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清江中学 黄保球
“玩转”数学,回归教育本真
☉江苏省清江中学 黄保球
数学好玩吗?相信很多人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对进入高中的不少学生而言,数学就是“噩梦”:高度抽象的概念、定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公式,永无休止的训练解题……,数学的确让人望而生畏.而数学家们却不赞同“数学不好玩”.“数学是艺术又是科学,她也是一种智力游戏,然而她又是描绘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创造世界的一种力量.”([德]E.Pi sot、M.Zamansky,著.《普通数学》)“我相信数学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不只是一种游戏,尽管我们喜欢玩它,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尽管有时它是至高无上的艺术.”(苏格兰数学家F.F.Bonsall)“数学家导出方程或公式,就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一样,从而得到充分的快乐.”(苏联数学家柯普宁)陈省身更是直言不讳的说“数学好玩”.
学生认为“数学不好玩”,于是对数学失去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的支撑,数学学习就难以为继;数学家认为“数学好玩”,对数学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玩”字道出了数学学习的真谛.但“玩”看似简单,其实意味深长,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玩转”数学值得探索.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十五载,面对的教学对象一直是县内的“三流”学生.这些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先天不足”,因此对于数学普遍存在“厌恶”情绪,倘若不能唤起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于是,笔者开始了“玩转”数学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与文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比如,数学抽象与文学抽象都追求某种典型性、普适性及美等;两者创作出的作品都是人类思维——逻辑的与形象的产物;文学修养是最基本的,数学修养是更高层次的修养,既有好的数学修养,也有好的文学修养,不矛盾.[1]因此,用文学视角去解读数学概念既不会失去数学的严谨,又能增加其可读性,可谓是妙趣横生,别具一番风味.
学生作品——时间函数
四季轮回,潮起潮落,阴晴圆缺,历史脚步……,这些自然、社会、生活中最正常不过的现象,它们其实都可以看成是时间的函数.时间是永恒的自变量,它可能是周期函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相同的变化;它可能是常数函数,同一时刻发生着相同的事情;它也可能是随机函数,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想必人类感受到时间威力的同时,经过理性的沉思后,产生顿悟,于是发明了函数这个概念,希望借助函数的工具破解时间留下的难题.
张奠宙先生说过:“数学有三种不同的形态,第一种是数学家创建数学结构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第二种是整理研究成果之后发表在数学杂志上、陈述于教科书上的学术形态;第三种是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在课堂上出现的教育形态.”笔者认为,数学其实还有第四种形态,那就是“学生眼中的数学”.通过文学加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寓言故事、谜语诗歌、散文随笔等具体的文学形式,既玩出了乐趣,又展现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个性化理解.经过玩转,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平易近人,从而更加易于理解,这就是玩转数学概念的最大价值所在.
复习就是再现学习过程,将已学知识加以梳理,纳入整体系统之中.复习课是教学诸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然而复习课并不讨学生喜欢,究其原因是复习课太枯燥乏味.复习课一般有两种偏向,一种是不进行知识技能的整理,以题海代替复习,导致学生做得苦;另一种是复习整理干巴巴,导致学生听得累.因此,要扭转目前复习课的颓势,“玩转”不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那如何玩转复习课呢?这点我们可以从当前热播的选秀类、竞技类的电视节目中获得灵感.比如,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用单纯、简朴的汉字听写手段吸引了亿万观众的参与热情,营造紧张激烈的游戏氛围,使参与者在玩转中领略汉字之美,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数学英雄”车轮战
【比赛规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比赛前抽签确定各组的出场顺序队.比赛开始先由各组的1号队员作答,再到各组的2号队员作答:假如回答正确,教师宣布回答正确并继续出题,由下一位作答;假如回答错误,教师宣布回答错误,该名队员即被淘汰,该小组剩下的队员进行余下比赛,以此类推;最终所有队员被淘汰的队伍即判作失败,最后一支坚守在场上的队伍成为第一名.
【答题原则】凡是学生能答对的题目都让学生回答,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答题,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纠错和完善学生的答题过程.
【题目范例】
(1)是不是所有的对象都能构成集合,请举例说明(三个例子).
(2)什么是空集,请举出三个关于空集的例子.
(3)A={x|x2+y=0},B={y|x2+y=0},C={(x,y)|x2+y=0},请解释上述三个集合的区别.
“擂台竞技”玩转的方式彻底扭转了传统数学复习课单调乏味的局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玩转过程中,数学知识得到了梳理,错误得到了纠正,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角色回归,由传统课堂的“主演”转变为现在的“导演”,从而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就是解题,就是“纸上谈兵”,毫无乐趣可言.但实际上数学还可以“动手做”,可以像物理、化学那样做实验.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著名的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曾指出:“要实现真正的数学教育,必须从根本上以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否则是不可能的.在传统的课堂里,再创造方法不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它要求有个实验室,学生可以在那儿个别活动或是小组活动.”数学实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借助道具和仪器的传统数学实验,另一类是借助计算机、数学软件等信息化设备的现代数学实现.数学实验需要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无限挑战和乐趣.
传统数学实验——揭开等时曲线的奥秘
【问题提出】
在一个斜面上,摆两条轨道,一条是直线,一条是曲线,起点高度及终点高度都相同.两个质量、大小一样的小球同时从起点向下滑落,曲线的小球反而先到终点.这是由于曲线轨道上的小球先达到最高速度,所以先到达.这个现象非常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但我们不禁要思考,存不存在这样的一条曲线轨道,小球从不同的高度同时下落时,它们同时到达最底部?
【实验过程】
步骤1:画曲线.
先用硬板纸剪一个圆盘,直径大约3.5厘米左右.取一把直尺,在直尺的边缘贴上一层双面胶,使得直尺的边缘不至于太光滑.然后把直尺搁在硬纸板上,让圆盘挨着直尺的边缘.在圆盘的边上开了一个小孔,正好可以伸进一支铅笔.当圆盘沿直尺的边缘往前滚动时,小孔里的铅笔就在硬纸板上画出了一条如图1所示的曲线.
图1
图2
步骤2:制作轨道.
把硬纸板沿着曲线剪下,剪出一块边缘为上述曲线的纸板,如图2所示.再把这张纸板沿中线垂直对折,把它一分为二.在每张纸板的底部剪开一个方形缺口,缺口大小刚好允许一个钢珠通过;沿两张硬纸板的曲线边缘分别粘上一条硬纸条,纸条的宽度比钢珠的直径稍微大一点,当然,硬纸条的外缘做的略高一些,如图3所示.这样,两条供钢珠滚动的曲线轨道做好了,如图4所示.
图3
图4
步骤3:滚动实验.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用手把两个曲线轨道竖直地按在桌面上固定好,另一位同学分别从两个轨道的不同高度同时释放小钢珠.反复多做几次,观察两个小钢珠向下滚动的情况,你会有什么发现.
现代数学实验——用函数图像画动物
要求:在几何画板中借助一次函数画出如图5所示的动物图形.
图5
新颖有趣的实验主题能够改变数学抽象枯燥的面孔,学生易于接受,可以克服注入式教学中单向传授的缺陷,构筑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创建民主的实验环境.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对大量的趣味性题材进行加工,力求趣味盎然贴近生活,新颖、生动有吸引力.每一个实验都是课程开发者的研究独创,融入了教师的思考和智慧,注入了活力,给学生全新的感受.
“有许多闪耀着天才光芒的思想,往往就是在玩游戏时从朦胧的想法,从有点异想天开的做法中间产生出来的”,[2]数学教育也是如此.当然,“玩转”的并不只是数学的本身,还有积极的心态.正如陈省身先生所说的“好玩就是不怎么要紧”,如果“把事情看得太严重,太有功利性,就不好玩了”,当学生觉得“数学好玩”时,便会饶有趣味地选择数学、钻研数学、热爱数学.因此,“玩转”数学不是简单的寓教于乐,而是体现了教育本真的回归.
1.黄祖达,樊启毅.漫谈数学与中国文学[J].大学数学,2009(2).
2.张国祥,卢兰馨.多元智能开发与评价的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