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鹰
写好应用文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对学生的一项长期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就明确提出“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在第三学段中则更强调“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可是应用文写作在小学阶段常被忽视。
一、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1. 指导学生写常见应用文中的问题及成因
(1) 忽略应用情境的创设。具体表现为,一是忽略写作情境的创设,仅依托教材中提供的范例进行教学,缺乏创新。二是创设的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写作时因缺少应用的交际情境而产生枯燥感。
(2) 忽略格式教学的策略。应用文大都有格式要求,学生易疏漏或混淆。如果只是依靠反复地练习,而不寻找策略,就会使应用文写作训练变得机械单调。
(3) 忽略表达层面的要求。与学生平时练习较多的记叙文的语言相比较,应用文的表达应当以简洁、准确、有条理为主要要求,特别关注语言的逻辑顺序。教者对这种差别认识不足,学生在写作应用文时,语言啰嗦,表意不清,顺序零乱的现象比较严重。
(4) 忽略教学应当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文的教学面临变革,这需要教者有捕捉教学资源的眼光,进行贴近时代脉搏的教学创新。但我们常满足于完成教材中的规定动作,导致应用文的教学步伐落后于学生的现实需求。
2. 指导学生写常见应用文的价值
(1) 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1”要求学生写有关春游的建议。从习作要求来看,应用文的显著目的之一是针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直到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应用文的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应用文写作的指导,就是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契机与平台,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让他们最真实、最直接地感受到学习写作是有用的。
(3) 训练学生真实表达的需要。时下写作训练中仍然有过分追求铺陈敷衍、渲染描绘、形容夸张等文艺语体的倾向,要纠正这样的倾向,写作应当向社会生活中最活泼的口语开放,要力求明达、简约地表达。这种表达的要求与应用文的写作要求不谋而合。因此,进行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表达的空洞和浮夸,让语言更真实、更清晰。
二、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1. 创设应用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应用文语言平实浅显,学生一般不喜欢读和写。情境的设置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1) 创设模拟情境,进行角色扮演。① 捕捉契机,模拟情境。生活中的很多机会都能成为激发写作动力的情境资源。如每逢六一节,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可以利用此契机训练“建议书”的写作——
“你认为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让这个节日过得既快乐又有意义呢?对这次活动的开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请写一份建议书,写明自己的设想和原因。”
“六一节的活动方案基本确定了,我们想邀请音乐朱老师来帮我们排一个歌舞节目。可是去找她时,她不在,你能给她写一张‘留言条吗?”“5月20日下午,朱老师约了参加歌舞类节目表演的同学到阶梯教室排练,可是我班的丁碧函同学因为有事不能参加排练了,你能替她写一张‘请假条吗?”
“留言条”和“请假条”两种条据的写作情境的设置,都巧妙把握学生生活中的场景,捕捉活动中自然呈现的契机,将写与用充分地结合起来。
“庆六一的活动顺利结束了。上学期转走的李荣彬同学对我们班开展的活动很感兴趣,你能否回忆一下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这些活动让你有了怎样的体验和收获,写封信告诉他呢?”
上述的四个场景分别涉及“建议书”“留言条”“请假条”和“书信”四种应用文的练习,将四者融在一个稳定的情境中,扣住“庆祝儿童节”这个学生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来设计,与学生生活高度匹配的情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急于倾诉,自然表达,灵活运用。
② 依托文本,模拟情境。除了模拟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之外,还可以将情境的创设与课内外文本的阅读相结合。学习写“留言条”的时候,笔者依托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约请某人参加活动”的情境,学生就觉得特别亲切,有趣。将应用文的写作融合在课外阅读之中,借助书中情节和人物,创设情境。如《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中许多内容,就是以书信的形式呈现的,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书信,可以引导学生扮演雷伊给汉修先生写信,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给汉修先生写信,还可以扮演汉修先生给雷伊回信等等。
在指导学生写应用文时,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再现应用文的运用环境,使学生的写作角色意识逐渐转换和强化,引导其进入具体的写作情境,就会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果。
(2) 创设真实情境,进行实践练习。应用文的写作必须有对象(与谁交流),有目的(为什么要交流),有内容(交流什么)。丰富的社会生活,不可能在一个简短的题目中得到充分地展现,应当设计有内涵的训练情境,注重写作训练与社会情景显示相结合,注重社会活动模拟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书信时,我让学生与他校学生手拉手,鼓励他们进行书信交流。又如苏教版六上“习作6”的要求是:调查访问家乡名人,完成习作。笔者抓住了“调查访问”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计划,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实际调查——资料汇总——资料分析——形成文稿或ppt——进行汇报交流——师生评价”的程序,完成调查访谈的实践,相机渗透了调查报告的写作。
社会生活是应用写作的源泉。应用写作活动都因客观生活的需要而派生,事物管理、人际交流的需要是应用写作最直接的根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写作实践中去,才能促使学生写出符合社会生活需要的应用文来。
2. 采用多变方式,掌握写作格式。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应用文写作实践性的特征得到加强,但若因为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而忽略或弱化了写作基本知识的学习,反而会妨碍学生实践写作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实践中不能忘却引导学生关注应用文格式的学习。
(1) 编成儿歌,添情增趣。儿歌富有节奏,朗朗上口,把常见应用文的格式编成儿歌,学生口念之、手舞之、足蹈之,就能将单调的记忆变成快乐的经历。如学生讨论后,自编的《书信格式歌》就很有创意:书信格式很重要,称呼顶格加冒号。另起空格写正文,内容具体分段落,另起空格写“祝”字,换行顶格写祝语。右下一侧写姓名。署名下面是日期,写完读信对格式。
(2) 比较异同,准确辨析。有些应用文的格式差异不大,容易造成混淆,遇到这类应用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点,区别记忆。“留言条”和“请假条”的格式相近,就适合比较教学。一比较,学生不仅了解了“留言条”和“请假条”在格式上的异同点,还思考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请假条”的格式与书信的格式也有相同之处,在学习书信之后,也可以将几者进行比较辨析,便于更准确地掌握它们的格式。
(3) 互评互改,实践习得。在教学书信格式时,笔者呈现只有正文的信让学生补充,发现学生在填写时,还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同桌一交流,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互相指出问题,再自行修改,等到全班交流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修改正确了。
讲坛
3. 立足表达特点,锤炼写作语言。与其他文体相比,应用文的语言要求更明确、简洁、逻辑性强。
(1) 在范例阅读中感受语言表达。在教学《制定班级公约》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两份公约的范例,感受“公约”这一应用文体语言的简练明确。在阅读中,学生能直观真切地感受到应用文体语言的特点,再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出班级公约的草稿。口头讨论的内容比较分散,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整理,用书面文字将其表达出来,这是一个逐步完善、推进表达的过程。从模仿到创新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方法,所以,不妨让学生借助阅读一些范文,来感受应用文语言的特点。
(2) 在比较修改中规范语言表达。表达啰嗦,表意不清是小学生语言表达中的常见问题,所以应用文写作指导中,必须特别重视修改和讲评。讲评时,侧重于指导学生立足简洁明确这一方向锤炼语言。在《制定班级公约》的教学中有这样两个片段,其一,选择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句子进行比较。句一:见到老师和学校领导、客人要有礼貌并问好。句二:见到师长、来客要礼貌问好。你觉得哪一种表达更好,理由是什么?其二,选择例子供修改:春天来了,一棵棵小草都发芽了,它们也是一个个可爱的生命,我们不能随意地践踏,要保护它们。请你将这句话修改得简洁、明确。这种比较式修改,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文写作中是有效的。原因有二:一是小学阶段的应用文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如通知、便条等,现场进行修改和讲评都极其方便;二是应用文的内容相对接近,将表达相似内容的句段提取出来一比较,就容易发现表达上的问题,便于进一步修改。
4. 紧贴学情需要,创新写作形式。随着科技发展,电邮逐步取代书信,QQ的运用也成常态,教学如何改变,不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1) 用出新高度。苏教版五下安排了一次新闻写作。教学时,笔者精选了时机——全校师生外出踏青归来,要求就此事完成一则新闻报道。写作前将学生带到微机房,登陆校园网和市教育信息网,阅读了网上的新闻报道,明确告知学生,将根据稿件质量,分别推荐发表在校园网和教育网站上。学生热情高涨,无论是写或是改都比任何一次习作尽心尽力。文字稿件完成后,笔者还专门指导学生精心选择相匹配的照片,及时发到了网上。
应用文精髓在于“实用”,当然是要充分用起来。网络普及,学生获取信息越发方便,同时也为学生呈现自己的习作提供了机遇。在指导学生写“通知”的时候,笔者就指导学生将拟好的“通知”用校信通的形式发给家长,再通过和父母一起阅读自己撰写的“通知”,来反馈“通知”撰写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应用文因其作用使然,写作中尤其强调“读者意识”,所以一定要在运用中体现其实用价值,也在运用中不断增强写作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2) 写出新花样。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原有的内容。如指导学生将写好的“读书倡议书”用“海报”的形式来呈现,图文并茂,学生乐意创作,乐意阅读,张贴在学校橱窗里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又如同样是指导学生完成一张贺卡中的祝福语,苏教版二年级的教材中安排过一次练习,教学中关注的是格式是否准确,并练写简单的祝福语。当下受到人们热捧的节日很多,可以指导高年级学生将贺卡祝福语写出别样的味道。
我们不但立足于教材创新写作的形式与内容,将“新”字嵌入所有的写作活动中,而且紧贴学情,创造和发现新的指导应用文写作的契机。苏教版小语教材练习中明确要求小学生会写“调查报告”,这是学生生活中用得着的。调查报告的表达形式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予以变化和创新,笔者在“有关我校近视情况的调查”一课中,组织学生调查收集大量数据后,指导他们从图表和文字两个层面来练写调查报告。用图表来表达,分条款来表达,学生觉得很新鲜,其实,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表达都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应用文的呈现形式也会悄然发生改变。我们要认识到应用文的写作内容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一味灌输,不是凭空杜撰写作的“策略与技能”,只有紧密关注现实生活所需,才能指导学生写出有价值的应用文。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40087)成果】
(作者单位: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