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有效性

2016-09-21 15:14叶宝珠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复习有效性

叶宝珠

摘 要: 化学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是落实化学课程改革、体现化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而化学实验题是高考的必考题,是学生普遍感到难解决的考题之一,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题型之一。因此,实验题的解答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化学成绩。如何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一个重要途径。作者着重谈谈多年来实施实验复习有效性教学的感悟。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复习 有效性

1.引言

有效教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意思是说,教学不仅要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要会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所谓的复习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复习使学生获得发展,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1]。在诸多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上,我们尤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复习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于复习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性[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化学实验是化学这个科目的重点内容,是化学的灵魂,历年高考逐步加大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就化学高考而言,实验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因此区分度及难度相差较大,分值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化学实验能否有效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成绩的高低。按照《新课程考试说明》的要求:“在解答简单化学题目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方式、初阶领悟化学变化的原理,引导头脑的开放性,主抓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全面复习时,先让他们了解高考中化学实验的考点,知道复习的方向,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所以提高复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如何有效实施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复习的有效性,下面我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复习化学实验的策略把控。

2.方法与策略

2.1重纲顾本,调整关系,实行基础渗透性的策略。

2.1.1.领会“两纲”和“一本”的关系

“两纲”指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教学大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必然也是高考命题的出题依据,同时也是日常复习备考的出题依据。因而,仔细研究纲要,把握高考的“脉”,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捷径。“一本”即指教材,教材是依据大纲编写的教科书,是出题的来源,也是解题的根本。在复习时应认真钻研课本,深入分析“两纲”尤其是“考纲”突出重点知识点,领会新课标对考生的要求。实验复习时应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在教材的知识点上下工夫。对教材内所有考点的出处进行寻找,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探究、思考最终获取知识实现问题的解决,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挖掘教材的内在规律,使课本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

2.1.2摆正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任何学科复习的重中之重,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不能取代的。在复习中,以学科出卷大纲要作为复习指导,以书本教材为主体,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构架,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深入拓展,而其他复习工具的运用依然是为实现这个知识构架而存在的,因此不能舍本求末。复习自始至终都要教材为主,尽可能地让学生可以参与实验过程,通过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懂得实验方法的设计、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学会实验结论的表达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复习过程中处理教材不宜深奥、抽象、繁杂,教学过程设计为抓本质,正确理解理论;善提炼,建立理论联系。

2.1.3重视基础夯实和能力提高的关系

按由上至下的连接顺序在下表格中填入所选择的仪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这些试题体现出出高考对实验能力测试重视。但是对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未忽视,同时以这些知识为载体进行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由此才能逐步形成相应的能力。

2.2讲究方法,训练思维,实施能力培养策略。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高考化学中实验能力的考查是重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高的复习效率,必须让学生摆脱题海,用最科学的学习方式,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更是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实验复习中发挥实验质疑的作用使实验内容与所学的知识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的思维状态。如在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时,我设计了一道习题如何用实验证明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学生设计出很多方案:

Na:焰色反应法: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学生此时思维活跃思路有所打开,教师应抓住良机,问如何利用这些方案分析、归纳、筛选最佳方法,提出:哪个方案最好?哪些方案可行?哪些方案不可行?还有其他方案吗?同时与学生共同回顾可行方案的条件,最佳方案的标准。经过逐条讨论选出答案。这样学生通过习题既复习了离子的检验方法又掌握了实验设计方案的要点。在复习综合实验题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解题关键(审题)—回忆、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发散、迁移、逻辑、抽象等思维。

2.3学会反思,促进创新、实施能力提升策略。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把一些验证性的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原理、目的、观察要点、仪器特点等,并思考是否能对实验进行再次开发?如复习洗气瓶可提问:此装置还可有哪些用途(一瓶多用)?如对比空气轻的气体进行收集时,可采用短管进长管出的方式;反之可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如里面装满水时,则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问是否可对气体体积进行测量,为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实验不但能增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复习效果,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习惯,积累实验经验,培养探索精神。同时教师在复习教学中精选高考实验试题进行剖析,分析试题结构和在中学实验的影子,讲解如何读题、析题、体会仪器用途、搞清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迁移解答,思考能否用其他方法做类似实验,或用这些仪器做其他实验等。如排气法常用向上、向下排空气法,排液法最常见的是排水法。而实际上,根据需要,可将“空气”、“水”替换掉,选择其他气体或液体进行收集。

这些新情境试题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异常”现象的辨析,验证性实验的设计,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判断和实验方法的选择能力,实现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的提升。此外,也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在复习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实验相关技能,此时也要避免急于求成或是将较多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否则将欲速则不达。要根据教学目标,制订较长远的计划,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较高水平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结论与探讨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综合的素质与能力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中实时有效地渗透到化学实验复习中。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建的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交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学习思路。化学实验不是单纯地教学生认识仪器和药品,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快速有效地解题,学会认识和理解事情的重点,从而在将来把所学的运用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总之,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用心筹谋精心准备。教师讲究教法,学生讲究学法,时刻关注复习的有效性,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朱似梅·化学课堂运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5(Z2):29-31.

[2]王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Z2):33-36.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复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