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飞
摘 要:本文从何为有质量、为何求质量、如何提质量的程序勾勒出体育教学的“质量图像”,并借助典型案例,浓墨重彩地达成“质量图像”,开辟新的认知与途径。
关键词:质量图像;认知;担当;案例;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10-03
如果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那么体育教学质量就主宰着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兴衰成败,就是我们这项事业、这个学科、这支队伍的生命线。当前我们的事业正面临着国家、民族发展的“高要求”与广大青少年整体健康状况的“低水平”之间的巨大矛盾,进一步厘清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与含义,快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适时、高效地解决这个矛盾,刻不容缓。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关乎到中华民族每个公民的身心强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是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根基所在。笔者以一位基层体育工作者的视角,从“何为有质量、为何求质量、如何提质量”三个层面,探讨体育教学质量的有关问题,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商榷。
一、何为有质量
何为教育质量?《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学质量则是学生对学科所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掌握知识、方法的应用程度及为其终身发展奠基、生发的根基、源泉程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指对在一定时间(学段、学年、学期、课时)和条件下(环境、教师、学生),学生在认知、技能、方法、情感方面的掌握,发展变化的程度或个体、外界对此的认同程度。
具体一点说,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制订计划,缜密编排教学流程,合理预设学习目标,潜心规范书写教案,规律预计运动负荷,恪守课堂教学实践,善于反思提升教学行为等环节。在每节课中,给人以鲜明的教对学会、密度适宜(每节课的练习密度约为60%)、珍惜时间(珍惜学生课堂上的分秒时间)、关注学生(扬优、促中、扶差)、达成目标的“质量图像”。“教对”强调了教师的因素,“学会”指学生掌握、运用技能的结果,达成目标是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实现认知、技能、情感的一体化高效达成。厘清了上述概念与原理,能有力促进每位体育教师在教学质量层面上产生一次由认识到认知的理性飞跃与行为变革,为日常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做了精神上、物质上的有力支撑与支持。
二、为何求质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对青少年体育提出了“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这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的热切关怀,是对学校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的教育意志,指明了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航向,我认为这也是对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亟须提升的期盼与要求,旨在用质量提升内涵、弥补弱点,对广大体育人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可谓吹响了深层次认知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集结号。
目前我们的体育教学确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广大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体育课程上完,最后却没有一项体育技能在身;很多学生整队、行走、活动,毫无规范可言,可谓站无站相、跑无跑相,没有精气神,这些还仅是显性的问题。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差、适应性差、情感脆弱、正气不足、不懂珍爱生命等隐性心理问题更令人担忧。
2014年第1期《体育教学》杂志卷首篇,李鸿江先生文中提到:“2013年清华大学对来自全国300多所中学的400余位尖子生进行体质测试,优秀者仅有5人,近三成的测试不合格。多么触目惊心!中国近代近百年来积贫积弱、受尽凌辱,甚至被蔑称为‘东亚病夫’,这些历史的教训应该被我们记住,在当前我们这个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太需要用先进的体育文化来涵养民族的素质,太需要用体育那种挑战者精神来塑造民族的灵魂,太需要用体育那种团队精神来凝聚民族的力量,太需要用体育那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来锤炼民族的性格,太需要用体育那种公平、竞争、规则、意识来约束国民的行为,太需要用体育特有的功能来强健民族的体魄。”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每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育工作者,每一个奋斗在一线的体育人,都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要让心愿成为现实,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是不二法门。质量的提高首在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以严谨、朴素、扎实的工作作风,要把自身的职业、学科、教学思想、课堂活动、行动、行为转化为一种质量、一种文化记忆与文化,从而跨越为一种责任与担当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把质量落实到课堂上。
三、如何提质量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发言提出了几个关键词:积极谈、埋头干、做表率、不盲动,其中渗透着广泛的哲理、做事的理念、成事的方略,同样适用于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到体育教学领域,“积极谈”不是抢话说,只有在认真学习、阅书、阅人、阅事、阅理、储备、思考提炼的基础上,才能有长谈、厚谈、新谈,谈出自己的理论、见解、主张、策略、独到之处,这种总结、升华的能力,是体育同人最需要的,但也是体育同人最缺乏的,值得我们深思。“埋头干”,体育教育教学质量靠实力、靠功夫、靠吃苦流汗、靠坚韧不拔。面对活动、教案、课堂,要沉进去,做出来,真抓实干。“做表率”,自己要争取做表率,说到底体育教师的真正身份是教师,教师是教人做人的人,体育教师既要育体又要育人,要做到工作中做表率、同事中树表率、学生中育表率,为国家培养更多心智体质双优的高端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体育教育教学的效果又是任何教育形式与学科都不能比拟的,高效的体育教学质量对人的认知、技能、方法、情感等核心素养的贡献也是其他学科不可复制的。体育教师要做知原理、遵规律、懂规范、行规矩的表率,做教科研、课程建设、实施教学、创新课堂、优化训练等多层面的表率。“不盲动”,凡事理为基、规律为先、发展为需,要科学领航,按章做事,不做浮尘、墙头草,要求有自己的主见与独到之处,形成自己的特色、亮点、绝活,呈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超前态势。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样高的教学质量要求,有可能实现吗?该如何实现呢? 2015年12月1日、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的全国提高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业务指导活动研讨会,研讨会上,我应邀作了讲座,并观摩了东莞市宏伟中学、莞城运河小学两所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和一节体育课,正是这次活动,让我在震惊、震撼之余看到了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希望和途径。
“有限的空间、无限的精彩”是宏伟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高层目标,活动内容有:花样热身操、广播操、花样跑操、兔子舞、军姿训练、火把舞、放松操、队列训练。活动过程:入场—热身操—广播操—跑操—兔子舞—军姿训练—火把舞—放松操—队列训练—退场。七个主过程中都融入一个共同的主题:素质教育,整个大课间活动“四合一”,融生存能力、体能素质、合作能力训练和美的教育于一体,时长30分钟左右,师生全程参与,运动量适中,全过程音乐指挥,体现出宏伟人“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诠释了“团结拼搏、敢为人先、励志进取、追求卓越”的宏伟精神。
莞城运河小学精彩有序的大课间,最后的高潮阶段展示了该校的特色、亮点、绝活,千人的纵、横叉、四肢推起身体反弓成桥、两人一组扶持手倒立,令人折服。刘佳敏老师的(水平一)二年级一节形体操课,指导思想明确、教材分析透彻、重难点把握准确、运动负荷适宜(练习密度约为60%)、教对学会明显、三段式教学清晰流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大课间活动和一堂体育课结束后,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顾问陈永利先生主持了点评活动,让我对此进行点评,我点评的主题是“博深的大课间,优质的研讨课”。经反思,归纳、诠释如下(个人见解):
一是所见两校的大课间、体育课能将规律、规范、规矩、知行融会贯通
规律即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体育课教学的规律有四,即学生身心生长发育的规律,组织教学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认知、技能、情感互为促成的规律。关注点是融会贯通,科学运用,成效可见。规范即明文规定式约定俗成的标准,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即体育道德、诚信规范、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等,关注点是标准与要求的知与行程度。规矩即规则、礼法、礼仪、诚信,体现在体育教学上,重点是恪守与执行力度。两所学校的活动与课,在原理、指导思想、教理、学理、情理等方面的展露可谓博大精深,让人回味无穷。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学尊重规律、敬重规范、执行规矩、长期恪守,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让人耳目一新,全校阳光、人人朝气。参会的教研员赞叹:“若各处的体育、各地的孩子都能这样,何愁体育不强,何愁中国不强!”
二是课程、课堂、质量,质优量宏
课程是指学校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体育课程理应包括晨炼、大课间、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竞赛。课堂是课程实施的载体,而载体的厚度、广度、质量优劣的程度直接映衬着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受教育者的受益程度,更体现课程、学科践行的价值与认同程度。这两个学校的课间活动和体育课的方案与实施效果正是对教学质量的最好诠释。两个活动与体育课从学理、内涵与精髓层面来看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创设者、实施者的大课程意识。先看两次活动的方案:分别由主题→内容→过程→诠释,接着是入场→热身操→广播操→跑操→兔子舞→军姿→火把舞→队列返回。虽然是大课间活动,但与体育课的计划、教案设计及上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理念、结构、步骤、程序脉络相同,这就看出创编者、实践者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的人清楚课程的概念,也有大课程的意识,但真能如此内化课程概念、内涵,并科学运用、精巧掌控的并不多见。宏伟中学的大课间活动全程全凭音乐调度,偶尔有教师的关键口令,进出场的整队队列队形,是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广播操可称为准备活动,花样跑操、兔子舞、快速奔放的火把舞可属基本部分,队列调节、规矩的退场可属结束部分,跑操达到较大负荷,巧用兔子舞调节、激发兴趣,再用火把舞进入带来第二次活动量和趣味性的小高潮,没有对教学过程的精确把握、对教学质量的精确理解、对教学效果的追求,如何能够编排出、执行好这样集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的大课间活动呢?没有全面的理解认知课程,就没有全方位变革与高质的课堂,这两所学校的师生在音乐化、图案化、规范化、生命化的课堂中生长,在神采飞扬的情境中,跑出了韵味、跑出了体质、跑出了文化、跑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
三是构成了认知、技能、情感,一体化的融升
预设学习目标时要“各自为政”,其每条目标都有各自的要求与规范书写,在达成目标的时候,表现在课的过程中又要有机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有的人在预设学习目标时,对目标的内涵、原理、规范不清楚;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又人为分割,预设目标与达成目标“两张皮”。这两所学校的成功,恰恰在于将预设目标自然、科学地转化为了达成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目标的“一体化”。
四是特色、亮点、绝活凸显
两所学校的大课间特色着实让人惊讶、赞叹。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指导思想,突出柔韧、耐力、力量规范活动内容,张扬个性,培养自觉、自为,且全员参与、受益,实现了教育均衡。千人的纵、横叉,四肢仰卧撑起成桥,两人一组扶持手倒立,行立坐起皆有军人风范,有的老师说:“孩子们最该做的、我们也想到的、做了半截没做全的,在这个地方都实现了,真正的开眼界,绝了!”
五是坚持目标、恪守方略、坚忍不拔
两校的教学之所以如此有质量,两校的师生之所以如此绝活、硬功夫,最终落在“坚持”二字上。找准了目标,制定了策略,每个老师、每个学生、每节课堂,十几年如一日,政策不动摇、信心不动摇、要求不动摇,无一人不练、无一日不练,才有了今天能让我等终生难忘的效果和场面。
广东东莞教育人,我们的同行体育人,用学习、创新、担当、坚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又用质量的硬实力诠释了教育,成就了体育,润泽了生命,幸福了师生。这次广东之行带给我的震撼和思考还不止于此,我想体育人的想事、做事、成事就应该如此吧!
参考文献:
李鸿江.新契机 新要求 新使命[J].体育教学,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