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安阳地区万金渠空间演变及动力探析

2016-09-21 03:20史行洋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万金安阳县支渠

史行洋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明清时期安阳地区万金渠空间演变及动力探析

史行洋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万金渠是在原有一条干渠的基础上,在明清时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从空间上看,明清两朝又在城东分别修建北、中万金渠,城西依旧是一条主渠,但是支渠明显增多,在空间上表现为星罗棋布的形态。通过说明其在明清时期中的空间发展演变过程,做出各个时期平面分布图,其自身发展变化因素是与当时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以及气候、地形与政府政策的影响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安阳地区;万金渠

一、 引言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西倚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明清时期是彰德府府治所在,本文中所指的历史时期安阳的范围主要是指现在的安阳县,即东至今内黄县,西到今林州市,北接今磁县,南临今汤阴。这里地处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年际间变率较大,[1]自然降水的不足与不稳定不利于传统雨养农业的发展。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与有效防范水灾是安阳地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以农立国,而水利又是农业的命脉,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是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的共识。在唐朝前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清廉,气候温暖,特别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华北地区兴起了修建水利设施的浪潮,[2]安阳地区的万金渠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修建的。

关于万金渠,最早记载它的是《新唐书·地理志》,此后《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史料中都有记载。最近30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渠的历史价值,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万金渠的文章①如万金渠道管理处:《万金渠孙平闸初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市铁西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安阳市铁西区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第13页。《万金渠的前前后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安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许作民:《万金渠小考》,《安阳古今地名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84页。马雪芹:《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古今农业》,2000年第3期,第9页。王迎喜:《安阳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等。。以上文章都不同程度的提到了一些关于万金渠的历史演变及灌溉作用,特别是程森提到万金渠的修浚是受到国家层面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方文献中的资料,通过对万金渠在明清时期的空间发展进行详细梳理,解释万金渠怎么从一条干渠发展成三条干渠以及众多支渠,从而尝试做出各个时期平面分布图,最后探讨其自身发展变化因素是与当时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以及气候、地形与政府政策的影响密切相关。

二、万金渠的发展

万金渠,是指在唐朝时从安阳河引出来的一条人工渠道,当时叫做高平渠,以今日地望来看,其当时经过路径为从城西约30里的高平村东流到安阳城西转向东南,到城东南20里左右注入广润陂。《新唐书·地理志》中提到:“(安阳城)西二十里有高平渠,刺史李景引安阳水东流灌田,入广润陂,咸亨三年开。”[3](见下图1)到了宋朝以后,“韩琦判相州再疏之,置水磑,改曰千金渠。其水绕城而流。”[4]从这可知,韩琦不仅再次修浚高平渠,而且自城西引渠水沿城北流,分水入城,灌注园地,置水磨“岁名酒官造曲几三千石,以纾民劳”。后“人不能渠流,岁小至不能动磑。元祐二年(1087)年,知州事侍御史杜纯易作立轮”[5]。元祐四年(1089年)知州事李琮,又别开新渠口,水量大增,除供水磨外,余水北流至清流村北入洹。[6]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千金渠的“余水”已经北流至清流村,而清流村在城东北方向,这与唐代高平渠在城西只是向城东南方向的走向对比,表明此时千金渠较前代有所延展,已经在城西分为两路,一路为东北走向,在清流村北入洹河,一条是原路流向广润陂。换句话说,这时候已经有在城东发展南北两条支渠的雏形了。(见下图2)元代的万金渠因为种种原因,水渠几乎变成水沟,表明渠中可能还有涓涓细流。《万金渠的前前后后》引段邵村净佛寺延祐五年(1319年)碑文提到,元代“万金渠,民唤千金沟。”[7]据《河南通志》载:彰德路总管高鸣曾复浚曲沟至清流口,能灌溉农田千亩。按今日地望来看,曲沟到清流口(即渠水入洹水交汇处),这和宋代相州知州李琮修浚后的路线是一致的,也就是万金渠在城西转向东北的那条支渠。这时候并没有提到万金渠南边那条支渠,可能是当时渠道畅通不需要修浚的缘故亦或者淤塞不通已经废弃。或许是在这次疏浚以后,千金渠才正式改名为万金渠的。根据清乾隆《彰德府志·艺文志》中载金代《商王庙碑》有“六峰秀而明,万金通而利”的记载以及清乾隆《彰德府志·艺文志》中元代《渔庄记》又有“去太行山麓三舍洹水界,其下号万金渠”之语,[8]由上面提到的“万金通而利”可见至少金代高平渠已经同时有万金渠的名称了,很有可能两个名字在金代是并存的。明郭朴《重修万金渠碑记》碑说:“后以旧称万金名美,大书刻石置官道上。”这“旧称万金”指的是唐宋时期洹水以北的万金渠名。宋末此渠已堰塞,故千金渠可以改称万金渠。而且值得一说的是,之所以改名为万金渠,除了上面提到的其有“利不下数万金”,还有同源的因素,即高平渠跟魏武万金渠都是引洹水而成的水利,不过这时候魏武万金渠早已废弃不用,所以用万金渠的名称。换句话说,高平渠最终叫做万金渠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金名美”,另一个是与之前已经淤塞不通的万金渠都是引洹水造福百姓,所以借用之。

以上是明朝前万金渠发展的情况,即主要是在城西发展,还没有在城东发展起来,不过在城西已经分为两支,一支路线转向城东北方向的清流村入洹,另一支仍是东南方向注入广润陂。下面是明清万金渠发展的情况,也是本文讨论重点。

图1唐代万金渠示意图

图2 宋代万金渠示意图

(注:图1、2据嘉庆四年《安阳县志》卷1改绘,下面明清时期也是据此改绘)

三、明朝万金渠

明朝一代200余年,万金渠“通塞靡常”,[9]所以据文献记载,明代曾多次修浚万金渠,并将城北之干渠从清流向东延长。又在城西干渠、城北干渠上又修了许多支渠。《明史·河渠志》里面有明代最早有关修浚万金渠的记载,“宣德八年(1433年),修安阳广惠等渠”。[10]嘉庆《安阳县志》解释说广惠渠应是“高平、万金支渠之异名”。而且《明史·河渠志》载弘治六年(1493年):“敕抚民参政朱瑄,浚河南伊、洛,彰德高平万金渠”。这里是高平万金二名连用,也许官方还是对于两个名字都是认可的。明弘治间(1488~1505年),万金渠仍然发挥着灌溉作用,弘治以后“渠流渐淤”,原因可能是水流下切导致河床低于渠口或者是山洪暴发挟带大量泥沙堵塞渠身,万幸的是渠身完好。据崔铣自己(1478~1541年)回忆,他小时候万金渠还发挥着作用,但是长大以后水利不兴。明朝诗人谢榛(1495~1575年)有一首诗,题名为《高平渠》,[10]可知明代中晚期高平渠名仍为人所知晓。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知府陈九仞和知县刘宇等命人在万金渠上建1个大闸,7个小闸,这是万金渠有史以来最早的建闸,旁边修筑石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材料是石头,这是以往不曾使用的,这对于万金渠以后更好的发挥水利作用无疑起着很大的帮助。郭朴(1511—1593年)写有《重修万金渠碑记》(1587-1590年),则称其为万金渠,并且说明重修的原因是因为之前淤塞不通。[8]万历十九年知县李应策又重修闸堰,并建盖村、流寺支渠闸。二十三年知县朱冠重修堰闸,并且于流寺渠开四条支渠,盖村渠开13条支渠,结果是“灌溉视昔倍焉”。[11]各支渠名,这可以从万历二十三年大理寺卿吴定的《重开万金渠支渠碑记》上看的很清楚,从《碑记》中还可以得知在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的时候,万金渠的南北支渠已经发展成型,支渠都各自有自己的名字。修成之后,当地被称为“河北之江南”,[8]虽可能夸大之词,但也说明当时确实是大兴水利之后,农业用水有了较大改观,并且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清朝《彰德府志》中说“过水亩可一钟,他田秋禾石计不半,而近水三倍过之”,吴定不禁感叹道“斯其水利之明验,可以灼当时而芳千古矣。”[8]这种评价可能有夸大事实的成分,但不能否认万金渠当时确实发挥了很大的灌溉作用,同时也说明其大兴水利带来了农业上的发展。这时候城西万金渠干渠开始修建了大量的支渠,比如流寺村新修4条支渠和盖村新修13条支渠;城东万金渠的北支渠发展到城东的永和村,最终汇入洹河,而南支渠还是注入广润陂。(见下图3)

图3明代万金渠示意图

四、清朝万金渠

到了清朝,情况开始与以前不太一样。政府为了补充卫河的水量,于是把洹水引到卫河中,早期漕运与万金渠用水并没有出现矛盾,相反“疏浚维勤,民享其利”。等到康熙十一年(1672年),彰德知府邱宗文与安阳知县高启元修浚高平渠,同时还有南北支渠。然而随后有人进言说“浚渠妨漕”,后来还是由巡抚佟凤彩亲自勘察水源认为渠口水源充足,“于运务无碍”,[11]此事才不了了之。但是到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还是因为“运道水涩”而不得不堵塞渠口以此济运。但是这样又导致民间用水的不便,后来为了消除矛盾,总河巡抚立下放水规则,规定“每年于三月初一日起,至五月十五日止,以竹络装石,堵塞渠口,使大流济运,余水灌田,过此悉听民便。至于民间放水,俱为分派日期,其永和中大渠灌田,以每月处一日起,至初六日止,十六日起,至二十一日止。其盖村渠灌田,以每月初七日起,至初九日止,二十二日起,至二十四日止。其南流寺灌田,以每月初十日起,至十二日止,二十五日起,至二十七日止。其北渠沟灌田,以每月十三日起,至十五日止,二十八日起,至三十日止,不得紊乱”。[12]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知县马国桢因为从北曲沟及盖村西闸这一段水渠除了灌田还剩有水,便在观察地形之后在孙平村新开渠闸,从此孙平等村“始沾水利”。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又因为“清流口陡泻,创建石堰,以资蓄洩”。等到雍正五年(1727年),再次修浚高平渠,史载“宽一丈二尺,深知九尺不等”。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陈锡辂修浚之,并且提到修浚的是因为河流浑浊,容易淤塞。为了防止再次淤塞不通,规定民间要按照“地亩挑浚”,也就是发动民间的力量共同防御,结果是“无淤浅而其利永矣”。南北二干渠又称南万金渠、北万金渠,分别长20和60华里。[13]乾隆十年“又新开中万金渠,自东关经盖津、瓦亭等村,灌溉二三十个村庄,长约50华里”。[14]这样,在清朝乾隆年间,万金渠最终形成在城东为三大干渠,在城西为一条主干渠的灌溉网络,各支渠更是不能悉载,在安阳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利设施网,这给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因为春天大旱,河道总督杨立德与巡抚何煨奏请济运之期从四月初一起,也就是比之前的要推迟一个月,获得批准;后来又因为漕米折色停止济运,所以45日封闸的规则也就作废,这对于当地的农业发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到了光绪八年(1883年),彰德分府与安阳县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渠道经常堵塞的问题,号召人们集资“全堰尽筑以石”,并且把洹河的水流全部引到万金渠内,使得当时万金渠沿线附近从没有灌溉过的地区也能得以灌田。至此,安阳万金渠发挥水利作用到了极致。(见下图4)

图4清万金渠示意图

五、明清时期万金渠空间发展的原因

万金渠在明清时期发展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地方政府对于它的管理明显加强,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清两朝多次修浚万金渠,并且设立法规要求村民只能在规定时间内灌溉田地,从而使灌溉田地更有秩序性。而这又恰恰说明当时农村社会对于用水是有矛盾的,要不然政府也不会进行立法干预;二是万金渠在城东三大干渠建设与城西万金渠干渠的多处设闸局面的完成。那么明清时期万金渠的发展演变的动力是什么?探讨一下其内在原因是有必要的。

(一)安阳地区在明清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客观上要求土地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来养活这些人口。据顺治《河南通志》记载关于明朝时期彰德府的人口数字,见表1。

表1 明代彰德府人口数字

从表1可以看出彰德府的人口在明朝前期基本上是保持增加的态势,只是嘉靖年间比正德年间要少7846人。再看明嘉靖年间《彰德府志》中,载有安阳县户口,分别是11934户和100696口,也就是说安阳县人口几乎占整个彰德府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实这个比例还可以通过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中的数字得到印证,见表2。

表2 乾隆年间彰德府人口数字

由表2可见,到乾隆年间,安阳县的人口依然要占彰德府的三分之一强。由此可以看出,安阳县人口大约占整个彰德府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古代农业社会,人口多少无疑代表了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安阳当然也不例外。安阳县的人口是彰德府最多的,表明当时农业发展的比较快,而当时万金渠是安阳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必然对于农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正如何炳棣所说“明、清和近代土地利用的不断改进是人口增长的一个有利因素。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多少由于农业劳动密集度的增加,但更主要由于多种农作物的稳步改善”。[15]不过当时安阳地区粮食作物主要还是小麦和谷子,小麦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来灌溉,而万金渠恰好可以提供大量农田用水。反过来讲,人口的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粮食,而增加粮食产量除了开垦更多的可耕土地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那么水利对于其粮食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早在明万历乙酉、丙戌两年中,河北大旱(指豫北地区),导致安阳地区“禾麦罕成,流移载道”,这时候知府接受大家的建议就是重新修浚万金渠,“堰土壘石为基”,最终“灌田顷亩不可胜计,收获视他处独饶。”从这一点上说,万金渠对于提高土地亩产产量可谓是至关重要的。就连当时人们也感叹到“水之性,导之则顺而利兴,壅之则逆而贻害”。

(二)农业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共同作用的产物,[16]所以气候的改变,特别是降水量减少,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而明清两朝大致处于明清小冰期时期,降水量偏少,温度偏低,气候灾害偏多,水利设施的有无当然对于发展农业更是关系重大。根据《安阳县志》记载,安阳县1951年至1980年平均降水量为606.1毫米。最多年份(1963年)为1182.2毫米;最少年份(1965年)为271.9毫米。年际间变化很大,区域分布也不均匀,有中部偏多,东西偏少,西部多于东部的特点。[17]这说明安阳地区降水量存在着时间与空间分布的不一致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对于发展农业来说是致命打击,所以大力修建水利设施对于发展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之所以形成城东三条支渠,即北万金渠、南万金渠和中万金渠同时支渠不是很多,而城西只有一条干渠的同时支渠较多的原因,还与安阳当地的地形地势有莫大关系。因为安阳地区的地势为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状展布。西部是太行山余脉,峰峦林立;稍东,两岭沿县境分据南北,连绵起伏,延伸至中部;再东,地接华北平原,沃野坦荡,一马平川。[17]以今日地望看,今天的水冶镇东部、蒋村乡南部和曲沟乡多为山前丘陵地区,需要灌溉面积很大但是由于耕地较为分散,所以可修建大型干渠的条件不太具备,需要加上许多支渠来完成灌溉;而城东基本上属于平原地区,虽然可灌溉面积很大,但是多为平原,所以修建三条干渠是相对容易可行,对于灌溉也是便利,再加上较少的支渠便可以满足灌溉的需求;还有一种原因是平原地势低,除了水渠灌溉还有“凿井者十之七八”,也就是井田在平原地区较为普遍地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于水渠的依赖。从而可以看出地形的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万金渠的分布格局。

(四)政府的重视。上面也曾提到每次修浚万金渠大都是在知县或者知府的组织下进行的,特别是到明清两代修浚次数明显增多,这与明清两朝大力支持修建水利设施是分不开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要求地方要“民以水利条上者,即陈奏”,而且“终明世水政屡修”。[9]等到清朝定鼎中原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曾“举凡直省水利,亦皆经营不遗余力”。[18]从明清地方志中记载修浚万金渠次数进行统计,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还是大致可以反映出实际情况的。(见表3)

表3 从唐到清历代政府修浚万金渠次数表

(五)之所以正德年间引万金渠水入护城河,可能是因为在正德初年的时候有以刘七为首的河北农民起义主要在河北河南间的州县见进行战争,[19]到了正德六年的时候,农民起义军曾来过安阳,[8]当地政府可能是为了增强防御力量,所以把万金渠与护城河联通。

小结

万金渠在唐代开凿以后历经1000余年,期间屡次堵塞不通,但是经过历次修浚后会再次发挥着自己的灌溉作用。历史上多次修浚万金渠这本身说明其对于当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尤其在明清时期随着发展成城西和城东两部分使得灌溉面积大大增加。本文通过探讨明清时期万金渠在安阳的发展变化是与当时人口增加客观上要求土地生产更加多的粮食以及安阳县城东西地形的影响和政府的要求局部战争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1]安阳县志编撰委员会.安阳县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172,183.

[2]李增高.隋唐时期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J].农业考古,2008,(4).

[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三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5,591.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9[M].北京:中华书局,2005,2320.

[5][明]崔铣.彰德府志·卷一·六[M].嘉靖元年刊本.

[6][南宋]杨仲良.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九十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935.

[7]河南省安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编.安阳文史资料·第1辑[M].1986.

[8][清]刘谦修.彰德府志·卷二十五·卷十七[M].历史时期引洹建渠的有两个万金渠,一是魏武时期建立,不过宋末已几废不流;另一个是高平渠改名所致。参见张之.邺下古渠考[J].中原文物,1995,(1),106—112.

[9][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4,2154.

[10]金静编.安阳古艺文选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

[11][清]贵泰修.安阳县志·卷六[M].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12][清]田文静修.河南通志·卷十七[M].雍正十三年刊本.

[13][清]赵希璜修.安阳县志·卷六[M].嘉庆四年刊本.

[14]许作民.安阳古今地名考[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184.

[15]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00,199.

[16]何凡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理研究,2010,(12).

[17][民国]续安阳县志·卷三[M].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8][清]赵尔巽撰.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6,3823.

[19][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176.

[责任编辑:郭昱]

2016-05-0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项目编号:13AZD033),

史行洋(1991-),男,河南安阳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历史地理。

K248

A

1671-5330(2016)04-0058-06

猜你喜欢
万金安阳县支渠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吐鲁番市景观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洞庭秋月
安阳县
李万金的“致富经”
安阳县
渠道流量及流量分段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安阳市灌区支斗渠管道化改造可行性分析
集雨水窖在安阳县西部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运用
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安阳县水土流失治理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