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2页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自此,“语用”一词走入一线教师的认知。于是,在听课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案例:
【案例回放】
在教学《夹竹桃》第四小节夹竹桃的韧性后——
师:同学们,当夹竹桃的韧性在你我心中悄悄生根时,我的心头随之还产生了一个疑问。课文题为“夹竹桃”,著名的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为何洋洋洒洒在第三小节用了200来字,一口气介绍了14种夹竹桃以外的花,却只字不提夹竹桃?是浪费笔墨了吗,是离题万里了吗?
生:这是作者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写其他花来衬托夹竹桃的韧性。
看起来,教师似乎是在关注表达,可是细细体味,你会发现,课堂上教师体现“语用”的过程,其实只是一个写作知识的传授的过程,并没有结合实实在在的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感受这种对比、反衬的妙处,没有进行“言”与“意”的融合。
【课堂反思】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比比皆是,老师们架空文本,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大多以为在教学上找到一个作者在写作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一个鲜明的“点”,就叫实现语用了。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有老师教给学生“点面结合”的写作知识;在教学《理想的风筝》时,有老师教给学生“举事例”“写细节”的写作知识;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有老师教给学生写人就要抓住他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知识……不结合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给学生这样的一些写作知识,不同程度地架空文本或游离文本进行单纯的“语用”学习可能是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倡导“语用”的大背景下,实际的课堂上却是忽略文本的钻研与理解,造成言意分离的语用技术化的倾向,把“运用”与文本的感悟与理解对立起来,架空文本或游离文本进行“语言”方面的分析与训练,这可能也是老师们为突出“语用”而急于求成的表现吧。
那么,是不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不需要理解课文内容呢?不理解课文内容,靠几个写作知识的传授,是不是就能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了呢?
以前的“课标”提的是“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文”,新版“课标”没有明确提“理解”,说的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可能是为了避免“内容分析式”的窠臼,突出“语用”学习。但“课标”不提“理解”,并不是不要理解,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对课文主旨、内涵、人文因素等的理解,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及语用的结构与变化。只有一个人的思想够深邃,情感够丰富,文化够深厚,他有感而发,无论说话还是写作,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试问,哪个大作家在写作之前是想好,这篇文章我要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去表达,那篇文章我要用“环境烘托”、用“排比”的方式去写呢?不都是胸中有情感,内心有积累,才使得才情喷薄而出,写成一篇又一篇的佳作的吗?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必须以理解文本内容为基础,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文本理解中生长出来。
而且,语用学习中的理解与内容分析式的理解内涵并不一样。“语用”中的“理解”指向语言本身的理解,指向“语用知识、方法、智慧”的理解。即便是有关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体会,也是着眼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写这个内容,这个内容、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样的理解,才给学生的语用能力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课堂改进】
有位老师在教学文包诗《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做的,她先引导学生阅读,体会到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因为看到家家团圆,自己却孤家寡人;是因为想着从前和兄弟们欢聚,如今自己却形单影只;是因为自己少小离家,不觉已是两年。由此,学生体会到王维为什么会孤单、寂寞后,才深刻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这时候,老师一连运用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去填诗句:外地求学的学子闻到粽子的香味,更加思念亲人,他们会吟诵;外出打工的人们,看到圆圆的月亮,他们更加思念亲人,他们会吟诵;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他们会吟诵。学生自然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不仅仅是王维一个人的情感,也是所有离乡在外的游子共同拥有的情感。
这样的课堂,看起来似乎没有一处让学生实际使用语言文字,似乎是“不语用”的课堂,然而,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积累了古诗,储备了情感,甚至涵养了古典文化气质,以后适逢这样的情境,他能自然地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课堂深刻影响着语用主体的精神生命、思想灵魂、文化结构与变化,这就是“语用”另一个层面的“无为”之“用”。老师们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这样的“无为”之“用”,那么我们的“语用”教学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至于陷入操作层面的类似于仿写、仿说这种简单而枯燥的训练的泥沼。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想在引导学生领悟《夹竹桃》一课“反衬”的妙处时,是不是可以这样操作:
师:“无不奉陪”,那么它究竟陪了哪些花呢?哪一小节写了这些花?
生(齐):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用红色显示花名)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花名。(生齐读14种花名)
师:它们开得怎样呢?
(用红色显示第三小节中花开得美的词语: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生连读)
师:作者一口气写了14种花,却只字未提夹竹桃,那么这一小节是不是多余或偏题了呢?
生:作者写了这么多的花,就是要与夹竹桃进行对比,其他花虽然美、虽然多,但却只能花开一季,而夹竹桃却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一年三季默默奉陪。
生:这样写是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
师:那就让我们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吧。
(出示ppt,学生对比朗读:一生读第三小节中“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全体学生读第四小节中“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又长出一嘟噜”。一生读第三小节中“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全体学生读第四小节中“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又长出一嘟噜”。一生读第三小节中“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全体生读第四小节中“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又长出一嘟噜”。)
(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引读)
师:难怪作者在开头就这样写——“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出示第一小节,学生齐读)
看起来,只是比文章开头的案例多了一个朗读,然而,朗读是理解,朗读是积累,朗读更是感悟“反衬”妙处的绝佳做法。因为,“衬托”的领悟,不是通过教者分析、讲授“对比”“衬托”这一写作知识来实现,而是让学生在水到渠成的朗读中自主感悟。
有人说,说话的背后是什么?是一个人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的全部表现。那么语用呢?语用的背后是什么?我想,不只是遣词造句、语用技巧的运用,更是一个人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的体现。所谓“情动而辞发”。
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切莫让“语用”迷路,注重语用背景下的文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的“语用”能力从文本理解中生长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