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云
嘉庆十三年(1808年),秋水泛滥,黄河决口,淮扬一带受灾严重,灾民死于水淹和饥寒者不计其数,幸存的百姓也无不风餐露宿、缺衣少食。而淮安府的山阳县尤为严重:饿殍载道,哀鸿遍野。两江总督上折报灾办赈,皇上不惜数十万帑金,赈济灾民。
按照清代规定,凡赈灾,一般要派官员查赈,以防地方官趁办赈之机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赈银下拨后,江苏抚署立刻委派候补知县李毓昌为查赈大员,前往山阳县查赈。
时任山阳县知县的王伸汉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官,平日里就鱼肉百姓,搜刮民财,致使县内土地荒芜,农事凋敝。赶上水灾,他没有抓紧赈济灾民,而是大肆克扣,中饱私囊,导致许多灾民死去。
李毓昌接到查赈的任务后,带着三个仆人赶往山阳县。到达山阳县后,李毓昌立即分办查赈事宜,每到一村,必亲自挨家挨户登记人数,察看受灾程度,以及有无漏赈和冒领现象。经过几天的走访,他发现了问题:高达两万三千余两的赈银被王伸汉冒领了。
一面是白骨遍野,一面是侵吞赈银,李毓昌怒不可遏,准备上禀淮安府知府。谁知就在这时,王伸汉得到了消息,他摆下酒席宴请李毓昌,暗示会把贪污的赈银分给李毓昌一部分,可遭到了李毓昌的当面拒绝。当天晚上,李毓昌便死在了住所,那份记载着王伸汉贪赈情况的清册也一起消失了。淮安府知府派人验尸后,说李毓昌是自缢身亡。
一开始,李毓昌的妻子没觉得丈夫的死有什么异样,可王伸汉却送来盘费150两银子。这让李毓昌的妻子有些不解,但她也没多想。
嘉庆十四年,李毓昌的妻子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李毓昌“自缢”时穿的那件衣服上有一片不易看清的血痕。这让她产生了怀疑,她悄悄来到山阳县,进行了一番密访,灾民们说起李毓昌之死,都直指为王伸汉所害,她遂赴京告状。
看到李毓昌妻子的诉状,嘉庆帝觉得李毓昌之死可能牵涉到贪腐巨案,他立刻召集臣僚,提出了疑问:李毓昌初入仕途,正春风得意,缘何遽然轻生?身为查赈官员,死前为何于查赈一事无片纸留下?王伸汉与李毓昌素无交情,为何赠李毓昌妻子150两纹银?嘉庆下旨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开棺验尸后,办案官员发现尸身口内仍有血痕,尸骨青黑,显然是中剧毒所致。刑部加大了审讯力度,王伸汉等人终于招供。
原来,王伸汉宴请李毓昌,不但没有让对方与其同流合污,反而坐实了自己的贪赈之罪,于是他便和仆人包祥商量偷取清册。包祥将李毓昌的三个随从请来商议,这三人本来指望跟着李毓昌能捞点外快,谁知李毓昌不但清廉正直,还管教下属甚严,他们早就对其怀恨在心。包祥遂用银子买通了三人。包祥是个阴毒之人,他认为以李毓昌的风骨,即便是清册被盗,依然可以很快重新写出一本,于是动了杀掉李毓昌的念头。
当天晚上,李毓昌回到山阳县的公馆,喝了仆人送来的有毒的茶睡下后,突然被一阵剧烈的腹痛给疼醒了,他滚下床,口吐鲜血,挣扎着向门口爬去。就在这时,王伸汉和他的三个仆人进来将其掐死,然后把尸体悬挂在房梁上,造成自缢的假象。王伸汉拿到清册后将其烧掉,然后买通淮安府知府,帮他掩盖罪行。可怜一位守正清廉的年轻官员,为了“救生民于水火,正朝廷之律令”,就这样遭到了杀害。
(转载自《北京晚报》)
编辑/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