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军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课要提增效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必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书中的丰富多彩、瑰丽多姿单靠视觉从枯燥的文字感知着实不容易,对当下农村中学生而言更艰难。那么生动的图片、动态化的影片、顿挫的声音无疑能帮助学生构建出一方立体的,鲜活的世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多媒体正是这种能把传统阅读进行有效拓展,增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手段,也是真正能激发学生产生身临其境阅读享受的好方法。阅读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多媒体 兴趣 鉴赏 拓展
新课标为广大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开出的一道大菜单,但从农村实际情况看来,教师从事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有效的抓手,学生对阅读课兴趣缺失。面对农村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个人认为,只有借教育现代化之东凤,用信息媒体技术来充实、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在立体的环境中走进阅读世界,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
一.延伸感知方式,让阅读多维化
如何让语文阅读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增效益关键。利用信息化技术配备与阅读内容相配套的生动的图片、反映精彩故事情节的影片亦或是抑扬顿挫的朗读、应景应情的配乐,就能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感觉,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上建立起二维、三维或多维的感受。这样原本字里行间的人物就会变得鲜活起来,阅读也就从单一的被动接受变成了多向的感知,课堂生动了,学生在瑰丽多姿的文学世界徜徉,情趣自然也产生了。这样的课,效益也提升了。
如教《格列佛游记》时,尽管教者说主人公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智马国的旅程奇幻而又离奇,可学生对着教材中的铅字介绍,兴趣缺缺;老师讲得再投入,不少学生还听得晕晕欲睡。如果在教授时辅以精彩的视频片断,让学生看到格列佛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岿然不动,面对不来夫斯库的如麻的战舰,毫不畏惧,像个顶天立地巨人般拉走对方几十艏舰船。一定会感到惊奇,精彩的视频片断更直观,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离奇情节也有了形象的理解,阅读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二.构建立体情境,让阅读精深化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这个“知识的容器”注入了多少知识,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上的客体。而素质教育则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这一主体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适当的引导程序,使师生的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都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手段或媒体,构建出一个较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变被动的读为主动的想,在想的过程中融入角色体会人物的情绪,从而学会阅读。如以教学电视剧本《长征(节选)》为例,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课件(有条件的可充分利用微格教室的电教资源),帮助学生完成下面的操作:
1.营造氛围,入境生情。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背景,让学生认识到形势的严峻。通过低沉的配乐,草地惨烈的场景再现,让学生置身于红军长征的悲壮境界中,直观感受自然环境的险恶恶劣、生存条件恶劣。四个场景,讲述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的艰难和悲壮的四个片段,也让学生在立体化的情境中感受人物面对艰难,做出牺牲的无奈与悲壮。这样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显得可贵,才更能感动人心。通过节录电视剧的播放,红军领袖特有的细腻地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同身受。课上,老师再以细致的分析和有感情的朗读,人物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就突现了出来。此时文章的主题明确了,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设疑引路,深化理解。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将教师设计的教授思路,通过制成多媒体幻灯片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情境中思考、寻找答案。作者经历,写作背景、动机,人物形象……,通过问题串珠式构建成一个整体,既让阅读课堂生动有效,有拓深了课堂容量。在教师实时地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和发展。
三.开拓视野广角,让阅读课开出成功花
农村中学生,因为多种家庭经济产、学校条件、社会设置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想读书的孩子也不可能广开阅读面。而网上收集诗歌美文,网上自由阅读,专题阅读等形式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与爱好在网络上探求宝藏,洞幽入微。我相信只要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社会的监督、爱护之下,学生一定能享受到冲浪的乐趣,领略到网络读书的魅力。我们学校在阅读教学方面就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开放式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但要求每周至少写2篇读书笔记,把自己读的好书介绍给大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每月一次评比,评选出“读书之星”予以表彰。优秀的作品也会推荐出来,学校组织整理,刊印成册。学生看到自己作品被印刷出来时脸上绽出的那激动而喜悦的神情不就是阅读教学成功的花么?刚柔相济,一张一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既能带给孩子们无尽的乐趣,也能开拓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有益于积累。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西安丰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