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负命题推理条件句的语义实现

2016-09-20 05:10佟福奇
关键词:条件句别以为复句

佟福奇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论负命题推理条件句的语义实现

佟福奇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以往的复句研究忽视了自然语句的推理结构,对条件句的考察有失偏颇。讨论以负命题推理为基础的汉语条件句及相关句族的语义实现,指出该类句族范畴的语义是个整体,其意义是以底层的逻辑语义为基础在语言的表达层面被激活的,是逻辑语义和语言化共同促动的结果。研究运用缺省推理解释负命题推理范畴的语义理解,属于复句研究的新尝试。

汉语条件句;逻辑语义;基本逻辑识解及深度关联;缺省推理

以往的复句研究都是把条件句看作是条件命题在表达层面的直接映射,如邢福义先生的《复句与关系词语》和《汉语复句研究》,王维贤先生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李小五先生的《条件句逻辑》是逻辑哲学著作,研究的重点也并不是对汉语条件句语义的开掘,同样没有从推理结构的角度来关照汉语条件句的语义问题。鉴于这样的研究状况,本文寻找一个新的研究路径,对以负命题推理为基础的汉语条件句及相关句族的语义实现进行探究。

一、逻辑语义基础

以条件关系的相关负命题推理为逻辑语义基础的表达格式聚合为负命题推理范畴,自然语言中关涉“虽然……但是……”“即使……也……”“无论(不论)……都……”“不管……都……”“任凭……都(也)……”“别以为……就……”等表达格式,其逻辑推理特性如下详述。

(一)充分条件的负命题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其结构形式为:

并非,如果p,那么q。

符号形式是:¬(p→q)。

语言中涉及的表达格式主要有“虽然……但是……”“……不过……”“即使……也……”以及“别以为……就……”,详如下:

1.虽然……但是……

“虽然……但是……”(包含“……但是……”,为行文简便下文概称为“虽然……但是……”)的表层语言形式为联言命题p∧¬q或A∧¬B,但深入分析会发现其推理结构如下:

上面的结构反映出“虽然……但是……(……但是……)”表现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负命题推理,这实际上是对条件命题“如果……那么……”的否定,其结论为¬q。例如:

(1)虽然成为明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光有机遇没有实力还是不行的。

(2)虽然视力不太好,但是也能分辨黑白。

2.……不过……

“……不过……”的表层语言形式也是联言命题p∧¬q或A∧¬B,但经过分析可知其推理结构也如下:

“……不过……”同样激活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是对条件命题“如果……那么……”的否定,结论亦即¬q。例如:

(3)刘斌也有这么一位崇拜者,不过那个女孩是有男朋友的,每次到刘斌那儿玩,都是由男朋友陪着来的。

(4)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以后想通了,可以随时到我这儿来!

3.即使……也……

吕明臣、佟福奇(2012)已经对“即使……也……”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推理结构应描写为:

进而指出其意义是对条件命题“如果……那么……”的否定,具体说是表达虽有p却没有q,而是有“¬q”,此处不赘。

4.别以为……就……

佟福奇(2015)认为“别以为……就……”表达的是一个条件命题的负命题,即相当于对条件命题“如果……那么……”的否定,整个结构可描写为:

因此,¬q是“别以为……就……”的语义内涵,这可以得到语言事实的证实,例如:

(5)别以为你小我就不批评你。(自拟例句)

(6)别以为你长得漂亮就了不起。(自拟例句)

(7)别以为打个哈哈就能转移话题。

因此,“别以为……就……”表现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结论为¬q。

(二)必要条件的负命题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其结构形式为:

并非,只有p,才q。

符号形式是:¬(p←q)。

语言中属于此种推理的例子,如:

(8)并非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

这里是在否定“p←q”,在逻辑上等值于p∧¬q,也就是说有p但没有q。

(三)充要条件的负命题推理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其结构形式为:

并非,当且仅当p,才q。

符号形式是:¬(p←→q)。

例如:

(9)我不觉得你爱我我就爱你,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自拟例句)①这里的“我不觉得”涉及情态表达,在分析整体意义时再讨论,此处只分析逻辑意义部分。

这里的“我不觉得”的功能相当于“并非”,由此表达了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

(四)涉及模态命题的负命题推理

最后再看几个涉及模态命题的负命题推理的例子,具体如下:

(10)虽然韩日世界杯取得了成功,但是这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次两个国家联合举办世界杯。

(11)2004年度的赤字水平可能会低于3月份估计的4770亿美元,不过仍很有可能超过去年创记录的3740亿美元。

(12)地球即使不被吞没,表面温度也可能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将毁灭。

以上是涉及模态推理的一些主要表达格式,从中可以概括出“可能”的逻辑意义,即◇q(或◇¬q)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可能世界,在这个可能世界里q(或¬q)是真的。那么,◇(p→q)→(□p→◇q),◇(p←q)→(□¬p→◇¬q)与¬(◇p→◇q)≡◇p∧◇¬q也是成立的。

二、语言化意义

负命题推理范畴的语义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语义是语言化的结果。当然这些格式都激活了一个特定的负命题推理结构,与负命题意义有关。

(一)充分条件的负命题范畴

充分条件的负命题推理都是表达负命题意义的,下文详析。

1.虽然……但是……

“虽然……但是……”的初始形式为联言命题,可描写为p∧¬q或A∧¬B,其推理结构如下:

故“虽然……但是……”表达的是¬(p→q)这一负命题意义,可概括为¬q,经语用化整个结构表达差反意义,差反意义的产生直接源于后续语句的状况或结果与前提相悖,所以当先陈述出来的情况往往引发人们不好的预想和猜测时,“但是”导出了出乎意料或令人意外的结果,具体体现为差强人意、美中不足及出乎意料等意义,分述如下:

第一,表差强人意、另有收获。

所谓差强人意是说,“虽然”引出一个不太如人意的条件或状况,而“但是”导出的结果还是能够让人有些安慰,差强人意的,甚至另有收获。例如:

(13)虽然她已经没有希望踏上雅典征程,但是其领军作用无疑将对中国女花冲击奥运、进而走出低谷产生积极影响。

(14)第195号拍品为吴作人的《熊猫图》,虽然画幅很小,但是画家使用的是清代的乾隆纸,因此极为珍贵。

第二,表美中不足。

差反的另一个侧面是美中不足,让人觉得不完满或略显遗憾的意味,以下的例子是可以体现这方面意义的,例如:

(15)虽然皇马每年都会斥巨资购买一名世界级球星,但是他们的家底还是没有曼联厚实。

(16)赛后,男花主教练过鹰和董兆致本人都认为,虽然获得冠军,但是这还不是他的最佳状态。

第三,表失控意义。

差反的另一种可能是出现失控的情况,即虽有措施,但情况已经一定程度上失控,例如:

(17)虽然萨芬娜顺利赢得接下来的一局,但是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小威倾斜。

(18)虽然政府在首都市区设立了几十个路障,但是一些持枪分子已经开始强令汽车停开,公开索要钱包和手机等财物。

第四,表出乎意料。

这里的出乎意料当作较抽象的理解,意思是与一般的心理预期有所偏离,也就是说顺着“虽然”引出的部分推想应该怎样怎样,而“但是”引出的情况与推想的不同,甚至是逆反的,所以自然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例如:

(19)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委屈太多了,虽然这次打击使我的心理和身体都受到很大伤害,但是我仍然会坚持把爱献给每一个病人。

(20)虽然“十一”期间房价还在继续上涨,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挡人们看楼的脚步。

2.……不过……

如前所述“……不过……”的初始形式也是联言命题,命题形式可描写为p∧¬q或A∧¬B,但经过分析可知其推理结构也如下所示:

因此“……不过……”表达的也是负命题意义,即¬(p→q)这一意义,同样可以概括为¬q。经语用化其整体意义为弱差反意义,与“虽然……但是……”相比较,“……不过……”的差反意义较弱,这种弱差反意义的产生也源于后续语句的状况或结果与前提相悖,当先陈述出来的情况往往引发人们不好的预想和猜测时,“不过”导出的是出乎意料或令人意外的结果,具体体现为差强人意、美中不足及出乎意料等意义,分述如下:

第一,表子话题切换。①这里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表达,就是说“不过”常用于表示一个大话题内的子话题转换,如谈论一个人的不同侧面的切换之类。

所谓子话题的切换是指当前谈论的大的话题不变,只是对该话题变换了角度或者说侧面,例如:

(21)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以后想通了,可以随时到我这儿来!

(22)这是我的个性,不过与传统的谦卑观念不相吻合。

第二,表轻度遗憾、不满意。

第二种情况是先陈述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可能让人觉得不错或者满意,马上由“不过”语义一转,引出轻度遗憾、不满意,例如:

(23)当然,我也会赶赶时髦,去网上体验一下“冲浪”的快感。不过上网太浪费时间,对眼睛也不太好,我对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态度。

(24)小张这个人学业很好,不过脾气不太好。(自拟例句)

第三,表差强人意、失外有得。

第三种语义是表差强人意或者失外有得,先述说一种不令人满意的情况,再由“不过”导出表差强人意或者是失外有得的另一个情况,再看先前举过的例子:

(25)上初一时,马晓军又很“荣幸”地和我分到了一个班,不过并没和我坐一桌。

(26)这个统计的准确性且不去谈,而且即使准确也没有多大实用价值,不过它很可以说明音素字母的活泼性、创造性。

3.即使……也……

吕明臣、佟福奇(2012)已经分析了“即使……也……”的整体意义是表违反常理,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评估某事实或结论之必然;二是描述违反常理的现象;三是表明主观态度或观点,此处不赘。

4.别以为……就……

“别以为……就……”可以逻辑地表达为:¬ (p→q),“以为……就……”相当于一个假言命题p→q,而“别”是否定算子。负命题“¬(p→q)”是对“p→q”这一蕴含关系的否定,而“p→q”是“以为……就……”所表达的意义,它是整个负命题语义的一部分或曰前提意义,于是“别以为……就……”涉及了一个推理过程,可描写为:

因此,¬q是“别以为……就……”的语义内涵,例如:

(27)别以为你小我就不批评你。(自拟例句)

(28)别以为打个哈哈就能转移话题。

“别以为……就……”要表达的是“背离常理”,这是由否定算子“别以为”加在“……就……”上面最终实现的,这种背离常理的意义具体如下:

第一,强调某种必然。

“别以为”述说一种事实,“就”后面引出另一事实,整个表达式则是对q这一事实或结论的否定,即¬q,例如:

(29)别以为下雨就不开会了。(还是要开会的。)(自拟例句)

(30)别以为是始发站火车就会等你。(火车不会等你。)(自拟例句)

第二,表明主观意愿或态度。

这是在背离常理基础上的情感意义表达,因为整个结构式的意义是~q,由此也就表达了说话人强烈的否定态度或意愿,如:

(31)别以为开个奥迪我就会嫁给你!(我不会嫁给你!)(自拟例句)

(32)别以为离了你,我就嫁不了人。(离了你我一样会嫁人!)

第三,表示警示或提醒。

这也是以第一种意义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意义,因为“背离常理”所以才予以警示或提醒,例如:

(33)别以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在大学里不好好学习毕业一样找不到工作。(自拟例句)

(34)总之,别以为人家对你彬彬有礼,就是对你心悦诚服。

第三种意义是对惯常思维的否定,进而予以警示或提醒,依据言语行为的类型此类表警示或提醒的意义属于表达类的言外行为。

5.无论(不论)……都……

吕明臣、佟福奇(2011)已经详细分析了“不论……都……”的语义,这里仅列出其整体意义,不再详细分析其逻辑推理结构,其核心语义为“必然”,表示某种结论的必然,具体为:

第一,某种结论的必然。

“不论……都……”用以强调某种结论或结果的必然性,此结论或结果事实上不受“不论”陈述的相关条件之影响,例如:

(35)欧洲联盟、联合国、北约、维和部队、五国联络小组,不论采取外交还是军事手段,都未能打破僵局。

(36)不论对初稿满意还是不满意,都必须进行的。

第二,无一例外。

“不论……都……”的另一种意义是表无一例外,这是它以完全归纳推理结构为其逻辑基础,表达在特定论域内的全部个体都具有某种属性,无一例外。例如:

(37)但是,不论谁当选美国总统,要唱好经济这台大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三,意志的坚决。

说话人所陈述的语句作为假言选言前提无法改变结论,这就使结论变得坚定不移,联系人们说话的意图,此时的“不论……都……”句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表达的是一种坚决的意志,例如:

(38)不论李英如何辩解,她都赖不掉对这个家庭的毁灭负有的不可逃脱的责任。

此例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表达一种坚决的态度和意志,这是源于其表达全称判断的逻辑属性。

(二)必要条件的负命题范畴

前面分析过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其结构形式为:

并非,只有p,才q。

符号形式是:¬(p←q)。

基于这一逻辑特性,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相当于¬p∧q,这是否定前件对后件的必要性作用,其意义可以概括为“否定、不赞同”,语言中的具体例子如:

(39)并非除非萨德尔的支持者放下武器,临时政府才有可能和萨德尔进行谈判。(自拟例句)

(40)并不是只有通用公司能够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奇瑞公司通过什么样的非正当手段获取SPARK的资料,侵权说才能成立。(自拟例句)

(三)充要条件的负命题范畴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推理,其结构形式为:

并非,当且仅当p,才q。

符号形式是:¬(p←→q)。

再看前面的例子:

(41)我不觉得你爱我我就爱你,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自拟例句)

(42)我不认为当且仅当你去北京我也去北京。(自拟例句)

(四)模态条件范畴

这部分将进一步讨论涉及模态命题的表负命题意义的“虽然……但是……”“……不过……”和“即使……也……”的整体语义,再看前面举过的例子:

(43)虽然韩日世界杯取得了成功,但是这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次两个国家联合举办世界杯。

(44)2004年度的赤字水平可能会低于3月份估计的4770亿美元,不过仍很有可能超过去年创记录的3740亿美元。

以上是涉及模态推理的一些主要表达格式,从中可以概括出“可能”的逻辑意义,即◇q(或◇¬q)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可能世界,在这个可能世界里q(或¬q)是真的。那么,◇(p→q)→(□p→◇q)与¬(◇p→◇q)≡◇p∧◇¬q也是成立的。由此可以推出包含模态命题的表达格式的整体语义为“可能性陈述或推断”。

三、负命题推理范畴的语义实现

依据负命题推理范畴的种种具体语义,可以将其进一步抽象概括为一些语义次类,主要有必然、违反常理、失控、差强人意、另有收获、美中不足、出乎意料、子话题切换、遗憾、不满意、差强人意、主观态度(观点)、失外有得等一系列小类。以语义小类为基础可以进一步考察负命题推理范畴的语义实现过程,佟福奇(2015)以“别以为……就……”为例建立了一个语义识解模型,这个模型适用于所有的负命题推理范畴,这里加进包含模态命题的情形再次描写如下:

说话人A说出S,S={¬(p→q)}

听话人B理解S,

第一步,识别逻辑语义结构,即:

a1.如果A说了¬(p→q),那么他的意思可能是(¬(p→q)∧p)→¬q;

a2.或者,如果A说了¬◇(p→q),那么他的意思可能是¬◇(p→q)→(¬□p→◇q)≡□p∧◇¬q。

第二步,对已确认的逻辑结构的语言意义进行识解和确认,即:

b1.如果A说了¬(p→q),这意味着:他可能表达了“必然,差强人意、另有收获,美中不足,失控,出乎意料,轻度遗憾、不满意,违反常理,无一例外”等具体意义;

b2.或者,如果A说了¬◇(p→q),这意味着:他可能表达了“不可能怎样”的具体意义;

第三步,交际意图的确认,即:

c1.如果A说了¬(p→q),依据a2和b2,他的意图通常就是:告知[必然,差强人意、另有收获,美中不足,失控,出乎意料,轻度遗憾、不满意,违反常理,无一例外]

c2.或者,如果A说了¬◇(p→q),依据a3和b3,他的意图通常就是:告知[推断、期冀(表达某愿望)]

c3.或者,他的意图可能是:请求[某人做某事或不要做某事];承诺图式[许诺、承诺];愿望图式[我希望X];情态[差强人意、另有收获,差强人意、失外有得,美中不足];宣告[X]、警示[X]、威慑[X]和提醒[X]。

加上包含模态命题的情况,负命题推理范畴的缺省推理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1:

在Δ中,

W={Φ¬(Icpa→Icpc)}

D={Φ¬(Icpa→Icpc):Φ(¬(Icpa→Icpc)≡Icpa∧¬Icpc)/Φ(¬(Icpa→Icpc)≡Icpa∧¬Icpc)}

方案2:

在Δ中,

W={Φ¬◇(Icpa→Icpc)}

D={Φ¬◇(Icpa→Icpc):Φ(¬◇(Icpa→Icpc)≡□Ic-pa→◇¬Icpc)/Φ(¬◇(Icpa→Icpc)≡□Icpa→◇¬Icpc)}

上面的推理结构具体含义是:方案1是对(¬ (p→q)∧p)→¬q这一逻辑语义结构识别时的缺省推理过程;方案2是对¬◇(p→q)→(¬□p→◇q)≡□p∧◇¬q这一逻辑语义结构识别时的缺省推理过程。

本文采取整体主义的视角,从底层逻辑结构入手进而推求相关构式的语言化意义,这样可以避免单纯从语言结构表层及语言经验出发所带来的片面及偏差,从而做出充分解释及预测,这是以往的研究所没有做到的。用缺省推理解释条件句的语义理解,期望对形式语义学、语用学及话语意义理论的研究有所补益。

[1] 丹·斯珀波,迪埃珏·威尔逊.关联:交际与认知[M].蒋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何向东.逻辑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蒋严,潘海华.形式语义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李小五.条件句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 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吕明臣,佟福奇.“吃”的语义解释[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7).

[8] 吕明臣,佟福奇.“不论……都……”的语义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7).

[9] 吕明臣,佟福奇.“即使……也……”的语义分析[J].求索,2012(1).

[10] 佟福奇.基于形式语言学的“别以为……就……”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

[11] 佟福奇.条件关系范畴的语言表达[D].长春:吉林大学,2012(6).

[12] 佟福奇.论“都+NP+了”构式的语义实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6).

[13] 王维贤,张学成,卢曼云,程怀友.现代汉语复句新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4] 邢福义.复句与关系词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5]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6] 张韧弦.形式语用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7] 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C092;B256

A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主观高量变表达研究”(14E089);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与交际扩张研究”(106-150002000025)

佟福奇(1976-),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义学、语用学及语言理论。

猜你喜欢
条件句别以为复句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别以为我没想法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别以为这些就不是校园暴力!
If条件句结构的范畴认知视角及翻译策略
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
五指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