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的学生个性突出,情感脆弱。作为学校的班主任,尤其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面临着班级难以管理,如何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主任;有效;途径;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7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的学生个性突出,情感脆弱。作为学校的班主任,尤其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面临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后进生占了大部分,文化课基础薄弱,思想活跃且纪律涣散,自我约束能力差。如何能把这样学生群体组成一个纪律严明,积极进取团结有为的班级呢?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建设。
1.了解学生,接受学生
在学生入班后,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生档案,装在自己的档案袋里。学生档案有班主任保管且要时常更新,档案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基本信息,如兴趣、爱好、特长,父母的一些基本状况。我首先通过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上课、课间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作为一个班主任,既要客观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性,让他们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想法,实现自己心里所想;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掌握适度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个性存在差异,加上成长经历和周围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能会出现千差万别的不同,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对我们的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克服自身不足,发挥个人优势。只有这样从内心接受我们的学生,才能为他们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2.创建班级文化,加强凝聚力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力量,它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班级教室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文化的建设,如果仅仅依靠常规的说教去开展,其效果并不突出,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自觉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通过班级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等,将教室布置的新颖独特,将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构成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从而使班级成为学生的知识集散地,人格熏陶地,心灵归宿地。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还通过有效的主题班会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促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在班级事务上,首先要约束自己的行为,班级工作自己要带头做,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一定要先做到,学生看到后才能按照要求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严以律已,一个班主任告诫自己的学生不要说脏话,吸烟对身体有害,然而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却是马马虎虎,经常烟不离口,这样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是言行不一的,是自欺欺人相矛盾的。这个事实就像无声的语言一样对学生耳濡目染起着负面作用,久而久之更胜有声的说教。作为一个班主任,做好自己,再用行动来教育学生,这样才是最佳的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引导方式。
4.分配责任,各司其职
"班级管理靠大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将班级工作分别承包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我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做事能力,给每个学生分配职务,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也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充实。在学生的工作中,多给予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并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都需要赞美,班主任要不惜赞美之词,寻找时机多给学生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前进中不断地改正缺点,既为班级贡献了自己的能力,有提高了自己的处事和办事能力,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心态,这样才能维护班主任的威信,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否则就会降低班主任的权威,班级管理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
现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造就了不少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如果觉得关心我,对我好,还能认真学习,一旦觉得老师有失偏颇了,则往往立即会露出不服气的一面,轻者不管不理,重则与老师同学对着干。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工作的"公平性"。对犯了错的学生进行处罚时,一定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对班里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切忌偏心,不能因为班干部而特殊照顾。只要我们真正拥有一颗公正之心,学生会看出来的,感受到的。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接受学生;并且通过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引导,约束我们的学生,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在日常生活中使各个学生各司其职,忙于班级事务,时时留心,发现学生的闪光,及时赞美我们的学生,必定会使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高效有为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