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全新的教育观念

2016-09-27 03:07杨艳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知识数学教学

杨艳霞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行主体性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又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知识;应用意识;应用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23-02

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数学素质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其潜力使其具有数学观念,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等方面的数学素质。因此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和方法,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1.寓新知识于游戏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学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测定"后,我们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数学用之于生活,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宽;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长和宽、爸爸妈妈的身高;测一测爸爸妈妈的体重;算一算逛街所购货物的价格等,在"用数学"中,体验所学知识的作用,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使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

2.引导学生树立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的应用意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使所学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教师要自觉做到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

2.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做一切事情成功所必备的前提因素。所谓"艺高者胆大"说的就是自信的重要性。对提问学生的肯定与赏识能在其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激发该学生日后的提问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对于通常不爱发问、不善发问的学生来说,老师的热心鼓励与表扬或许会永久性打破他的沉默,使他体会到"提问"带给他的自尊与自豪,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才能相信自己,在鼓励中获得勇气,在提问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唤醒敢问意识。

2.2 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小学生更渴望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答问不随意指责,教师要做到倾听,肯定和鼓励。教师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都敢于学习,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去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防止学生产生紧张不安的心态;在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同学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养成在同学答完题后再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

3.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发展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引导学生,让他们想学、会学、善学,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发现、研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两人相互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发现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效果较好。

4.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逐步发展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必须注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巧,加强数学方法的训练,从而使数学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或材料。

数学学习提倡实践、提倡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解决了一道题,解决了一个局部,不代表理解了数学的全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部思维过程考察分析,作出判断。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动机、态度等。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根据他们的现状和认知水平,向他们提供适当的认知情境,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寻找和建立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5.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是数学素质的最基础层面,也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所以,数学教育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都能掌握好大纲、教材中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必须树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主导者,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的指导,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正确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实际操作到抽象概括,形成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推导结论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注意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达到发展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知识数学教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爱与知识的力量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