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娜 刘荣添
[摘 要]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真正的读写结合并不是阅读和写作的简单叠加或混合,而是有机结合,追求的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境界。实现读写有机结合要立足教材,要提倡海量阅读,要优化训练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因为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阅读对写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读写结合问题,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就目前教学现状看,读写结合虽然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拿阅读教学来说,有三种阅读形态:一是课内讲解式阅读,二是课外消遣式阅读,三是为作文而开设的阅读。课内讲解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多是一篇一篇地讲解分析,课外阅读最受学生喜爱,因为这种阅读,学生可以随意地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为作文而设的阅读课多是讲解分析一些范文或满分作文,让学生学会“依葫芦画瓢”式仿写。这些阅读教学,大多只教读没教写,有些看似“读写结合”,但仔细一琢磨,也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甚至背离了读写结合的根本之道。真正的读写结合并不是阅读与写作两种教学的简单叠加或混合,而是“有机”结合,追求的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境界。笔者认为,实现读写有机结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教材,让读写结合有本可依
教材是语文教学主要的课程资源,语文的各项学习活动都不能脱离教材。就人教版新课标修订七年级上册为例,教材每个单元基本有“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但在使用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有的教师就会脱离教材,特别是写作教学。有些教师对教材中的课文一篇一篇地教,以教完课文为目的,而写作则多用中考作文题进行训练,对教材中的“写作”置之不理。这种做法不但无法实现读写结合,也违背读写教学的基本规律。立足教材,科学使用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必须立足于教材。2011版新课标颁布后,人教版教材做了一些调整,把“写作”单列放在“阅读”之后,并在“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中充分体现读写结合这一编者意图,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材中“写作导引”直接以莫怀戚的《散步》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例,要求学生学习这些作家及其作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在“写作实践”第三题写作“提示”中更加明确指出“可以模仿《秋天的怀念》,写得质朴一些;也可以模仿《荷叶·母亲》写得灵动一些。”把课文教学(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新修订的教材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笔者查阅了修订后人教版语文各册中的“写作”部分,无论是“写作导引”还是“写作实践”都重在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实现读写有机结合,首先要立足于教材,从教材出发,开展读写结合活动。教材的内容极其丰富,语文教师在使用和开发教材时,首先要树立单元意识,特别在阅读教学时,不能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孤立地进行教学或解读,要把阅读与写作(有些单元还有综合性学习)统一起来考虑,让课文阅读与单元写作有机结合。第二,在文本解读时,不但要解读文本“所传播的信息”,更要解读“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王荣生教授认为,无论是语文课本里的文章还是其他课程的教材,它们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亦称“原生价值”),一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亦称教学价值)。在其他课程里,人们学习教材,只学前者,不学后者;而在语文课程里,人们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并不是阅读行为的最高目标,而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言语智慧)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只有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这样的意识并为之而努力了,才实现了教材的真正价值,读写结合也才能真正得以有效落实。
二、海量阅读,为写作提供丰富资源
读写结合仅仅依靠教材还是不够的,特别是阅读。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大家都很认可,几乎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是,在对“读什么”“如何读”等问题上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和做法。比如,有不少教师认为,推荐学生阅读满分作文或范文,仿写这些例文就是最好的读写结合。有一次听课,看到一位老师以《积淀》为范文,给学生上读写结合课。老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满分作文《积淀》,分析并列出该文的四个论据——昙花(植物)的积淀、夏蝉(动物)的积淀、张国荣(人物)的积淀、光启(企业)的积淀,以这些论据论述了“唯有积淀才能成功”,随后所谓读写结合,布置写作:以《积淀》为题,将其中论据分别改为胡杨、企鹅、梵高、中国航天。以换论据的方式进行写作,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后来评课时,有不少老师认为,这是很好的读写结合,对学生写作议论文极为有效。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老师要求学生摘抄甚至背诵一些范文的好句好段,在写作时直接引用或化用到作文中去。有一篇《美丽如斯的微笑》,开头是:微笑亦如一汪清泉,深荡人们的心灵;微笑亦如一株菩提,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微笑亦如一片绿洲,让沙漠行进之人有了希望。老师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在写其他作文时进行仿写或套用,如写《让梦想照亮现实》时,也要写出诸如“梦想如一簇火焰,给人以力量;梦想亦如一轮圆月,给人以方向;梦想亦如一汪清泉,激荡人们的心灵”的句子。笔者认为这种读写结合,是典型的“馅饼作文”教法,违背了读写结合之本意。这种急功近利的读写观应该摒弃。
阅读不是为了写什么而去读什么,阅读是积累,是为了丰富生活体验,是为了更好地思考生活。功利性的范文式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无益,至少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是无益的。温儒敏教授最近提出,建议中小学生多读“闲书”,要“海量阅读”,要学会“连滚带爬”地读。这种“读什么”以及“怎样读”的理念得到很多人特别是语文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和认可,更新阅读理念,创新阅读方法,在信息海量的时代,已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话题。温教授指出,“闲书”就是指规定读的书之外的那些课外书,是学生自己有兴趣选择读的书。学生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方法,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只有让学生学会“连滚带爬”地读,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实现“海量阅读”。最近李希贵校长撰文提到《阅读比上课管用》,提出要“降低阅读起始的期待,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他举例,“一阅读就让孩子写读后感,一阅读就让孩子写作,所以搞得孩子也不愿阅读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只要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你不让他写,他也忍不住。”在执教班级中曾出现七个高考满分作文的原北京四中语文老师连中国认为,教学生写作首先要让学生“有想法”,而不是教写作的方法,“一个人说话的核心,就是因为他‘有想法’,而不是因为他有说话的技术。”而“海量阅读”“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阅读”,不但积累知识、丰富体验,也必将引发阅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这些由阅读带来的积累、体验和思考必将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源,这才是读写结合之本义。
三、优化训练,让读写并行共同提升
对读写结合的方式,较早时期就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有人提出“读写结合”训练的三种类型:仿写型、评论型、感触型。有人将阅读引入写作,总结出结构模仿、言语修辞模仿、读后感等“读写结合”三条途径。有人聚焦于“读写结合”课堂训练的“仿、补、续、改、扩、套、引”等具体操作方法。有人对教材课后写作练习读写结合情况从积累性写作、模仿性写作、评论性写作、创造性写作角度进行了研究,等等。这些探索与研究,对我们优化读写结合训练,实现读写有机结合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帮助。
读写结合训练是落实读写结合的根本途径,其训练形式、途径、操作方法或许各有不同,但其宗旨是要求有机结合,追求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认为,要实现真正的有机结合,第一,要讲究梯度,切不可一进入初中就瞄准中考。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六个单元的写作分别为“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 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而这些写作既与该单元的阅读相关联,又极有梯度。第二,不能“窄化”阅读和写作的概念。阅读不能只看作文书,也不能仅看文学名著,阅读是要博览群书;写作也是一样,写作不只是写考试式的文章,不只是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写作是一种表达,写作是人的一种高层次需求和追求。按照潘新和教授的说法:“存在的言说,是人的确证。”再广义点的写作就不单是语文课程的写作,“写作既是智力活动,也是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树立大阅读观和写作观,才能真正做到读写有机结合。第三,要关注写作对阅读的影响。写作不但促进阅读、加深阅读,还有利于其他学科学习。国外研究表明“写作可以促进学科学习”“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利用写作发展学生的学科知识。”这些研究,有利于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和利用写作教学,通过优化写作训练,促进学生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改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总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应有继承,更要有创新。要更新读写结合的理念,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确立大的阅读观和写作观,创新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素养。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
[3]温儒敏.倡导名著阅读,还须讲究方法[J].创新人才教育,2015(3).
[4]李希贵,方艺芬.语文老师心中的痛,阅读比上课管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5(5).
[5]连中国.写作里的唤醒与确认[J].语文学习,2015(5).
[6]刘永斋.读写结合训练的三种类型[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4(4).
[7]南岩.读写结合的三条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8]杨李梅.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以人教版教材课后写作练习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4(5).
[9]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7).
[10]厄克特等.教会学生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