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经济“边缘化”风险及规避*

2016-09-29 06:56李豫新孙培蕾
关键词:中亚国家边缘化经济带

李豫新,孙培蕾

(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的大合作”。通过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建设,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度融合[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这不仅有助于确保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而且有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共赢。新疆既是中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又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和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程的加快,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其发展任务将更加繁重。这就需要新疆有所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虽具有区位、资源、政策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不足,有被经济“边缘化”的风险。经济“边缘化”易使新疆陷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低端锁定”困境,严重阻碍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新疆经济转型升级,影响边疆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探析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经济“边缘化”风险,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的途径,对新疆更好地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核心区”功能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一、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经济“边缘化”趋向主要表现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且落后于带上部分省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2]。2000—2014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由1 363.56亿元增至9 264.1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速10.5%;新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7 372元增至40 607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速9.0%,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上升。但相对于全国来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低,2014年仅占1.4%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87%,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涉及国内多个省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省份①本文所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境内主要省份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重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省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呈现一定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8.6%下降到2014年的7.2%。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部分省份差距明显(见图1),2014年,带上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8 715.3元,而新疆为40 607元,仅为带上省份平均水平的83%。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看,2000—2014年,新疆第一产业下降了4.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上升了3个百分点和1.49个百分点,而带上省份第一产业平均下降5.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平均上升5.38个百分点和0.49个百分点,可见,新疆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较慢。

图1 2014年新疆与带上其他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新疆城镇职能单一、类型不健全,且中心城镇带动能力弱,城镇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带上其他省份(见表1),2014年,新疆城镇化率仅为46.07%,带上其他省份城镇化率均高于新疆城镇化率(甘肃除外),新疆城镇化水平较低。

表1 2014年新疆与带上其他省份城市化水平比较

(二)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差距明显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可以用产业结构优化系数(M)来反映[3],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yi为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M取值在1~3之间,即1≤M≤3,M值越接近于1,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层次越低,M值越接近于3,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层次越高。

通过计算新疆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省份产业结构优化系数可以看出(见图2),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系数由2000年的2.184增加到2014年的2.24,增速缓慢,且新疆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不高。2000—2014年,新疆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波动明显,说明新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伴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易受到外界影响。与全国和带上省份相比,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系数值始终低于全国及带上省份平均水平,且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差距具有增大趋势。

图2 2000—2014年新疆与带上省份产业结构优化系数变化情况

(三)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失去产业支撑,城镇化就变为空谈[4]。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城镇化速度较快,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3.75%增加到2014年的46.07%,年均增速2.25%,每年相应增加城镇人口约27万人,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足2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有增加趋势,说明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城镇新增人口的增长,产业支撑就业能力不足。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型计算,2013年新疆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之比为1.21∶1,说明有大量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仍然分散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且滞后程度为8.3%,新疆产业支撑城镇化能力不足。新疆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以服装类、纺织品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技术含量高且附加值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仍不足总出口额的30%,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偏低,新疆产业支撑贸易结构升级能力不足。

(四)新疆地产品出口占比较少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出口贸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出口贸易额由2000年的12.04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35.79亿美元,年均增速23.67%。但是,由于新疆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不高,新疆每年出口的商品中有70%以上是中国内地生产的商品,地产品出口占新疆总出口比重较少,新疆对外贸易“通道”作用凸显;另一方面,地产品出口中以劳动密集型地产品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地产品出口比重虽有所上升,但占新疆总出口比重仍较小,新疆地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新疆地产品的贸易能力不足,未能充分依托口岸优势来促进自身经济快速发展,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五)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与中亚贸易额比重下降

2004—2013年,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由38.68亿美元增加到190.37亿美元,增长4倍左右,且占新疆对外贸易总额的75%左右。但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与中亚贸易额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3),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与中亚贸易额比重由66.2%下降到37.9%,下降趋势明显。

图3 2004—2013年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额变动趋势

可以看出,中国内地省份与中亚国家经贸联系趋向紧密,而处于明显区位优势的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在下降,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存在一定的边缘化风险。

二、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经济“边缘化”风险原因分析

(一)地理因素限制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包括丘陵和高原)占新疆总面积的一半,约80万平方公里,新疆四周高山环抱,境内冰峰耸立,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困难且成本较大。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远离中国内陆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运费高昂等问题,使新疆很难分享到中国内陆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首府乌鲁木齐市被认为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其与最近的海岸线大约2 000多公里,不能依托港口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一国或区域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极大地影响着该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由2003年的328.2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 491.32亿元,已初步建成我国陆路能源资源战略大通道,逐步成为我国西部新的增长极。但由于远离内地经济政治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等,新疆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疆高速公路总里程才突破4000公里,居全国第12位,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新疆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疆仍有51.8%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未实现铁路覆盖。新疆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增加了物流成本,影响物流业健康发展,不利于外资企业及项目的引进,不利于本地企业“走出去”,严重影响新疆与带上其他省份、带上沿线国家的跨区域经贸合作。

(三)自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不足

新疆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区域。2013年,新疆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45.5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0.54%,而同期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平均水平为2.08%,带上省份R&D经费投入强度平均水平为1.102%。新时期,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新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使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创新要素支撑,阻碍新疆经济发展。新疆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很多产业规模大而不强,产品同质性严重,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与带上其他省份相比,新疆教育费用财政支出比重偏低、文化基础设施缺乏,人力资源不足。2014年,新疆高校毕业生72 401人,仅为带上省份的4.28%;新疆两院院士7位,仅为全国两院院士总人数的0.45%;新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重大科技专项的首席专家仅143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160余人,与带上省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新疆缺乏高层次人才,人力资源不足。人力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疆现有的人力资源无法支撑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新疆可持续发展后劲较弱,使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新疆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在区域经济中地位突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新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仍较高,新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从新疆农业内部结构看,以种植业为主,2014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1.25%,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很小,尤其是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3.73%,这与新疆“四大牧区之一”地位极不相称。在第二产业中,新疆重工业比重偏大,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新疆轻重工业比例为8.85∶91.15①数据来源:《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计算得出。。重工业以资源开采和原材料粗加工工业为主,其产业链条短,未能充分发挥地区连带效应,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小。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为主,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仅占30%左右,新疆轻工业的发展对农业资源的依赖度较高,易受到农业生产波动的影响。新疆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2013年这些行业增加值占新疆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42%,而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新兴行业起步较晚,对经济拉动作用不强。

(五)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水平低

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已发展到诸多领域,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经贸合作水平低。从贸易合作方式看,双方合作中低水平边境小额贸易占比较高,始终占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从贸易商品结构看,双边贸易商品逐渐由初级产品转向工业制成品,但工业制成品中以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小,仅占18%左右;双边经贸合作存在“两少一多”(大客户少、品牌产品少、短期行为多)现象,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和开拓市场的合力。

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水平低,意味着双边经贸的发展对新疆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引领作用不强。随着中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疆与中亚国家层次较低的贸易商品结构无法满足中亚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中亚客商很可能直接与内地发达省份进行更高层次的经贸合作,这将极大地影响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发展前景,受害最大的将是新疆的边境贸易。

(六)新疆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

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角度看,北疆、东疆和南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三大区域间经济差异有扩大趋势,锡尔系数(Theil)由2000年的0.86增加到2013年的0.87。2014年,全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 607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两个地州市为克拉玛依市和乌鲁木齐市,分别为223 341.42元和72 543.35元,属于北疆地区;而最低的则是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分别为10 027.8元和16 735.59元,属于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克拉玛依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最低的和田地区的22.27倍;南疆四地州②南疆四地州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 104.16元,仅为克拉玛依市的7.66%。从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角度看,2014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2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74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6∶1,与2000年的3.49∶1相比,相对差距缩小23.78%,但从绝对差距来看,2014年新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4 472元,比2000年的4 027元拉大2.59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给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埋下了隐患,不利于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方面,新疆社会安全问题增加了新疆招商引资难度、减缓了外商投资项目的落地与推进、阻碍新疆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新疆社会安全问题成为党和政府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和需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使政府无法全身心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加大了新疆被经济“边缘化”的可能性。

(七)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竞争激烈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后,国内相关城市和省份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和建设区域展开了激烈竞争[5-7]。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乌鲁木齐依托区位、资源禀赋等优势提出争当新疆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并规划“中国亚欧经贸合作实验区”,以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抢占战略高地。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西北中心城市,提出将自身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并积极向国家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力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一高地”、“六中心”。甘肃地形狭长,古丝绸之路贯穿境内1 600多公里,拥有战略通道优势,又处在陕西与新疆之间,其定位为“丝绸之路黄金段”。除此之外,国内其他省市也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展开了竞争。河南2013年12月联合亚欧八个国家召开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欧物流通道建设国际交流会,并于2014年开通郑州—阿拉木图等三条通往亚欧国家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以此加强与亚欧国家的经贸联系。内蒙古、山东、山西、湖南等省份借助交通或地缘优势,各自提出了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构想。

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各省应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建设之争日趋激烈。新疆如何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竞争中快速发展,避免陷入经济“边缘化”窘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新疆规避经济“边缘化”风险途径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须清晰透彻的把握区情形势,全面考量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等因素,认清自身长短,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摆脱易陷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边缘化”的窘境,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

(一)利用政策优势、后发优势,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充分利用中央给予新疆的政策优势。新疆应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用好对口援疆、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大力引进外资和内地资金以弥补新疆企业资金来源不足问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使新疆创新能力提升,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差别化产业政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而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群,积极选择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作为后起的经济区,新疆可充分借鉴发达经济区的经验和教训降低发展成本,缩短发展时间,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利用当代最先进的信息、科技成果等生产要素发展经济,取得外在经济效益;借助于对口支援平台,集合全国人才、技术、管理经验优势等,为加速工业化进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丝绸之路的振兴为新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和条件,新疆应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实现后来居上。

(二)利用地缘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疆段“道路联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优先领域,新疆应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加快推进覆盖新疆全境的通道建设。优先打通新疆通道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完善配套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争取有利政策加快经由南疆的主干铁路支线的铺设,以国省道、县级公路为主骨架,以乡村公路为补充,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建设进出新疆的三条战略大通道,充分利用喀什经济特区的政策及区位优势,率先将宽轨延伸至乌鲁木齐及喀什经济特区;同时,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道路联通”,使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

(三)利用市场需求优势,形成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群,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新疆东联内地、西出亚洲,向东有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向西有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市场在内的另一个大市场,具有“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的市场需求优势。新疆应立足自身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培育和发展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色优势产业群,引进稀缺要素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创造特色产业;加快区域性“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建设,高起点谋划一批对全局有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以国家扩大产业投资为契机,瞄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结合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装备制造、钢铁建材、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借助对口援疆下的东部产业转移契机,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为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商贸中心提供产业支撑。

(四)创新经贸合作模式,促进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畅通”

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新疆须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产业互动,形成贸易—投资双轮驱动的创新经贸合作模式,将贸易和投资有机结合,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促进新疆与中亚国家更深层次合作。新疆应利用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相似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培训、医疗等领域与中亚国家密切合作,形成产业互动机制。新疆外向型企业应主动参与到中亚国家经济复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拓展投资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合作,让中亚国家能够分享到新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坚定中亚国家与新疆更多领域、更高水平合作的决心。加快新疆投资贸易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为“贸易畅通”奠定基础。

(五)加强依法治疆能力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优化维稳模式,统筹好反恐维稳工作,加强新疆重点地区和基层维稳力量建设,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以便有效遏制新疆区域及边境地区暴力恐怖活动的频发和蔓延;另一方面,完善新疆社会治理体系,继续推进疆内网络化管理及社会化服务,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在维稳中的主体作用,以保障新疆在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六)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采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方法,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提高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保障综合能力建设,重点做好道路交通、矿山、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三是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以预防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机制;四是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理联动,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以便夯实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进程中的公共安全基础。

(七)从国家层面建立区域竞争协调机制,促进带上各省有序竞争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省份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省都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为抢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高地,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定位交叉重叠,竞争愈演愈烈[8]。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带上各省竞争协调机制,加强各省经济政策沟通,避免各省无序竞争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陷入“要政策、争项目”的传统思维模式,实现带上各省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使新疆在此健康的环境下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定位新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须清醒的认识到,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有经济“边缘化”风险。新疆应紧紧抓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契机,坚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原则,加快建设核心区,培育自身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摆脱易陷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边缘化”的窘境,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边缘化经济带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的贸易变迁研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