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英
[摘要]不恰当的学习评价方式是造成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画画的材料,干脆放弃了这门课程的学习,因此,优化改进传统评价方式尤其重要。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尝试多元化评价和差异性评价,不以作业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充分体现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让学生树立起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合理评价;鼓励;自信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学评价活动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应结合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优化改进传统评价方式。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不以作业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以教师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一、以鼓励为主的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尝试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它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及其成果产生信心。因为鼓励是信任,是一种美好的情绪。当学生感到自己处于温暖而可靠的信任中时,努力做得更出色就是他的动力。信任可带给学生舒畅的心情,使学生把内心潜在的美好东西发挥出来。“老师的笑脸”是一种有趣并富有人情味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特别受学生们的欢迎,强烈地刺激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无论他们交上来的作品水平高低,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并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学生本质上有个性的东西,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
低年级学生画的画不符合比例,不合乎逻辑,没有科学根据,千奇百怪:画得房子歪歪斜斜,人比房子都高,画得西瓜红皮绿瓤,画的蓝色的太阳在草地上,甚至乱七八糟,不听他们讲解都看不懂,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挖掘其中的意思,切忌以一句“画的乱七八糟的”为其定调。孰不知在孩子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他们的世界广大自由,凭着想象和创造,可以自由驰骋,尽情抒发:在月亮上可以荡秋千,恐龙从侏罗记来到现代社会,动物园里跳起了狂欢舞。孩子的天真、好奇足以让大人们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评价,唯有真正弄清儿童所表达的意图,才能从中洞察儿童的內心世界,并揭示其中的奥秘,使教学进入“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和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这样的良性循环中。
二、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美术教学传统的评价方式是由学生把作品交给教师,教师评价后反馈给学生,学生只是单一机械地接受。如果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被充分激发,就会非常爱上美术课。合理评价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善于管理、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还能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明确他们需要克服的弱点和明确发展方向。
1.学生自评。在课堂上曾有一年级的一个男生开始不交作业,再三催促还是不肯交上。经耐心交谈,才知道他认为自己画得实在太差了,不好意思交上来。我便和他一起打开了图画本子,耐心引导他在每一幅作业中找出自己认为画得不错的地方,及时肯定了他的自我评价,并把他的自我评语写在作业本上,等我写完所有的评语,小男生笑了。显然是因为看到自己的长处并获得老师的肯定而自信起来,在后来的美术课里他总是一画完就兴冲冲地把作品拿给我看。
2.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和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的作品好不好?你认为他的想法有没有创意?你最喜欢他画的哪一个部分?你认为有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是最活跃的,他们叽叽喳喳地谈着自己的看法,和同学交流各自的感受。事实证明,让学生参与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树立自信心等都有好处。
3.作品展评。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作品展评还可用更活泼的形式进行:如在一年级《花花衫》一课的作品展评中可采用“服装拍卖会”的形式,教师指着黑板上挂着的一件学生设计的“服装”(美术作品)在台上拍卖,台下让其他同学做为“买主”竞相出价。教师询问购买原因,那几位“买主”还真能说得头头是道:“我喜欢这件衣服和谐的颜色”“我也想买它,是因为它的图案很有特点,线条也有疏有密,很有变化。当然,款式也是不错的。”教师发现“卖主”的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笑容,经过反复思虑,最终将自己设计的“服装”卖给了识货的“买主”,买卖双方显得都很满足。拍卖会进行到中途,大家发现,有不少“衣服”始终无人问津,一些学生有点坐不住了。教师暂停拍卖,允许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个别学生开始拿着自己的作品求教老师和同学。这些经过修改后的作品,在“卖主”的大力宣传和一些“买主”反复比较、掂量之后,最终都有了各自的归宿。
4.作业批改。教师用铅笔圈点加简短评语的方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评价。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对他的评价,当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及时肯定时,当写上类似“有进步”“太棒了”等批语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了,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生被作为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而受到尊重,自觉地沿着不同的成长轨迹而不断发展。当学生的点滴进步被老师不断肯定,学生的潜就能被激发了,每个学生都以创新为荣,很少有简单抄袭和模仿的情况。一件件作品、一份份作业虽然稚嫩,却如百花争艳,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学生的个性在这时得到充分张扬。在自评、他评、共评和展示等多种评价形式中,学生的参与评价促进了学生的美术鉴赏力、观赏力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差异性评价
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他们是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学校教育、家庭生活、社会环境及个体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主要有四种表现:一是个体间的差异,不同学生身上所具有的素质存在差异;二是个体内差异,每个儿童在自己独特的整体素质结构中,总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弱点;三是阶段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表现出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四是群体间的差异,班与班、校与校等群体间也会表现出差异。面对这些有差异的教育对象,应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不同的;对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和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也应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时以“纵比为主,横比为次”,即强调过去与现在做比较,不做简单的全班性的横向比较。在每次的作业表扬栏里,既展出画面很完美的作品,也展出某一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的作品,更要选择一些生动有进步的作品。
美术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建构,我们的美术教育将会是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2).
[3]龙念南.儿童画创作辅导[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版,2007(01).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