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反事实句与情态共现问题研究*

2016-09-29 06:57
关键词:道义情态副词

章 敏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

一、“本来”的共时用法考察

“本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认为它有形容词和副词两个词性。形容词指“原有的”,修饰名词,如“本来的颜色”;也常被用在“本来面目”、“本来面貌”等一些固定用法中或是用来修饰一些抽象名词,常用在书面语和新闻报道中。该类用法不存在反事实解读。“本来”的反事实用法仅存在于它的副词用法中。其中副词有两个义项,“原先”、“先前”和表示“按道理就该是如此”。“本来”表“原先”、“先前”是由其表达“万物的最初阶段”的时间名词引申而来,带有明显的时间义。“本来”的语气副词“按道理就该这样”已经丧失了“本来”时间意义。朱新军认为,“本来”的此种用法才是真正的副词用法,并且“最终形成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标志是和‘应该’之类的词连用”[1]。原因是我们已经很难从该例中得到“本来”的时间意义,仅能得到它的副词意义。例如:

(1)本来应该是他照顾老人的晚年,可年迈的双亲将要侍候他以后的生活了……(转自朱新军)

但是我们认为,这里“本来”本身[+按道理说]的义素并不十分明显,“本来”处于从“原先”、“原来”的时间意义到“理应如此”的副词义的过渡阶段。之所以认为其具有“按道理就该这样”的意义,一是由于整句通过其他句法形式、如该句中的“将要”、“以后”等凸显未来时间,使得整句处于一种非现实情境内,时间义被淡化;二是由于“本来”后的情态动词“应该”具有道义上的用法,这使得二者连用时[+按道理说]的语义得到加强。但很难讲这应该归功于“本来”和“应该”的共同语义还是完全出自于“本来”的副词义。另外,从语义上看,在例(1)中,“他”似乎并没有照顾老人的晚年,只是说话人认为“他”是具有照顾老人晚年的义务的,在现实中没有实现。如我们将“应该”去掉:

(2)本来是他照顾老人的晚年……

那么这里似乎“他”已然照顾了老人的晚年,比如:

(3)本来是他照顾老人的晚年,后来他要去外地上班,就改由他的妹妹来照顾。

这里,“本来”的时间意义依然存在。

实际上,“本来”表“理应如此”的副词用法并不取决于它是否与“应该”等情态动词连用。只有当句子不突出时间上前后状况的对比,只是为了说明“事件理应如此”或“情况实际如此”时才能最终形成它的副词用法。如:

(4)他指出,这不是真正关心人权的态度。这本来是个常识问题①本文的语料均源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例句不再一一标明出处。。

(5)时间本来是人造的,何不叫它快一点:使生活显得多忙乱一些呢。

(6)马先生没说别的,心里有点要责备自己,可是觉得没有下“罪己诏”的必要;况且父亲对儿子本来没有道歉的道理。

除此之外,“本来”的此类用法还常和语气词“吗”或“嘛”等连用,表示事情或状况实际如此或情理上就是这样。如:

(7)他也难受呀。本来吗,活生生的孩子,拉扯这么大,太不容易啦!

(8)本来嘛,精神不死,浩气长存。

二、“本来”句的反事实语义

“本来”表“原先”、“先前”时,和过去时间密切相关,并且常常通过显性或隐性的各种语法手段与现在情况作比较。如果我们以事物的本来性状为参照物,那么这其中就具有三种可能情况,正向关系(递进)、反向关系(转折)和零向关系,如:

(9)他本来身体很瘦弱,生了一场大病后,越发显的单薄了。(正向关系)

他本来身体很瘦弱,现在很结实了。(反向关系)

他怎么瘦了?——他本来(身体)就很瘦弱。(零向关系)

当后句在前句的基础上程度顺向进一步加深(瘦弱➝越发单薄)时,我们把它称为正向关系;当后句在前句的基础上出现逆向转折(瘦弱➝结实)时,我们把它称为反向关系;当后句仅是对前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前后程度不出现同一纬度上的变化(一直瘦弱)时,我们把它称为零向关系。

另外,根据我们上文分析,当“本来”作副词“理应如此”讲时,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时间意义,即失去了前后对比的可能,因此这一类用法也自然而然的归入零向关系类,仅表达“事实确实如此”等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观察一下三类不同关系能否产生反事实语义解读以及情态动词在反事实语义解读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一)正向关系语义

表示正向的递进关系时,“本来”句表示现时情况在原先的基础上程度进一步加深。其中表示现时情况的后句常常出现“更”之类的表程度的副词,如:

(10)本来教堂是沉静的,他干咳一声后,教堂更是寂静无声。

(11)本来就瘦弱,病了两天,他就更不像样子了。

可以看到,在正向关系的句子当中,“本来”引导的小句难以出现反事实解读。同时“本来”引导的句子当中也较难出现情态动词。这是因为,“本来”引导的小句和其后的小句都是现实语义,排斥非现实语义,是对某个事物或情况的叙实性描述,只是为了强调现在情况在原先基础上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但不能得到反事实语义,连表达非现实语义的情态动词都很难出现。

(二)零向关系语义

根据上文可以看到,“本来”的前后两句表达零叠加的语义关系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它做“原先”、“先前”讲,后句只是对前句的解释说明,并不强调程度的加深或降低,如例(12);或是重在对于过去某种情况作客观的描述,如例(13):

(12)他们是香客,也是游客。本来是香客,发财了,也就邀游起来,是阔绰的。

(13)钱先生本来穿着短衣,急忙找到大衫穿上,把钮扣扣错了一个。

由于“本来”前后都是叙事句,因此这种零叠加的情况很难得到反事实的语义解读。

零向叠加的另一种情况是“本来”作“按道理应该”讲,如例(14):

(14)“本来女人是祸水。你也忒爱玩了,眼前又有两个!”这是尚老头子的声音。

由于此类情况都是说话人认定的事实,与反事实的语义相悖,因此也不存在反事实语义解读。这里,“本来”后常常跟表强调的“就”一起连用①范淑云曾对现代汉语中的“…本来就…”格式从句法、语义、语用平面上进行过考察(参见范淑云《现代汉语“…本来就…”格式探究》一文),但并没有关注该格式中的情态动词问题。,是对大家所共享的百科知识或者说话者主观认定的事实的强调,即构成吕叔湘所说的“本来+就+动词”的格式,并且“其中动词部分必须用‘应该、该、会、能’等助动词”[2]70。例如:

(15)当天的功课本来就应该当天做完。(转自吕叔湘)

(16)使用歌曲,本来就要付版税的。

(17)当然也没必要遗憾,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本来就可能有不同的文化需求。

(18)一个人死了几天之后,肌肉已扭曲僵硬,容貌本来就会改变。

(19)他的病没好,本来就不能去。(转自吕叔湘)

根据吕先生的说法,这里动词部分必须使用助动词。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在“本来+就+情态动词”结构中,不同情态类型的出现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道义情态出现在其中可能性最大,频率最高,可以产生反事实解读,如例(15)(16);认识情态出现的频率较低,不易产生反事实解读,如例(17)(18);动力情态的出现受到限制较多,且难以与其他情态类型区分,如例(19)。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一一说明。

1.本来+就+道义情态

道义情态的[义务]义与“本来”的“按道理应该”语义契合,二者共现时语义得到加强,所以二者最容易同现。其中表强调的“就”对道义情态所表达的义务进行进一步强调。上文中例(15)是说话人对听话人具有“当天功课当天做完”这种义务的强调,例(16)是说话人对“使用歌曲具有付版税”的义务的强调。在“本来+就+道义情态动词”结构中,以“本来就应该”最为常见。

当“本来就”与道义情态的结合由于上下文的语义作用导致非反事实解读时,说话人重在强调道义情态的某种义务是应该的,表明对方完成所述事件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20)——你看,我的功课做完了。

——当天的功课本来就应该当天做完。(非反事实)

(21)——天哪,这样使用歌曲居然要交版税。

——使用歌曲,本来就要付版税的。(非反事实)

另外,“本来就”与道义情态的结合还可能出现反事实解读,当说话人认为所述事件是有义务、按道理应该被完成、而却没有被完成时就会出现反事实解读,常常带有责备与不满的语气。如:

(22)当天的功课本来就应该当天做完,你为什么没有做完?(反事实)

(23)使用歌曲,本来就要付版税的,你拒不交付是种犯罪行为。(反事实)

可以看到,“本来+就+道义情态动词”结构的反事实解读主要是通过对道义情态的强调、经过语用推导得到。这种反事实语义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通过语境消除的,甚至在实际语料中,非反事实解读比反事实解读更为自然、常见。

2.本来+就+认识情态

在“本来+就+情态动词”结构中,认识情态动词出现在其中频率较低,表明说话人对于某命题为真或事件发生可能性推测的确定态度,即说话人认为“某事按道理来讲是怎样的”。如上文中例(17)(18),分别是对“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需求”的认识、“死人容貌发生改变”的认识,同时说话人还对这种认识具有相当的把握。有鉴于“本来+就+认识情态动词”是说话人对于事件的认识,因此并不能产生反事实解读。

3.本来+就+动力情态

动力情态出现在“本来+就+情态动词”中受限制较多,较难出现,且常常难以与其他情态类型区分。以例(19)为例,情态动词“能”既可以解释为动力情态,又可以被解释为道义情态。比如当说话人为一名医生,说出“他的病没好,本来就不能去”时,是医生对于病人的命令性要求,这里的“能”可以认为是道义情态用法。而当说话人只是在对某人的离去进行说明,说出“他的病没好,腿脚不利索,本来就不能去”时,也可能是对于他不具备离去能力的说明,这里的“能”可以认为是动力情态用法。因此,判定这里的情态动词是否为动力情态动词还需要更多的语境支持,纯粹的动力情态似乎比较难以出现在“本来+就+情态动词”的结构中。同时由于是说话人对于事件主语能力的说明,因此这里的动力情态也并不能产生反事实解读。

综上所述,在表达零向叠加的语义关系中,一般不能产生反事实语义解读。而在组合成“本来+就+情态动词”结构后,当其中的情态动词为道义情态用法时,最有可能产生反事实解读;当其中的情态动词为认识情态和动力情态用法时,均难以产生反事实解读。其中,情态动词的动力情态用法还很难在该格式中出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可以产生反事实语义,这种反事实解读却是通过“本来+就+道义情态动词”中各个成分语义叠加、经过语用推理得到的结果,因此其反事实语义是可以通过语境作用消除的。

(三)反向关系语义

表示反向关系时,“本来”句表示现在情况在原先的基础上出现逆转。这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情况与原先情况相反,反事实可以解读成“原先为事实,现在为反事实”,我们称之为“反事实语义1”,如:

(24)本来是多愁善感的,常常沉思空想,现在几乎没有思想:过去的,她不愿想;将来的,她又不敢想。

(25)七岁的小军本来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可近半年来深沉得像个思想家。

可以看到,以上各例中“本来”后的语义成分是确实存在的现实句,(24)中她原先就是多愁善感的、(25)中小军从前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尔后事情或状况发生了变化,后句通过转折强调现在情况已经与原先情况截然不同。这也是其反事实解读产生的原因。由于是通过语境的影响产生的反事实解读,因此我们也能够通过改变语境的方式使该句的反事实意义消除,使前后两句形成正向关系或零向关系,如:

(26)本来是多愁善感的,读了几篇文学作品,心思更加细腻了。

(27)七岁的小军本来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长的也漂亮,大家都很喜欢。

另一类是现在情况与说话人原先设想情况相反,反事实可以解读成“原先、现在均为反事实”,整个反事实完全处于说话人的想象空间内,我们称之为“反事实语义2”,如:

(28)他本来以为大夫必定换上一身洋服,或是洋医生爱穿的一件白袍子。可是,这位先生是换上了很讲究的软绸子夹袍和缎子鞋。

(29)本来预备住四年,因为交际与别种工作,论文交不上,所以延长了一年。

(30)过了一会儿,林小姐从床上坐起来,她本来打算进一步要求父亲制一件不是东洋货的新衣,但瞧着父亲的脸色不对,便又不敢冒昧。

(31)我本来要升他一级,谁知道他思想有问题,下学期只能解聘。

(32)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

(33)一些学习优良的小学生,本来可能考上重点初中,现在要就近进入较差的中学,学生和家长也感到吃亏了。

这类“本来”后的语义成分都是非现实的,都是说话人原先主观认定的某事物的状况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变故,从而造成说话时刻事物的状况与之前设想相反,因此造成反事实解读。“本来”引导的小句可用各种语法手段突出句子的非现实特点,如(28)—(30)句中“本来”与“以为”、“预备”、“打算”等非现实心理动词连用;(31)—(33)句中“本来”与“要”、“可以”、“可能”等情态动词连用。这些表达非现实语义的词语可以同“本来”一起构成反事实解读并且参与反事实心理空间的构建。原因就在于“本来”具有明显表过去时间的意味,因此当说话人立足于现在,说出自己在过去某段时间内的想法或者猜测时,那么很有可能是事情发生了变化而没有按照当初预想的被完成。否则假如事情或者状况根据说话人的想法发展,那么就没有必要在说话时刻再说出自己之前对此的猜测。也就是说,以上各例的反事实语义是通过“本来”的时间意义与具有非现实用法的动词连用得来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在说话时刻已然是清楚某件事情的现实状况的,因此反事实解读在这里不能被消除。说话人的用意就是要通过叙述自己之前的想法或者猜测与现在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上文,我们现将反向关系中两类不同反事实解读的语义特点归纳如表1:

表1 两类反事实语义类型特点

综上所述,不管是以上哪类反事实语义类型,反事实解读的原因都是由于“本来”引导的句子所表现的原有情况与现在情况的冲突所造成的。二者不同之处在于:

首先,反事实语义1是通过后句说明现在的情况、之后通过与原有的情况作比较得到;而反事实语义2是利用“本来”与一些具有非现实用法的动词的叠加来表现说话人在过去时间的猜测或想法,从而说明原有情况与真实情况的差异。

其次,前者可以通过改变语境的方式使该句的反事实意义消除,而后者一般不能。另外,反事实语义2中的情态动词参与反事实解读,而反事实语义1并不参与。下面我们具体考察一下“本来”反事实句中的情态动词问题。

三、“本来”反事实句中的情态动词

(一)反事实句与情态的关系

从语言直觉出发,反事实句与情态动词的共现频率远远高于句子中的其他相关句法范畴。另外从本质上看,反事实范畴和情态范畴均是非现实范畴的下位范畴,并且同为非现实范畴下的典型成员,因此二者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

因此我们大胆推测,反事实句本身具有一种情态黏附性,它能够强烈吸引同为非现实范畴下的情态范畴并且在此过程中对情态动词内不同情态类型进行选择。“本来”反事实句作为反事实语义范畴的典型成员应该也不例外。

本文选取典型的情态动词①本文对情态动词的选取主要依据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一书中的研究成果。,观察它们与“本来”反事实句的共现情况。我们在CCL语料库中筛选了1 065例符合本文要求的“本来”反事实句,统计出其中情态动词的出现频次及类型,详情见下表2:

表2 “本来”反事实句中情态动词不同情态类型的出现频次及类型

从统计中可知,情态动词在与“本来”共现时,只能位于“本来”后,即情态动词处于反事实辖域内;从数量上看,“本来”后的情态动词数量认识情态用法最多,其次是动力情态用法,最后是道义情态用法;从多义情态动词的表义来看,除“应该”、“准”均为道义情态用法,“能”均为动力情态用法外,其他大致都表现为“认识情态”用法。单义道义情态动词未见用例,单义动力情态“敢”、“可以”可见用例。由此可知,情态动词与“本来”反事实句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不同小类与其共现的不平衡上。下面我们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二)“本来”反事实句中情态动词的不均衡现象

1.“本来”反事实句与道义情态

经过分析,道义情态中只有“应该”和“准”可以位于“本来”后。其中,“准”不参与反事实构建,为第一种反事实语义。例如:

(34)本来监房里不准放这类东西,但今夜罗盘借口抬死尸摸了两根回来。

“应该”可以参与反事实的语义解读,属第二种反事实语义类型,例如:

(35)事情迫到眉尖本来应该马上决定,然而他倒迟疑起来了。

不仅如此,“应该”在“本来”后的出现相当自然,它的用例几乎贡献了“本来”反事实句中的全部道义情态动词用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应该”的道义情态[义务]义与“本来”的词汇意义比较契合的原因。吕叔湘把“应该”的道义情态义释为“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2]623,而“本来”在做副词讲时,也有“按道理应该”的意思,二者语义十分接近,因此二者能够大量共现也是十分自然的,甚至有学者认为本来的“按道理应该”的副词用法是与“应该”合用后而来。“本来+应该”二者合用具有“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与“本来”和其他情态动词的连用相比,前者连接更为紧密,常常可以直接连用。

2.“本来”反事实句与动力情态

当情态动词在“本来”反事实句中表达动力情态意义时,除“能”、“可以”外,“会”、“敢”、“肯”均不参与反事实的构建,属第一种反事实语义类型。例如:

(36)红牡丹本来不会骑马,却偏偏充数,一下子弄了个倒栽葱,摔到地上。

(37)本来我不敢接,他说这事傻瓜来了都能办,我就接了。

(38)老人本来不肯离家,耐不住金环又是好话又是拉拉扯扯的,也就出去了。

可以看到,这里的“会”、“敢”、“肯”表动力情态时,都是对句子主语能力的某种说明。此时的反事实语义是通过后句的间接描写,与前句形成对比,从而完成反事实解读。它的解读并非是由于其中动力情态动词的关系,而是与前后语义相关,这里的情态动词“会”、“敢”、“肯”均不参与反事实解读。“能”和“可以”与其他情态动词不同,可以参与反事实的反事实的解读,属第二种反事实语义类型。例如:

(39)你本来能够自食其力,却不思进取,长期心安理得地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不道德的。

(40)这样,本来可以自立养老的小王父母,今后就只能看别人的脸面养老了。

我们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能”和“可以”所表达动力情态意义主观性较强;二是由于“能”和“可以”词义虚化程度较高。从情态意义上看,“会”、“敢”、“肯”的动力情态分别为[能力]、[勇气]和[意愿],其中,“敢”和“肯”的情态意义中残存有较多词汇意义。“会”表[能力]时,一般是“表示知能、技能、体能等各方面的能力”,即“能力的会”[3],指主语本身所固有或通过习得所掌握的某种技能;“敢”表达动力情态的[勇气],“表示有勇气做某事”[2]215;“肯”的动力情态[意愿]“表示愿意、乐意”[2]338,它们都是从施事本身出发看其是否具备某种能力。“能”和“可以”的动力情态则不同。在表动力情态时,“能”和“可以”都并非直接从主语本身的能力上进行说明,而是从外界环境条件出发看条件是否具备,从而说明施事是否具有某种能力。由于理解角度不同,从客观环境出发明显比从施事本身出发主观性更强。另外,从词汇意义上看,与“能”和“可以”相比,“会”、“敢”、“肯”的实词意义残留较多,虚化程度较弱。这也造成他们可以参与反事实的建设,而“会”、“敢”、“肯”只有在借助后文语义的帮助下才能得到反事实的解读。

3.“本来”反事实句与认识情态

大部分情态动词在“本来”后均表现为认识情态的用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用法多样,且为第二种反事实语义类型,参与反事实的解读。例如:

(41)他父母都是高级技术人员,家境富裕,他自己本来也会有着很好的前途,但吸毒使他跌入了可怕的深渊。

(42)历史喜欢开玩笑,本来要进这个房间,结果却进了另一个房间。

(43)本来人家可能准备6点下班了,给你一拖不到晚上7点根本就走不了。

(44)以他的功夫,本来定可觉察到桥底水中伏得有人,但一来雷声隆隆,暴雨大作,二来他心神大乱,直到阿紫自行现身,这才发觉。

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将不参与贡献反事实语义的情态动词去除,那么在“本来”后表达反事实语义的动力情态只有“能”、“可以”,道义情态只有“应该”,认识情态则有“会”、“要”、“可能”、“定”。那么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来看,在反事实辖域内,道义情态的使用最为受限,动力情态的使用相对较少,而认识情态的使用最为自由。

另外上文提到,当“本来”反事实句中没有情态动词时,反事实的语义解读只能为第一种反事实语义类型,“本来”引导小句与事实相符,反事实语义解读主要由后句完成;当“本来”后跟情态动词时,反事实语义的解读则是通过“本来”的时间意义与情态动词联合得来。而“本来”与不同类型情态动词连用时,会生成不同类型的反事实语义。动力情态、道义情态分别涉及能力与意愿[4]47、必要与许可[4]44的概念,它们在“本来”反事实句中的反事实语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种反事实语义类型,“本来”引导小句与事实相符,反事实语义解读由后句完成,情态动词不参与反事实语义构建。另外一种是第二种反事实语义类型,“本来”引导小句与事实不符,是通过说明现实世界事实与这种义务、许可或能力的描述不符或者相反造成的,情态动词参与反事实语义构建。认识情态涉及可能性的概念[4]42,它在“本来”反事实句中的反事实语义是现实世界事实与这种推理或判断的描述不符或者相反造成的。另外,由于它对现实世界中认识情态意义的描述完全发生在说话人的想象空间内,即通过想象“原先”与事实不符,从而造成“现在”与事实不符,情态动词必然参与反事实建设,为第二种反事实语义。总而言之,“本来”后有无情态成分以及不同情态成分确实会影响“本来”反事实句的反事实语义解读,见下表3:

表3 情态成分对“本来”反事实句的影响规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构成“本来”反事实解读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本来”的时间义以及“本来”句受情态动词的影响。“本来”表示“原先”的时间义时,既可以单独通过上下文的反向语义关系、不借助情态动词的帮助得到反事实解读,也可以通过在反向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与非现实意义的动词共同得出;“本来”表示“理应如此”的副词义时,由于丧失了时间义,常常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认定或看法,这时如果要得到反事实解读,必须通过情态动词的帮助,形成“本来+就+情态动词”的结构。我们将“本来”句的反事实用法归纳如下:

其中,“本来”所引导的小句与后句形成反向关系时,情态动词最容易出现在其中。并且根据情态动词是否参与反事实解读,“本来”反事实句的反事实语义可能有两种不同类型。

另外,不同类型情态动词出现在“本来”反事实句中时的表现也并不均衡:道义情态的使用最为受限,动力情态的使用用例较少,认识情态的使用最为自由。

猜你喜欢
道义情态副词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
副词和副词词组
情态动词专练
短文改错训练:Watch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