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予剑
油气生产在“互联网+”中奋进
□ 黄予剑
不要以为管理人员是“顺风耳”“千里眼”,是电子地图的故障远程监控系统帮了他们的大忙。
□ 施工现场实现远程监控。骆洪锋 摄
海滩站紧靠莱州湾畔,是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的一个偏远站点。每天上班,拎着工具包沿海岸线巡井,是采油工王龙过去的工作常态。
“40多口井分布在10个台子,巡检一趟要3个多小时,这还是生产正常的情况。”王龙回忆说,工作辛苦不说,效率也不高。
2015年,这里进行信息化改造,各个井台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和自动控制系统,对油井、注水井、抽油机、拉油罐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注水泵实现远程调控,油井示功图可以随时监控,王龙坐在值班室就可以掌握每口井的生产动态,工作效率极大提升。
“过去18名员工分布在4个站,信息化建设后合并成1个站。”王龙介绍说,他们将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如大班兼管巡井、油水井日常维护,监控岗兼管二号台放油等。现在定员10人即可完成日常工作,与原来定编相比减员8人,一年降低人工成本约80万元。
江汉油田是总部首批推广实施油气生产信息化、EPBP等项目的试点单位。2015年,他们在江汉采油厂的王东、王西、谭代、钟市等4个管理区和清河采油厂采油管理6区开展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推进采油管理区信息化改造,压缩管理层次,配套油气井巡检制度,变依赖人工的粗放型生产管理为集约型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与运行水平,优化人员配置和劳动效率。
“过去遇到突发情况,井站首先要向采油队汇报,然后采油队向作业区汇报。油公司改革以后,队一级编制撤销了,井站直接面对管理区,管理层次实现扁平化。”清河采油厂采油管理六区经理许小露介绍说,当遇到大面积停电、井口跑油、管线穿孔、设备异常停机等突发状况,监控岗人员通过视频实时画面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最大限度缩短处置时间,降低安全风险和生产损失。
4月15日上午,当班员工发现油井Y3-4-X14工图异常,马上请技术人员赶往现场录取液面、测量电流,核实井口数据,在确定为管漏后,立即上报业务部门和工艺研究所,及时安排作业计划。从发现、确认到上报问题不到半个小时,效率大幅提高。
在涪陵页岩气田,随着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一线员工人手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江汉油田充分利用远程无线传输监控系统,结合GIS平台,对井、站、设备、人员、车辆等进行实时监控,改变了现场巡检、人工采集、纸质录入、层层上报的传统管理模式。“目前已有9个集气站实现无人值守。”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中心副经理孙建法表示,一期产建区推广无人值守后,将减少用工100人。
信息化建设,犹如给井站装上了“大脑”和“眼睛”,实现了生产管理“零时限”,形成“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远程监控、智能管理”的新型高效集约式生产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劳动密集型管理模式。
在一张绿色的卫星遥感影像图上,河流、山川、公路、建筑物尽收眼底,而与普通卫星遥感影像图不同的是,经过技术人员的处理,江汉采油厂各主力油区情况一览无余:红色的是油管线,蓝色的是水管线,红色小方块是油井,连报废井也用黑色小圆点标出来……输入油井的编号,点击查询,油井所在区域立即呈现,你要寻找的油井正闪烁着黄色信号,告诉你确切位置。更奇妙的是,点击鼠标,油井井位、完钻时间、完钻井深、抽油机型号等各种静态数据瞬间呈现。
“以前,我们要了解一个站点,要查阅大量资料,费时费力不说,而且图纸容易破损,数据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这张地面工程可视化‘电子地图’给我们的资料存储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江汉采油厂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刘曙光说。
江汉油区覆盖8个县市,最远井站离江汉采油厂140多千米。油区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各类地面工程、管网不断增加,设施类型日益丰富,传统资料保存方式落后、查询困难,加上一大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退休或调离,使地下管网的分布、走向及具体参数等重要信息逐渐流失,给地面工程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油田在所有源头数据采集完备的基础上,开发出地面工程可视化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不断强化资料及信息的录入工作,建立起覆盖所有主力油区的地面工程可视化管理系统。电子地图能直观展示1300多口油水井、731口报废井、156个站点、1000多千米注水及集输管线及多种数据资料。
针对管网大多投入时间长,管线腐蚀、穿孔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油田对重点集输管网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开发出管网分析预警子系统,对穿江(河)管线、腐蚀较严重的管线,进行防污染风险排查,利用图形渲染处理技术,将各种管段按使用现状、年限、检修记录等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安装管线泄漏在线监测定位仪,将管网泄漏事故从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
“你们站王4检8—2井报警,请迅速检查。”这是调度张平原在值班室里与王新11站班长田一俊的电话连线。不要以为该厂的管理人员是“顺风耳”“千里眼”,是电子地图的故障远程监控系统帮了他们的大忙。近年来,管网分析预警子系统发现管网泄漏100多起,为抢修赢得了时间,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减少了资源浪费。
在涪陵页岩气公司,生产调度调控中心被称作气田开发的“大脑中枢”。每天的晨报工作,曾经让调度员黄明泉头疼不已。
“所有平台的钻井、压裂、试采信息都要在这里汇总,一上班就赶紧打电话,接收报表,复制粘贴,有时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他回忆说,即便这样,也至少要用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晨报工作,自己俨然成了一个“机械手”。
2015年信息化平台投入运行后,各单位按照标准模板录入生产信息,不到半个小时汇总表便自动生成。他高兴地说,现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管理中去。
“现在的生产信息不光是用表格展示。”黄明泉轻点鼠标,在电脑上随机打开一口气井的链接,只见该井的生产情况辅以曲线、柱状图等形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不仅将相关人员从各种报表、图形制作的“纸山”里解放出来,而且便于相关部门及时调整,迅速准确做出决策。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涪陵页岩气田实现了报表无纸化,减少了车辆使用和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与此同时,数据库系统不仅可生成多种报表、图形,还集成多种趋势分析模块和算法,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和时效性。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帮助各专业进一步摸清气田开发规律,深化认识,建立快速反应的生产管理模式。
涪陵页岩气田一期产能建设全面开花之际,人手紧张成了王振兴最苦恼的事情:“30多个平台,100多口井先后开始钻进,每口井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水平段钻进。”这位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回忆说,他们部门从事地质导向工作的一共5个人,“按照过去一人盯一个点的方法,怎么可能顾得过来?”
油田自主开发的三维地质导向软件,解决了这一难题。依托互联网建立的云平台,实时显示各个施工现场的钻进情况,一个人可以同时跟踪导向2至5口井。同时,采用三维地质导向软件后,相关技术专家可以进行远程会诊,群策群力,避免个人失误。在焦石坝井位南移,地质条件更趋复杂的情况下,水平井穿行在优质小层的比例从78.9%提高到81.4%,实现了水平井精准入靶,为实现页岩气井高产奠定了地质基础。
(作者单位:江汉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