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16-09-20 01:11卢欢欢罗圣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夜班主观幸福感

赵 敏,朱 伟#,卢欢欢,李 闯,罗圣明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 郑州 450001 2)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医务科 洛阳 471000



河南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赵敏1),朱伟1)#,卢欢欢2),李闯1),罗圣明1)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 郑州 4500012)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医务科 洛阳 471000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与SCL-90量表,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53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医院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2.24±8.61),接近全国女性常模;SCL-90量表症状检出率为25.0%。在调整性别因素后,SCL-90量表各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以主观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以SCL-90量表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的因素有躯体化(β=-0.494,P=0.017)、焦虑(β=-0.515,P=0.030)、抑郁(β=-0.420,P=0.034)和偏执(β=-0.818,P=0.008)。结论:心理健康状况是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主要负向影响因素。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大部分由女性承担,而女性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2]。作者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主观幸福感状况做出评价,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3],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科室,科室内采取普查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1.2研究工具①一般情况问卷(自编):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和职业情况,个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等;职业情况包括职务、职称、是否上夜班、夜班频率、对工作满意情况。②主观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一种定式型调查量表,用来评定受试者对幸福的主观感受[4]。该研究采用修订后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幸福感越好。③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该量表是国内用于成年人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常用量表,其中文版由王征宇翻译和修订,后经金华、吴文源、于张明园等主持的全国协作组在国内13个地区采样并制定常模[5]。SCL-90量表共包括10个维度90个项目,由阳性项目均分反映病情的严重度[6]。

1.3质量控制研究者与医院领导及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和协调,对实施问卷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被试者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整理合格的问卷后,采用双人双录的方式进行数据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得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进行偏相关分析;以主观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以SCL-90量表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共发放580份问卷,收回550份,回收率为94.82%;剔除1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535份,有效回收率97.27%。535名被调查者中,男性19人(3.6%),女性516人(96.4%);被调查者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27.84岁;366人(68.4%)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居多,占85.79%(459人);在被调查的535名护理人员中,387人(72.3%)需要值夜班。SCL-90量表症状检出率为25.0%,其中检出率排在前五位的因子为:强迫症状、敌对、饮食睡眠、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2.2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2.24±8.61),接近全国女性常模。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见表1~3。

表1 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比较

表2 不同夜班频率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比较

*:与≤4 d组比较,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

表3 不同科室医护人员主观幸福感比较

*:与外科、内科比较,P<0.05;#:与外科、内科、妇产科和其他比较,P<0.05。

2.3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控制性别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和SCL-90各维度得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表4 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表内数据为r值;*:P<0.05。

2.4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以主观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以SCL-90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的因素有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F=8.798,P<0.05,R2=0.144),见表5。

表5 SCL-90各维度得分对主观幸福感总分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护士是高风险、高压力、性别构成相对单一的群体,是职业病与亚健康的高危人群。目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精神压力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7],经常夜班和无规律的生活、时刻面临各种突发情况以及日渐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大多数护理人员主观感觉不幸福,间接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8]。该研究以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并通过探讨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医院管理层就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发现,此次被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水平接近全国女性常模;不同学历、不同夜班频率和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幸福感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夜班频率和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在一些维度的得分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夜班频率≤4 d的护理人员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上得分高于夜班频率在5~7 d的护理人员,分析认为夜班频率相对较低和相对较高的护理人员生活作息相较于夜班频率在5~7 d的护士更加规律,频繁的夜班意味着更多自由支配的白天,精力充沛的年轻护士更能适应。夜班频率在5~7 d的护理人员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维度得分相对较高,原因在于长期频繁的昼夜轮班严重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已被认定为造成睡眠紊乱的重要因素[9]。ICU和儿科护理人员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维度上得分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儿科的护理人员工作繁琐,儿童相较于成人的依从性差,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ICU的护理人员面对的都是危重患者,精神高度紧张且压力大。通过相关分析发现,SCL-90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负相关,二者之间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偏执是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说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能有效的提高主观幸福感。

护理人员担负着社会责任,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卫生事业服务是必须要考虑的。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奖励制度,鼓励和引导护理人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媒体应在医患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促使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加强社会支持,进而增强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作为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心理健康各层面出发对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估,并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相关分析。但是此次调查以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样本量也较小,调查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需求的日益提高,可积极开展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干预,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健康工作服务。

[1]EMBRIACO N,HRAIECH S,AZOULAY E,et al.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ICU physicians[J].Ann Intensive Care,2012,2(1):34

[2]马兰,李惠萍,胡晔,等.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2):215

[3]艾玲玲,吴桂芬.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7):2305

[4]方彩萍,叶志弘,秦建芬.“心理日志法”在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方面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15

[5]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5

[6]王香平,花蕾,王建敏.北京市246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9):779

[7]GARDNER DH,PARKINSON TJ.Optimism, self-esteem, and social support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load, stress, and well-being in veterinary students[J].J Vet Med Educ,2011,38(1):60

[8]陈婕,潘庆忠,孙琳.医护人员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11):863

[9]LOSA LGLESIAS ME,BECERRO DE BENGOA VALLEJO R,SALVADORES FUENTES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ential avoidance and burnout syndrome in critical care nurses: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 J Nurs Stud,2010,47(1):30

(2015-11-09收稿责任编辑王曼)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a certain grade Ⅲ class A hospital from Henan Province

ZHAOMin1),ZHUWei1),LUHuanhuan2),LIChuang1),LUOShengming1)

1)DepartmentofSocialMedicineandHealthManagement,CollegeofPublicHealth,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2)MedicalDepartment,LuoyangNo.1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oyang471000

paramedics;psychological health;subjective well-being

Aim: To explor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paramedic, and the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on it. Methods: A total of 535 paramedic in a certain grade 3 class A hospital from Henan Province were surveyed using SCL-90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was (72.24±8.61),which was close to the national norm of women; the symptoms detection rate of SCL-90 was 25.0%.After adjusted for gender,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SCL-90 scale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P<0.05).When Subjective well-being scores was use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ith every dimension score of SCL-90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somatization(β=-0.494,P=0.017), anxiety (β=-0.515,P=0.030) ,depression (β=-0.420,P=0.034) and paranoid (β=-0.818,P=0.008) were screened.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station is the main negativ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paramedic.

10.13705/j.issn.1671-6825.2016.05.021

,男,1962年4月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E-mail:zhuwei@zzu.edu.cn

R192.6

猜你喜欢
夜班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上夜班 升血压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对立与存在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