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沈氏一门的艺术天地

2016-09-27 02:37徐惠林
收藏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吴兴沈尹默沈氏

□徐惠林

吴兴沈氏一门的艺术天地

□徐惠林

Geographically, the Shen Family lived in Linhu and Zhudun in Huzhou. Many talented scholars and artists came out from the Shen Family in Huzhou. The article hackles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data, discovers the content of artists and scholars of the Shen Family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causes and family background influence to them.

山清水远、物阜民丰的浙北湖州,古来崇文尚教,耕读传家。由自然山水、风物人文之床而产出的翰墨书家,自是代不乏人,卓然翘楚,因此累积而名著,“中国书画史、半部出湖州”便成为了不惊之誉奇。这些丹青高手,多开宗立派,前有史载第一位画家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中有元季一代宗师赵孟,后有近代海派领袖吴昌硕,其余大家名家更是不计其数。这当中,籍贯吴兴竹墩的沈尹默无疑是当代书坛才华超群、成就斐然、贡献卓著的泰斗式人物。

竹墩沈氏

2007年5月新制的湖州文史二十六期《古村竹墩》专集,在“前言”中,再次提及一流行多年的观点:“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出竹墩。”

竹墩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距市中心城区20公里,是太湖南岸著名的“菱湖粮桑鱼区”—菱湖湿地的中心。现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有14个自然村。全村649户,人口2378人。

早在4700多年前,竹墩的先民就已织出丝绸绢绫织物。秦汉时,桑树“有地即栽,无一旷土。”唐时这里丝织品已列为贡品。宋时,“茧泊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明清时期,竹墩所处的菱湖蚕丝产量、质量均湖州府第一,为“甲天下”的湖丝之冠。菱湖又是全国三大淡水鱼产量生产基地之一。战国时,已人工畜鱼,汉末开始掘地成荡,人工养鱼,唐朝时有繁华的“水市”,明清时成为江南人工养鱼中心。这里桑地鱼荡,相依相连,蔚为壮观,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赞赏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桑基鱼塘基地。

明清时期,沈姓成为吴兴望族。但无论湖州还是菱湖或竹墩,因种种历史原因,目前都已找不到沈氏完整族谱。惟有湖州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都还保存《竹墩沈氏家乘卷之十二》三本,记录了竹溪(即竹墩)沈氏第十三世至第二十一世的家族谱。除以上三本家谱外,还有十数本前谱,记述了自周姬姓沈氏第一世直至到湖州定居的全部家族史。又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沈氏,周姬姓后,春秋有沈子国,既汝南平舆沈亭,秦末有沈逞,逞之曾孙汉封为竹邑侯。又据有关家谱所叙,吴兴竹墩沈氏上溯至周朝,原居河南,姓“句”,分在沈地,故改姓“沈”。秦朝统一后,整个家族始南迁吴兴,即现在湖州(吴兴)的竹墩沈氏。

明朝时,竹墩的沈太宦,官至兵部尚书,其父沈玉阳亦被赐封。那时,竹墩沈家曾有因“私造楠木百桌厅”和在竹墩村西的“南凉山”私造“将台”、组建军队而被朝廷追查的传说。现竹墩村竹墩大桥西堍还有一段路,仍名“楠木埂”。据传,即为其时沈家为逃避追查,将楠木排压沉的地方。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竹墩沈”迎来了她的鼎盛时期。开启这一时期的便是一位居家课艺的翰林沈三曾。康熙十五年(1676年),沈涵、沈三曾兄弟同榜进士,同入翰林。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沈三曾的儿子沈树本高中榜眼。沈三曾的孙儿沈荣仁、沈荣光、沈咸熙也连捷进士,成为翰林院的青年才俊。竹墩的沈炳震、炳巽兄弟,前者有《唐书合钞》、后者有《水经注集释订讹》等著作传世。

1911年11月5日,湖州教育会会长、竹墩人沈谱琴和湖州鲍山人、湖州府中学堂督学钱恂率领中学堂的学生军发动起义,驱走了清朝官员,宣布湖州光复。此举由是为沈氏家族添上浓烈一笔。

沈氏家族居住在人文底蕴深厚的竹墩,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一直人才辈出,以从政和书画文人居多,后代遍布海内外各地。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至清末沈氏名人423人中,吴兴竹墩(竹溪)沈氏就有80人,约占五分之一;《辞源》收录古今名人39人,吴兴竹墩沈氏17人,将近一半;《辞海》收录沈氏名人56人中,吴兴竹墩及渊源的有47人,占十分之九。不完全统计,竹墩沈氏先后有进士239人,明清举人368人(含并入的前丘古村),其中状元4人,榜眼3人,探花2人,会元2人,传胪5人。历代担任三公九卿、出将入相、侯爵尚书以下各级职官943人以上,其中宰相11人、尚书34人、侯爵17人、大将军5人、将军34人、外交使臣8人,翰林27人、主考(乡试、会试、殿试)20人、侍讲侍读起居注13人、制知诰7人、太子詹事9人,另有皇后、皇妃5人。

沈尹默 千秋岁札 行书

一项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大陆有 600万沈氏后裔,台湾有12万;韩国有25万沈氏族人,朝鲜有4万;欧美、东南亚的沈氏后裔,也都把竹墩视为“吴兴沈氏”的发祥地,齐呼“天下沈氏是一家”、“天下沈氏出竹墩”。

2005年3月16日,韩国丰山沈氏大宗会寻根访问团一行25人,来到竹墩村,在沈氏宗祠遗址,举行了“丰山沈氏大宗会寻根碑”揭碑仪式。碑上刻着:“韩国丰山沈氏大宗会寻根问祖到此吴兴竹墩村,确认天下之沈同根一源发祥圣地,爰将盛韩中合之士之磁器埋藏于此,此证后世。”资料显示,韩国朝鲜沈氏已确认共同的始祖最早居住在丰山。韩国学者罗千诛著《韩国姓氏传自中国之研究》中有载:“丰山沈氏始祖沈满升,来自中国吴兴。高丽睿宗(1105—1122年)年间定居於丰山县,官居尚书。”

沈氏兄弟在北京

1916年,北京大学教授之吴兴竹墩人沈尹默和鲍山人钱玄同加盟《新青年》杂志,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刘半农等一起,星垂平野,风正帆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由此,也把沈氏三兄弟在近代风起云涌之北京“业绩”推到了浪尖高点。

“三沈”,是指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

出生于诗礼翰墨之家的“三沈”,兄弟姊妹有6人。父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在家塾读书,常赋诗作文,呈请父亲评定甲乙。沈尹默《自述》道:“我自小就没有记忆力,十四岁那一年,因为背不过书,急得生了病,在家中修养了一个时期,颇感到轻松自在。于是乎一连读了几遍红楼梦。又看了一些小仓山房的著作,以及李、杜、韩、白诸唐人的诗选,其中尤其喜读香山的作品,这样,就引起了对于诗歌浓厚的兴趣。”“我十五岁时,已略知书字,因命我将祖父题壁诗钩摹一通藏之。父亲亦喜吟咏,但矜慎不苟作,书字参合欧、赵,中年喜北碑,为人书字,稍不称意,必改为之。公余时读两汉书,尤爱范史。我幼年在家塾读书,父亲虽忙于公事,但于无形中受到薰育。”

1905年,沈尹默与沈兼士自费赴日本留学。因家庭拮据,尹默不足一年即回国,兼士则继续留日,在章太炎门下求学。

沈士远(1881—1955年),庄子研究专家。“五四”运动中,他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湖北省教育厅长、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沈尹默(1883—1971年),原名君默,号秋明,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曾留学日本。1913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主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沈兼士(1887—1947年),名坚士,文字音韵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

1913年起,“三沈”先后共同任教于北京大学。当时的北大,高擎民主、科学大旗,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三位先生在北大著书立说、诲人不倦。沈士远教授“国故概要”,一学期以《庄子·天下篇》为挈领,旁征博引、见微知著,号称“沈天下”;沈尹默提领国文教材的主编,同时为《新青年》写作《月夜》、《三弦》等大量新诗。这些诗融合了古乐诗、旧词曲的音韵、意境,被胡适称赞为“几百年来,哪有这样的好诗!”沈兼士带领学生及同仁将久积凌乱的故宫清代档案整理出来,并为阻止文渊阁《四库全书》外流立下大功,蔡元培高度评价他的学术贡献:“有功史学,夫岂浅鲜。”特别是沈尹默,三十岁时就在北大任中文系教授,前后执掌北大教鞭达十六年,以教旧诗词而闻名。他提倡教授治校、建立评议会,是北大发展史上的大功臣。

沈尹默晚年诗稿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沈氏三兄弟中,沈兼士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与学生们一起,高举彩旗,呼喊口号,面对军警的威胁毫不畏惧。沈尹默和沈士远虽未参加游行,但都事先参与了筹备事务。沈士远是发起成立“北平大中学校教职员联合会”的积极分子之一,该联合会成立时,他被推举为书记。在这次轰动全国的爱国学生运动中,沈氏三兄弟各司其职,竭尽全力。事后,有许多学生被军警当局逮捕,他们还请蔡元培大力帮助,为营救被拘的学生尽力奔走。

新文化运动期间,沈尹默与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胡适和高一涵等轮流主编《新青年》,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他们高举文学革命大旗,提倡白话诗文,宣扬自由思想,从而建立起文化运动的中心。沈尹默是第一次在《新青年》发表新诗的“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人分别是胡适与刘半农),他创作的《月夜》被认为新诗史上第一首散文诗,堪称是新诗的开拓者。他首倡新诗,在《新青年》发表的白话诗《生机》、《赤裸裸》、《小妹》,第二年发表白话诗《白杨树》、《秋》。其旧体诗亦颇为专家推崇,有《松壑词》、《归来集》、《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入蜀词》等。1922年沈尹默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他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沈兼士追随其兄,也倡导新诗。他创立汉语“文字画”、“初期意符字”等学说。

北京期间,沈氏兄弟三人,除了在教育、新文化运动中有卓杰作为外,还都参与故宫的清点、故宫博物院创建的工作。沈士远1952年调入故宫博物院,任档案馆主任直至去世,沈尹默1929年被故宫博物院聘为专门委员会委员,沈兼士曾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副馆长,开保护与整理清宫档案风气之先。

1924年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后,对于清室古物的保管,以北京大学为首的知识分子群体一直极为关注。历史给北京大学,特别是国学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他们成立清室善后委员、点查清宫物品、筹建博物馆。清室善后委员会连同委员长共15人,委员长李煜瀛,委员中湖州籍贯人士有俞同奎、沈兼士。在准备开展清查清宫物品时,主持其事的易培基致函李煜瀛,提出了一个30人的“清查干事名单”,其中湖州籍人士有钱玄同、沈尹默。而在查清宫物品、筹建故宫博物馆期间,有沈兼士、俞同奎、马衡、俞平伯、俞丹石5人参与,除了马衡其余皆为湖州籍人士。《吴兴竹墩沈氏家乘》记载:竹墩村沈氏人丁兴旺,家族分四十支,俗称三十九个半堂。地方文史研究者阮荣江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说,沈氏原有一座祠堂,在状元桥边,现已变成一片桑田,看不见任何残址遗迹,只有一些雕花的花岗岩条石、门槛、门墩及园柱石础,据说是祠堂原物,但很难估测其建筑规模。

沈氏一族的艺术造化

清朝时,沈家“华省堂”的主人,原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华省堂”三字即为康熙所题,堂匾四周有纹饰,并有雕龙盘绕,中有一太印。“承志堂”堂匾为隶书,为清朝著名经学家俞樾所题。湖州文博人士在分析竹墩现存石碑的纹饰后认为:竹墩自唐宋以来,“已有明显的兴旺家族居住迹象。而沈氏家族支于分堂,现知道的堂名有:华省堂、世四堂、树德堂、怡永堂、聿庆堂、双桂堂、硕鸿堂、承志堂、宁远堂、德顺堂、春晖堂、襄翼堂、询猷堂、敦叙堂、德茂堂,还有杏明堂和沈仁堂。”“现承志堂在竹墩村仍有旧屋,且结构基本未变。”

名门望族沈氏,诗礼之家,翰墨丹青人才辈出。书画、鉴藏一路,明吴门画派创始者沈周、清中期《芥舟学画编》作者沈宗骞、清末民初著名绣女沈寿等沈姓艺家,祖籍、籍贯均为湖州。到了近现代,就艺术造化而言,“敦叙堂德”有出沈秉成、沈瑞麟、沈迈士,“宏志堂”有出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而沈尹默无疑为首屈一指者。

沈秉成(1823—1895年),原名秉辉,字仲复,号听蕉,自号耦园主人。清咸丰进士,累官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在皖创设经古书院,以课经史实学,官至二品。

沈尹默晚年诗稿

沈秉成工诗文书法,精于鉴赏,收藏金石名画颇富,藏书超万卷。夫人严永华(1836—1891年),浙江桐乡人。工丹青,娴诗赋,通音律。夫妇俩相濡以沫、情深意笃,合著《鲽砚庐联吟集》。

沈秉成平生喜欢读佛教、道教诸书,得老子之道。同治十三年(1874年)升河南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均因病拜辞。购娄门陆锦“涉园”废址,请名画家顾沄规划设计,扩建营筑而成耦园。在《耦园落成纪事》诗里,沈秉成写道:“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支窗独树春光锁,环砌微波晚涨生。疏傅辞官非避世,阆仙学佛敢忘情。卜邻恰喜平泉近,问字车常载酒迎。”吴昌硕曾受园主沈氏奖掖,作《耦园杂咏·城曲草堂》云:“古城曲复曲,境闲心自遐。南面拥重城,不如书五车。”

官场退下来的沈秉成,还文人本色,交往多文人官僚与吴中名士,1876年至1884年八年间,吴中名士俞樾、吴云、李鸿裔、潘遵祁、彭慰高、潘祖荫、顾文彬、张之万、郑文焯等常至耦园雅集,与园主于泉石之间诗酒酬唱。胡淦创作的《吴中七老图》群体肖像,真实地绘制了晚清活动在苏州的缙绅文士沈秉成、吴云、李鸿裔、潘曾玮、顾文彬、彭慰高诸老游宴、文事绘画活动等场景。

耦园西院后,一座三进凹形的藏书楼与住宅相通,名曰“鲽砚庐”。沈秉成平素喜欢收藏金石碑帖,嗜砚尤甚,在京师得千阳石,纹理自然呈鱼形,剖开琢成二砚,与夫人各掌一砚,名曰“鲽砚”,乃以命名书楼。还将膝下二子取字,一为砚传(沈瑞琳),一为砚裔(沈瑞麟)。

酷爱藏书、酷嗜金石字画的沈秉成,每遇著名之品,不惜重值购买,由此,所藏金石、字画皆为精绝,万卷藏书多宋元珍贵典籍,其园内曾自题对联曰:“万卷图书传世富,双雏嬉戏志怀宽。”所藏既有汉隶中的极品《礼器碑》,也有《淳化阁帖》“祖本”,还有《黄庭经》,为淳熙秘阁真本。吴云与陆心源、吴大澂通信中提及沈秉成藏有《瘗鹤铭》、《郁冈斋帖》初拓精本、《晋唐小楷》宋拓13种,并唐硕大而精的善业泥(小型模压而成的泥制浮雕佛像)、周虢叔大林钟、秦权、清翁方纲楹联。其中翁方纲摘书张瘦同诗名“有情今古残书在,无事乾坤小屋宽”楹联,为沈秉成用80银重金购得。沈秉成在耦园中还收集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沈荃、吴昌硕等人的匾联及吴云、李鸿裔、顾文彬、张之万等友人的匾联。掌故大家郑逸梅在《艺林散叶》中记述,沈秉成藏砚中名品颇多,后来藏砚悉由日本人购去,市场上很少出现,只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古籍书店收集到一块巨型端砚,长137、宽64、厚2.3厘米,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一块最大石砚。砚平光洁,中有很多雀眼,可谓宝中之宝,砚的下方刻有“鲽砚庐藏”印,为沈秉成旧藏。

沈瑞麟(1875—1932年),沈秉成长子。字砚裔,光绪十六年(1890)中举人,以其父之勋功,得任郎中,经知府而至道台,后历任驻德公使(光绪二十四年)、内务总长(民国十六年)等职。沈瑞麟能山水及医学,擅诗书,与吴昌硕交往甚密,两人曾在湖州云巢山石坊留下佳作,交替撰书对联。正面为吴氏撰、沈氏书“龙门在望仙缘近,凤鸣突藏道体真”,背面为沈氏撰、吴氏书“云排谷口神仙出,巢隐松间鸾凤栖”。

沈迈士(1891—1986年),名祖德,号宽斋,沈瑞麟子。曾任职北洋政府外交部企事科,参加过与苏联政府交涉收回领事裁判权与东正教教产的谈判。兼任北京大学文科教师、北京古物陈列所副所长。解放前以卖画为生,上海解放后,被聘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成立时,被聘为兼职画师,以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理事、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沈迈士禀性特喜书画,4岁时家塾。祖母严永华能诗善画,笔墨超迈而至老不衰。母龚韵珊,字瑶因,晚号玉册老人,花鸟、草虫、人物、仕女无所不工,并善指画,山水高洁朴雅,为吴昌硕等所称赞,著有《长喜斋沦画诗》。沈迈士10多岁时,其舅常来他家与父母共议绘事。每展卷伸轴欣赏古画时,他总在一旁谛听细审,潜移默化而兴趣日增。

沈迈士诗书画众艺兼长。早年所学山水梅菊,除受父亲影响而临习一些基础技法外,还求教于金城、吴湖帆、吴东迈等。抗战时期,他与沈尹默、庞左玉、张锐、吴仲熊、金西崖等在上海组成“清远艺社”,叨磋书画,研究艺术。特别是后来在北京等地有机会鉴赏到不少故宫藏画,并结识了徐悲鸿等画坛名家,获益更富。

沈尹默 成扇

钱玄同 成扇

沈迈土山水取法沈固,上溯董源、巨然、黄公望、王蒙,傍及董其昌、石涛诸家;花卉宗沈石田,并能指画。无论山水花卉,风气苍润,笔致雄秀。指画小品,拙朴自然,亦甚可喜。特别是到了晚年,有突破自我之气概,格调益高,犹见其独特的笔墨修养功夫。在艺事的追求中,沈迈士强调深入生活,与社会自然相交接,吐纳自然之气,血脉互通,如此方下笔有神,落墨生辉。耄耋之年仍坚持深入农村乡间、建设工地、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体验生活与写生。

沈迈士能诗善文并造诣较深。一生写了不少题画诗,有《宽斋纪游诗》、《海曙楼题画稿》等。诗中无不体现其高尚的思想境界与蓬勃的时代精神。同时,沈迈士对绘画理论也极有研究,出版有《中国画家丛书·王诜》,在报刊上发表《试谈上海历代中国画的流派和风格》等文章。

沈祖仪(1912—1984年),字幔娣,号怀萱老人,为沈迈士的堂妹,自幼也随伯母龚韵珊学画。在女子西泽画学校学习四年毕业后,积极从事中国画艺术创作及书画理论研究,先后参加了中国画研究会、中国书法研究会和北京国画社。

沈尹默(1883—1971年)更是我国20世纪最著名的书法大家之一。

作为一位传统的文人型书法家,沈尹默的书法成就在民国初年就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书坛有“南沈北于(右任)”誉。其书法成就,当以行书最为著名,郭绍虞教授评价说:“运硬毫无棱角,用细毫有筋骨,得心应手,刚柔咸宜。用笔粗处不蠹,细处不弱,骨肉停匀,恰到好处。”他工夫下得最深的是“二王”,曾得到故宫所印八柱兰亭三种,一是虞临本,一是褚临本,一是唐模书人响拓本,另外还有白云居米临本。皆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努力临学。并以自己学习二王的经验,写下《二王法书管窥》宏文。但沈尹默的艺术成也是多方面的。其毕生精力,精研八法,悉心临摹,广取博取,形成了自己秀逸儒雅的楷书风貌。

一个转型的时代,具备禀赋、学识与自觉意识的艺术大家,应是有一种无形的历史“担当”意识的。如此之使命,在岁月的淘涤中,促使艺术家擎起“革新”的旗帜。沈尹默即是如此,犹如当年开创新诗一样,他引领了近现代中国经典“二王”书法的复兴。晚清以降,帖学日愈衰靡,碑学风起云涌,使亲受亲历的沈尹默对其中的弊端有着深切的体验。他循着自己的常识和性情,寻找可以对接传统理路又反映事物发展本质的道路和方法。一路越过了明清藩篱,由宋而唐而晋直逼“二王”,在实践中他发现了书法艺术最核心的关键—笔法,同时解决了方向、道路、工具的大问题。他以卓然的典范式的创作成就,使他别无争议地被拥戴为帖学书法盟主;而所著《五字执笔法》、《二王书法管窥》等书,则成为后人深入正统书学堂奥的津梁。

同时,沈尹默还倾力于书法教育的普及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撰写了不少书法理论著作,比较重要的有《书法论》、《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书法管窥》等书。1961年,他不顾年迈多病,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他与郭绍虞、潘伯鹰等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开办第一期书法学习班,后又在青年宫开办书法篆刻学习班,亲自去书法学习班授课,讲解临摹。平日里,只要有书法爱好者向他请教,他都给予热情指点。还经常提到:“解放前,日本比我们重视书法,因此有人说书法在日本,这种说法到今天还能成立,那就是我们的耻辱了,我们一定要让人说,书法在中国。”他以上海为阵地,在传统文化艺术面临断代的年代里,克服艰苦条件,筚路蓝缕,致力于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弘扬,其历史功德不可磨灭,为新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沈氏一门与“湖州老家”

湖州民间有句俗语:“湖州人出门,三天不见道场山,就会流眼泪。”—这一方面或是有点揶揄湖州人的“小农思想”、“小家子气”,情感过于细腻、丰沛,但同时无疑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出湖州的山水清远、风景优异、气候宜人、物产丰阜、文化精雅,使他们大都不太愿意离开这令他们无限自豪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而因各种原因事业外地、移居他乡者,也无时不眷恋着风水宝地的故里,思念着山明水秀、渔樵耕读、田园牧歌式的家乡。

沈迈士 诗稿

对沈氏之文化人、艺术后裔来说,这份眷恋同样如此。鲜明的一个例证,是沈尹默在书画落款后,大都标识“吴兴沈尹默”。诚如浙江书协主席鲍贤伦在《晋韵流衍·沈尹默书法艺术精品展特集》序中所说:“虽然,沈尹默出生在陕西汉阴,工作生活大都在外地,或西安,或北京,或上海,但他一生梦系家乡—浙江吴兴(今湖州),这从他在书法作品上的署款与铅印就可以得到证明。在他身上,流淌着更多的江南文人的气质与个性。湖州乃至浙江文化界一直是以拥有沈尹默先生这样的文化钜子为自豪的。”

1962年,八十岁高龄的沈尹默,参与、做了几件人生中的“大事”。上半年,参加上海市第二届文代会,当选为市文联副主席。六月,生辰,全家出游太湖,作《定风波》以纪念。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谈中国书法》。十二月,出席西泠印社六十周年社员大会,即席赋《水龙吟》。年底,上海市文化局为他举办了书法展览,周恩来总理亲来观展,并收下先生手书《沁园春·雪》两张。按沈尹默年表,“同年,返湖州省亲”,但据多件留存湖州博物馆的书作落款,及原湖州市博物馆馆长邱鸿炘回忆,他回湖州时间是“1963年秋”。在他《我所知道的沈尹默先生》一文中,邱鸿炘写道:“1963年秋,沈尹默先生从上海到杭州,出席西泠印社60周年庆祝活动,后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随浙江省领导莅临湖州视察。陪同的还有浙江图书馆馆长张宗祥先生。”“沈老一行下榻在飞英塔之南、海岛之北的湖州宾馆。次日,沈老和夫人褚保权参观了博物馆。我与慎微之、张葆明三人接待,当时馆址在人民公园北隅爱山书院旧址(清末的湖州府学堂校舍),沈老曾执教于此。是日,还参观了墨妙亭、韵海楼、爱山台等名胜古迹。那天沈老在邻碧楼东厢厅给博物馆留下几帧墨宝,有‘墨妙亭’、‘韵海楼’和‘采桑子·清远湖山’立轴。词云:‘眼明今日湖州路,原野秋阳,新样风光、清远湖山见故乡。太平时代人难老。八十寻常,文艺逢场。要为工农服务忙。’”“第二天下午,沈尹默夫妇和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去湖州的天宁寺旧址考察。大家在赵孟榜书‘天宁万寿禅寺’大石碑前逗留很久。沈老对相关领导和陪同人员说:‘靠得住、是真迹,这样大的字,存世甚少。’晚上,在宾馆,沈老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博工作,问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邱城、钱山漾遗址的发掘成果、意义、影响。”

沈迈士 崇安农村新景

沈迈士 黄山百步云梯

而在此前,沈尹默为湖州古老的人文景观“爱山台”题字后,落款为“一千九百六十二年五月,吴兴沈尹默识并书”,识曰:“斯台创始于宋,重修于清,李宗郡丞汪泰亨取东坡道场山寺‘尚爱此山看不足’句名之状风景,志景仰也,向者缭以崇垣,仅为士大夫阶级宴游之所,今则辟为人民公园之一部,修葺屋宇杂树花木,使劳动人民于工作余间得以登临眺览,不仅涤烦舒滞,更可以蓄精力为生产努力,为社会主义服务,此殆非创建斯台者始愿所及也。”—“1962年”“1963年”的不同落款,笔者目前没有资料进一步证明是“笔误”还是期间有不同的周折、转圜,但至少可以表明晚年的沈尹默与家乡的联系一直不断。回沪后,他还在亲复邱氏的信里,谈他对赵孟书法的一点“书论”:“鸿炘同志:顷得手书,并王传松自述,谢谢。同志喜赵书自无不可,但赏取真迹影印本,如《三门记》、《襄公墓志》之类细观下笔及转折处,明其运用藏锋及提按。久久自会不同,或试之。专复。颂健康进步。尹默二月廿日。”另,近查得有地方文士记述,1963年他回湖州寻觅旧踪,有诗句云:“摩肩彩凤坊头过,信脚骆驼桥上行。”他在王一品斋笔庄与笔工边谈制笔工艺,边用笔试毫,留下不少墨宝。他曾为郭西湾翻水站撰写对联,为达昌绸厂书写厂名。湖州市有关部门把沈老1963年秋在家乡作《采桑子·清远湖州》词,请金石家刻制石碑,立于湖州碧浪湖畔的碑廓里。

事实上,自当年在北京开始,沈尹默与在京的“湖州人”如钱玄同等多有交集。两人曾有合作成扇。吟写故乡“吴兴”的相关诗词,也很多。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沈尹默作题为《雨晴访芸生归而后作,因赠并寄寰澄》诗云:“坐爱微凉一散襟,酒杯还与澹相寻。闲身可饫风尘味,末俗难知道路心。劫急一枰终扰攘,雨鸣连日暗销沉。前头已试风波险,要与先生放浪吟。”诗后注云:“曾共芸生、寰澄游云巢,过碧浪湖,风大作几覆舟。 ”芸生即潘芸生,湖州地方名绅、吴兴女校校长。俞寰澄(风韶)(1881—1967年),德清新市人,清末举人,与张静江等人在法国巴黎结识孙中山先生,入同盟会。参加上海光复起义,后为湖州军政府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2年,上海市文化局等有关单位筹办沈尹默先生书法展,选展自22岁到80岁一百二十件精品,以贺他八十大寿。他自撰联帖—副展出:“已觉江山壮城廓,更欣谚语润桑麻。”

沈迈士 红梅

沈尹默 墨竹图

而他的另一位族亲,曾与之合作办过三次书画展览的同宗曾孙沈迈士,不但一直与家乡亲密联系,生命的终点,也停留在了湖州—1986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消息说:“九十六岁的著名书画家沈迈士在应浙江省湖州市邀请,参加碧浪碑落成典礼活动中,突发脑溢血,于4月2日去世。”

更早的时候,包括沈尹默、沈迈士,都融汇进上海滩的湖州文人书画的“朋友圈”里。1939年,吴东迈、凌虚等人在海上发起创办清远艺社,社名取元代赵孟所作《是兴山水清远图》中“清远”二字之意。1945年冬,抗战胜利后,清远艺社在湮没数年后又“重见天日”,其成员达四五十人之多,其中包括沈迈士、沈尹默等。清远艺社先后举办社员作品展五届,影响深远。“南归”的沈尹默与同宗曾孙沈迈士合办展览。

1982年,湖州书画院成立,湖州市政府聘沈迈士等为名誉院长,院址设在志成路口。其间,沈迈士、诸乐三、谭建丞、俞子才、潘韵等均到场,并合作《百花齐放》。

参考书目:

1.郑欣淼《三马、三沈、三俞及四朱—浙江籍文化家族与故宫博物院渊源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6期。

2.鲍贤伦《晋韵流衍·沈尹默书法艺术精品展特集》序二,宋捷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一版。

3.王似锋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坛 湖州十家》,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

4.刘荣华编著《湖州百年收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一版。

5.赵琳《沈氏法书的笔墨意趣》,《中国收藏》2015年第5期。

6.林道人、红茶《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出竹墩》;阮荣江《寻觅竹墩沈氏的根和叶》等,见《湖州市志》、《湖州市教育志》、《湖州市教育人物传略》、《湖州名人志》、《湖州文史·古村竹墩》等。

(责任编辑:劳棠)

The Art World of the Shen Family in Wuxing

Xu Huilin

猜你喜欢
吴兴沈尹默沈氏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浙江吴兴: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架起“最美走廊”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等候袁世凯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沈尹默的独特“拜师”法
此公字很值钱
漫画五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