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具有促学功能的教学模式

2016-09-10 07:22董其慧李怀兴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导学课前预习学案

董其慧 李怀兴

[摘 要]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要求,而且是时代对我们的召唤。通过教学活动本身有效地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以及期待获得同学们认可的心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就等于给学生身上安装了一台发动机。

[关键词]

局模式;导学案;动力源

一、运用“局模式”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不仅是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我们的召唤。

西丰县教育局在2006年底就提出了“揭示课堂目标(1—2分钟)——学生自学(10分钟左右)——以学定教(15分钟左右)——达标训练(15分钟左右)——当堂验收(5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局模式”),用此来指导基层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当我们按“局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怎么也达不到设计的理想状态。原本是追求精讲高效的课堂,最后课堂教学效果没上来,原本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上十分钟的自学时间,不仅学生自学的能力没上来,反倒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气氛。是因为给了自学时间,学生们也自学了,但是还不会。学生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误以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生不曾怀疑是自学时间不够用造成的。(当组织学生研讨互动时,人人都往后躲,生怕被叫起,而硬被叫起的,因为回答不理想,丢失了颜面,丧失了自尊,感到沮丧,影响了学习兴趣。)运用“局模式”教学,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它使我们对自学的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一切学习必须经过学习者大脑的思考,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自学不是学生个人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师生共同面对的头等大事,是高效教学活动的起点;自学能力是学生最需要的能力,我们必须把它做实,做到位。

二、用“导学案”解决动力源问题

课上十分钟的自学时间不够用,教师自然地会想到把它提到课前,变成课前预习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我们的学生不是你要他课前预习就能预习的,特别是要学生坚持经常性的预习就更难做到了。怎么办?首先是解决学习的动力源问题,然后是如何操作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我校学生自己的特点(基础差、能力低、目标低),我们认为,孩子们的“表现欲、求知欲、好奇心及期待同伴认可”等心理作为学习的动力源最合适。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不是不要“前途理想”这个动力源,而是对一些学生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也不可能节节课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因此,我们就紧紧围绕它来改造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我们采取的做法是:用教师编写的“导学案”来帮助学生预习。用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使学生在预习中积蓄的能量得到释放,自学能力得到彰显,让学生感受到预习的意义和乐趣,促进学生预习,增强学习动力。用“导学释疑”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同时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应用实练”,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知识,并形成能力。用“小结升华”学习经验,感受学习成长的快乐。我们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课前预习(时间不限)——课上展示交流(15分钟左右)——导学释疑(10分钟左右)——应用实练(15分钟左右)——小结升华(5分钟左右)。

三、各个环节的把握与运用

(一)课前预习

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需要走弯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习惯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思考,走捷径。他们没有认识到:“学生思考过程是不可省略和取代的,因为任何正确的答案或方法都是通过思考和探索才能实现的。这个过程是条曲线,你不想让学生走曲线,你省略了这条曲线,实际上就是撤掉了学生通往目标的阶梯。”学生自学时间放在课前,保证了学生学习“走弯路”所需时间。放在课前,时间不限、空间不限、资源不限,也有利于满足不同的人不同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以往把课前预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指导不到位、反馈不及时、流于形式,现在我们深刻认识到,课前预习是师生共同面对的头等大事,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只有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才有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学生内在的潜能才能被激发。

当然,预习不是漫无边际的自学,也不是期待学生把所有知识都自行解决。预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导学案”至少要做到“四有”即: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有问题引领自学,有学法指导,有“资源”使用提示)引领下进行。通过独立学习,把学法指导、资源利用提示与“问题”有效结合,把能够解决的解决了,不能解决的拿到合作小组(3—4人)上去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留到课堂上去解决。而且也要把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规律带进课堂。无论是揣着“答案”走进教室,还是带着“问题”和个人思考走进课堂,都是成功的预习。

(二)展示交流

为什么要把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作为课上第一环节?

因为老师安排了课前预习,学生们也做了课前预习。预习有了“成果”期待着到课堂上去展示,有了好经验希望到课堂上去分享,有了个人猜想,需要得到课堂上去验证,有了“困惑”盼望到课堂上得到解决。由于学生们这种心向所在,所以上课开始就直接进行“预习成果”展示交流环节。

展示交流的内容可不拘一格,可以是依“导学案”个人预习的“成果”,也可以是依个人兴趣爱好在预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交流可以是“成果”,也可以是思路、方法,展示交流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展示交流是“欲望”转化为学习动力的一个过程,是学生收获学习快乐的需要。

要保证这个环节所需时间,让学生把嗑唠透,不要让学生有压抑感,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欲望”的转化率就越高,成就感就越强,继续学习的动力就越足。不要怕挤占所谓的传授知识的时间。大连市教科所原所长赵满军说得好,“课堂教学有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学生学习欲望,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更多有准备的人创造机会,以组(6—8人)为单位同时进行展示交流为好。此时教师要做好巡视和“监听”,把学生展示交流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好问题等筛选出来,为导学释疑环节做准备。

(三)导学释疑

本环节要重点解决学生在展示交流中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把教师“监听”到的“好问题、好方法、好做法”拿到班上进行交流学习。

释疑,不是由老师做全面解答,老师的作用在“导”字上,学生的作用是在探究的“学”上。导学释疑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问,畅所欲言地阐述自己的见解。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质疑”和“错误”这个资源来引发学生思考,使本环节充满挑战的诱惑;同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到方法。因此说“导学释疑”需要一些技巧。比如说“问题”的提出要让原始提出者提出,“好方法”“好做法”要让学生本人做介绍。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解决学生们的困惑时,如果是在学生思考探究后出现的“愤”“悱”情况,可通过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形式加以解决。如果是在自学过程中由于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或观察得不仔细,或方法上有欠缺等造成的,老师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重新学习,自行解决;如果是因为“问题”或“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经历等“落差大”“台阶高”造成的,老师要做些适当的“补充”或“铺垫”,使之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解决问题,老师不要包办问题解决的全过程。防止学生有“吃人嚼过的馍无味”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如果是“关键”或“重点”的问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错误与挫折”“探讨与争辩”中寻找到正确的思维与答案,使学生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更全面、更精确。在这个环节,老师要能够忍一时之慢,让学生的能力在“慢”中爆发。

(四)应用实练

事实证明,对于一般人来说,听明白了,看懂了,但不一定都会做。适当地进行应用实练,对于促进新知进一步内化并形成能力还是必要的。我们要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安排必要的应用实练,如巩固性的实践练习,运用性的实践练习,拓展延伸性的实践练习等。我们应追求:应用实践的内容要精选、要有针对性、要分层次;形式要多样,评价反馈要及时。

(五)小结升华

不要把课堂小结看成是单纯的对一节课做概括总结的过程,要把它看成是丰富的学习经验的过程,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提升探求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是收获学习成长的过程。因此本环节要组织学生围绕“找规律、忆方法、建联系、晒收获”四个方面进行自我总结,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本模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回应了学生的关切,关注了学生的感受。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舞台留给学生、把方法传给学生的愿望。如果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此模式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以及期待同伴认可等心理转化为学习能力,就等于“给学生身上安装了一台发动机”。

[参 考 文 献]

[1]张景焕.教育科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杨春华.有效教学的本体论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10.

[3]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导学课前预习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