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生命力在于共同学习

2016-09-10 07:22孙昕
中国教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史家运动队读书会

孙昕

北京史家小学的家校合作活动有非常鲜明的“史家”特色,其“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合作理念与史家小学“和谐教育”的理念、“无边界”课程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史家小学还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移植到校园中,目前已经有

486名教师通过学习和考核获得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采访中,史家小学德育处主任李娟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史家”故事向笔者娓娓道来。

:史家小学的“妈妈读书会”和“爸爸运动队”因其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家校合作活动而名声在外。把读书和运动作为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切入点,是出于什么考虑?

:最早,我们推行家长义工制度,家长加入家委会成为学校的义工,承担一些体力活儿,形式很单一。逐渐地,我们发现,在策划各种活动时,许多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家长会给我们提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发现,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这时,我们开始考虑建立“家校学习共同体”,构建双方共同参与的学习体系。

我们秉承的理念是“母传德,父传责”,也就是说母亲给予孩子德与行,父亲给予孩子规则与责任。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都是由妈妈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而妈妈在对待孩子学习问题上很容易急躁,我们认为读书可以让妈妈安静下来。同时,与孩子共同读书的过程也是创设更多的亲子交流机会的过程。读书让人有学识,有修养,不仅能教育孩子,也能教育家长。

爸爸普遍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孩子,更缺乏运动,我们想到了让孩子拉着爸爸一起运动,在玩耍、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亲子关系。运动过程中,孩子会遇到规则的限定,也会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家长则能在运动中发现许多教育问题,会想办法与孩子共同面对、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可以慢慢学会承担责任,家长与孩子都在运动中实现自我

教育。

于是,2014年6月1日,我们召开校级家委会,以“送给孩子美好的六一儿童节礼物”的名义送给孩子们“妈妈读书会”“爸爸运动队”和“星期六课程”。

:“星期六课程”很有意思,请介绍一下。

:我们设计“星期六课程”是为了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专业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孩子们的生命埋下一颗种子。具体做法是,家长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兴趣爱好向学校提出开课申请,学校经过调研后进行批复,并安排教师与家长共同备课。家长毕竟不是教学专业人士,怎样选择内容、怎样提问、怎样设计环节让孩子听懂并参与进来,都需要与教师共同探讨,仔细打磨。目前已经开设的“星期六课程”中,有的家长讲科学大爆炸,有的家长讲3D电影的拍摄技术,还有的家长讲运载航空火箭是如何上天的。有一个家长讲帆船时,还把帆船模型放进了学校的游泳馆里,孩子们穿上泳衣就可以上船体验,他们高兴极了。家长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星期六课程”。

:在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学校、班级和家庭是如何共同运行的?

:以“妈妈读书会”为例,校级活动由校级家委会策划,主要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不增加学校的工作量,也可以搭建更好的平台。比如,上学期校级家委会的妈妈们联系北大繁星诗社,合作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一些老艺术家与孩子们一起诵读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孩子们非常感动,领略了名著风采的同时,发现了原来名著还可以这样读。

年级的活动则由年级家委会推动,并与校级家委会共同负责“史家书院”的图书购置。教师们请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孩子到班里征求同学的意见,按照喜好程度排序列出书单,同时,家长也在家长群中征询意见。确立书单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我喜欢的书没买,负责书单的孩子就要向同学解释原因,这就是一个联系沟通的机会,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对孩子会有引领和推荐,这也是一个共育的过程。最后,孩子们带着书单与家长、教师一起去书店确定书单目录,然后由学校统一拨款购书。

各个班级“妈妈读书会”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十分丰富,有的在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时光;有的借助班队会活动进行阅读分享;有的进行专题的深入挖掘与展演;还有的聘请专家推荐图书,给家长开设课程,指导妈妈如何给孩子读书;还有的走出家门和校园,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在读书会的运作过程中,许多教育元素不断涌现,处处有惊喜,这是在设计的时候不曾预料到的,也让我们的设计不断地完善,让学生、家长不停地受益。

: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故事。

:是的。有一个班级的妈妈们策划了一个诵读经典的活动,并制作了24节气书签,在一个节气里完成阅读的孩子就可以获得一个节气书签,集完24个书签就意味着完成了全年的读书计划,孩子们十分喜欢,踊跃地参与活动。妈妈们真的非常有创意。

还有个年级的妈妈们,先引导孩子们读《我的长腿叔叔》原著和根据原著改编的剧本,然后组织孩子们排小话剧,最初是十几个人参加,后来全班都参予进来。有资源的妈妈们又去“磨”同名话剧的导演,请求导演帮孩子们排练,导演还真的同意了。孩子们得到与“大家”对话的机会,别提多高兴了!

有个班每周日下午6:00—7:00都会开展读书心得微信宣讲会,并且在一次班会中,将网络宣讲移到了课堂。这个班有一个小女孩,性格非常腼腆,以前很少说话,但是那天的班会上,她勇敢地站上了讲台,从容淡定,丝毫不怯场。她的宣讲主题是“收获胆量”。她说,“以前,所有的活动我都是默默地看着。老师在假期组织网络读书会的时候,我看到有的同学用语音读书,有的拍成视频分享,心里可痒痒了,就试着让妈妈给录了视频,发到群里,发现有很多人给我点赞,于是迫不及待地在第二周继续分享……”一次活动就改变了孩子的发展轨道,这是当初家长和教师设计活动时无论如何也预想

不到的。

:“妈妈读书会”的活动太精彩了,那么“爸爸运动队”的精彩又是怎样展现的?

:“爸爸运动队”也有定期的活动,爸爸们的参与率达到了80%。比如,在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的带领下,爸爸与孩子一起体验不同的运动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等。爸爸们还邀请了中国女足、男足的队员,以及马布里、姚明、刘国梁这些世界级运动明星来到学校,跟孩子们一起运动,给孩子们讲述他们成长的艰辛,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爸爸运动队”还组织开展“我是运动小超人”比赛,让孩子们“和锻炼前的我比”“和其他班级同学比”“和外校同学比”“和爸爸妈妈比”“走出国门比”。通过组织一定形式的比赛,激发孩子们的运动热情,培养他们正确面对输赢的良好心态。

运动队也有静态的活动,比如为孩子们推荐《孩子快跑》《啦啦队长》《冲锋陷阵》等影片,带孩子们走进大屏幕中的体育世界,观看、欣赏、理解体育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与美德。

:史家小学还有一个特殊的家校合作项目,就是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引进了校园,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这个项目是2015年1月启动的。我们在长期的家校沟通工作中发现,许多教育问题的背后都潜藏着一个问题家庭,而一线教师对此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判断能力,急需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帮助。在这样的契机下,我们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引进校园。第一期培训课程历时一年,共40课时,每周还给各年级家长一部分旁听名额。

:经过培训,教师们感觉到在哪些方面对自己的教育活动有影响呢?

:首先是思路开阔了。许多学科教师认为,跟家长谈的就是学习,但学习问题是源于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只谈学习问题,教师和家长就都钻入了牛角尖。比如,孩子不会做数学题,经过深入探讨,发现这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与家长讨论如何帮助孩子改正学习习惯,而不会导致家长回家责备甚至打骂孩子的结果。

其次,通过学习,教师们还提高了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在以前的交流中,教师容易专注在孩子的弱项上。而现在,教师会反省为什么自己总是关注孩子的弱项,会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来帮助孩子提升。跟家长交流的时候也不再说孩子哪里做得不好,而是说又取得了什么进步,也就是不再盯着孩子的短板,而是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年级的杜建萍老师发现一个孩子在书写上有很大问题,连一个简单的“横”都写不好。最初她以为是视力问题,通过跟家长交流,发现是阅读障碍症造成的。杜老师就对孩子说,老师很喜欢你,以后每天老师都把着你的手教你写字,慢慢地,你就会越写越直。慢慢地,这个孩子真的能把字写工整了。他还写了这样一段文字—还记得我刚上学时,一个字都不认识,更不会书写。可是我知道用功就会有收获,所以我坚持用功学习,现在我不仅能认识很多字,还能写很多字。杜老师请他在广播里给大家念了这段话。孩子的家长听到广播时潸然泪下,说从来没有想到孩子会这么喜欢学习,一直都以为是孩子不努力……

这个故事被我们命名为“三毫米的希望”,就是无数个“三毫米”传递着教育的温暖与幸福。

:听了这么多“史家”故事,非常感动。那么史家小学是如何理解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呢?

:家校学习共同体,家校共育的过程就是家校共同学习的过程。以前我们讲育人是育学生,现在要讲育教师、育家长、育学生。

家校学习共同体有四个要素:第一,要有共同的愿景,就是给孩子成长赋予无限的可能性;第二,要分享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学校有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家长有参与学校建设的权利和责任,不是置身于学校之外的;第三,要有合作的机制,比如我们的三级家委会和各种活动与课程就构成了合作学习的机制;第四,要有信任与支持的文化,教育是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行动,教师的生命影响孩子,孩子的生命影响着家长,家长的生命影响着其他的家长,这种影响就是和谐,就是无边界,就是教育。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 cn

猜你喜欢
史家运动队读书会
劳动最光荣 史家胡同小学绘画作品展
身边雷锋
爸爸的读书会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重建“史家”眼光下的作家作品艺术分析维度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过招
运动队管理中人际内耗问题与对策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