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学成, 苏 勤, 王 诺
(1.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2.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部,上海 200241)
黄山旅游国内研究概况、热点与趋势
毕学成1,苏勤1,王诺2
(1.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2.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部,上海200241)
文章运用Citespace对1983年至2015年间的国内黄山旅游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同时定性分析了黄山旅游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认为33年间学者们针对黄山旅游所进行的研究面主要基于旅游者的行为与特征、旅游影响、旅游资源特性、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以及旅游控制与设施设计等视角,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旅游经济、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战略等方面。在研究区间内,黄山旅游在空间上呈现出了由黄山风景区向外围扩展的趋势,在研究方法上则实现了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了横向延展与纵向深入的趋势。
黄山;旅游;知识图谱
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黄山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时还走上了可持续化的绿色发展道路。黄山市旅游业的巨大成功也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使得黄山市成为了旅游研究者研究的重要案例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选择黄山旅游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无论是对促进黄山市旅游业发展,还是丰富旅游研究理论成果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当前,国内已经有学者对旅游学科研究进展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在宏观层面上对整个旅游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1-2]。还有一部分学者则对旅游学科中的某一个方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这类研究有山地旅游研究进展[3]、海岛旅游研究进展[4]、边境旅游研究进展[5]、女性旅游研究进展[6]、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7]、低碳旅游研究进展[8]、影视旅游研究进展[9]、宗教旅游研究进展[10]、城市旅游研究进展[11]、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12]、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13],等等,这种类型研究分布于旅游研究的各个方向,是旅游文献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学者们在旅游文献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当前鲜有学者从区域视角出发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区域是旅游资源的载体与旅游行为的发生地,选取合适的案例地也是进行旅游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可以说区域旅游研究进展能够在微观层面上反映出旅游学科的发展进程和态势。基于此,本文选取黄山市旅游研究进展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30多年来黄山市旅游研究的整体概况、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这一方面可以更加简明直观地展现30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山这一典型旅游案例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则是能够通过以黄山市为缩影折射出30多年来我国的区域视角下旅游学研究的演变过程。
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选取“黄山”、“黄山市”、“徽州”、“西递”、“宏村”等主题词与“旅游”主题词进行并含检索,时间跨度选择为1983年至2015年,通过人工剔除部分不相关数据最终共得到404条最终数据,最后选择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
1.主要发文期刊分布
国内对黄山旅游研究领域发文量比较多的期刊有《黄山学院学报》、《资源开发与市场》、《旅游学刊》、《人文地理》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以上期刊发文量累计发文占比28.22%。其中《黄山学院学报》发文数量最多,这是由于黄山学院是黄山旅游研究的重要机构,有关于黄山研究的成果数量很多,学报作为校办学术刊物发表本校师生的研究成果现象比较常见。《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地理研究》与《地理科学》等期刊在黄山旅游研究这一领域的发文数量也排名靠前,其中《旅游学刊》是我国旅游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期刊,而《地理研究》与《地理科学》等期刊也是地理学领域的权威期刊,这说明1983年至2015年间学者们在黄山旅游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众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表1 1983-2015年黄山旅游研究主要发文期刊分布
续表
2.核心研究作者与团队
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作者为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当前在黄山旅游研究方面影响力较大的有朱国兴、李东和、陆林、胡善风与保继刚等学者,且多数学者工作单位均为安徽省内,说明当前我国旅游领域本土化研究现象比较突出,此外类似于保继刚与马耀峰等学者也曾对黄山旅游进行过研究,这说明黄山作为典型的旅游研究案例地,同样也吸引了领域内知名学者的关注。
在研究团队方面,多数研究团队都是以上述学者为核心组建而成,其中朱国兴与胡善风所组建的团队呈多节点放射形态,说明该团队在黄山旅游研究领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而一些团队以中心人物向外呈单节点扩散,说明在黄山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对中心人物的依赖较大。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黄山旅游研究过程中合作研究的比例较大,这是由于随着旅游学科的发展,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现象比较普遍,合作研究逐渐成为了主流。
3.主要研究机构
从研究机构来看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黄山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机构对黄山旅游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这一方面是因为以上机构离黄山较近占有学术研究上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机构在旅游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例如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机构便在旅游研究领域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机构合作方面,安徽师范大学与黄山学院两个机构跟外界机构合作相对比较密切,但是二者也有所区别,安徽师范大学更加偏向于同学术科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合作机构多为大学等机构,而黄山学院与外界的合作对象中有类似于江苏省旅游局这样的政府机构及黄山市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企业机构,这是由于黄山学院与非学术性机构存在着社会实践、旅游规划等领域的合作。
4.研究热点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所有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可视化后图谱中的字体大小来判定各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结果显示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这说明在对黄山旅游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以上领域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度。
1.基于旅游者行为与特征视角
第一,地方感知研究。旅游感知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并在旅游者头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整体反映。这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游客感知研究与居民感知研究,陆林运用实地调查法研究了旅游者对黄山风景区的感知影响[14],李东和研究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特征[15]。
第二,旅游动机研究。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动力,其中存在着“推”与“拉”两种动力机制,推力来源于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而拉力则来源于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陆林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黄山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对黄山国内游客的旅游动机与国外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对比[16]。
第三,游客属性分布与空间分布研究。游客属性分布是指游客的个人基本特征分布,游客的空间分布则侧重于考察游客的空间坐标归属。属性分布研究主要在游客性别分布与年龄分布研究[17]等方面,而游客空间分布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游客客源地空间分布[18]与游客景区移动分布研究[19]两个方面。
第四,游客体验与满意度研究。满意度反映了游客对旅游行为的整体评价,游客是否满意不仅决定了游客的重复旅游行为,同时游客的评价也会通过其社会网络进行传播,影响到其他潜在游客的行为。周永广利用携程点评信息研究了黄山旅游游客的满意体验[20],夏巧云则利用Fuzzy-IPA分析了黄山风景区游客满意度的优势区和劣势区[21]。
第五,信息搜寻研究。信息搜寻是旅游行为中重要的环节,对旅游者的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胡兴报对黄山游客的信息行为与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游客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以及不同性别、年龄、知识水平下的游客所收集的信息内容的差异性[22]。
第六,购物介入研究。购物介入是指旅游者基于商品的内在需求、价值和兴趣而感知到的与某一客体的相关性,王蕊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不同类型游客的购物介入水平,同时分析了他们在购物过程中购物行为的差异性[23]。
2.基于旅游影响视角
第一,旅游经济影响研究。旅游业的发展会影响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学者们对黄山旅游经济影响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山市旅游业发展规模预测研究[24],旅游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25]与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耦合测度研究[26]等领域。
第二,旅游社会影响研究。游客的介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地的文化形态与社会网络关系造成影响,学者们对黄山旅游社会影响也给予了关注。这类研究有旅游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27]、旅游业与居民社会认同影响研究[28]、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及社区的网络演化过程与作用机制研究等[29]。
第三,旅游环境影响研究。旅游业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若不能平衡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这类研究有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30],旅游业发展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31],旅游强度干扰对黄山植物群落影响研究[32],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土壤影响研究[33]与景区旅游废弃物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34]等。
3.基于旅游资源特性与开发研究
第一,自然资源特性与开发研究。黄山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吸引了学者们的关注,这一类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对黄山地区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这类研究有气候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研究[35],冬季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研究[36]与野生动物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37];另一类则是针对旅游自然资源的特征进行了探索,有对黄山花岗岩的特征和形成过程研究[38],黄山风景区水资源特征与分布研究[39],黄山地热成因研究与风景区山石地貌、流泉飞瀑、云霞气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研究等[40]。
第二,人文资源特性与开发研究。黄山作为徽文化的发源地,区域内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这些资源具有重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这类研究有徽文化价值内涵与旅游开发战略研究[41]、徽州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42]、黄山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43],还有学者从文化视角对旅游管理体制建设进行了研究[44]。
4.基于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旅游战略规划,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多具有全局特征并且集中于区域旅游的重要意义、可行性以及开发策略研究等方面,并且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层面研究。宏观的研究有从大黄山国际旅游圈背景下黄山市战略定位与发展措施研究[45],有从“两山一湖”旅游规划战略大视角下黄山市旅游基础设施投资与规划研究[46]等;微观层面的则有黄山市翡翠谷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研究[47]与黄山温泉旅游规划研究[48]等。
5.基于旅游控制、配套设施设计研究
旅游活动的有序化离不开有效的旅游控制与完备的配套设施,有关于黄山旅游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景区容量控制领域。这类研究有风景区旺季超负荷下的游客容量控制研究[49],景区不同地点的合理环境容量研究[50]、景区游客数量预测与模型优化研究[51]。有关于旅游配套设计领域的研究相对较为分散,有从建筑学视角下黄山玉河旅游接待区单体设计研究[52]、黄山市旅游景区森林防火安全体系研究[53]与新奥法技术在连接风景区隧道中施工中的运用研究[54]等。
30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山旅游研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面主要从研究地域、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上分别进行阐述。
1.研究地域:由黄山风景区向外延展
1983年以来,黄山旅游研究在区域层面上整体上体现为向外的扩展性,研究视角与区域不断扩大。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地域层面上的扩展是对原有研究的补充与丰富,而非简单的取代关系。在后续的黄山研究中,学者们在具体的地域层面选取上表现出了多样性,近些年来,既有专门针对黄山风景区的旅游研究,也有针对西递、宏村等地的旅游研究,同时也有对黄山市这一区域层面上的旅游研究。
第一,对黄山风景区的研究。从地域层面上来分析,30多年来对黄山风景区旅游研究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重心,众多学者围绕黄山风景区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类研究不仅时间早,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早期学者们黄山旅游研究都是以黄山风景区为对象,一些学者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研究了这座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还有一些学者立足于黄山风景区研究了山岳型景区旅游的基本特征。直到最近几年,有关于黄山风景区的旅游研究依然热度不减,比较典型的有黄山风景区水足迹研究[55]、智慧运营模式研究[56]、旅游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57]、雷电检测气象灾害防御系统研究[58]与低碳旅游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59]等。
第二,黄山市旅游研究。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和格局的不断变化,再加上黄山市政府对发展旅游业思路的转变,学者的视角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黄山研究的地域层面开始向外扩展,这种研究视角在地域层面主要表现为开始有一部分学者立足于黄山市对黄山旅游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朱林棣1989年最早对黄山市旅游进行了研究[60],之后学界开始将研究内容向旅游资源、旅游活动行为、旅游市场和旅游服务设施等领域进行扩展,陆林于1995、1996和1997年分别对黄山市旅游业的区域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性地研究,随后旅游区域影响研究开始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这类研究在近些年来依然活跃。
第三,黄山市内其他旅游地研究。受到黄山风景区的强力带动和政府规划规划的影响,黄山市内很多地区也开始发展特色旅游业,这些区域通过旅游产业实现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有关于黄山市内其他旅游地的研究在地域层面上最先是以黄山风景区周边地域为研究对象。1997年开始有学者对黄山风景区周围村镇的旅游资源现状和开发对策进行分析[61],还有学者研究了旅游业对风景区周边村镇的经济社会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62]。同时黄山市内的一些典型旅游地也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这类旅游地均以文化旅游为主要特色,例如西递旅游研究与宏村旅游研究等。
第四,泛黄山旅游地研究。2000年左右黄山旅游研究区域开始进一步扩大,很多学者开始将黄山市置于“两山一湖”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视角下对其旅游业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分析,这类研究有两山一湖战略地位研究[63]、联动机制研究与发展规划研究[64]。后续的研究者则将黄山市置于更广泛的地域层面进行,例如,有将黄山置于整个皖南地区研究其旅游业发展思路与见解[65];有将黄山旅游置于整个长三角地区,探讨城市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66];还有学者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视角下对黄山市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67]。
2.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黄山旅游研究是中国旅游研究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我国旅游研究正经历了研究方法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定性分析类的研究比例开始有所减少,定量分析的比例则一直在增长。而从定量分析本身来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由原先的描述性统计法开始向外扩展,计量分析法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模型化研究开始逐渐成为主流,这种趋势在黄山旅游研究中同样得以体现。
第一,定性分析为主阶段。1983年至1997年间的学者对黄山旅游进行研究时多采用定性分析法,较少采用定量分析。自叶涛于1986年在《数量技术与经济研究》上所发表的第一篇黄山旅游定量分析的论文[68]以后到1997年只出现了4篇定量分析的论文,分别为前文提到的黄山市国内游客市场结构研究,风景区国际旅游效应测度,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研究与黄山市游客旺季分布研究。虽然自1997年至2003年间,一部分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黄山旅游做了研究分析,但是总体上还未成规模,多数学者都是立足于发展旅游的可行性、发展旅游业的积极作用、如何发展旅游业、黄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定性分析研究,这类研究在这一区间内占据了研究的主体地位。
第二,定量分析迅速发展阶段。2004年定量研究方法开始在黄山旅游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且具体分析方法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卢松2004年运用集中指数分析法对古村落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做了定量研究[69],周永广采用DEMATEL调查法整理出了黄山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问题[70],章锦河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法分析了黄山市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及其效率[71]。随后,更多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始运用到黄山旅游研究中,具体有ACSI和TSI指数法、偏离-份额分析法、AHP分析法、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法、本底趋势线模型、Logist模型、结构方程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与SVR-ARMA组合模型,等等。
3.研究内容:横向延展与纵向深入
1983年到2015年间,黄山旅游研究的内容在横向上表现出了外向扩张性,研究内容呈现出多样化态势,研究的范畴和领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延展,这种转变构成了33年来黄山旅游研究内容转变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部分研究内容也表现出了纵向深入的特征,一些学者深耕于某些热点课题,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983年到1988年间有关于黄山旅游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学者的关注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则是立足于黄山发展旅游的积极意义方面来做研究,另一个方面则是立足于黄山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来做研究探索。总体上而言,这一阶段的黄山旅游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的旅游研究成果相对缺乏,研究内容与旅游学科的结合程度尚不够紧密。
1989年至1995年间黄山旅游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拓展,这一阶段研究者们开始更加关注旅游本身,并且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开始显现,部分学者开始对黄山市旅游市场结构、黄山旅游地容量、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方面,学者们将黄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进行拓展,开始对黄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体育资源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这一阶段黄山旅游研究开始更多地与旅游学科进行结合,研究也更加专业化,但是学者们研究的重心主要在旅游地的特征方面,对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未给予过多的关注。
1996年至2002年间黄山旅游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得到了扩展,一方面是黄山旅游研究的内容开始向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拓展,学者们开始对旅游者的地方感知和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研究分析;另外一个方面便是对黄山旅游的设计与评价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第三个方面便是对旅游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大体上奠定了随后黄山旅游研究大的框架,随后的学者对黄山旅游进行研究多是在这个框架内进行的。
2003年至2015年间黄山旅游研究内容更加丰富与细化,有部分学者对研究的范畴进行了拓展,多数研究为前阶段研究领域下的延展和补充。例如,在1993年便有学者对黄山市体育旅游给与了关注,而一直到2015年仍然有学者在对黄山市体育旅游进行研究,而这一课题也拓展为了体育旅游资源研究、发展现状研究、产品开发研究、战略研究、营销研究与社会影响研究,等等,极大地丰富了黄山体育旅游的研究成果。从整体上而言,2003年至2015年阶段是黄山旅游研究的补充与丰富的阶段,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拓展的同时一些研究内容开始得到了丰富和细化。
黄山市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众多学者其为案例地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研究结果来看,黄山旅游本土化研究现象较为突出,以李东和、陆林与朱国兴等学者为领头人,组建了国内黄山旅游研究的主力军和研究团队,学者们的研究内容既有旅游者行为特征、旅游影响、旅游资源特性与开发、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等隶属于旅游学科范畴的内容,同时也有类似于黄山旅游控制与配套设施设计、旅游地自然景观的特性与形成原因等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容。30多年来,黄山旅游在研究地域上呈现出了由黄山风景区向外扩散的趋势,整体研究区域不断扩大;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计量方法开始得到更多地运用;在研究内容上呈现出横向延展与纵向深入的趋势,显示出了较强的外向扩张性。本文以黄山旅游研究为例,分析了旅游研究在区域层面上的发展与演变情况,以期能够为旅游文献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借鉴。
[1]刘庆余. 2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进展——国家自然、社科基金旅游项目反映的学术态势[J]. 旅游学刊,2008,(3):78-84.
[2]赵磊,吴文智.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03-108.
[3]张薇,钟晟,张晓燕. 1998~2007年全球旅游研究进展——基于SCIES、SCI和A&HCI三大检索文献计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9,(12):78-83.
[4]程进,陆林,晋秀龙,等. 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2010,(1):162-176.
[5]凌莉萍,吴殿廷.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10,(3):89-95.
[6]高科,佘晶晶. 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9-65.
[7]任俊英,吴江. 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0,(19):10292-10295.
[8]谢园方,赵媛. 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人文地理,2010,(5):27-31.
[9]徐海军,黄震方,侯兵. 海岛旅游研究新进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J]. 旅游学刊,2011,(4):36-43.
[10]杨效忠,彭敏. 边境旅游研究综述及展望[J]. 人文地理,2012,(4):19-24,93.
[11]丁雨莲,陆林. 女性旅游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2006,(2):55-59.
[12]陆林. 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2013,(4):532-546.
[13]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 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7,(3):84-89.
[14]陆林,焦华富. 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41-46.
[15]李东和,张捷,章尚正,等.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08,(4):963-972,976.
[16]陆林. 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J]. 人文地理,1997,(1):10-14.
[17]谢晖,保继刚. 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 旅游学刊,2006,(1):44-49.
[18]陆林. 论黄山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区域结构[J]. 人文地理,1989,(2):70-72,46.
[19]卢松,吉慧,蔡云峰. 黄山市自驾车入游流旅行空间行为研究[J]. 地理研究,2013,(1):179-190.
[20]周永广,马燕红. 基于携程网自由点评的游客满意度评价及游客管理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97-100.
[21]夏巧云,王朝辉. 基于Fuzzy-IPA的山岳型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471-476.
[22]胡兴报,苏勤. 黄山国内旅游者网络旅游信息搜索行为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82-287.
[23]王蕊,苏勤. 旅游者购物介入研究——以黄山市国内旅游者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185-186.
[24]陆林. 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安徽黄山市案例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2):53-59.
[25]李春英,谢枫. 皖南旅游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J]. 预测,1993,(3):33-36.
[26]丁红梅.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以黄山市为例[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7):81-87.
[27]朱国兴. 地域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以徽州文化为例[J]. 人文地理,2002,(3):78-81.
[28]尹寿兵,刘云霞. 风景区毗邻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差异及机制研究——以黄山市汤口镇为例[J]. 地理科学,2013,(4):427-434.
[29]刘法建,张捷,章锦河,等. 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及汤口社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14,(12):1428-1437.
[30]陆林. 旅游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安徽黄山市实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1996,(6):19-21.
[31]汪立祥,方建新. 黄山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69-70.
[32]吴甘霖,黄敏毅,段仁燕,等. 不同强度旅游干扰对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12):3924-3930.
[33]赵敏. 旅游活动对黄山土壤和植被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8-81.
[34]章锦河. 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以九寨沟、黄山风景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08,(6):2764-2773.
[35]王向阳. 黄山旅游气候资源的初步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5,(4):189-191.
[36]吴有训,奚和平,汪海莲,胡安霞,程筱农,程向敏,包明木,潘荣山. 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J]. 经济地理,2002,S1:272-275.
[37]李进华. 野生灵长类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关系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1998,(4):84-87.
[38]王心源,黄建军,周秉根,李府仙. 黄山花岗岩石质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与保护对策——兼对科学旅游的呼吁[J]. 资源科学,1998,(3):75-81.
[39]梅一峰,方桂松,程琼. 黄山风景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中国给水排水,1999,(10):21-23.
[40]王浩清. 黄山自然景观时空分布的边际效应规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2):79-83.
[41]张脉贤. 徽州文化价值与旅游[J]. 旅游学刊,1994,(3):41-44.
[42]李东和,孟影. 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研究——以黄山市徽州古民居为例[J]. 人文地理,2012,(2):151-155.
[43]李毅. 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中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2010,(1):46-49.
[44]张翠翠. 文化视角下的徽州地区旅游资源与开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2:129-131.
[45]王德利,冯国群. 论黄山大旅游圈的构建[J]. 旅游学刊,1998,(6):37-40.
[46]陈言,程飞. 发展“两山一湖”旅游产业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0,(5):59-62.
[47]赵媛,沙润,管卫华. 黄山翡翠谷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构想[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4):68-70.
[48]常兵,邱天怡. 黄山温泉风景区旅游总体策划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2,(3):59-61.
[49]黄成林. 黄山旅游旺季游客超载调控措施研究[J]. 经济地理,1992,(3):85-89.
[50]吴承照. 黄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现状与调控[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3):57-61.
[51]胡善风. 黄山合理客容量综合评估[J]. 旅游学刊,1996,(3):41-43,63.
[52]林言官,张易生,汪正章. 黄山市玉河旅游接待区规划方案构思[J]. 新建筑,1986,(2):8-14.
[53]孔繁良,黎智,游醒文,等. 黄山风景区森林防火规划[J]. 森林防火,1989,(2):18-21.
[54]陈天根. 黄山双岭隧道应用新奥法技术的探讨[J]. 华东公路,1995,(2):77-80.
[55]王群,吴春柳,邓洪波,等. 旅游地水足迹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2015,(4):448-455.
[56]笪忠敏,何静,王浩,等. 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下的我国智慧景区运营模式研究——以安徽黄山风景区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2):205-207.
[57]刘法建,张捷,章锦河,等. 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及汤口社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14,(12):1428-1437.
[58]王金莲,胡善风,刘安平,等. 黄山风景区旅游气象灾害防御系统探析——以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为例[J]. 地理科学,2014,(1):60-66.
[59]朱国兴,王金莲,洪海平,等. 山岳型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13,(12):2357-2365.
[60]朱林棣. 黄山应尽快发展旅游商品[J]. 商业研究,1989,(11):43-45.
[61]蔡雄,连漪. 穷乡僻壤奔小康——黄山汤口村发展旅游的调查[J]. 旅游研究与实践,1997,(1):57-60.
[62]王振东. 黄山西大门焦村镇发展旅游的初步设想[J]. 旅游学刊,1998,(4):35-37.
[63]陈言,程飞. 发展“两山一湖”旅游产业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0,(5):59-62.
[64]黄薇薇,沈非. 黄山风景区在“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研究[J]. 滁州师专学报,2002,(2):89-93.
[65]潘丽丽,保继刚.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竞争关系[J]. 经济地理,2008,(1):152-157.
[66]胡召芹,刘陆,吴信值. 皖南与皖中旅游区发展的新思路[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1):159-163.
[67]盛学峰,章尚正. 基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黄山市旅游产品结构优化[J]. 特区经济,2009,(4):48-51.
[68]叶涛. 黄山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2):63-68.
[69]卢松,陆林,王莉,王咏,等. 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 地理科学,2004,(2):250-256.
[70]周永广,王微波,陈怡平. 黄山市旅游发展阻力的问题构造[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354-360.
[71]章锦河,张捷.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 地理学报,2004,(5):763-771.
(责任编辑蒋涛涌)
Status Quo, Hotspot and Trend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Huangshan Tourism
BI Xuecheng1,SU Qin1,WANG Nuo2
(1.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2.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The domestic literature on Huangshan tourism from 1983 to 2015 is analyzed via Citespace, and the hot spots and trends of the research on Huangshan tourism are qualitatively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research on Huangshan tourism during this period mainly focuses on the tourists'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impact, tourism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as well as tourism control and facilities design, and the hot spot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 the tourism economics,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o on. During this period, Huangshan tourism presents a trend of peripheral expansion in space from Huangshan scenic spot, the relevant research methods change from qualitative ones to quantitative ones, and the research tends to be more extensive and in-depth.
Huangshan Mountain; tourism; knowledge mapping
2016-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60);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B198);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
毕学成(1991-),男,安徽望江人,硕士生;
苏勤(1964-),男,安徽安庆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F592.7
A
1008-3634(2016)04-0063-08
实践项目(2015cxsj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