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校工会,河南 郑州 450002 )
郑州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测度分析
王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校工会,河南 郑州 450002 )
测度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前提,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软化系数和产业结构水平系数来测度郑州市及其所辖各区县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这对于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于构筑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郑州市
21世纪以来,郑州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三年国务院相继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的整体方案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郑州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历史和政策机遇。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郑州市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郑州市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一产业整体生产水平落后,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偏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产业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高,高碳化特征显著;产业创新驱动力较差,产业链条较短或环节缺失等;在重大机遇面前,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因此,调整郑州市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近年来,郑州市一直在尝试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调整升级,为衡量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演化方向和合理性,本文采用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来度量。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源于杨晓猛所构建的测度市场化进程中转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1],该指数包括目标层、领域层和指标层三级指标,通过赋值加权进行指标综合,既能克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又能避免实证估计的有偏性[2],产业结构调整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1】,指数值越大,说明区域产业结构越高级,产业结构调整越合理。表1是各级指标及其权重,表2则给出了郑州市2003-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指数的具体构成。
近11年来,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并没有顺应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3],而是先增加后下降(表2),在郑州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及其构成中可以发现,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郑州市发展较快,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合理,产业变动情况指标所反映的综合增长速度,即三次产业增长率加权平均接近0.2(2009年除外),劳动力分布结构约为0.41,产业部门贡献率平均可达0.383;而自2011年开始,在十二五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调控下,郑州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自2011到2013两年内则下降了0.09,劳动力分布结构和产业部门贡献率均有所减小,产业结构因发展战略导向而开始倾斜。目前,郑州市的发展方向仍然以重视工业为主,发展高、精、深的现代化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尽管郑州的工业结构是在不断地优化升级中,但其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非十分合理,只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国家新常态,提升郑州市人民的生活水平。
表1 产业结构调整指数的指标构成及指标权重
表2 郑州市2003-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及构成
产业结构软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以知识和技术生产为关联的软产业结构的过程。包括两层含义: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表现出软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经济服务化趋势;在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生产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4]。自20世纪中期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产业结构开始出现软化趋势,即产业结构服务化、高技术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等,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郑州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软化与硬化产业的划分可以用软化率来衡量,软化率大于60%为高软化产业,40%-60%为低软化产业,小于40%为硬产业。软化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计算,一种是非物质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即软化率=非物质投入/(非物质投入+物质投入),另一种是非物质投入与工资费用之和占生产总额的比值,即软化率=(非物质投入+工资费用)/生产总额。软化系数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实际的产业结构软化程度,具体可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a1)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地区就业总人数的比重(a2)进行分析,软化系数(a)是二者的算术平均值,即a=(a1+a2)/2。表3和图1是2013年河南省、郑州市以及各区县软化系数的计算结果,以此对比分析郑州市的软化程度。
表3 郑州分区县软化系数(2013年,%)
注:数据来源于《郑州统计年鉴2014》、《河南统计年鉴2014》。
图1 郑州分区县软化系数
根据表3和图1可知:(1)郑州市的产业结构软化程度较高,比河南省平均水平高出11.7%,且市辖区和辖县(市)也均高于全省均值。(2)郑州市市辖区的软化度为47.9%,明显高于全市均值41.5%,且均比郑州其他县(市)高,比软化度最低的登封市高出17.9%。(3)产业结构软化度在郑州市各辖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中,经济特区郑东新区的产业结构软化程度最高,高达83%,主要以金融商务、商住物流、信息科技、科研教育等软产业为主,知识、技术等软要素产出率较高;其次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的金水区,产业结构软化度高达80%;二七区是郑州市的商贸中心,71.4%的产业结构软化度源于其强大的商业服务功能;在低于全市产业平均软化水平的各区中,航空港实验区最低,主要是由于目前航空港区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主要功能之一则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在就业结构中尤以制造业就业人数最多,第二产业总人数277536人,其中制造业人数为277186人,占比99.8%;郑州新设立的经开区和高新区的战略定位都是国家级开发区,经开区以汽车、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为主,软化产业相对较少,而高新区则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服务业比重较小,因此二者的产业结构软化度相对较低,不超过30%;此外,作为铝工业基地,上街区是典型的工业型城区,硬产业较为发达,产业结构软化度仅为26.2%。(4)郑州的五个县级市之间差别不大,均在30%左右,而中牟县的软化程度高达46.8%,几乎与市辖区持平,高出平均值5个百分点,尽管中牟县的汽车装备制造业较为发达,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55%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34%高出11%,但从就业结构比例来看,其软产业的就业比重59.6%远高于硬产业,因此,其产业结构软化程度较高。
产业结构水平判别是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综合度量,综合评价不同产业的相关特征,确定个别产业水平,是衡量一个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水平的基础。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产业水平的集中体现,其伴随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地加深而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采用劳动生产率作为衡量产业水平值的指标,以此测度整个产业结构系统的产业结构水平H,计算公式如下[4]:
(3-1)
式中,n代表产业结构系统的产业部门个数;ki为第i个产业部门产值占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产值的比重;hi是指i部门的产业水平,即为i产业的劳动生产率hi=pi/li,pi为i产业的产值,li为i产业的劳动投入,用该产业的从业人员数表示。
在不改变曲线变化趋势的前提下,为提高产业水平变化的敏感性,防止低劳动生产率产业的变化被高生产率产业掩盖,对劳动生产率hi进行开方处理,可得:
(3-2)
为研究目前郑州市的产业结构水平,对2013年郑州各区县的三次产业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如表4和图2。
表4 郑州分区县三次产业结构水平测度(2013年)
注:下标1、2、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表中缺失数据是由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而导致;数据来源于《郑州统计年鉴2014》与《河南统计年鉴2014》。
图2 郑州分县市产业结构水平贡献度(2013年)
从纵向来看(表4),郑州市的第一、二、三次产业水平、贡献度及整体的产业结构水平分别大于河南省,说明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河南平均水平,且由其产业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结构也优于河南整体的产业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1)郑州市第一产业平均水平最高为21.78,比全省平均值1.26高出20.52,郑州市的发展主要靠二三产业带动,产值较少的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且主要分布在县和县级市,尤以中牟县为主,其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达11.07%,比全市的2.37%高约9个百分点,比市辖区高出10个百分点,但其产业水平相对较低,而新密市第一产业水平最高,达123.5;(2)郑州各区县(市)自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水平相差不大,除航空港和中牟县外,其他地区差值不超过2;市辖区第三产业水平均值高于第二产业1~2个点(上街区和经开区除外),说明郑州市辖区的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在全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贡献率较大;与之相反,县和县级市的第二产业水平比第三产业水平高,其经济发展阶段稍落后于市辖区。(3)各区县之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市辖区和县(县级市)之间,而各辖区之间以及各辖县之间差别较小。郑州市产业结构水平明显优于河南省,其产业结构水平系数H比全省高3.4;与三次产业水平不同,郑州市市辖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均低于各县(市),其中,市辖区中水平系数最高的郑东新区(H=6.55)比县(市)中最低的登封市(H=7.1)还要低0.45,这主要是由于县和县级市的第二产业贡献值较高。(4)郑州市各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度差别较大(见图3-5),第一产业贡献度最小,均值只有0.52;市辖区的产业结构水平构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三次产业贡献比为0.32:1.98:2.96;在县和县级市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贡献值只有1.5和1.75,第二产业贡献值最大,平均值为5.23,比市辖区高3.25。
表5 郑州分县市经济水平、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2013年)
图3 郑州分县市经济水平、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气泡图
(注:由于新密市与其他县市的产业水平系数和差别较大,因此采用主次坐标轴将其分开,“产业水平系数和1”是指除新密市外其他县市的产业水平参考坐标轴,“产业水平系数和2”是指新密市的产业水平的参考坐标轴;横坐标为不同县市的产业结构水平;气泡的面积大小反映人均GDP高低。)
横向分析三次产业水平及其对整个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度(表4)可以发现:(1)地区产业经济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一般而言,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相对也较高(见表5和图3),新郑、新密和巩义的人均GDP、产业水平系数和、产业结构水平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有能力去调整升级其本身的产业结构,转变其发展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阶段。(2)第一产业对郑州市产业结构水平影响较小。表4和图2显示,在河南省、郑州市以及其所辖区县三个尺度上,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就业人数及其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度都远远小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在郑州所辖的各区县中,产值比重最高的中牟县仅为11.07%,而第一产业贡献值最大的郑东新区也只有1.89。 (3)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依然是决定产业结构水平的主要因素。如今,郑州市已进入工业发展阶段的中后期,第二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郑州各县和县级市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第二产业贡献值最大,平均值为5.23,比市辖区高3.25。(4)相对滞后的第三产业严重阻碍了郑州市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郑州市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度太小,市辖区贡献度相对较大,最高的二七区的贡献值也仅为4.18。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小,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导,因此,要调整升级郑州市产业结构,就应该关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优化发展,在保证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康珂. 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D]. 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张淑玲. 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问题研究[D]. 郑州大学, 2011.
[3]吕铁, 贺俊, 邓洲. 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前沿综述[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0,(3):66-73.
[4]周荣荣. 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J]. 江苏社会科学, 2012,(6):78-83.
[责任编辑:董士忠]
2016-03-16
王锋,男,河南新乡人,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F264
A
1671-5330(2016)04-0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