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雪梅
【关键词】开放性 音乐活动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122-03
一、问题的提出
“开放教育”是一种企图摆脱固定、僵化、权威的教育方式。所谓“开放”,包括学习时间的开放、学习资源的开放、学习内容的开放以及学习方法的开放。幼儿园的开放性教育是以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活动区域和环境为主的教育形式,主要体现在: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以自主活动、自主游戏、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与探索为主,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敢于和乐于表现自己的所想所知所能。
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儿童的创造力与生俱来,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幼儿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是形成创造力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较之其他阶段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生长发育,完善、提高脑的功能,奠定良好的个性品质基础,并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音乐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尽管目前许多幼儿园在音乐活动内容、教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音乐教育仍然跳不出“幼儿围着教师转”的模式,片面重视技能技巧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即使是在幼儿主动感受、表现音乐的活动中,教师的主观行为依然起着支配作用,幼儿的所感、所想、所为常常并非源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而是教师思想与意志的巧妙强加。这样的音乐教育压抑了幼儿的能动性、创造性,抹杀了幼儿的灵感和天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为本,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在开放性教育理念下,我们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开放、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音乐活动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为此,我园开展了在音乐活动中用开放性的教育方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发展状况,我们首先对大班的30名幼儿进行了音乐素质和能力及非音乐素质和能力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包括听觉、音准、节奏感)、创造力发展水平较低。表现“优”的人数和比例均为0,表现“良”的比例仅为20%(听觉)、26.7%(音准)、46.7%(节奏感)、20%(创造力),除了“节奏感”因平时训练较多而表现较良好之外,其余的均表现一般。音乐素质和能力是一个人参与音乐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素质和能力发展水平低,表现力和创造力就受到制约,同时也影响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二)研究措施
基于以上前测结果,我们试图通过开放性的音乐活动(包括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的开放),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1.学习环境的开放
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多功能舞蹈教室,在班级创设音乐活动区,投放录音机、音乐录音带、各种打击乐器、表演服装及道具等,让幼儿在舞蹈教室和音乐活动区中自由选择,满足其唱、跳、欣赏、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其次,创设自由宽松的精神环境,即建立一种尊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使他们在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2.学习内容的开放
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除了预设的课程内容外,可以有目的地、开放性地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和乐曲。如: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播放不同的歌曲、乐曲,幼儿会对某一首乐曲特别感兴趣,一听到这首乐曲就会不自觉地跳起舞来。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和孩子们一起创编动作。当孩子们觉得教师的动作好时,便自然会去模仿,而当孩子们的动作有创意时,教师应该给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由于乐曲是孩子们喜欢的,他们创编的欲望强烈,经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他们不仅满足了创编的欲望,而且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舞蹈基本动作。又如:一些孩子看了动画片,想学里面的歌曲,经大家讨论一致同意后,就跟教师一起学。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和讨论歌词大意,一起学唱歌曲。由于内容开放,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幼儿不仅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高、学习的主动性强,而且创造欲望得到了激发,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养。
3.学习方式的开放
在学习方式上,我们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幼儿被动接受的做法,重视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通过设计师生互动的活动模式,使教师教、幼儿学的集体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把模仿学习、发现探索学习、创造性学习和谐统一起来,让幼儿轻松、愉快、自主地参与学习,通过发现、探索、尝试认识新事物,运用经验进行再探索、再发现,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1)模仿学习。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法,但需要教师恰当地提供示范。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成人要十分谨慎地向儿童提供示范,良好的示范和正确的提供方式,可以使示范成为儿童进行艺术创造的参考范例,而不使示范成为机械的榜样。”为此,在让幼儿模仿学习时,教师要围绕音乐形象,反复通过不同的示范方法,让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并进行选择性模仿,从中吸取经验和积累知识。提供示范时,可用发现探索法,启发幼儿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可用分析、比较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发现示范的要领,变被动机械的模仿为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同时还要注意尽量发挥幼儿表演示范的作用。例如,一名幼儿在少儿活动中心学习了新疆舞,大家都想学,我们首先请这名幼儿表演给大家看,然后大家再跟着她一起学。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创编队形,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
(2)发现探索学习。发现探索学习是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不断为幼儿提供新的刺激,引发幼儿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唤起幼儿求解的动机和愿望,促进幼儿观察、探索、实践的学习活动。教师不能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幼儿,而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音乐感知的规律,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过程中,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讨论、创造等途径,去发现和探索知识。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去寻找答案,教幼儿自己学会,改变以往教师教幼儿被动学、成人替代幼儿思考、不利于发挥幼儿创造力的弊端。如:一首幽默诙谐的歌曲引起了幼儿的好奇,他们在活动区自发地用各种打击乐去伴奏,教师发现后也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鼓励他们通过讨论、实践,探索出节奏图谱。在获得成功体验后,幼儿的探索欲望更强了。
(3)创造性学习。即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如:在幼儿创编活动中,教师应在恰当的时候进行示范,提供创编的线索,让幼儿掌握创编的方法和规律,激发幼儿的创编欲望。创编要找好带头人,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为其他幼儿增强信心和树立榜样。同时,教师要容忍各种不同甚至“不像样”的意见,与幼儿一起选出最适合的方法。幼儿分享后,再提供酝酿时间,师生共同评价,分享每个幼儿的创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幼儿的创造热情得以激发,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4.学习时间的开放
即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让幼儿自由选择音乐活动的时间,不限制时间的长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权。如:当幼儿兴高采烈地要求开音乐会,我们便和他们一起商量、讨论在什么时间开展,怎样开展。幼儿兴趣高,思维活跃,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不仅兴趣需要得到了满足,表现欲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激发。
三、研究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对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及非音乐素质和能力再次进行了测试,其结果如下(见表2):
表2的测评结果表明,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园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及非音乐素质和能力发展水平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表现“优”的比例为40%(听觉)、46.7%(音准)、60%(节奏感)、40%(创造力)、80%(兴趣)、73.3%(自信心);表现“良”的比例为53.3%(听觉)、43.3%(音准)、33.3%(节奏感)、43.3%(创造力)、13.3%(兴趣)、20%(自信心)。从百分比中可以看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80%达到“优”,13.3%达到“良”,说明绝大部分的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四、研究小结
在开放性音乐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对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效果。同时,我们意识到,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坚持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一致性。首先,教师要创设约束和禁令少、权威性小及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否则幼儿的创造性就会被扼杀。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真正地相信、尊重、理解、激励每个幼儿的创造力,才能根据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培养其创造力。再次,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不仅需要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开放意识,还需教师有较高的音乐教育素养,善于创设教育环境,积极构建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在开放性音乐活动中主动、充分地发展。
此外,在开展开放性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创造性要求要适当,因受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条件所限,他们提出的思路、想法不可能都是合理和完善的,表现出的创造力只能是初级层次,主要是表达式的创造力,与教师提供的范例只是略有不同,但这些都是较高层次创造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对幼儿创造力的衡量标准要从实际出发,去理解幼儿那些稚拙甚至在成人眼里“不像样”的创造。只有正确理解幼儿的创造,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个幼儿的创造价值。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