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蒙台梭利混龄教学运用研究

2016-09-10 07:22刘育光潘晨昕谢惠欣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台湾地区

刘育光 潘晨昕 谢惠欣

摘 要:混龄教学是蒙台梭利教育特点之一,其编班方式有利于幼儿接近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社会经历,发展幼儿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的能力。通过访谈法,本研究选取台湾台南市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作为个案,探讨蒙台梭利混龄教学及其运用,希冀能够借鉴台湾较为成熟的混龄教学经验,为大陆幼儿园混龄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台湾地区;蒙台梭利;混龄教学

意大利玛丽亚·蒙台梭利(以下简称蒙氏)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其创立的幼儿教育方法及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蒙氏教育理念注重混龄教学,即将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进行生活、学习、游戏,让其彼此合作和模仿学习[1]。混龄教学有利于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有益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我国幼儿园编班长期以来都是以年龄为依据,同龄编班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形成一刀切的局面。有学者认为,同龄编班无视个别差异,存在培养儿童独创性、信息反馈不足等问题[2]。为了解决幼儿园同龄编班存在的弊端,台湾《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为混龄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陆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通过混龄教学重建幼儿的自然同伴群体,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弥补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同伴缺失的问题。

蒙氏混龄教学发展立足于当地的地域特性、文化特性,还带有时代特性。因此,混龄教学模式的借鉴应结合当地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不能盲目移植。在台湾地区,蒙氏幼儿园办学经验较为成熟,已经形成具有台湾特色的蒙氏混龄教学。本研究选取台湾地区台南市归仁区的一所A蒙氏幼儿园作为个案,通过到A蒙氏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对该幼儿园的园长与三位蒙氏班级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探讨蒙氏混龄教学及其运用,为中国大陆幼儿园混龄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一、蒙台梭利幼儿园混龄教学意涵

蒙氏反对将儿童按年龄分组,认为按年龄对幼儿进行分组是一种人为的隔离,会阻碍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3]。在蒙氏幼儿园,混龄编班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成人社会的环境,混龄班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幼儿会遇到不同年龄的幼儿,与他们交往、合作,共同学习、一起生活,不仅能够扩大幼儿的接触面,使其获得良好的交往技能,还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蒙氏混龄班,年龄较小幼儿在年龄较大幼儿指导下,比在教师指导下更容易学会某项事物,经常可以看到“大教小、小促大”的情景。因为混龄班的儿童发展水平差异大,所以需要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以掌握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对其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有所差异。因此,蒙氏认为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并且根据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教学方式;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关注环境的创设,即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蒙台梭利混龄教学运用

蒙氏混龄教学重视幼儿园环境创设,并将其融入每日课程设置。

(一)环境创设

蒙氏教育倡导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世界,理解人与事物的关系,建构自己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给幼儿提供有益的经验和体验,有准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也要给幼儿提供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不仅是安全美观,更重要的是儿童喜爱、能促进儿童的探索活动,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台湾的蒙氏幼儿园童准备了典雅、精致的环境,所创设的环境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除了室内的蒙氏教学设置,生活环境也很温馨,让幼儿在具有家庭氛围的环境中学习;室外环境设置了综合游乐区等,让幼儿身心放松、探索互动,增进师幼及同伴间的交流,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4]

(二)课程设置

台湾蒙氏幼儿园开展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抓住幼儿发展的敏感期,给予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因此,幼儿学习活动大多以单独练习或者个别活动为主。蒙氏课程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文化教育等部分。

1.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活动是蒙氏课程的基础,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蒙氏遵循一定秩序营造安静环境,让儿童专心工作,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协调效果,为感觉教育、数学教育等奠定基础。在蒙氏混龄班的日常活动中,儿童通过接触和模仿不同年龄的儿童,能够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专注等习性。

2.感官教育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知[5],感官发展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第一步。蒙氏混龄班的感官教育运用各种蒙氏教具,通过闻、听、看、触摸和模仿,让3~6岁幼儿透过感官感知事物,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外在世界[6]。发展幼儿感官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发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3.数学教育

蒙氏教育善于把数学建立在日常生活和感官教育的基础上[7]。混龄班幼儿通过观察教具并反复触摸和操作,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木棍、积木等教具,把数学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具体形象感受数的存在,明白数字加减的实际意义。从木棍等教具的加减到抽象数字的加减,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颜色鲜艳和生活化的教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蒙氏教具的自我纠错设计在发展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同时能够培养幼儿严谨的态度和自我纠正的习惯。

4.语言教育

0~6岁幼儿处于语言的敏感期,其中3.5~5.5岁更是攸关幼儿书写和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蒙氏混龄班的幼儿通过触摸感受文字字型,理解文字笔画顺序,并在不断操作触摸中,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再通过沙盘等教具形成系统的文字认知。阅读教育在幼儿的文字认知基础上进行,主要通过阅读优秀绘本和诗歌激发幼儿想象力,同时在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交流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文化教育

在蒙氏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教具有各种动植物标本与模型、地理地图、地质模型和天文领域的教具。在混龄班,教师把原本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具体模型、图片和标本的形态,展现在幼儿面前,让不同年龄的幼儿操作,学习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完善幼儿对自然、人文历史、地质地理、天文科学等领域的认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个案分析

(一)个案介绍

A蒙氏幼儿园是位于台湾台南市归仁区的一所私立蒙氏幼儿园。A蒙氏幼儿园于1999年成立,至今已有15年,其蒙氏课程与主题课程相互渗透,通过多元主题活动以及真实教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A蒙氏幼儿园蒙氏班的混龄编班模式采取的是两个年龄段的混龄。编班方式以具体入学人数为主,理想人数比例是1∶1,但每年招生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尽可能控制在2∶1范围之内。同时,幼儿园会开设团体合作活动,利用混龄优势,协调配合完成蒙氏教具操作,在幼小衔接方面也加入了一些其他课程,如唐诗、数学、英语等。蒙氏课程与主题课程理念相互渗透,通过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讨论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让幼儿展现平日蒙氏课程中的学习技能,促进幼儿人际关系发展,也为幼儿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做准备。

(二)个案中混龄教学运用分析

1.环境创设

在A蒙氏幼儿园,教师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创设环境。第一,根据幼儿年龄,对课程比例、学习区数量进行调整。例如,在小班,教学注重规划感官和生活部分,设置生活区、感官区;大班教学注重语言与数学,学习区移除生活区,增设语言区和数学区。第二,在设置学习区基础上,适时投放不同教具,教师起到协助与引导的示范作用。

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教师会营造“大教小,小促大”的环境氛围,使其充满爱和互助。安静的环境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营造,由安静的幼儿影响较为吵闹的幼儿。在物质环境创设中,教师会与班级幼儿进行协商,例如,难度较低的教具摆在最高一层,依次向下,难度递增,让不同年龄的幼儿有选择空间,并且教师会认真观察教具使用情况,并根据幼儿的兴趣更新教具。

2.课程设置

(1)日常生活教育

A蒙氏幼儿园混龄班的日常生活教育课程主要有培养精细动作、生活教育、礼仪教育等。在培养精细动作方面,教师会先依据幼儿的年龄从简单动作逐步过渡到复杂动作,再考量幼儿发展差异,调整难易程度,让不同年龄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混龄中班,比如说学习‘削’的部分,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能就是让他削直线的东西,如小黄瓜,削完之后,可以请年龄较大的幼儿切;对于年龄较大幼儿,就可能让他们削曲线的东西,如苹果。在日程生活教育课程中,教师会根据幼儿发展程度差异给幼儿安排活动任务,即如果幼儿的发展程度较好,就让他做难度高一点的任务。但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小且其‘削’的能力已经发展得很好,我们还是会让他继续削,因为‘切’这个动作需要虎口的力量,而年龄较小的幼儿的力道还不够,因此这个动作我们还是会请年龄较大的幼儿来帮忙”(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或是讲解茶道时,园长就会说:“今天,哥哥姐姐的任务是泡茶,弟弟妹妹扮演他们家的客人,进行品茶”(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年龄较大的幼儿负责泡茶动作、过程,而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尽情展现自我。

在生活教育方面,A蒙氏幼儿园最大的特色是为幼儿提供真实性教具,让其操作、学习。例如,教师提供真实教具,让幼儿自己抹面包、切吐司、削苹果等,使其学到真实可操作的经验。此外,在礼仪教育方面,教师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教师和较早到学校的幼儿会在幼儿园大门口向来上学的幼儿道早安。此外,教师还会采用及时表扬和及时干预的方法,教幼儿敬师语,培养幼儿的礼仪礼貌。

(2)感官教育

在感官教育方面,A蒙氏幼儿园混龄班设置了感觉区,放置不同感觉教具,促进幼儿感官的发展,包括听觉筒,让幼儿去听声音的大小;插座圆柱体,通过胖瘦大小的感觉触摸去判断物体的粗细;嗅觉筒,会放香油、香水,让幼儿去闻味道等。教师会根据幼儿能力水平高低,投放难易级别不同的教具供幼儿选择。此外,A蒙氏幼儿园设有感统室,放置一些体育、体能器材,帮助幼儿发展运动能力。“我们在安排幼儿进行感统练习时,会考量混龄的因素。有的孩子不敢走平衡木,我们对此设置了高低不同的平衡木。如果幼儿对较高的平衡木比较害怕,那教师可以让他选择完成较低的平衡木,培养其成就感,或教师会牵着他,使其不那么紧张和害怕”(引自2016年2月1日师1访谈内容)。总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具,当幼儿希望挑战难度较高的任务时,可以向年龄较大的幼儿寻求帮助,两人共同完成。这不仅促进了年龄较小幼儿的感官发展,也增强了年龄较大幼儿的自信心。

(3)数学教育

在数学教育方面,A蒙氏幼儿园混龄班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大陆幼儿园更加复杂。数学教育也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即从简单的数数开始,混龄班的幼儿会认识1~100的数字,接着通过教具操作,让幼儿理解、学习加减乘除运算、倍数等数学概念。在教学方法上,数学教育主要以渗透教育和兴趣教育为主,通过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数学活动兴趣。A幼儿园通过具体教具让幼儿了解数字加减乘除背后的含义,并通过展现幼儿学习成果,让年龄较小的幼儿萌发“一种意识,即未来我也会想要;一个动机,即想要去做”(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进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4)语言教育

A蒙氏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内容包括学习注音符号和掌握初步的书写能力。在学习注音符号方面,首先会让幼儿在沙制板上触摸注音符号模型,其次用木笔仿写、描摹,再让他们在纸上书写。学习完注音符号之后,幼儿开始学习并书写简单的汉字,有利于与小学衔接。此外,A蒙氏幼儿园会教幼儿学习闽南语,通过儿歌、闽南童谣教幼儿学说闽南话,传承语言文化。A蒙氏幼儿园也注重阅读教育,设置晨读时间,会播放轻音乐让幼儿、教师阅读故事书、绘本,通过师幼共同晨读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我们的目的就是训练孩子的主动阅读精神。因为教师教导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希望幼儿在中班、大班时能够多阅读,可以自己去搜寻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的答案。看完之后,教师会进行延伸,开始讲故事、认字、画图等”(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

(5)科学文化教育

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A幼儿园会让幼儿观察实物,学习自然科学相关概念。“例如,对于花的各个部位名称的学习,教师会拿真实的花对幼儿进行教学,并结合蒙氏教具拼图,让孩子自己去试拼”(引自2016年2月1日师1访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年龄较小的幼儿认真观察和进行简单配对,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则会添加文字配对,对于能力更强的幼儿,则会安排延伸的“纸张工作”。此外,幼儿园还会把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实践,展开相关主题活动,进行主题教学,如“年货大街”“爱心早餐工程”等。此外,结合台湾本地乡土特色文化,教师会传授幼儿家乡、大陆、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通俗易懂的人文历史知识。

(6)园本课程

在园本课程方面,A幼儿园教育结合社区文化,通过开展相关社会活动,发展幼儿社会性,提高幼儿知识水平。“比如在重阳节,我们会带孩子去安养院给爷爷奶奶唱歌、表演节目、聊天;在圣诞节,我们会带孩子出去表演,训练他们大方的个性”(引自2016年2月1日师1访谈内容)。在与社区结合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让其承担不同的工作,以促进幼儿发展。

四、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台湾蒙台梭利混龄教学运用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以供大陆幼儿园混龄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固定具体时间,开展合作性教学

交往是人的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也是如此。在台湾半蒙氏教育混龄班级,教师对于合作性教学的运用较多,混龄班中幼儿会与不同年龄的人互动,且会在蒙氏教具操作的基础上融入地方特色,开展地区主题课程,让幼儿自由交流并分享见解。

大陆幼儿园以同年龄的编班为主,缺乏混龄教学中的同伴关系,缺少与其他年龄阶段幼儿长期合作、游戏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可固定具体时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展开合作性教学。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儿童与成人或能力强于他的同伴交往是使他进入下一个发展区的最好的方法[8]。合作性教学有利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社会认知、情绪情感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举办大班与小班共同绘画活动,让不同年龄幼儿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混龄教学过程中的同伴交往为幼儿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的机会。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特点,让幼儿发挥自己的长处,使年龄较大的幼儿能够获得充实的成就感,年龄较小的幼儿加快模仿能力发展,并逐渐向年龄较大的幼儿学习更多技能,共同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创设精神环境,加强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交流

在幼儿园,纪律是幼儿园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蒙氏提到,只要准备一种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幼儿的精神与秘密便会自发地显现出来[9]。在普通幼儿园,虽然没有蒙氏教具,但创设一种安静的、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尽其所能发挥混龄教学特长,是可行的。幼儿园可以适当打破年级的限制,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联系和交流,促进其全面发展。

例如,如果幼儿尚未建立良好秩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询问其他年段秩序较好的幼儿是如何做到安静、有秩序的,然后由教师指导幼儿反思不同年龄段幼儿是如何做到安静的,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从而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秩序较差的幼儿不仅学习到了如何建立良好的秩序,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向他人学习,而秩序较好的幼儿则获得了更大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三)结合社区文化,发挥混龄特色

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其中不仅隐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以不同形式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幼儿园与社区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加强幼儿园与社区资源结合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利的。A幼儿园的特色主题活动与其所在社区文化是相联系的。A幼儿园不仅会举办与社区主题相结合的特色活动,如总铺师活动、归仁庙会、安养院义演等,并让幼儿组队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让幼儿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现今中国大陆提倡加强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各省市也不乏有特色的社区主题活动,如福建省福州拗九节、漳州开张圣王庙会等,若能将社区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园、社区以及幼儿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幼儿园要了解周围社区现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其次,研究社区资源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再次,根据资源整合制定活动计划;最后,在开展社区活动过程中,教师须根据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依其特长与兴趣分配不同任务,承担不同角色,发挥混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6.

[2]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学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3):35-38.

[3]罗维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理论界,2011,451:215.

[4][6][7]王俊恒,朱露露.蒙氏教育在中国[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2-163.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8]李贵希.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5.

[9]何航.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设计方法研究——以云南映象幼儿园设计为例[D].昆明:云南理工大学,2013.

编辑 吴婷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台湾地区
我国台湾与大陆职业教育的比较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化学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
台湾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与挑战
海峡两岸农村养老制度比较分析
骇图
补救教学模式之探究与启示
论我国民事诉讼诉前调解制度的完善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