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之(香港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香港)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 三个时期、三种不同风格
刘靖之(香港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香港)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这篇文章介绍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概况,特别着重评论1970年代中在香港兴起的流行曲,其风格和特色是以粤语来演唱,朴实简练,充满了阳光、自信、实干精神,深得香港居民的喜爱,在短短的20年间传遍神州大地以至海外华侨所在地区。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19世纪、20世纪初以粤曲的形式出现,而粤曲则源于粤剧和八大音的散曲、小品,既不需要布景也不用戏服,因此业余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民间音乐团体,工余聚在一起自拉自唱,蔚然成风。20世纪初,香港的一些游乐场和茶楼设有粤曲歌坛,演唱者多为名妓女。1950年代粤剧名伶开始形成不同风格的腔调,如新马腔(模仿新马师曾唱腔)、新艳芬腔、新红线女腔、新何非凡腔等。在粤曲歌坛演唱粤曲的也模仿这些不同的唱腔。此乃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太平洋战争时期(1941—1945),包括粤曲歌坛的百业萧条,1949年前后上海的电影明星、作曲家和导演纷纷南下香港,把上海的时代曲也带来了香港,一向以粤剧、粤曲为主流的香港听众被星光灿烂的人物和音乐所吸引,传统的清唱粤曲开始衰落,海派时代曲席卷香江。1960年代台湾的歌星又带来了一阵台湾时代曲,“披头四"访港又带来了欧美流行曲,这个时期(1945—1970)是过渡时期。197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市民生活明显改善,香港居民,包括从内地移民香港的人们,对香港这个小岛开始有了安身立命之感,现代粤语流行曲在顾嘉煇和许冠杰带领之下开始兴起。在1970—1990这20余年里,香港粤语流行曲及其创作人(音乐人和填词人)和演唱者风魔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侨地区,这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个二期。进入21世纪,过去的光辉不再,粤语流行曲已失去了魔力,是否像黄霑所说的那样已衰落了?粤语流行曲的内容与风格随着香港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不仅在风格上与1970—1990年代的不同,更失去了原有的香港的阳光、自信和实干的精神,这便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前后也是20年。讲座还分析评论现代粤语流行曲的曲式、音域和调性。
香港;粤曲;粤语流行曲;撰曲人;海派时代曲;国语时代曲;经典大热
我们所熟悉的现代“粤语流行曲”是在1970年代中的香港出现的,它的历史是从19世纪、20世纪初的“粤曲”开始的,而“粤曲”则是源于粤剧和八大音的散曲、小品,既不需要布景,又不需要戏服,因此业余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民间音乐团体,工余会聚在一起自拉自唱,蔚然成风。
19世纪中,以粤语歌曲为主要音乐活动已在香港流行,只不过那时的粤曲源于粤剧和八大音,而不是20世纪70年代中兴起的现代“粤语流行曲”。此外,传统粤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等基本上是传统粤剧、八大音的那一套模式。熟悉粤剧的鲁金认为影响粤曲的是八大音,不是粤剧,而八大音是演唱粤剧的一种组织,只唱不做(演)。[1]
(一)粤曲的大调、小调、小曲
粤曲有大调、小调、小曲、过场谱子和牌子等,所谓大、小调和小曲,是从篇幅的长短和繁简来取名的。至于小曲,主要是传统广东音乐的过场谱子。外省民歌、国语时代曲、粤语流行曲、电影和电视剧主题曲及插曲以至西方歌曲,凡是易于上口或流行的,均会被应用到粤曲里。发声方法则子喉、平喉都有,取自外来的元素则一律进行“粤化”,因此失去原来的味道。到了1960年代,这种“拿来主义”更普遍。1970年代中,现代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兴起之后,新一代作品,填词和演出者则舍国乐(撰曲与民族乐器)而取西乐(作曲、乐器、表演方式)。
(二)粤剧和粤曲的唱腔
一般地方戏曲是先有唱曲后有戏剧,但粤剧则是先有戏剧后有唱曲。粤剧名演员阮兆辉认为粤曲歌坛是由粤剧发展之后才脱离粤剧而形成各种歌伶唱腔的,而各种唱腔到1950年代才开始定型,如新马师曾成名于战前,1950年代歌坛鼎盛,那些模仿新马师曾唱腔的粤曲被称为“新马腔”,演员包括梁无相、江平等;其他的还有新艳芬、新红线女、新何非凡、小何非凡、小芳艳芬等唱腔,这些各派唱腔不是大老宫自封的。
(三)名伶的粤曲唱腔
20世纪流行于香港的粤曲部份散见于一些图书馆,如王心帆编《星韵心曲》,何自荣、雷桂开等编《社团粤曲彚编》与《社团粤剧专辑》。名伶则包括:莲好、六妹于1906—1915年间活跃于水坑口、太白游乐场、石塘咀;飞影是唱大喉的名歌伶,从《三战周瑜》、《华容道》、《夜战马超》闻名于歌坛;佩珊也是活跃于石塘咀,以大喉高腔著名,出名的曲目包括《流沙河凭吊》、《营房忆病》;张月儿的高低音域广阔,可唱三个八度,既能唱平喉又能唱子喉,因此可以一个人生旦对唱(粤曲里称“合唱”);张月儿早期演唱的粤曲都是“班本”(即戏班用的粤剧剧本),如《苦狱两青莲》里的《睇相》、《顶趾鞋》(因此曲而被称为“鬼马歌王”──诙谐、活泼、俏皮)。
早期名伶还有燕燕(代表作《断肠碑》)、凤影(代表作《三错红颜》、燕虹(代表作《游子骊歌》)、燕非(代表作《红丝错系》、白珊瑚(代表作《梅之泪》)等。早期粤曲“玩家”(业余的,京戏界称“票友”)有“时事玩家卢庚”、“永安公司鞋部职员任璧珊”、吕文成、梁以忠、张琼夫妻对唱等。此外,还有失明艺人钟德、桂林、二妹、盲水、盲就、英华、丽芳、杜焕等。在这些“玩家”中,吕文成(1898—1981)对粤曲的影响和贡献甚巨。有人说1950年代的吕氏是1970年的顾嘉煇,还有人说在许冠杰之前,吕文成才是早期粤语流行曲之父。吕文成的粤曲作品有200余首,如《平湖秋月》、《泣长城》、《恨东皇》、《鸟投林》、《蕉石鸣琴》等粤乐以及《渔歌晚唱》、《星星、月亮、太阳》、《莫忘了她》、《燕子楼》、《子青吊影》等。吕氏的作品灌录唱片270余张。
早期的粤语流行曲是源自粤剧和八大音里的片段,是些分散的小品,不需要布景和戏服,较易于演唱,因此在19世纪初、20世纪初广受居民欢迎。但演唱粤曲需要依照粤剧的唱腔演唱粤剧曲牌,包括二黄、中板、滚花、慢板、南音、二流、龙舟、小曲、排子等,与20世纪70年代中兴起的现代“粤语流行曲”截然不同,后者不再继承传统粤剧式的粤曲唱腔和唱法,还受到上海时代曲、台湾时代曲以及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
若将香港的流行歌曲发展分期来叙述,20世纪初的粤剧唱腔的粤曲和歌坛可作为第一个时期,那么1970年代中开始至1990年代的现代粤语流行曲应是第二个时期。
图1.设于上环永乐街的香港如意茶楼外貌(转载自《歌声艳影》第一期,香港大学图书馆藏品)
图2.如意茶楼内的歌坛全景(转载自《歌声艳影》第一期,香港大学图书馆藏品)
图3.新马师曾(转载自《1967香港影星年鉴》,香港大学图书馆藏品)
传统粤曲在太平洋战争时期(1941—1945)以及之后,尤其在1950年代,由“海派”(上海派)时代曲代替。20世纪初香港盛行粤曲歌坛和歌伶,而歌坛设于游乐场如西环太白游乐场、跑马地愉园、北角名园等游乐场,后由于常常受到风雨的影响,转移到茶楼,位于水坑口的富隆茶楼可能是第一间茶楼,其他的如平香、添男、莲香、高升、如意等茶楼的歌坛都广受欢迎。20世纪20年代茶楼开始装置悬吊式电风扇,因此可以一年四季举行演唱。先施百货公司于1917年在中环德辅道中建成后,将天台布置成园林景色,称为天台游乐场,设有歌坛,并请业余女歌手登台献技。
早期的歌坛歌伶多为来自石塘咀的红牌妓女,后来业余歌手也参加演唱。由于能唱的妓女和业余歌手人数有限,曲目也应付不了听众的要求,因此一些失明的艺人被邀请加入歌坛。失明男艺人称“瞽师”,失明女艺人称“瞽姬”,这些“瞽师”和“瞽姬”既为歌坛带来了新面孔和歌声,还丰富了曲目,吸引了更多的粤曲爱好者。
20世纪20、30年代的粤曲与70年代中兴起的现代粤语流行曲的“词”与“曲”均截然不同,前者的填词人或作词人称“撰曲人”,因为粤曲的作者要懂得整套粤曲的组织结构,各种歌曲的组织依情节而有所分别,因此称为“撰曲”。举例说明:一首粤曲,是由二黄、中板、滚花、慢板、南音、二流、龙舟、小曲、排子等曲牌组合而成,撰曲人要将这些曲牌组合起来才成为一首粤曲。换句话说,撰曲人要兼备组曲和填写曲词两种才能,才可以写成一首有内容、有结构的粤曲。这个时期的撰曲人有黄言情、罗礼铭、杨忏红、林粹甫、吕文成等,其中吕文成特别值得介绍:吕文成(1898—1981),广东中山县石岐镇人,1901年随父迁居上海,1920年代经常在上海电台播音,为唱片公司录制了大批粤乐、粤曲唱片,并在上海中央大会堂、虹口基督教青年会等处演出,广受欢迎。1932年,吕氏离开上海迁居香港,在香港如鱼得水,获得粤乐、粤曲创作大丰收,作品包括粤乐、粤曲200余首,灌录唱片270余张,最有代表性的如《平湖秋月》、《欢乐歌》、《齐破阵》、《蕉石鸣琴》等粤乐以及《渔歌晚唱》、《星星、月亮、太阳》、《莫忘了她》、《燕子楼》、《子青吊影》等粤曲。
(二)时代曲与流行曲──1950、1960年代过渡时期
太平洋战争年代(1941—1945),香港的粤曲歌坛固然萧条,战后的几年(1946—1949)也由于国共内战而令粤曲歌坛无法恢复到战前繁荣景象。1949年前后,上海时代曲,俗称“海派时代曲”随着中国内战由上海南下的作曲家和影星带到香港,包括作曲家陈歌辛、姚敏、李厚襄等以及影星姚莉、白光、龚秋霞、张露、吴莺音等。这些大牌作曲家、明星来到香港,令以粤剧、粤曲为主流音乐文化的香港被星光灿烂的人物和音乐所吸引,形势逆转,传统的清唱粤曲开始衰落,海派时代曲席卷香江。过了不久,在海派时代曲的基础上,出现了由香港歌手自创自唱的粤语流行曲,并运用了当时欧美乐坛流行的电声乐器伴奏。这种流行曲很快就风靡香港,并流行到东南亚各地。
到了1960年代,上述受海派时代曲影响而出现的粤语流行曲开始走下坡,香港听众在台湾小说、影片、歌舞团及其来港演出的红歌星带动下,转向台湾的“国语时代曲”。那时演出场面较1950年代的豪华,阵容也浩大,一团十余人,歌星如姚苏容、欧阳菲菲、青山、李亚萍、邓丽君等轮流演唱两三首名曲,观众觉得物有所值,形成台湾歌舞团如走马灯般来香港演唱。
图4.飞影肖像(转载自《歌声艳影》第一期,香港大学图书馆藏品)
图5.佩珊肖像(转载自《歌声艳影》第一期,香港大学图书馆藏品)
图6.如意茶楼发行的杂志《歌声艳影》第一期
海派时代曲除了舞厅音乐外,还有相当一部份是充满了“五四”气息的中国艺术歌曲和抗日歌曲,如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玫瑰三愿》、贺绿汀《嘉陵江上》等,远较一般人们心目里的“时代曲”或“流行曲”要广泛、严肃。台湾于1960年代带给香港听众的“时代曲”或“国语流行曲”则有三个特点:1、中词日曲,日本流行歌曲多用六音音阶,小调音阶带有明显的东方味道,甚合香港人的口味;2、吉他伴奏,用震音——电子震音(tremolo),创造出“台湾声音”;3、歌词直截了当,如《一寸相思一寸泪》的歌词:“你!你!你没有一点良心/没有一点真情意/我把爱情、生命献给你/为何你不理?”。
(三)现代粤语流行歌曲──1970年代中至2000年代初
研究香港流行文化的学者一般都认为香港的流行文化如电影、小说、电视、报刊、音乐、漫画、戏剧等,于1970年代中,在经历过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之后开始兴起的;是基于岭南文化的传统、殖民管治以及大时代的动荡这三大因素;也是随着香港经济迅速发展而造成的。香港的现代粤语流行歌曲始于香港无线电视的电视剧《啼笑姻缘》主题曲(1974,顾嘉煇曲、叶绍德词)和电影《鬼马双星》主题曲,1974,许冠杰曲、词),造成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大环境和大气候有着紧密的关系。
1970年代中,中国大陆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仍然在进行,香港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将香港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爱香港是大势所趋,此其一。欧美流行曲与台湾的“国语时代曲”对青年一代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此其二。通过电影、电台、电视台、唱片的广泛传播,令一些社会有欠公允的情况通过粤语流行曲反映出来,令香港居民倍感亲切、痛快,此其三。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令香港居民颇感自豪,此其四。
上述四个因素涵盖了生活条件上的改善、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认同感、文化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自信。这些心理、文化、物质方面的变化通过粤语流行曲,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现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1970年代──第二个时代开始
1967年暴动之后,香港政府全面检讨官府与市民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香港总督麦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1917—2000)在任时期(1972—1981),施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香港居民民生的政策,如将中文列入法定语文之一、成立廉政公署以杜绝贪污、大量兴建公共房屋以安顿从中国大陆逃难来港的人们、推行九年免费教育等,加上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明鲜改善,社会风气也日渐清明廉洁。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从1960年代中开始,到1970年中,武斗不停,民不聊生。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1940年代末至1950年初移民定居香港的居民的第二代,到了1970年代中已成长并成为青年代,一改他们父母将香港当作借来的地方的心态,对香港产生安身立命之感。这一代香港人热爱香港的生活方式、香港精神、香港语言及表达方式,并通过粤语流行曲表达出来。
图7.改良胡琴的吕文成(左)与寄调古曲《妆台秋思》,改编用于《帝女花》中《香夭》的王粤生(右)(转载自余少华著作《乐犹如此》)
图8.《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曲者赵元任(左)与其女儿如兰(右)。(转载自余少华著作《乐犹如此》)
图9.周聪[《银纸万岁》唱碟]
图10.方逸华与菲律宾音乐人乐队(香港政府新闻处)
1970年代的《啼笑姻缘》、《鬼马双星》、《问我》(1976,黎小田曲、黄霑词)、《家变》(顾嘉煇曲、黄霑词)、《强人》(1978,顾嘉煇曲、黄霑词)等通过电影、电视、电台的传播,在香港家喻户晓,老少咸宜,的确是“经典大热”(megahit)[2]这 些歌除了显示粤语之表达优势外,还表现了与粤曲传统一脉相承的韵味(《啼笑姻缘》)、香港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鬼马双星》)、完全摆脱了传统粤曲韵味的《家变》以及《强人》里“慢唱快奏”的现代手法。简而言之,经过1950、1960年代海派与台湾时代曲以及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现代粤语流行曲从1974年开始以一种崭新的内容与风格来表达现代香港人的思想、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1980年代、1990年代初:第二个时期
在麦理浩担任香港总督的十年里,香港在社会、教育、法治、医疗、居屋、廉政等与民生有关的各方面均有着脱胎换骨的改变;最令香港人感到骄傲的是廉政公署扫除贪汚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这些多元发展令香港人形成一种“自恋式”的感性消费主义,容易陷入“一窝蜂"的潮流里去,而潮流的转变快速而频密,形成花样繁多,而政府的“自由放任"令居民的自由度远较其他华人社会大。这种开放政策形成香港人的文化胸襟宽大,令香港社会呈现出多姿多采的面貌。与此同时,香港人开始目空一切,认为其他华人地区难与香港相比,在这种一方面宽大包容、一方面自大的两个极端心态,香港的粤语流行曲通过《我的中国心》(王福龄曲、黄霑词)遍传大江南北。[3]152、157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继1970年代中以来的优势,出现了不少的“经典大热"作品,如《我的中国心》(1983,王福龄曲、黄霑词)、《晚风》(1984,黄霑曲、词)、《信》(1985,林敏怡曲、郑国江词)、《焚心似火》(1990,顾嘉煇曲、黄霑词)等。1980年代的强势经济令香港粤语流行曲也成为强势音乐文化,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而进入国内,如《我的中国心》由张明敏于1984年在北京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上演唱,获得广泛的注意和欢迎,不仅中共领导人胡耀邦教孙儿唱这首歌,该歌的作曲者和作词者还得到国内“优秀歌曲评选奖”、“晨钟奖”、“十大歌曲奖”①可参见:《东方日报》“镜”1989年1月30日、《新晚报》“我道”1994年7月7日,《文汇报》“黄霑闲话”1996年12月3日。。中国虽然在19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内政府部门仍然采取相对保守态度,但香港的普及文化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州、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如香港的连续剧《上海滩》主题曲风靡上海,人们用上海腔唱“浪奔、浪流”。跟随着谭咏麟的《爱在深秋》、张国荣的Monica、徐小凤的《顺流逆流》、张学友的《爱慕》纷纷北上。香港歌手由罗文一马当先在1985年在广州举行七场个人演唱会,然后,叶振棠、李龙基、陈洁灵、张德兰、梅艳芳、奚秀兰、叶丽仪、仙杜拉、汪明荃等,轮流回国内巡回演唱。[3]158。这种情况直到1989年方告一段落。
香港流行音乐在1980至1990年代中处于全盛时期,这种发展从下面的数字得到证明:
(1)流行歌曲演唱会从1983年的18场增至1989年的129场;观众从15万人次增至135万人次。
(2)唱片年度:1995年1700万张,售价18亿元港币;1996年1800万张,售价16.91亿元;1998年1000万张,售价9.16亿元。
图11.顾嘉煇(香港政府新闻处)
图12.黃霑与歌手露云娜在娱乐录音室(香港政府新闻处)
图13.1974年11月许冠杰推行《鬼马双星》专辑
图14.1976年,《前程锦绣》主题曲由罗文主唱
1998年 是 香港唱片的重要的年份──售价只是三年前1995年的一半!这之后的唱片销售更是每况愈下,原因大致有下述几项:(1)香港商业二台于1988年发起中文原创歌曲运动,影响了流行歌曲的国际视野和歌曲的素质;(2)电影市道不景气、电视剧水平下降;(3)翻版唱片泛滥,严重打击原版唱片市场;(4)歌迷年轻化,而年轻歌迷对歌曲的艺术性和歌词要求不高;(5)广州流行音乐兴起,广州歌星唱片销售量超过香港歌星的唱片;(6)科技发达,音乐素质下降;(7)红歌星陆续退出歌坛──如张国荣(1990)、许 冠 杰(1992)、梅 艳 芳(1992)。[3]167-174事实上,香港粤语流行曲从1970—1990年代中的盛世到之后的衰落,还因为(1)粤语流行曲的音乐艺术性不高,大部分缺乏作曲技法专业的训练和修养,包括对伴奏乐器的掌握和驾驭大型音乐剧体裁;(2)香港人在回归中国后,香港精神和自信受到一定影响。
3、1997年回归之后的发展:第三个时期
中国大陆的持续改革开放政策令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内地无法维持其独枝一秀的优势,内地的流行音乐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再加上香港电影不景气、唱片翻版严重,令香港粤语流行曲风光不再。另一方面,回归后的香港,粤语流行曲逐渐失去了1970—1990年代初的风格和精神,明星级的人物大部份消失了,或是退休了,或是逝世了。而21世纪初以来的粤语流行曲只供青少年一代的消遣,不再是1970—1990年代老少咸宜的“经典大热"作品,著名填词人黄霑在他2003年的博士论文里说,1974年开始兴起的粤语流行曲到了1996年代中呈现出“衰败”的现象[3]168。另外一位研究者黄志淙则从唱片市场、数码化等方面方析研究香港流行曲的发展,但缺少了评论──肯定或批评均缺(黄志淙2007)。[4]还有避开音乐只研究歌词的如朱耀伟、黄志华等。
1990年代末之后的粤语流行歌曲与以前的最明显的分别在于:(1)几乎一个音一个字,以前的音多字少;(2)音域变化少,以前的变化大,音域跳跃距离大;(3)歌词内容以感情为主、民生问题鲜见;(4)电子乐器代替了真实乐器,令歌曲的音乐艺术含金量大打折扣。黄霑认为这个时期的作品“惨不忍听”。[3]175。
这个时期的作品风格和内容十分相似,现举几个例子,都是获奖“金曲”:《偿还》(1999,柳重言曲、林夕词)、《K歌之王》(2000,陈辉阳曲、林夕词)、《好心分手》(2002,雷颂德曲、黄伟文词)、《富士山下》(2007,泽日生曲、林夕词)、《写得太多》(2008,伦永亮曲、周耀辉词)、《喜帖街》(2008,Eric Kwok曲、黄伟文词)、《就算世界无童话》(2009,雷颂德曲、林夕词)。
广义的来讲,歌曲分两大类:民歌和创作歌曲。民歌其实有作者,但由于时间悠久,作者可能不只一人,难以确定,因此一般不具作者姓名。创作歌曲是由人创作的,音乐艺术性较显著的作品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玫瑰三愿》等,歌词既是诗作,旋律和钢琴伴奏也具有严谨的结构与和声。粤语流行曲也属于创作歌曲,歌词也多为诗作,旋律与伴奏也应该具有严谨的结构与和声,虽然在风格上与上述赵元任与黄自的作品有所不同。现在一般称前者为严肃音乐的艺术歌曲,后者则称为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两者的目的和风格不尽相同,但在音乐艺术上则并无分别。
图15.1980年,《京华春梦》主题曲由汪明荃主唱
图16.由左至右:雷颂德、黄霑、潘源良、林夕(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黄霑书房藏品)
假如上述观点言之成理的话,作为“创作歌曲”之一类的音乐体裁,人们可以以创作歌曲来分析、研究、评论,学习音乐创作的人也可以按部就班地来学习乐理、和声、对位、曲式、配器等作曲理论,也就是说“应该”先学好这些理论科目才能开始创作流行歌曲。但事实并非如此,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都是先学会了钢琴,然后通过键盘和声来创作,然后才跟老师学习作曲理论。顾嘉煇、伦永亮也是先创作后学理论的。科技迅速发展后,流行音乐界一般通过计算机或电子乐器来创作,不用纸和笔了。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有一点不同的地方是前者的旋律与伴奏可以由不同的人来提供,后者的则由一位作曲家来负责。从艺术的完整性来讲,笔者认为旋律与伴奏应该由一个人来创作,因为伴奏可以为旋律提供绿叶之效果。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流行曲音乐人只负责旋律部分,伴奏由监制另找人来配置,形成从事这一行的音乐人,在专业上有欠水平,也间接造成香港流行音乐界无法把短小的流行曲发展至大型的音乐剧。从这一点来看,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创作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笔者就1970、1980、1990、2000—2010这四个时期挑选20首具有代表性的粤语流行曲,从旋律的曲式、调性、音域、节奏以及对歌词的处理等五方面来分析,讨论这20首歌曲的音乐艺术水平(见附表及注释)。附表开列了这20首歌曲的作曲者、填词者、年代、唱者以及有关作品的曲式、音域、调性,所获得的奖项则放在注释里。这些作品的曲式、调性、音域、节奏及歌词的处理简述如下:
(一)曲式:大部份是AABA三段歌曲体,不太规范的有三首(《偿还》、《K歌之王》、《明年今日》,《好心分手》几乎句句不同,《富士山下》属AAA歌曲体,与儿歌相似。
(二)调性:20首作品里,有16首无转调,4首有转调。
(三)音域:从7度到14度,其中14度的1首、13度的3首、12度的2首、11度的4首,10度的5首,9度的3首等。一般来说,音域跨度越大,这首歌的张力越大,戏剧效果越强。
(四)节奏及歌词的处理:1970、1980年代的作品,节奏大致简单,易于掌握;1990年,21世纪初,音乐人喜用16分音符和切分音符,令听众有一种急迫感,一改1970、1980年代作品那种从容不迫、快慢有序的节奏感。
上面简略地叙述了香港粤曲(19世纪至20世纪中)、现代粤语流行曲(1970—1990年代)以及1990年代中之后的粤语流行曲三个时期的发展过程。黄霑在他的博士论文里说,粤语流行曲到了1990年代中开始衰落了,有人同意这种说法,有人不同意。同意的人与黄霑的观点相似,觉得1990年代中以后的粤语流行曲已失去了1970—1990年代初粤语流行曲所拥有的那种香港精神、乐观自信的心态、朴素苦干的态度以及豪情万千的风采,那个时期的粤语流行曲老少咸宜,朗朗上口,出现了一些全港80%市民都会唱的“经典大热"的作品。1990年代中之后的粤语流行曲,只是14至22岁青少年一代的流行曲,不再是老少咸宜的香港城市民歌,也没有了那种自豪、自信、苦干实干的精神。现在的香港已不是30、40年前的香港,现在的香港粤语流行曲也不是30、40年前的香港语流行曲。正如现在的希腊人已不是古代的希腊人,名称虽是一样,实质已截然不同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1970—1990年代的香港粤语流行曲的确反映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成就的心态,但从音乐艺术角度来审现,最能代表香港的艺术体裁既不是粤剧或中乐团,而是1970年代中兴起的粤语流行曲,可惜的只是短短的20年,便从兴起、发展而衰落。是由于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或是过于唯利是图被市场扼杀?或是香港的听众要求过低?或是香港的音乐教育彻底失败?值得我们深思。
在香港大学社会学系“黄霑书房研究组”的协助下,笔者精选了1960—2010年代的香港粤语流行曲和国语时代曲20首,供读者参考欣赏(附表二,见8-10页)。
2015年9月6日
[1]鲁金.粤曲歌坛话沧桑[M].香港:三联书店,1994.
[2]刘靖之.香港音乐史论──粤语流行曲、严肃音乐、粤剧[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3:118.
[3]黄湛森(黄霑).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D].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论文,2003.
[4]黄志淙.流声[M].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出版,2007.
[5]黄志华.早期香港粤语流行曲1950—1974[M].香港:三联书店,2000.
[6]陈钢,主编.上海老歌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7]冯应谦,编.歌潮·汐潮——香港粤语流行曲的发展[M].香港:次文化堂,2009.
附表一: 香港粤语流行曲的曲式、音域和调性分析①
下面20首歌曲选自1970、1980、1990、2000-2010年代四个时期,香港粤语流行曲具有代表性或获作品,希望能从这20首作品来审视它们的音乐艺术水平。参阅第一章第五节的《旋律与歌词》一段。
①附录里的曲式,部分根据网络上的简谱分析,包括第8、10、11、12、14、15首或与原作乐谱有出入。②《祝福》获:香港电台1988年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1988年十大劲歌金曲金奖、香港商业电台1988年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③《 大会堂演奏厅》获:香港电台1988年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1988年十大劲歌金曲金奖、香港商业电台1988年叱咤桨坛至尊唱片大奖。④《焚心以火》获:香港电台1990年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1990年十大劲歌金曲金奖。⑤《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获香港电台1997年十大中文金曲奖。⑥《偿还》获香港电台1999年十大中文金曲奖。⑦《 K歌之王》获:香港电台2000年十大中文金曲奖、商业电台2000年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⑧《 明年今日》获:香港电台2002年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02年十大劲歌金曲金奖、2002年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金曲奖。⑨《 好心分手》获:香港电台2002年十大中文金曲奖、2002年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金曲奖。⑩《 富士山下》获:香港电台2007年十大中文金曲奖、2007年全球华人至尊金曲奖。《 花落谁家》获:香港电台2007年十大中文金曲奖。《 写得太多》获: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2008年二重唱奖、2008年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金曲奖。《喜帖街》获: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2008年金帆奖、香港商业电台2008年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 就算世界无童话》获:2009年度四台联颁“作曲人”大奖、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十大劲歌金曲最佳作曲奖、香港商业电台2009年叱咤乐坛作曲家/监制大奖。
附表二: 香港粤语流行曲、国语时代曲精选(1960—2010年代)
(一)1960’s:
1、《不了情》(1961)——电影《不了情》〉主题曲
主唱:顾媚;作曲:王福龄;作词:陶秦
MTV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mpiEPwTs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MY9bHI9CSM
2、《一水隔天涯》(1966)——电影《一水隔天涯》插曲
主唱:韦秀娴;作曲:于粦;作词:左几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Uy5Ai_wyDE
3、《今天不回家》(1969)——台湾电影《今天不回家》〉主题曲
主唱:姚苏蓉;作曲:古月(左宏元);作词:诸戈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6D12-vRHg
(二)1970’s:
1、《啼笑姻缘》(1974)——无线电视剧《啼笑姻缘》主题曲
主唱:仙杜拉;作曲:顾嘉煇;作词:叶绍德;编曲:顾嘉煇
MTV:http://www.youtube.com/watch?v=czfpzfqgqYs
2、《半斤八两》(1976)——电影《半斤八两》主题曲
主唱:许冠杰;作曲:许冠杰;作词:许冠杰
MTV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TEVtj0VIPw;https:// www.youtube.com/watch?v=egKcVWOz3to
3、《家变》(1977)——无线电视剧《家变》主题曲
主唱:罗文;作曲:顾嘉煇;作词:黄霑;编曲:顾嘉煇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50WJ-V4lk
(三)1980’s:
1、《俩忘烟水里》(1982)——无线电视剧《天龙八部之六脉神剑》主题曲
主唱:关正杰、关菊英;作曲:顾嘉煇;作词:黄霑;编曲:顾嘉煇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C2V-dftGE
2、《爱的根源》(1984)
主唱:谭咏麟;作曲:陈斐立;作词:林敏骢;编曲:卢东尼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OyE79VpCc
3、《Monica》(1984)
主唱:张国荣;作曲:吉川晃司;作词:黎彼得;编曲:黎小田
MTV:http://www.youtube.com/watch?v=S1e790isZOw
4、《坏女孩》(1985)
主唱:梅艳芳;作曲:Charlie Dore、Julian Littman;作词:林振强;编曲:罗迪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lfYE5jpDY
(四)1990’s:
1、《一起走过的日子》(1991)——电影《至尊无上II之永霸天下》主题曲
主唱:刘德华;作曲:胡伟立;作词:小美;编曲:杜自持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zELQ2nsVQ
2、《爱是永恒》(1997)——音乐剧《雪狼湖》歌曲
主唱:张学友;作曲:Dick Lee;作词:林振强;编曲:Iskandar Ismail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wsq77_0Aw
3、《你快乐所以我快乐》(1997)
主唱:王菲;作曲:张亚东;作词:林夕;编曲:张亚东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MQHxi2xlg
(五)2000’s:
1、《K歌之王》(2000)
主唱:陈奕迅;作曲:陈辉阳;作词:林夕;编曲:陈辉阳
MTV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6a9-hKie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_DVsixxsk
2、《我的骄傲》(2003)——西九龙泓景台广告主题曲
主唱:容祖儿;作曲:陈光荣;作词:Anders Lee、黄伟文;编曲:陈光荣
MTV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oNNKxbaM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HNrAM0Fh0
3、《Love Song》(2007)
主唱:方大同;作曲:方大同;作词:方大同;编曲:Soulboy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xik4JT_hE
4、《喜帖街》(2008)
主唱:谢安琪;作曲:Eric Kwok;作词:黄伟文;编曲:Eric Kwok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Ll43QKvvc
(六)2010’s
1、《水百合》(2011)
主唱:王菀之;作曲:王菀之;作词:林夕;编曲:冯翰铭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D81C6JUKU
2、《罗生门》(2015)
主唱:麦浚龙/谢安琪;作曲:伍乐城;作词:黄伟文;编曲:伍乐城
MTVs:《罗生门》麦浚龙/谢安琪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5FljQZluTnQ;
《念念不忘》三部曲[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罗生门]麦浚龙(合唱谢安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AYSJtknpM;
解说:[立场新闻]麦浚龙三部曲其实是男人的成长三部曲https://thestandnews.com
3、《是有种人》(2015)
主唱:何韵诗;作曲:李拾壹;作词:林夕;编曲:周国贤/卢凯彤
M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F8idD6l4c
(责任编辑:王晓俊)
J609;J642.1;J617.5
A
1008-9667(2016)02-0001-09
2015-12-25
刘靖之(1935— ),香港人,祖籍湖北。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外聘专任教授,香港翻译学会学报《翻译季刊》顾问,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