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转型升级

2016-09-10 07:22孟万金官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升级转型

孟万 金官群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转型;升级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14期第三讲中,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怎样发展壮大的,概括为“三高”,即高起点诞生,高质量成长,高效率传播推广。之所以迅速发展并快速成长,主要得力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10年以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三大势头:向教育的终极目标“追求幸福”转型升级;向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转型升级;向教育的课程重心“现代核心素养”转型升级。

一、向教育的终极目标“追求幸福”转型升级

谈及教育,往大处想,许多人会想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往小处想,许多人会聚焦到学习知识,学习文化,学习本领;往远处想,许多人会想到升学考试、名牌大学名牌专业以及将来就业等;往近处想,许多人会聚焦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表现、课外爱好、心理与行为等。而很少有人从更高更远的立场思考教育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看下面的一则寓言故事,考考自己。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尾巴被树枝给挂住了,没有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两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这则寓言故事有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

许多人会敏锐地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兔子怎能爬树?兔子尾巴短,怎能被树枝挂住?猎狗正仰头看怎能不知躲避而被砸晕?砸晕两只猎狗,还剩一只猎狗,兔子怎能逃脱?除了这些问题,你还发现了什么?

最大的问题是,开头猎狗追的是土拨鼠,而结尾却是兔子逃脱了。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的那句名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最终追求。从中国古代儒道墨思想家关于幸福的德福一致观、取法自然观和义利并重观,到如今民间广为流传的“五福”观;从古希腊时期的感性主义、理性主义关于幸福的快乐观、节制观,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幸福观;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提出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从《美国独立宣言》提出“追求幸福”作为终极目标之一,到英国《繁荣社会的幸福宣言》把幸福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从不丹提出“国民幸福总值”,到联合国确定每年3月20日为国际幸福日,每年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所有这些充分说明,幸福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最终追求。而我们教育的过程和根本目标、终极目标似乎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幸福宣言》提出创建幸福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创造一个促进涵养的教育系统”。美国斯坦福大学诺丁斯教授在《幸福与教育》中明确指出“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或集体的幸福”。“全球国家幸福指数”排名标准涉及九大领域,教育排在首位。可见,幸福社会基础在民生,关键靠教育。

早在2010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刊登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幸福有成人生奠基——再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一文,擂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向“追求幸福”转型升级的进军鼓。同年,《中国特殊教育》刊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孟万金,2010)。随后,《中国教育报》先后刊登《办一所幸福的学校——访中央教科所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徐启建,2011)、《校长,点亮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徐启建,2011),《中国特殊教育》刊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孟万金,2011)、《幸福学校国际联盟宣言》(官群翻译,2011)、《关注每个人的特殊需要,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孟万金,2012);《中国教育报》先后刊登《幸福中国,让学校先幸福起来》(孟万金,201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润泽幸福人生》(孟万金,2013);《中小学校长》刊登《校长:先让学校幸福起来——从<幸福教育实用指南——全员必读手册>谈起》(官群,孟万金,2013);《中国特殊教育》刊登《深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孟万金,2014)。这些观点和思想突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向“追求幸福”转型升级。

对幸福教育实践最具指导意义的当属相关标准、评价指标和规划蓝图、突破路径。比如:《中小学校长》刊登的《幸福学校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孟万金,官群,等,2012);《中国特殊教育》刊登的《区域幸福教育战略规划蓝图》(孟万金,2012),《迈向幸福学校(幼儿园)的十大突破路径 》(孟万金,2011),《幸福课堂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孟万金,官群等,2012);《中国德育》刊登的《幸福班级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孟万金,官群,等,2012)。

在上述幸福教育理论和标准引领下,各地幸福教育先进思想和典型经验层出不穷。比如:《中小学校长》先后刊登了《办幸福学校重在推进幸福课堂建设——孟万金教授幸福教育思想校本化探究》(江洋,李学伟,2012)、《以乡镇街道为依托创建幸福学区的探索——孟万金教授幸福教育思想的理论引领与实践智慧》(茅晓辉,2014);《中国特殊教育》刊登了《聚焦幸福,高位提升,惠及全民——鄞州实验区教育综合改革近中长期规划(2011—2015)草案》(俞鹏年,孟万金,等,2011);《教育文摘周报》刊登了《大连金州新区:争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区,提升师生幸福指数——2015年全面启动幸福学校联盟建设计划》和我们的幸福教育实验校的经验——《北京洋桥学校:创建积极成就人生的幸福校园文化,争创幸福联盟示范学校》(李伟,2015),《广州恒福中学:建设幸福班级,带动学校发展》(桂建华,2015),《重庆天台岗小学:办幸福学校重在推进幸福课堂建设》(江洋,李学伟,2015)。幸福教育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升级版,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二、向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转型升级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包含在德育之中,传统德育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二者有时很难区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德育,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中国德育》曾经刊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的抓手》(孟万金,2010)。《中国特殊教育》刊登的《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刘玉娟,孟万金,2010)将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确定为可信任、尊重、责任感、公正、关心、公民义务六个维度;《小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刘玉娟,孟万金,2011)将小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确定为可信任、尊重、责任感、公正、公民意识五个维度。两套量表为中小学生积极道德品质建设与测评提供了科学工具和指南。在此基础上,《中国德育》最新刊登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支柱》(孟万金,2016),《中国特殊教育》介绍了我们的新成果《具身德育:破解立德树人难题》(张冲,2016),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向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转型升级。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实践中的德育低效问题,明确指出,积极道德品质建立在积极心理品质基础之上,后者是基础,前者是上层建筑。二者不能相互取代,而应当相互促进。德育不能泛化,不能把心理问题任意上升到道德层面,也不能把道德问题简化为心理问题。许多心理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发展,问题会自动消失。

近年来,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道德滑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实践中,如何破解立德树人难题?我们在深入系统总结古今中外德育经验教训,尤其吸收新兴的具身认知观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具身德育”新理念。“具身德育”是指基于具身认知的德育。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它不是一个运行在“身体硬件”之上并可以指挥身体的“心理程序软件”。可见,传统德育过多地将道德作为知识,传授甚至于灌输给学生,而脱离了身体力行,于是知行严重脱节。

“具身德育”主张德之根在心,人之本在劳,二者合起来即立德树人的根本。这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德育为先,心育为源”,以及劳动在树人中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前者可从儒家经典“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到有力说明,更能从个体发展先有心理后有德性的逻辑顺序得到科学实证。后者可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得到深刻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这就为劳动在树人的起点上确立了独到地位。人活着是为了幸福生活,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和最终追求,而劳动又是幸福的源泉,足见劳动在人的发展成长中发挥着支柱作用。劳动在人类产生上起决定作用,劳动对人类的幸福也起决定作用,因此,劳动是树人之本。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手段,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学校教育主要对接了脑力劳动。尽管教育方针有时在“德智体美”后面也带上“劳”,这里“劳”主要指体力劳动,而教育中体力劳动之不足通常主要依靠运动和活动来弥补。事实上,全面意义的劳动应该成为德智体美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应该渗透德智体美教育全过程,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因此,“具身德育”强调正心和劳动是教育立德树人的“根”和“本”,将心理、体力、脑力以及产生心理的客观现实、体力脑力劳动的情景与结果等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始终,将道德融入身体、心灵深处,成为身、心、灵的有机成分,从而知行统一,真正符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和谐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的最高层面。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灵魂,以正心和劳动为突破口破解立德树人难题。

三、向教育的课程重心“现代核心素养”转型升级

素养(competencies),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指较为重要、关键的素养,居于核心位置的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的社会中,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的,同时也是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的挑战所需要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见图1,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见表1。

核心素养是培养幸福之人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解决的是“教什么”的教学问题;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因此,核心素养是幸福的脊梁。

素养是对素质的深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中国德育》曾刊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刘计敏,2013),文章指出“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总开关、总根基”。由于“素质”一词原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可教、可学性有很大局限,而素养更科学。

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和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国际潮流。2014年教育部启动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将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从而研究制定出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科学依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全方位融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渗透到各学科。

作者简介:孟万金,博士、教授、博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官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核心成员。

(作者单位: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2.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编辑/王 桢 丁 尧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升级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字词升级
字词升级
字词升级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