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贺
(许昌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
——以地方高校为研究视角
许庆贺
(许昌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根据创业教育规律以及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而构建的。在摸索和践行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过程中,地方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知行结合、立足地方的原则,同时还要以创业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创业工程建设为依托,以优化创业环境为支撑,不断增强其现实可行性。
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基本内涵;构建原则;实现路径
近年来,“就业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推动大学生创业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受到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主体,积极探索并构建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正是根据创业教育规律以及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而构建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本文就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及实现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所谓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就是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对创业的认知水平,兼及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将大学四年划分为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四年级三个阶段,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创业实践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结构图
具体地,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第一阶段——大学一年级:培养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
大一新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普遍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创业作为一个新名词,对大一新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创业能力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基本知识的传授上。这一阶段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起点,是大学生日后开展创业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能否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环节。
基于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知识传授的实效性。地方高校应科学地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构建专业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协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为补充的课程体系”,[1]有效地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法规等创业基本课程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课堂讲授,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开拓创业思维,了解创业基本知识,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第二阶段——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培养创业精神、塑造创业品质、锻炼创业技能
大二和大三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尝试。在掌握了一定的创业基本知识后,大二和大三学生就有了尝试创业的欲望。基于此,创业能力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创业精神、塑造创业品质、锻炼创业技能上。这一阶段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间阶段,是把创业知识向创业技能转化的过渡环节。
地方高校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塑造创业品质、锻炼创业技能的主要阵地。地方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实施课堂内外一体化,将第二课堂培养计划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主渠道功能。通过“创业论坛”、“企业家讲堂”等活动,邀请创业指导教师、知名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交流创业经验,分享创业感悟,激励创业精神;通过“创业模拟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活动,激发创业思维,锤炼创业心理品质。此外,还要以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将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相结合,实现创业知识向创业技能的转化。
(三)第三阶段——大学四年级:积极开展创业实践
大四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勇于实践。通过大学前三年较为系统的创业知识学习、创业素质及创业技能的培养,大四学生具备了进行创业实践的基本条件。基于此,学校应积极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创造有利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这一阶段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阶段,也是将创业知识、素质和技能升华为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
大学生创业实践需要一系列的外部条件支持。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咨询,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政策、法律等问题。同时,还要努力牵线搭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将自身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等以资本入股的方式进入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
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重在充分发挥其实效性。为此,地方高校在开展这一项工作时,要遵循以生为本、知行结合、立足地方等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地方高校要把以生为本的原则贯穿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并着眼于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业能力的深入发掘。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个性,坚持因材施教。“在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学生呈现出不同阶段特有的身心特点,面临不同阶段特有的发展主题”。[3]因此,要根据学生个人价值取向、性格特征以及创业条件的不同,提供“菜单式”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才能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阶段性发展和递进式培养。
(二)知行结合原则
知行结合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既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拓展实现,又要以实践性为核心,建立其科学的运作、评价体系,保障创业能力的有机形成提升”。[4]因此,地方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托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奠定创业基础知识,树立创业观念;一方面要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作为有效载体,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向创业能力的良性转化,全方位地提升创业能力。
(三)立足地方原则
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和行业基础以及特殊的文化资源,加强与地方的社会联系,开门办学,努力使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一方面采取“走出去”战略。地方高校要努力开发和整合地方各种资源,广泛建立与地方的外部联系网络,逐步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及相关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而以此为桥梁或中介,推动大学生到地方企业中实习、兼职,促使大学生在具体实践中锻炼创业技能。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战略。地方汇聚了相当多的企业家或成功创业者,他们在创业问题上有着独特的经验和体会,尤其一些具有学术背景的企业家更是有着相对深刻的思考。地方高校可以聘请上述企业家或成功创业者,或到创业基地担任创业导师,或作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人格影响力和经验示作用。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践行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以创业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创业工程建设为依托,以优化创业环境为支撑。
(一)以创业课程建设为基础
创业课程建设是分段递进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根据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地方高校应规划和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融入学生的课程培养方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一方面,创业课程的设置要力求科学化,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创业教育。“实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要以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对创业的认知程度为依据,构建由浅入深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真正把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大学教学中。”[5]对大一的学生以培养创业意识为重点,开设创业通识类课程,如《创业学》、《创业管理学》、《创业实务》、《创业法学》等;对大二、大三学生以培养创业能力为重点,开设创业核心类课程,如《创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市场经营》、《企业管理》、《公司法与合同法》等。同时,还要辅以创业实践类课程,如创业设计、创业模拟等。通过科学的创业课程设置,奠定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并为其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转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创业课程的教学要力求灵活化,“要大力提倡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课外训练式、情景体验式、创业基地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法。”[6]通过不断改进创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增进创业课程的吸引力,提升大学生对于开展创业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以创业工程建设为依托
所谓创业工程就是要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升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战略高度,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造基础性、系统性的服务平台。创业工程建设是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依托。
在加强创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着重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方面要设立创业教育基金。切实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用于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培训和孵化等活动,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可靠和充分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搭建创业活动平台。整合包括团委、学生处、就业处、后勤等在内的各部门资源,建立以高校创新创业园或创新创业学院为主,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平台,有计划地举办创业知识讲座、专题培训、论坛、沙龙等活动,有组织地参加或开展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各类创业比赛,努力促进大学生将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能力。此外,地方高校应多渠道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加大大学生创业协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基地、大学生科技园、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校外实践基地、科技信息中心等高校创业孵化器的建设”,[7]鼓励大学生依托自身的核心技术、产品或服务,积极进入市场,实现自主创业。
(三)以优化创业环境为支撑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以一定外在条件作为支撑。政府、社会和学校作为大学生创业的责任主体,必须发挥“三位一体”的作用,共同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有利环境。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扶植,尤其是“政府的投入、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等工作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出台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联合相关企业和银行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导师、创业资源、创业政策等咨询服务”,[9]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和创业方向。
地方高校的引导和支持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要努力构建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培育优良的创业文化,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从而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地方高校要通过创业知识讲座、宣传创业成功典型、参加创业大赛等活动,使创业文化完全渗透于校园文化中,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争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让独立创业的精神和行为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10]同时,地方高校还要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内环境和发展空间,在创业场地、创业资金、创业培训等软硬件方面给予大力地支持。
[1]高桂娟,苏洋.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
[2]罗三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3]杨晓慧.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与策略选择[J]. 中国高等教育,2010 ,(18).
[4]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30).
[5] [8]段美,欢佩君,赵亮亮.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81).
[6]郭韶敏.高校创业教育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3 ).
[7]刘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江苏高教,2010,(3).
[9]房芸.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3).
[10]周宗辉.创业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J]. 教育与职业,2014,(33).
[责任编辑:董士忠]
2016-06-01
本文为许昌学院教学研究项目(02014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许庆贺(1978-),男,河南焦作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业教育。
G642
A
1671-5330(2016)04-01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