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词与意

2016-09-10 07:22:44毛振明
体育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质量

【编者按】:2016年本刊专题讨论的主题是“体育教学质量”,这个耳熟能详的论题再次被提出,充分显示出“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程度。那么,如何理解、如何认识体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又如何去操作、去实践,专家学者给出高屋建瓴的观点,提供具体的指向,引领体育教学走向高质量。同时,一线教师结合实例,辨析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与“低”,认识体育教学质量的“道”与“理”。

第一期研讨从体育教学质量的“词”与“意”开始,这是一个有较有难度的释义,需从其本源谈起。毛振明教授对于什么是“质量”、什么是“教育质量”以及“体育教学质量”的含义进行了追根溯源,并结合体育教师的认识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进行了分解,以便于对此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摘 要:“如何强化体育课,迅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专题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厘清体育教学质量的词与意,理解“质量”“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本文结合国家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从“优劣、要求、满足度”几方面为体育教师解读体育教学质量的含义。

关键词:质量;教育质量;体育教学质量;词;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04-03

我们总说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但什么是体育教学质量?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词意和内涵都未必清晰,要提高教学质量却不知何为教学质量,这就是追求体育教学质量的观念和理论障碍。因此,我们在此要就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做一个系统的讨论。

一、纯词意的“质量”指什么?

《新华词典》说:质量是事物或产品的优劣程度。此定义很简单也很简短,但实际上是太简单、太简短了,移植到体育教学上说就是“体育教学的优劣程度”,由于过于简单和简短,使我们不知所云,也不太明白。

美国质量专家德鲁克如是说:质量就是满足要求。另一位质量研究专家克劳斯比则说:质量可以概括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一定义多了两方面的含义,即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克劳斯比还说到:人们使用产品,总会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受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因此,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适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综合上面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明确如下几点:(1)质量的概念很简单,简单到它就是一个事物的优劣和好坏;(2)质量的概念很复杂,因为它是满足某些特定要求的优劣和好坏,而这些要求科学性是难以判断的;(3)质量的概念很模糊,因为它是对应不同要求的不同的满足度;质量的概念很流动,因为即使是同一事物,也会随时间、地点、使用者等发生变化,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如此,这些质量的定义为我们今后对体育教学质量的讨论提供了些许辩证的思考方式。

二、国家提出的“提高质量”有哪些方面?

教育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上位概念,关于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段话说得再清楚不过:“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通过以上文件内容,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教育质量的内涵远比我们想的要丰富,教育质量的问题远比我们想的要严峻,教育质量的工作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教育质量的提高远比我们想的要道远。

那么,国家对体育质量或体育教学质量又是如何要求的呢?《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 5号文件)中有以下几段话。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必然要求。

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任课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坐姿和用眼方法,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七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5月7日)中也有如下之明确表述: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中小学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说到的“质量”是“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上位概念。关于教育质量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知道国家的如下意图和精神:(1)质量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标杆;(2)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适应社会需要是质量的根本标准;(3)促进内涵发展和办出特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两大途径;(4)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是质量提高的三个具体标志;(5)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任务是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完善;(6)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转移并集中教育资源配置;(7)学校的工作重点应该转移到强化教学环节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8)国家需要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但现在尚未有;(9)从国家层面上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建立;(10)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大力加强,教师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和中央“七号文件”中说的“质量”,有的依然是教育质量,有的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体育教学质量”,通过这些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2)学校体育工作状况是地方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3)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要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4)其他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是不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的保障;(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坐姿和用眼方法,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教学质量;(6)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国家对教育和体育质量的表述,大多数体育教师还是有些不得要领,因为以上各种“质量”的论述是“混杂”在各种“意义”“要求”“工作”和“途径”中的,但是有几个要点我们还是可以捕捉到的:(1)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及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目标和标志;(2)当前的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着诸多问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3)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还需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工作重点也需要转移;(4)教育教学质量的全国标准还未完全建立,质量提高的保障体系也不尽完善;(5)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师的素质、素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能否这样理解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和外延?

如果我们尽可能简单地去理解质量的内涵和外延的话,那么“质”就是内涵的实质,“量”就是“质”在数量上的各种延展。

什么是体育教学的“质”和质量的内涵?本文认为:

(1)首先,体育教学必须是“体育”。学校中的体育教学有其特定的要求,而不是其他不属于体育内容的教学(如唱歌、魔术、劳作、手工、劳动、小品似的情景体育剧等都属于此类,但这些内容又都在体育教学中错误地出现过),不属于体育实质上也不是体育内容的教学(如棋类、多米诺骨牌等,这些也在体育教学中错误地出现过),属于体育也是体育但不像学校体育内容且质量不高的体育的教学(如不符合体育教学目标或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的体育内容、过于简单的体育游戏和并不成熟的乡土体育内容等,如手榴弹、标枪、铅球等),这些都不具备教学质量的“质”的要求。

(2)其次,体育教学必须是“教学”。所谓教学就是要有教有学,就是教完学完,就是教会学会,就是教好学好。那些不是教学的活动、不是教学的训练、不是教学的“放羊”,那些没有教会、没有学好、没有教懂、没有学懂的“教学”都不具备教学质量的“质”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量”和质量的外延?本文认为:

(1)首先,要有“体”的量。因为是体育教学就必有负荷、就必有强度,体育教学要有质量就必须有“体”的量,有了科学的负荷量、有了合理的强度、有了适量的练习量,那么体育教学才有质量可言。

(2)其次,要有“育”的量。体育教学是一个学科的教育,是教育就必须有教导、有规范、有纪律、有要求、有评价、有表扬、有批评,这些“育”都有强度、都有量、都有科学,而“育”的量如果是不足的、是过度的、是漂浮不定的、是随意的、是时有时无的、是该有没有的,那么这样的体育教学不可能有质量可言。

(3)再次,要有“教”的量。因为体育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不会就没有终身体育,要教好,就要有科学的“教”的量,如讲解量、示范量、练习量、指导量、保护量、帮助量、评价量等,无论上述哪个量不够了,或者过度了,那么体育教学的质量也是不可能高的。

(4)最后,要有“学”的量。因为体育教学就是有教有学,是教学相长,因此没有学生积极的学、主动的学、自主的学、探究的学、合作的学、带着问题的学的教学,就会变成教师的“照本宣科”和“对牛弹琴”,但要有积极的学、主动的学、自主的学、探究的学、合作的学,就必须有教师提问题的量、学生回答问题的量、思想启发的量、课堂讨论的量、让学生自己思考的量、同学们合作的量、小组自主练习的量等,只有有了这些适量的量,体育教学才有了实质性的质量。

如此体育教学中的“体”“育”

“教”“学”如果都有了科学的量的延伸,那么再加上“体育”和“教学”的“质”,本文认为,此时,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是就比较清晰一点了呢?

四、能让广大体育教师理解的“质量”是什么?

我们总号召体育教师要提高教育质量,但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体育教学的质量吗?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想、怎样去做吗,甚至可以问他们听懂了质量的词意了吗?因此,本文想思考一下体育教师能够听懂的质量的词意,用上述质量的“优劣”“要求”“满足度”三个基本关键词让体育教师们去更好地理解质量。

1.优劣

优劣也为好坏。体育教师在思考体育教学质量时,可先从优劣好坏的方面审视一下自己,即经过了自己的体育教学:

(1)学生们掌握运动技能状况的优劣好坏;

(2)学生锻炼身体情况和所形成体质的优劣好坏;

(3)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多少与优劣好坏;

(4)学生对体育和体育课态度的优劣好坏;

(5)学生们运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优劣好坏;

(6)学生们班集体的精神面貌和个人品行的优劣好坏;

(7)家长对学生体型体态以及体质身体、进步评价的优劣好坏;

(8)毕业生对本校体育教育实效性评价的优劣好坏;

(9)学生对体育教师整体评价的优劣好坏;

(10)上级对本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经验形成的评价的优劣好坏。

2.要求

要求有时是国家的文件,有时是学校的规定,有时是课程的标准,有时是校长的嘱咐,有时是家长的期待,有时还是自己的承诺。体育教师在思考体育教学质量时,应从“要求”的方面再审视一下自己,即自己的体育教学:

(1)达到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了吗?

(2)达到《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了吗?

(3)达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的有关要求了吗?

(4)达到本校“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的课程目标了吗?

(5)达到本地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平均以上的水平了吗?

(6)达到你们校长经常提的那个教学要求了吗?

(7)达到体育课的基本练习密度和负荷值了吗?

(8)达到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身体发展的那些期待了吗?

(9)达到你眼前的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要求和渴望期待了吗?

(10)达到你自己心中理想的“合格的体育课”或“好体育课”的标准了吗?

3.满足度

固然,面对体育教学,国家、地方、学校、家长甚至其他学科教师都有着各种期待和要求,也有着满足和不满足。而学生对体育课的满足度可能是其中最为显现、最集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为重要的满足度,因此在思考体育教学质量时,教师还要从学生的满足度方面审视一下自己,即经过了自己的体育教学:

(1)学生们对体育教学效果是不是都很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们对体育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是不是都很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在哪里?

(3)学生们对活动和比赛的享受是不是都很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在哪里?

(4)体育特别好的那群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安排是不是很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在哪里?

(5)体育比较差的那群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安排是不是很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在哪里?

(6)女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安排是不是很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在哪里?

(7)你自己对你今天的教学是不是很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在哪里?

五、结语

“质量”一词耳熟能详,细细分析,还是有许多值得去揣摩、去研究的地方,还有许多我们从未想到的含义的角落,写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可能我们大脑的神经都不用动一下,但真被别人问到什么是体育教学质量时,我们可能真是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回答不上来就会“顾左右而言他”,就会东拉西扯,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偷换概念”。因此,我们今天的讨论虽然还很不够,但它却是一个真实之命题。要想真正去提高教学质量,要想真正明白什么是教学质量,要想真正知晓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还要真正搞明白“质量”和“体育教学质量”的词意、含义,否则,我们真有可能像前些年课改那样,本意是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但却走错了路,实实在在地降低了体育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战略管理视角下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分析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10:27
美国室内设计教育现状与教育质量鉴定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58:22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怎样运用多媒体教好英语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19:00:24
质量投诉超六成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