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性

2016-09-10 07:16邓向红
课外语文·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主体性课外阅读学生

邓向红

【摘要】通过几年的课外阅读实践,笔者认为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课外阅读的主体性。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九年制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厚的积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这是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和认识论的观点的。因为十三岁以前,是人的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这就说明:小学阶段的孩子吸收力快,模仿力强,记忆力好,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将会为他们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阅读的积累,一些大文豪更是喜好阅读的榜样。郭沫若五岁读四书五经,巴金、冰心等大作家小时候都会背500—600篇古文,这些积累让他们受益终生。可是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多数孩子阅读兴趣低,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寥寥无几;阅读时间少,平均每个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天不足10分钟;阅读面窄,学生阅读的大多是较为浅显的书籍,如卡通类书籍占了很大的比例等等。

一、从外部灌输到内部生成,关注其内部动力的激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这是引导其发挥课外阅读主体性的前提

“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课外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地进行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而且因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了喜欢,才能感受乐趣。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应创建一系列的课外阅读长效机制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主体性的发挥。

第一是建立“校读书月”制度。配合深圳市 “读书月”的有关活动,学校可规定每年一个月为校读书月。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给家长一封信、学校电视台等方式加强“校读书月”的宣传工作。在“校读书月”期间,邀请书商开展好书展销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开展征文比赛、课外阅读指导课比赛、讲故事、朗诵、读书笔记展览等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这些都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是班级图书阅览和学校图书阅览相结合。建立、完善班级图书角,在老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负责,尽量保证图书角的书籍能定期更新。学校、班级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随时、随手读书的好习惯,让每个班级都洋溢着浓郁的读书氛围。在师生阅读指导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共同进步,也激发了孩子愿意徜徉于书海的目的。

第三是关注阅读成就感的生成,开展各类展示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阅读展示活动,让学生尝试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学生自我得到不断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继续阅读。

二、从文本到人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阅读观,是引导学生发挥阅读主体性的关键

首先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阅读观,尊重学生的个性。

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因此我们要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指导中,老师们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需求、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作用。

其次,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在阅读活动中,创设民主环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鼓励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通过班级读书会,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评论书中的人物或事件等,从而达到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目的。

三、从必要的引导要求逐渐过渡到有序的自主自能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这是学生发挥课外阅读主体性的最终目的

(一)优化课外阅读指导过程,对阅读做好必要的引导要求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很多,有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交流课,读书笔记指导课等,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的要求开始要尽量具体些。其次,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年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定课外阅读的序列即就学校现有的藏书和学生的实际,对各年段列出推荐阅读书目,并对不同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具体要求。通过必要的指导,先给学生适当的课外阅读任务,如布置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努力做到形式多样,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方式)去阅读某篇或某本书。

(二)从盲目随意的阅读逐渐过渡到科学有效的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应包括:在课外阅读中能主动地,有选择地去阅读,并在阅读中对阅读材料加以鉴别,以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盲目随意的阅读变成了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一方面,学生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另一方面,学生会从有益的读物中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

学生阅读的自控力大大增强。即学生对阅读过程的调控,如当目及不良读物时能自觉抵触;当遇到阅读困难时能合理选择方法自行解决,不轻易放弃阅读等。此外,选择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可以采用摘抄,列提纲,写读后感等。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有利于学生运用课外阅读成果,确保了阅读的效果。

诚然,由于生源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层面的不尽相同,导致家庭在阅读指导上不能同步,给我们的阅读指导带来一定困难;加之每个学生是丰富的个体,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受互联网、媒体、宣传等社会环境的影响,阅读也随之发生着不可忽视的变化。我们教育者所要求的课外阅读,或者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的书籍,孩子未必感兴趣,或者根本就不感兴趣,这给我们课标要求的阅读构成了一个矛盾;学生课内阅读的掌握与课外阅读的深度、广度怎样结成高度的正相关,也值得我们深思;学校各学科之间如何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更大的合力,更好地推进课外阅读的开展等等问题都将引起我们的思索和研究。但我们相信,长此以往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最终会达到目的地或靠近目的地的。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主体性课外阅读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学生写话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