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晋西北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风俗关系

2016-09-20 02:25李小琴耿占军
唐都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出版社农业

李小琴, 耿占军

(1.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 710062;2.西安文理学院,西安 710065)



【历史文化研究】

清代晋西北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风俗关系

李小琴1, 耿占军2

(1.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062;2.西安文理学院,西安710065)

有清一代晋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主要以旱、涝灾害为主,蝗灾和霜冻灾害次之。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民众在无力抵御的情况下,只得向神灵祈求。而边境之地的形势使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信仰风俗。同时,由于该地处于农牧交界地带,农业不甚发达,因此在农业灾害信仰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而是出现了信仰的“多重性”与“功利性”。

清代晋西北;农业;自然灾害;民间信仰

耿占军,男,河南温县人,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晋西北地区主要指现在太原以北的忻州、朔州、大同以及吕梁地区的部分县城。地貌上以起伏和缓的黄土丘陵为主,间有大同、忻定等盆地。境内山脉主要有恒山、五台山、吕梁山等。晋西北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仅400~600 mm之间,因此有“十年九旱”之称。在地方志中也有大量关于该地自然环境恶劣的记载。如天镇县“地临边寒,人情朴鲁,机械不生,男务耕牧,女不纺织,天寒地瘠,春冬坐食,民多贫困”[]。应县“在雁门以北,其地盐,其泉碱,无桑麻之饶、陶植之利,又多凶旱水溢之苦,民贫特甚”[]。晋西北地区,天寒地瘠,无霜期短,每年只有一收,因此也有“一秋之收,不敌南路半季”[]的说法,不利的自然环境使得农业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其中处于晋、陕、蒙一带的保德、河曲等地自然条件尤其恶劣。保德州“小民耕耘,播种战战懍懍,时时恐陷坠生”[]105。可见,该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是相当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也出现了“北路地瘠民贫,稼获甚少,终岁勤苦,难得果腹。亩产杂粮平均为2~4斗,灾年还有不足斗者”[]的感叹。一旦遇上灾歉之年,饥荒很容易就会发生,从而导致饥民四处流亡,甚至会出现饿殍遍野的悲惨局面。

而在整个清代,该区域自然灾害发生非常频繁。其中主要以旱灾为主,如康熙十八年(1679)、十九年(1680)大同府旱、饥连年。民国《临县志》卷三《大事谱》有:“康熙三十六年,大旱,斗米七钱余,民饥相食。南城外掘男女坑,日填饿殍,时瘟疫大作”[]的记载。光绪《广灵县补志》卷十《艺文》中收录的朱休度《拟古诗为满洞子妻作》中云:“乾隆五十五年,雁门关以北,岁大饥。父臀其女,夫鬻妻,三佰、五佰,得钱便相随彼略卖人者。官禁驰,连车累载驱之。驱之南出三关,北出口,不知日凡几。”[]151又如保德、河曲从嘉庆十五年(1810)至嘉庆十九年(1814)连年大旱、饥,出现了雨泽愆期、秋收歉薄等情况。更不用说光绪年间“丁戊奇荒”对山西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可见,旱灾之频繁,也成为该地最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而在靠近河流的地方,由于地势起伏,暴雨集中,加之该地的水利设施本就不完善以及在清代的大肆垦荒中造成环境破坏,导致洪涝灾害的频繁出现。另外在晋西北地区,除了旱灾和水灾以外,还有蝗灾和霜冻灾害也是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同时,该地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承袭的粗放经营模式,主要靠通过广种薄收来增加粮食产量,因此生产水平一直保持着缓慢的发展,加之官府的穰灾之策使得这个“靠天吃饭”的区域民间信仰尤其丰富。在晋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与民间信仰风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旱灾与雨神

晋西北地区最严重的农业自然灾害是旱灾,根据笔者对相关地方志及实录资料的统计,整个清代该地共出现旱灾达115次,平均每2.3年就会出现一个旱灾年,可见,旱灾是十分频繁的,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遇到一般的旱灾,轻则禾麦歉收,重则禾麦全无,饥民四处流亡。而一旦遇到特大旱灾,则可能造成“饿殍遍野”甚至“人相食”的局面。因此在晋西北地区有“晴雨稍时,便成灾害”[]的说法,还有“五日不雨苗涸泽,十日不雨穗噎吐”[]的俗语。可见,在晋西北地区,农业收成的好坏全凭“天时”。因此,也有许多农谚表达了该地人民对旱灾的恐惧,如“不怕涝,单怕旱”、“不怕大水淹,就怕旱得宽”、“旱一片,涝一线”、“不管天灾多大,就怕老天不下(雨)”。一旦发生旱灾,在无法保障生存要求时,只能向“天”求助进行祈雨,而祈雨的主要对象就是雨神。在晋西北地区,人们认为主要的雨神就是龙王。“遇旱祈雨,虽说近荒唐,而亲民事者不以为非也。”[]《光绪山西通志·秩祀略》有云:“地乏水利,专恃雨泽,故民间奉祀龙神最虔岁时祈祷,徧及井泉,灵境所昭,加封赐额,自前代已然。凡以从民志,重农功也。”[]可以看出清代祭祀的雨神主要是龙王。而根据笔者对晋西北各类地方志以及档案、实录资料的查阅发现晋西北地区有大量龙神庙的分布(见表1及图1)。如保德州“龙神庙在南郭关帝庙之东,一在静乐都五十里龙池之旁,一在义合都三十里,元至正十年修,一在产懊,一在康家湾,一在下园头,一在王家滩,一在有佛寺旁,一在右铺,一在新畦村,一在东沟徐家岭四乡。尚多,难以备载”[]。可见仅保德一州就有专司雨职的龙神庙达12座之多。在静乐“黑龙庙,一在曹峪寨,一在周洪山;赤龙王庙,在北郭外,迆东,绍仁沟;五龙庙,县西南四十里,大金皇统三年建”*静乐县志编委,《静乐旧志集成》,2011年版,第84页。。位于宁武县石家庄镇川湖屯村北山顶上的碑刻立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上面刻有《重修八龙庙碑记》:“本村山顶有八龙庙两间,创于弘治年间。兴民兴云致雨,有求必应,有祷则灵,每年人牲祈祝保佑,不敢违抗。无奈乾隆二十四年,上天不雨,禾苗大旱,颗粒不收,农民无策。以辰时日,又恐无故毁坏神树,以触神怒。今合村同心协力,□木于林,凿石于山,椈壁于也,石穴重为钉铁,重修启建一间,加作三间,每年六月十八唱戏三日”[3]。龙王庙的大量分布及其重建表明这些地区有经常性的旱灾发生。而在人们的意识中,龙王是专管行云布雨的专职司雨神,因此人们多通过祭祀龙王来求雨。对于龙王的祭祀除了举行盛大的龙神庙会外还有“唱大戏”。“据专家学者们考证,明清时期雁北一带有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赛戏,曾经流布于雁北地区的阳高、浑源、应县、山阴、朔州以及忻州地区的五台、岢岚、宁武等地。赛戏属于祭祀戏剧范畴,它的演出也是与祭祀龙王密切相关的,通常伴奏只有鼓、锣等打击乐而无弦乐,并采用吟诵的方式。在祈雨活动中进行表演,必演的剧目就是《斩旱魅》。旱魅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干旱的始作俑者。”[4]祈雨的形式除了祭奠龙王以外还有虔诚的烧香叩头、减少膳食、反省自身等方式。另外在晋西北地区还流行一种恶祈的祈雨方式, “在山西河曲坪泉乡,信众在旱时要在取水的泉边上方的山坡上搭起窝棚,吃住全在里面。每天的伙食是三顿酸饭:早晨、晚上是酸粥,中午是酸捞饭。如果拜了几天仍然不下雨,信众就会干脆将锅扣起,每天只吃炒米,喝稀粥。因为吃住条件都不好,所以信众的体力消耗都很大。而在具体的拜水过程中,信众还要进行这样的祷告:

敬上一炉香呵,

跪倒在拜水场,

可怜旱民遭苦罪呵,

身附重刑来赎祸殃。

善愚我丧天良,

作事理不当,

我犯天神律呵,

才遭这旱天长。

我求天神爷呀,

念民是群氓,

自附重刑、跪倒香,

求神开恩长。

阿弥陀佛,天神爷呀!

敬上二炉香呵,

天神爷早开恩呵,

水神爷早开恩呵,

难民苦求神水来呵,

快往神瓶里边装呵,

普救众生洒细雨呵,

拉阿弥陀佛呵!

供上三炉香呵,

我肩膀上燃黄香呵,

小刀刺骨满肩伤呵,

跪拜水神晒毒太阳呵,

跪倒三天两夜长呵,

拉阿弥陀佛,水龙王爷呀!”[5]

这种通过自我折磨来感化龙神以求降雨,也是清代晋西北地区常见的祈雨活动。

在晋西北地区,除了向龙王祈雨之外还有很多在信仰过程中因原有职能被放大而神话的历史人物,也被用来作为干旱时求雨的对象。如,康熙《保德州志》卷2《形势》有“文殊菩萨庙,每旱祈雨,立应。圣母庙,在县东二十五里,遇旱祈雨辄应”[4]183。所谓的文殊菩萨、圣母庙在人们传统的意识中是用来求平安、求子的,但是在该地却被用来祈雨祭祀,可以看出该地生存条件之不利,旱灾对人们所造成的威胁之大。同时由于晋西北在历史上属于边境之地,战事频繁,加之在农业与牧业两种生产方式杂糅的特殊背景下,一些作为保境安民存在的“神”的职能也逐渐放大,不仅可以保护一方安定,同时还可以保护农业生产。如李牧、李靖等。《题李将军庙碑》一文中载:“甲午岁将旱而获,而乙未岁夏音秋丰,春科科目七收。名士居人忻忻相曰‘武安君真能捍大灾御大患’。”[6]还有,唐卫国公李靖“北破突厥,西定土谷浑”[7],战功赫赫。到了明清时期,他保卫边关安定的职能已经转化为“施雨”了。在《重修唐卫国公庙记》载:“奉天□施雨泽利□生□□矣。”《重修灵□主李卫公祠碑记》也有“裤邑之班政存有唐卫公祠庙,为其里□神……而旱干□□□有祷辄应。”*碑存原平市碑林,系在岩石上直接刊。这些本是边关地区的武将,在战乱时本是以保卫一方平安为主,但随着社会逐渐走向安定,他们的职能也随着民众的需要而发生变化,在当地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下,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当地人们只会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去调整他们所崇拜的神的职能,因此这些历史人物也很快被功利化为“雨神”。

二、水灾与河神

洪涝灾害也是晋西北地区一种危害较大的农业灾害。由于晋西北地区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乾河、漳水等多条河流,夏季暴雨集中,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加之晋西北地区在清代大肆开垦,必然会对环境有所破坏,进而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危险。尤其是靠近黄河的河曲、保德等地。如保德州一带,“康熙三年(1664)大水,张家滩漂没民居,冯家川等处亦被水患;三十七年六月,大雨,城圮数十丈,低田多没”[18]。“乾隆五十一年(1786),五台县滤沱河发洪水,河南岸从覃上至张家庄一带,稻田全部水淹,压砂数尺,变为沙滩。因此,洪涝灾害对于沿河民众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也就是这种非旱即涝的环境特征极大影响了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19]水灾会将房屋、农田毁于一旦,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当地人们便企图通过祭祀水神来减轻灾害的发生。而在晋西北地区的水神主要有台骀神、河神等(见表1、图1)。由图可看出这些河神庙主要分布于汾河和滹沱河等区域性河流两岸。台骀神即汾河河神之一。台骀是远古时期的英雄人物,少昊金天氏的后裔,由于他治理汾河有功,修筑堤防,治理水患,使当地人民免受水灾之苦,并对沿河农业进行了灌溉,所以被称为汾水神。汾水神庙主要有台骀庙、汾水神祠和圣母庙。汾河作为山西的第一大河,既能够提供灌溉之便,也会带来洪涝灾害。“因此民众祭祀汾河河神具有保证灌溉和抵御水灾的双重目的。”[0]晋西北地区的静乐、河曲、宁武、五台等地都分布有台骀神庙。这主要是因为汾河的源头在宁武管涔山下,其上游流经宁武、静乐、五台等地,因此在这些地方分布有大量台骀庙。《宁武府志注》卷九《祠庙》有:“汾水神祠,在三马营西北山间,俗称圣母庙。台骀庙,在宁化城南二十于里定河村,乡人至今祀之。”[1]晋西北其他地方同样有河神祭祀的行为以及对河神庙的修建。清代傅修在《创建河神庙碑记》中有如下记述:“山阴之地,桑乾之水,巨浸也。夏雨秋涝,奔袭无常,率为民病,戊戌量移。大同见东关玉河水势与桑乾埒,而附近城垣尤患逼噬。盖一郡之休旧关焉。余思名山大川必有神焉主之,而其气常与人为感通。吾竭诚尽以事之,将必有格于幽冥者……自今以往,守事者岁修祀事。庶几邀灵河伯使河流复归故道,逼噬之患。”[2]河神庙的修建说明该地洪涝灾害的频发并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人们不得不通过对神灵的祭祀而消除灾患。

表1 晋西北地区雨神庙、河神庙、蝗神庙的统计表

注:上表是根据各地地方志及雍正《山西通志》和光绪《山西通志》的记载数量而统计,其中各种庙宇的统计只是当时县治所里所存在,而乡间里相关的祭祀神甚多,并没有具体数值的记载,因此表为不完全统计。

图1 雨神庙、河神庙、蝗神庙在各地的分布

三、蝗灾、霜灾与所祭祀的神灵

晋西北地区在清代也是蝗灾频发之地,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一般人们认为山西有着“表里河山”的特殊地理形势,西有吕梁山、黄河,东有太行山,北有恒山的封闭环境,所以外来蝗虫一般不会飞入山西,因此山西自古有“蝗虫不吃山西”之说。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即使山西没有外来蝗虫。一旦发生旱灾,也会诱发本地蝗虫的滋生,一旦蝗虫滋生,封闭的地理环境只会使蝗灾更加严重,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危害将会更大。例如“顺治四年七月初七日午后飞蝗从东南窑头口来,遮天蔽日,坠地寸许,所落处苗稼皆尽.至次年五月间遗种复生,无翅麦穗颇伤。”[3]“道光十六年飞蝗入境,秋禾尽食,百姓卖妻鬻子流离死亡者过半。”[4]49可见,蝗灾无论是对农业生产还是人民的生活都造成巨大的危害。而一直以来人们由于受到天命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蝗虫是“天虫”或“神虫”。所以面对蝗灾,人们首先通过祭祀蝗神以求消除蝗灾。而在晋西北地区的蝗神主要是八蜡也有一些地方有刘猛将军庙的分布。(见表1及图1)。霜冻灾害也是晋西北地区一大主要自然灾害。晋西北地区地处高寒之地,容易出现早霜。而这时农作物正处于幼苗期,一旦发生霜冻灾害,轻则损田禾,收成大减。重则陨霜杀禾,颗粒无收,致成大灾。康熙三十五年“八月,静乐霜杀禾殆尽,岁饥”*静乐县志编委会,《静乐旧志集成》,2011年版,第104页。。乾隆二十四年(1759)“大同早霜,秋禾被灾,蠲缓赈恤”[5]。道光十二年(1832)“仁县,夏旱,秋霜。流亡甚众”[24]264。紧接着道光十三年(1833)“广灵县壬辰发始苦于旱,继潦于雨,终陨于霜,斗米千钱,数十年来未有如是之极也”[7]219-220。咸丰八年(1858)“岢岚县,秋七月,白露节陨霜,杀禾,岁饥”[6]。可见霜冻灾害在该地的频繁。而该地地处黄土高原高寒地区,无霜期短,农作物一年只有一季,一旦早霜出现,那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就会造成致命的影响。而面对频繁的霜冻灾害,当地人们经常会通过对霜神的祭祀来减轻霜灾带来的灾难。霜神并没有具体的人物,而是当地人们主观意识中的神。乾隆年间,浑源州知州桂敬顺建有霜神祠“浑居北,早寒孟秋多降霜,损稼。公立霜神祠率州人祈之,丕著灵应”[27]。还有对“旗纛”的祭祀。如浑源州“旗纛神,有祀无庙,春祭惊蛰,秋祭霜降,守备主之祭”[28]。灵丘“旗纛庙,有牌位供奉在武署大堂,祀军牙六纛之神,霜降日祭”[29]。此外还有宁武、偏关等地都有旗纛庙的分布。旗纛,本是宣扬武威的战神,而在此地却被人们用来祭祀霜降,可见,霜冻灾害对该地的农业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这也是晋西北特殊自然境下的衍生物。

四、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对民俗信仰的影响

晋西北地区之所以会在农业自然灾害上出现信仰的“功利性”和“杂乱性”,主要是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农牧业交错带社会文化的影响。该地处于山西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因此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必然使得该区域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方面具有独特的一面。同时,地处边境之地的晋西北在历史上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频繁,因此深受游牧文化的影响。加之该地一直为边关重镇,战争频繁,在民风习俗上有较重的尚武风气,一旦有天灾的发生,就会习惯于将一些“战神”当作“雨神”来祭祀。如李牧、李靖等本是边关的保卫神,但是随着后来该地自然灾害的频繁,对人们的生存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民众也会把他们当作“司雨神”来祭拜。所以在对农业灾害的信仰上既有对传统信仰文化的继承,也有自己边境地域文化的特点。因此,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区域,面对天灾而无力抵御的人们只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选择自己所要祭祀崇拜的神灵,而且这些“神灵”并无统一的标准,那么“神灵”的职能也在随着民众的需求而变化。所以,灾害一旦发生,而在当时政府救济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灾民只能求助于自己心中所信仰的“各路神灵”。这也体现了当地人们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下以及遭受频繁自然灾害的现实下对生存希望的渴求。

然而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与这种消极救灾方式的结合,只能是使该地继续处于贫困的地位。这种民间传统信仰习俗只能是在灾时暂时给民众以心灵上的慰藉,而不会起到任何实际的作用。要想减少自然灾害对当地造成的损失,政府在提高救济力度的前提下,当地也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地域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结合当地的传统,走农牧业生产化道路,而不能完全倚重于农业。其次,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洪汝霖,鲁彦光.光绪天镇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12.

[2]吴炳.乾隆应州续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225.

[3]李翼圣.光绪左云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36.

[4]王克昌,殷梦高.康熙保德州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8.

[5]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J].古今农业,1988(4):10-16.

[6]胡宗虞.民国临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8:68.

[7]杨亦铭.广灵县补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8]冯振文.道光偏关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492.

[9]王家坊.光绪榆社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99.

[10]黄图昌.康熙静乐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477.

[11]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5078.

[12]王克昌,殷梦高.康熙保德州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81.

[13]任宁虎,郭宝厚.三晋石刻大全·宁武县卷[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48.

[14]河曲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河曲歌谣集成[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1151.

[15]王鹏龙,李富华.明清时期雁北地区的龙王信仰与民俗活动[J].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8-41.

[16]王涛.碑刻资料所见明清山西忻州地区民间信仰[J].中国地方志,2011(6):41-50.

[17]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677.

[18]王秉涛.乾隆保德州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215.

[19]张青瑶.清代晋北的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应对[J].古今农业,2012(4):48-58.

[20]李俊杰.逝去的水神世界——清代山西水神祭祀的类型与地域[J].民俗研究,2013(2):88-100.

[21]魏元枢,周景柱编,董常保注.宁武府志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259-261.

[22]吴辅宏.乾隆大同府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78.

[23]王时炯.雍正定襄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474.

[24]李长华.光绪怀仁县新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25]黎中辅.道光大同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68.

[26]吴光熊.光绪岢岚州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617.

[27]贺澍恩.光绪浑源州续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42.

[28]桂敬顺.乾隆浑源州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8:169.

[29]雷棣荣,严润林.光绪灵丘县补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87.

[责任编辑朱伟东]

Relevance between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in Northwest ofShanxi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Folk Belief Customs

LI Xiao-qin1, GENG Zhan-jun2

1.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2.Xi’an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In Northwest Sh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droughts and floods were very frequent, followed by locust plagues and frost disasters.Faced with the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unable to resist, the public had to pray to the gods.Its borderland geographic location also formed its own unique folk customs and beliefs.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its border o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ts farming was undeveloped, the folk belief in agriculture disasters did not have a unified standard but with multiplicity and utilitarian.

Northwest of Shanxi; in the Qing Dynasty; agriculture; natural disasters; folk belief

K892.28

A

1001-0300(2016)02-0090-07

2015-05-26

李小琴,女,山西忻州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灾害史研究;

猜你喜欢
出版社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