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成长永远在路上

2016-09-14 07:59:36谢为民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未来教育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家南昌名师

谢为民/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教育家的成长永远在路上

谢为民/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何为“教育家”——教育家的定义

谈起“家”,大家自然会想到歌唱家、舞蹈家、科学家,而且可以列举出很多已故或在世的大家的名字来。但教育领域似乎有些不同,能称之为教育家的好像都是历史之人、已故之人。这就是教育的特殊所在、伟大所在、高尚所在。因为,学习无止境,所以教育也无止境,因此再优秀、再知名的教育人士也不敢妄称自己为“教育家”,由此可见,社会对教育的苛求非常极致。教育家成名在生前,成家在身后。

其实在当下,我们不无响当当的教育家,比如叶澜、魏书生、朱永新、李希贵、李镇西,他们的优秀表现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之为教育家。“家”,就是专家;“教育家”,就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和歌唱家、舞蹈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是在不同的领域而已。当然,我并不是要让我们都去“被教育家”,让“教育家”的帽子满天飞。“教育家”的孕育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教育家,每个地方、每个省份都应该有自己本土的教育家。我们不要把“教育家”神化了、固化了,甚至把教育家抬至一个常人不可攀、不可企及的高度。这既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从本质来说,教育家和歌唱家、舞蹈家还是有区别的,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歌唱家、舞蹈家更多的是注重专业表现,而教育家则是德艺双馨的完美结合,教育就是有这么伟大、这么高尚、这么神圣、这么令人敬畏。

但凡称之为教育家的人,一定是品行端正、学识渊博、德艺双馨的人。纵观古往今来为人景仰、被人传颂、为历史铭记的教育家们,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家都应具备七大要素(正确的教育思想,坚定的教育信仰,执著的教育情怀,朴素的教育主张,独立的教育思维,创新的教育实践,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三大特征(坚守教学一线是教育家成长的基本功;独立见解是教育家生成的必答题;同行公认是教育家定型的试金石)。

如何成为教育家——教育家的成长路径

教育恰如农业,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日积月累。教育家的成长,需要培育,更需要守望。种子要落地生根,就需要适宜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只有把合适的种子种在适宜的土壤中,有阳光照射,加以浇灌,才能让未来教育家茁壮成长。

播下种子,树立好理想。就是确定立志教育家追求的高远目标。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应该有对教育的梦想、对教育的情怀、对教育的坚守。成为教育家,应该是教育人一生的梦想,人生的方向。只有播下教育家的种子,树立教育家的理想,才能坚信职业的价值,才能坚守事业的神圣,才能坚定地行走在教育家成长的路上。每一个教育人都有教育家的理想追求之时,就是我们的教育梦实现之日。

阳光德泽,共享好政策。就是制定有利于教育家成长发展的好政策。对于教育而言,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好的年代,也应该是一个教育家辈出的时代。“教育家办学”上升为国家意志,时代发展呼唤教育家,社会转型需要教育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发展,就更离不开众多投身教育、专注课堂、坚守教坛、创新实践的教育领军人物。我们不断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积极进行校长职级制的创新探索。这对于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是教育的阳光普照,无疑是教育政策的利好。

空气润泽,营造好氛围。就是营造教育家成长发展的好环境,比如专业提升的学习环境、引领示范的成长环境、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未来教育家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与宽松的氛围。

水露霈泽,创新好制度。就是建立有利于教育家成长发展的好机制。一是创新培训进修机制。在师资培训制度、进修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积极改革、大胆创新,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财政、时间、空间支持。二是完善激励奖励机制。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向基层教师倾斜,加大对论著撰写、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努力成为专家学者型教师。三是深化师资培养提升机制。通过专家引领、名师指导、榜样示范,唤醒未来教育家成长的渴望。

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南昌教育的实践

如何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是南昌教育人的普遍共识与执著追求。近年来,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改革,鼓励教育创新,营造宽松的发展氛围,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积极为赣派教育家成长搭建舞台、提供平台、打开通道、根植沃土,在教育家办学的创新之路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是打开“一扇窗”。这扇“窗”就是视野,就是眼界,就是格局。我们与南昌广播电视台联办“学在南昌”“教育讲谈”节目并在“新闻说报”开辟教育专栏,围绕教育热点、焦点问题,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名师进行探讨、分析,对教育问题答疑解惑;紧紧抓住信息时代特征,有效利用南昌教育政务网和“南昌教育发布”官方微博、“南昌教育”微信公众号等教育自媒体,传递教育理念、宣传教育思想、营造教育家办学的发展氛围。

二是诚邀“天下客”。就是广泛邀请教育大家、专家学者来昌讲学讲座,传经送宝,都有力推动着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和理想的飞扬。先后举办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诚邀教育学者邱基隆分享交流优秀办学思想,激发校长使命自觉与责任担当;举办南昌市首届教育发展研讨峰会,邀请了名专家和名师作讲座,为南昌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和理念。以“书香南昌、教师领读”为主题,举办南昌市“教师全员优质阅读行动”启动会暨阅读高峰论坛,引领全民阅读风尚。还有已经形成常态的“校长沙龙”“名师沙龙”,都有力推动着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和理想的飞扬。

三是培训“提素养”。我们通过组织党组织书记理论学习班、校级干部高级研修班、中层干部提高班赴北师大、华师大、延安、井冈山等地学习,并启动赴新加坡海外高研教育管理培训项目,各类教育培训达30多项,培训人员近4000人次。重构了思维方式、开拓了教育视野,干部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整体的提升。

四是培植“育沃土”。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未来的教育家一定是出自于优秀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多形式促进年轻干部和教师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就是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培植土壤、孕育希望。

全面启动“5432”名师带动计划。

即每名省特级教师带5名青年教师,每名省学科带头人和市级名师带4名青年教师,每名省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带3名青年教师,每名南昌市学科带头人带2名青年教师,通过 “七个一”活动(即互听一堂课、上好一堂汇报课、读好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做好一项微课题研究、参加一次外出学习考察、参加一次教学大比拼),促成青年教师由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

全力推行“名师工作室”制度。我们在坚持网络工作室与实体工作室“二合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培训,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同时建立完善了优秀教师发现机制和培养指导制度,使名师工作室成为了骨干教师聚集地和名师名家孵化地。

大力实施“青年成长工程”。我们成立了南昌市教育系统青年工作委员会,构建联系青年教师成长的新型桥梁和纽带。通过“上挂下派”方式选拔锻炼培养干部,通过“公推竞职”方式遴选优秀青年干部作为校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为未来教育家办学作好了人才储备。

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教育家,是教育人不懈的追求。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人,应该明白的一点就是: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理想的教育永远在路上。未来并不遥远,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未来教育家成长的速度,取决于当下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努力的程度;未来中国教育站立的高度,取决于现在我们教育改革创新探索的深度。我们怎么样,中国教育的未来将会怎么样,教育家办学的前景也将会怎么样。因此,我们坚信,教育家办学的创新实践永远在路上,教育家的成长永远在路上。

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理想的教育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教育家南昌名师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教育家与儿童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儿童大世界(2019年9期)2019-09-28 09:51:00
名师简介
儿童大世界(2019年7期)2019-08-01 08:48:24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南昌护桥记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