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怡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低,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但低到这种程度,还是能让人大跌眼镜。
有媒体近日归纳,2005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好歹增长到了3726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一向被视为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兄弟,2005年的月均收入为875元,到了2015年则变为3072元(人社部)。
假设上述三个来源的数据统计口径一致因而可比,那么,在2005年,农民工的收入是应届大学生的55%,到了2015年,则达到天之骄子的82%,差距大大缩小。
好比有人花大价钱批量加工了产品,期望卖个好价钱。结果呢?问题出在哪儿?
首先应届毕业生的供给,由于大学扩招而大大增加了。从2001年至201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从115万人上升为765万人,增长了565%。而从2001年至2014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的增长则为63%。大学生毕业,回到乡村是少数,往城市发展的占绝大多数。单从这个数据看,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远低于大学毕业生的增长率。供给过多,价格下跌也是必然了。于是乎原来专科、高中生做的活,现在也用大学生做,当然平均收入也拉低了。
再从需求方面看。对于大学生眼高手低之叹,听了很多年了,也未必公允。没有太多社会和人际经验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眼界和处事本来就要给点时间磨炼的。不过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专业不对口的比比皆是。学中文、历史、社会学、哲学的,专业对口的岗位本来就少,便去做文案工作,做销售。起薪低,心理落差大,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反过来,学理工科的学生,处境要好一点。至少起薪要普遍高于文科生。根据《2012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2012年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排行榜前50位,理科专业占了78%。前10位榜单中,理科专业占了6席。而在平均月收入最低的榜单中,文科专业几乎全数包揽。看来用人单位对理工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比文科类专业还是要大。
这个逻辑也不难理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非常紧密。学有专长的理工科学生,当然更吃香。当然,同样大学四年,一般而言文科学生的日子远比理工科好混,似乎也是众人皆知的事。这个因素大抵也是有影响的。上了太轻松、太好混的专业,走上社会就不太好混了,似乎也合理。
这个现象倒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环球皆然。2015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对日本全国86所国立大学,下达结构调整通知。要求是或者废除文科,或者将文科合并进其他“社会需求比较高的学科”,一时引发物议,让学文的心寒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