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子顺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相互欣赏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文本与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和谐共振过程。语文教师应优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情感体验的特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相互欣赏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文本与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和谐共振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山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以情感教育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并能创造出一种情感交流的意境,不留痕迹,就像丝丝细雨,滋润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师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和谐统一,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如何做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理念,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创造复现场景的方式,展现文本的人文氛围
“教师的个人范例之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采用朗诵文章和文章画面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看文章的相关画面,用符合文章的声音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去感染学生。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然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学生会因情感氛围为哭断长城的孟姜女而哭泣,为以身化蝶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而惋惜,为怒沉江底的杜十娘而同情,为血染诗笺的石评梅而激愤。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意境美,更因为文中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
二、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感陶冶
多媒体语文教学是一种集信息、声音、画面于一体的教学手段,营造教材文本里面蕴含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主动走进文本,体悟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意义。如我在教学《纸船》时,是以伟大的“母爱”作为动情之点导入的,播放一个表现母爱的flash,并伴有配乐朗诵:“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盛在书包里,盛着它,沉甸甸;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充满温情的朗诵,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使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母爱与思念之中,很快就可以转入了本课的主题,并为下面的教学流程定下了坚实的情感基调。
三、语文文本朗读情感体验式,体悟文本的情感
教材文本朗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阅读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的最佳途径之一。
语文朗读学习主要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教学中教师只对教材介绍大概,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本,并写出文章感悟随笔,这样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联系相关知识。如我在上阅读拓展课时,在介绍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后,让学生重点品读具有强烈情感的段落,因此学生读《离骚》为屈大夫而哭泣,就想到忧国忧民;读《史记》为太史公而哭泣,就想到仕途坎坷;读《红楼梦》为曹雪芹而哭泣,就想到黑暗现实。
语文朗读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群体活动,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海明威在《死在午后》提出了“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的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其余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则要细细地去体味,感受和联想”。任何文章的情感精华往往只有通过切身的体悟方能得到,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去体味,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情感教育架起一座心灵的桥,对中学生的内心情感成长有重要影响,如同铁匠铺里烧得很旺的炉火熔掉了铁条上的杂质,铁质就变软了,等到它纯化了,就会对它敲打和加压,然后又用清水淬火,使它再度硬化,成就了精钢。这就如同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学生在反复情感体验中提高,体验,再提高,再体验,最终升华为自身的纯正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活动。”“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新课改氛围下的语文教育活动,应该是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更是生活的影子,因为语文本身就体现了生活的影子。语文教师需要用真诚去引导每一颗渴望求知的眼睛,让他们享受丰富的情感教育体验,从而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忠信,王文平.外国文学新编教程[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0.
[3][苏]C·索洛韦伊奇克.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M].安徽大学工办联问题研究所,1984(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