚声国内外,赢得了人们的一致公认。“这一方针具有极其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3]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建党95周年讲话中对中国的地位做出了清醒的判断。政治上,社会主义制度、初级阶段定位没有变,西方发达国家环伺、不利国际舆论困扰的态势没有变;经济上,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没有变,201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2万元,约合8 016美元,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3.7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5];军事上,中国的军事开支只相当于美国的1/3,中国空军至少需要30年的发展和追赶,海军则需要100年方能赶上美国,中国埋头苦干来日方长[6];文化上,中国虽然是文化大国、文明古国,但软实力建设才刚刚拉开序幕,文化吸引力、影响力亟待大幅提升。无论从单项还是从综合角度,中国均不占上风,软硬实力都落后一大截。在这种情况下,“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坚持韬光养晦还有什么更好的方针吗?”[7]何况,“韬光养晦”不仅是中国的现实选择,更是深入到中国人血脉中的历史基因。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深厚的政治思想传统,这些思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影响深远。传统政治思想所蕴含的经世致用情怀,给中国外交打上深深的传统烙印,“韬光养晦”外交方针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典型体现。“韬光”意谓敛藏光采,汉孔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中有“玟璇隐曜,美玉韬光”一说。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也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晦”有昏暗不明之义,“养晦”的意思是修身养性,隐形遁迹。“韬光养晦”合起来是指隐藏实力,收起锋芒。晚清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初刊自序中道:“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邓小平将“韬光养晦”首次放在外交语境中运用,其精髓是告诫中国人在外强我弱、时不利我时,要保持战略耐心,“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8]321“韬光养晦”战略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集中表现和传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称霸、不树敌:“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也是“韬光养晦”战略方针的出发点。中国自古崇尚“和”,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有广泛的寓意,既包含和平、和睦、和谐、和美等不同层次和状态,也包括和解、合作、合好、融合等行为和结果。“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9]儒家崇尚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老庄“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天朝朝贡体制下历代王朝的对外怀柔远人政策,都是“以和为贵”思想和价值的体现。“韬光养晦”的出发点就是“和”,从当时的战略环境看就是不称霸、不树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永远不称霸,也反对他国称霸,但为了避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正面冲击,中国提出既不反美,也不反苏,中国反对的只是霸权主义,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我们坚持一个方针:同苏联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美国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这一方针,一天都没有动摇过。”[8]359这样既体现了中国有所为,也明确了中国有所不为——利用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不当头、不扛旗:“中庸之道”
20世纪90年代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风雨飘摇,社会主义阵营群龙无首,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改弦更张,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政党犹豫彷徨。1990年12月,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共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说:“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中国永远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8]363“不当头”的字面意思是不去打头阵、不做领头羊,隐含意思是中国不会自以为是,把自己当作社会主义屹立不倒的大旗而做一些不自量力的事情,而是要抓住机遇,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尊重各国政党和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这一战略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体现了“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可为者为之,不可为者弃之” 的思维方式。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强调坚守中正、不走极端,个人要在愿望和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只讲愿望、不顾能力则对自己是逆天而行,对别人是强人所难。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只有认清自身角色、地位与作用,合理定位自己的行为和政策,才能实现自己的长远利益。如果对自己的实力与目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不加约束,一旦超过了适当的限度,“过”或者“不及”都将失“天下之大本”,离“天下之达道”。历史上一些国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就是对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绝好反证。二战后美国大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明目张胆充当世界警察和国际宪兵,在扛旗当头、大权独揽的同时也将全世界的仇恨集中一身,这也是明证。
(三)不划线、不结盟:“修义礼序”
“不划线”就是不以意识形态为界划分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差异论亲疏。邓小平主张对一切国际问题,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8]3301986年9月,邓小平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专访时指出:“中国观察国家关系不是看社会制度。中美关系是看中国和美国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中苏关系是看中国和苏联的具体情况来定。”[8]168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时提出“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另一方面是“不结盟”,中国不以意识形态不同而疏远,也不会因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而结盟。中国的不结盟包括不与大国结盟,既不联苏抗美,也不联美抗苏,不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同时也不自立山头、拉帮结派,不把一些中小国家拉到自己身边,自己当盟主。中国传统思想讲究修义礼序,强调义是区分是非的标准,礼是形成秩序的关键,“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儒家要求以“仁”“义”“礼”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样才能建立天下一家的和谐社会秩序。“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礼记·礼运第九》)“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是因为礼建立在“仁”和“义”的基础上,不能仅仅凭借主观判断,而是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来决定,“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礼记·礼运第九》)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不能因为社会制度相同而随声附和,拉帮结派;也不能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拒绝排斥,不相往来。简单地划线站队搞“一刀切”、排他地结盟搞“大家庭”都是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也被实事证明是行不通的。“划线”是先入为主,“结盟”是固化关系,二者都不符合儒家“秩序的理性主义”[10],这两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将使中国外交陷入被动无序,也远离现实主义的辩证态度,因此遭到邓小平的摒弃。
(四)不信邪、不怕压:“自强不息”
中国固然要韬光养晦,但目的在于有所作为,抛开目的,一味固守韬略,概不作为,只能任人宰割、毫无建树。邓小平说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因为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看不起你。”[8]320他还多次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在关系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丝毫不作让步,这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坚守的底线。张岱年先生认为,《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不信邪”“不怕压”体现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神,与“韬光养晦”所体现的“厚德载物”包容含蓄相互辉映,互为里表。内心方正但外表随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忠恕纯白,文圆质方,不激不随”的写照。
正因为邓小平同志在外交上奉行以上方针,为所该为,为所不为,从而达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崇高外交艺术境界。这是“韬光养晦”外交方针深入人心、深得人心的重要原因,其中的道理蕴含在中国文化中,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韬光养晦”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将近30年了,回头看我们一路走来的足迹,更加体会到邓小平的雄才大略,他将中国传统思想与现实国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中国外交战略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中,从而得到了全国上下的支持和认同,也使此后的领导人不断加以传承和发扬。胡锦涛同志在2009年7月第11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了“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方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结合中国内政外交的新变化,对“韬光养晦”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与发扬,在整体上坚持“韬光养晦”的同时,提出了“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中国将更加积极有为地维护世界和平,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地区安全对话合作;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正确义利观,义利并举、以义为先,促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和可持续发展。[1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习主席的外交操作是基于实用主义基础上的积极进取,是在稳定大国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中国的外交议程,对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进行了重新塑造。”[12]
(一)“协和万邦”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此后,无论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等国内会议上,还是在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国际活动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曾多次强调要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察和处理中国自身及外交问题,体现了中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主义情怀。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对外战略思想体系中的‘顶层设计’,也是其不断完善中的‘世界秩序观’,是中国的新型国际秩序观。”[1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天下观”,升华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而且深化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邓小平曾说过,“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8]363习近平从世界秩序重塑的“制高点”出发,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胸襟,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抱负,并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六大价值注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大国有所作为的气魄和担当。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提出的四个“必须坚持”可视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14]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六大价值”和“四个坚持”诠释了习近平刚健有为的外交风骨,符合邓小平外交战略的精髓,中外力量对比大局未变,“韬光”策略不变,但随着差距缩小,“有为”的成份突显。
(二)“一带一路”倡导中国式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中国与大周边亚欧非国家打造互利共赢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合作战略,也是中国在成长为第二大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加积极主动姿态引领全球化的战略。“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这是“未来中国30年大战略”、中国“第三次对外开放”;国外媒体也称这一战略是中国“野心勃勃的外交壮举”“中国魅力攻势再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主动作为,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与平衡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倡议,自实施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们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对沿线国家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初步得以显现。“一带一路”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涵盖44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这一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手笔使一些学者认为,“该倡议标志着中国经济外交的空前转变——从韬光养晦策略到一个雄心勃勃的中国圈”。[15]实际上,“一带一路”之所以称为倡议,是因为它只是中国的一个倡导,中国自始至终坚持各国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以亚投行为例,虽为中国牵头成立,但57个创始会员国共同筹资,且使用的货币单位是美元。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开放性、包容性、对话性和合作性,这与“韬光养晦”的原则和策略并非背道而驰。
(三)“结伴不结盟”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不结盟”“不对抗”是中国“韬光养晦”外交的重要内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执行不结盟政策已长达30多年。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不结盟”政策引起了一些争议和质疑,一些学者认为,“‘不结盟’的原则越来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一个负面包袱。针对目前的国际局势,中国继续恪守‘不结盟’的方针,无异于作茧自缚,固步自封。”[16]但朝野上下支持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的声音更占上风。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17]从1993年中国和巴西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至今,中国已同世界上近70个国家、5个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涵盖了最为友好默契的中俄关系,也包括合作大于冲突的中英、中德、中法关系,也包括冲突大于合作的中日关系,当然最突出的是合作与冲突并存的中美关系。中国之所以结伴而不结盟,是因为“结盟是‘找敌人’的旧国际关系思维,结伴是‘交朋友’的新型国际关系思维。”[18]我们将中美这一对最为重要、牵动全球的关系定位为“新型大国关系”,一则是因为这样的大国关系的确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二则是因为这样的概括具有很强的涵盖性、灵活性和塑造性。南海争端剑拔弩张之时,中国张驰有度,有理有节与美国展开交涉,在日本、菲律宾等国挑衅和无理取闹的考验中,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在新型国际关系框架下协商解决问题,从新的历史层面诠释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辩证统一。
(四)“达济天下”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习近平在主持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总书记强调,我们参与全球治理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把维护我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19]习近平在上一届领导人提出的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基础上进行了实质性拓展,出台了更加具体的措施,取得了五大成就:首次举办G20峰会,以核心国身份塑造G20全球经济治理议程;人民币加入SDR,催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立金砖银行和亚投行,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建立新型国际合作框架;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履行大国责任。同时,习近平提出要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这是首次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治理理念相结合,为全球治理加入了中国元素,从而为其体制上深层次变革增添了新动力和新能量。这些全球治理上的大作为,是在现行国际治理体系下实现的,没有另起炉灶;也是基于我国发展中国家身份而实现的,没有引起治理格局的动荡,充分印证了习近平2014年国庆65周年招待会上所说的话——“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这种戒骄戒躁的谦虚意识,体现在外交上,就是“韬光养晦”的精神。
(五)“不惹事不怕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2013年以来,随着中国坐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交椅,以及最大贸易国、投资国和最大外汇储备国集于一身,不少外媒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强硬”一词来描绘中国外交,传达了它们对中国快速崛起的所谓“不安”。国内有些人也附和这种论调,认为中国外交正在转向强硬,“韬光养晦”方针已经失去现实基础。“过去之所以要韬光养晦,是因为我弱你强,我们向国际社会示弱,显示我们对所有的事情不介入。而如今的奋发有为则是要向周边国家显示我们的关系是‘我强你弱’,这是根本性质上的变化。”[20]南海争端中,不少网民要求中国亮剑,面对内压外侮,最高领导人表态,“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与邓小平面对西方制裁所说的话如出一辙。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同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以和平解决争端。中国发展得这么好,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正待实现,不惹事、不引火烧身、不成为矛盾焦点是我们的基本逻辑。地区稳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外部条件,中国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一个稳定的地区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从中国的发展阶段、中华复兴的目标、西强我弱的态势、日美韩联盟的现实等诸多因素来看,现在还不是轻言放弃“韬光养晦”的时候,“韬光养晦”所隐含的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主线、埋头苦干发展自己的要义仍然管用。新一代领导人的外交风格只不过是增加了更多的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因素,中国外交方针和战略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说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建党和建国一百周年为节点,那么在实现这两大目标之前,中国外交不会明确调整;即使是到建国一百周年如期实现强国梦想,中国传统文化、政治思维定势及惯性也决定了中国外交不会急速转型,只会渐进调整。
[1]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14.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46.
[3] 杨文昌.“韬光养晦”:博大精深[N].光明日报,2011-11-07(15).
[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5] 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2016-08-12].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6]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4年全球军费开支统计数据[EB/OL].(2015-04-13)[2016-08-12].http://news.163.com/15/0413/10/AN2TE7K100014SEH.html.
[7] 胡新民.还有比韬光养晦更好的方针吗?[EB/OL].(2014-01-13)[2016-08-12].http://www.rwwhw.com/Zdtj/2014-01-13/11835.html.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EB/OL].(2014-05-15)[2016-08-1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10] 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21.
[11] 习近平提三个“更加积极有为” 更好发挥大国作用[EB/OL].(2014-07-15)[2016-08-12].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7-15/6388860.shtml.
[12] 金灿荣.习近平重塑“韬光养晦有所作为”[EB/OL].(2014-08-15)[2016-08-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815/c1001-27466723.html.
[13] 陈向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J].当代世界,2016(5):18.
[14] 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7-15(2).
[15] 成帅华.中国的新丝绸之路:对美国意味着什么?[EB/OL].(2016-07-15)[2016-08-12].http://yaleglobal.yale.edu/cn/content.
[16] 吴旭.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EB/OL].(2012-01-08)[2016-08-12].http://www.aisixiang.com/data/49000.html.
[17] 在不结盟的前提下广交朋友[EB/OL].(2014-11-30)[2016-08-12].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1130/c136657-26119111.html.
[18] 结伴不结盟 中国“伙伴”遍全球[EB/OL].(2014-12-23)[2016-08-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24/c70731-26263114.html.
[19] 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EB/OL].(2015-10-13)[2016-08-1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3/c_1116812159.htm.
[20] 阎学通.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中国崛起势不可挡[EB/OL].(2013-11-11)[2016-08-12].http://www.ceweekly.cn/2013/1111/68562.shtml.
[责任编辑:郑继汤]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on Contemporary China’s Diplomacy from Perspective of “Low Profile” Policy
LI Dan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Fujian, China)
In the early 1990s, Deng Xiaoping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policy of “keeping a low profile”. Since then it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contemporary diplomacy. Since the new leadership took office, China has still stuck to the overall strategic policy, and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ed it in a more successful way, which embodies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under the new era. At present, neither the basic condi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nor the status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has changed. The “low profile” policy has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 either.
“Low Profil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diplomacy
2016-09-1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6AGJ009);厦门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李丹(1967-),女,河南南阳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D820
A
1674-3199(2016)06-0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