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实际发生到关注实际获得

2016-09-10 07:22刘飞张龙
中国教师 2016年19期
关键词:芳草地每节课课业

刘飞 张龙

一种教育诞生于一种文化之中,芳草地国际学校60年的发展历程滋养了芳草文化,也正是这茵茵荣融的芳草文化孕育了今天的“芳草教育”。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地处芳草地,以地命名,承载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渴求。学校以“荣·融”文化为精神内核,以“易知易行、和而不同”为基本理念,以“国际化、规范化、信息化、集团化”为外显特征,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为育人目标,努力让芳草教育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的典范、中国国际教育的品牌。

芳草课程基于教育方针、基于核心素养、基于国际化特色,运用忠实、整合、拓展、创生策略,以“道德、语言、数学、科技与创新、健康、艺术”为基础学科领域,以“我爱芳草地、可爱的故乡、美丽的中国、多彩的世界、我想去那里、唯一的地球”为探索研究主题,整体构建芳草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芳草课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特别是健康身心素养、友好交往素养、自主学习素养、信息素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基于核心育人目标的芳草课程

1.“一个目标”为核心

芳草地国际学校在梳理自身办学历史、办学特点、优势与挑战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理论和国际理解教育思想,进行多层次调研,在原来的“培养世界小公民、友谊小使者”的目标基础上,明确把“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作为育人目标,并进行如下解读:热爱中国,关爱世界;自信乐群,充满活力;会学善用,充满好奇。

2.“一个主题”为引领

梳理、展示学校的课程成果,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芳草课程在区域内扩大影响力,芳草地国际学校学术部一直以“集团化背景下芳草课程实施有效性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以“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为引领,每个月进一个校区,结合校区实际及课程特色进行有的放矢的推进。一年中,学术部联合集团各个部门,多次召开了大型研讨会。主题包括“教育改革‘更多获得感’—走进芳草地国际学校”“构建具有生长力的课堂,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促师生共同成长”“重拾历史文化记忆,探索跨学科综合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建设”等

全校教师广泛参与研讨会,并达成如下共识:由10%到100%—由表象到本质—源于生活、基于学科、回归生活—通过学科,学会学习;通过学科,获得更好地生活;由课程到课堂课业—知行课堂(每节课都是带班育人课、每节课都是思维发展课,每节课都是语言训练课;思维、表达、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能力、方法);由非常态到常态—有观点、能自圆其说、有典型案例支撑。

二、芳草课程的两种走向

1.分科教学与学科整合的关系

分科课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二是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人才的培养;三是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整合课程,意在整合各学科知识,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与分化,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把握学科其本质,又要兼顾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六大领域是以学科本质为主导,而六大主题则是以学科整合为基点。

2.从校本课程到本校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本校课程强调具体化,注重实践,追求情境化、特殊化,将一般的课程规定层层具体化,具体体现国家精神与地方课程要求,最终化为学校层面具体的课程产品,并置身于师生教与学互动的第一现场,体现出学校有效处理国家、地方课程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与行动方式,反映出学校对学校以外各级课程要求的执行、调试与创生。

芳草地国际学校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主要思路,将所有的课程变为本校课程。每个班级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课程,每个教师都可能会主动开发课程。

三、课程、课堂、课业的关系

芳草课程是整体建构,“以育人目标为核心,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基本思路,借鉴和吸取国际公认的IB课程中的PYP课程先进理念,整体构建体现‘中西融合’‘科学与人文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结’的国际化芳草课程体系”。

以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为核心,以“道德、语言、数学、科技与创新、健康、艺术”为基础学科领域,在此基础上,基于学校特色,整合已有课程研究成果,确定地球探索研究主题,共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我爱芳草地”“可爱的故乡”“美丽的中国”“多彩的世界”“我想去那里”“唯一的地球”。

用“课程设计”指导“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的形成,必须贯彻到各个学科中,方能让课程思想落地。学校在六大领域学科进行了“学科课程纲要”“领域标准”“学科知识树”的设计,统一了教师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增强目标性和实施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知行课堂的研究。

用评价推动执行课堂研究,新出台的评价表贯彻着芳草课程的“课堂基本观点”:聚焦学思知行,基于四个清晰,提升学科素养,实现个性发展。提出了每一门学科,每一个课堂都应践行的三个标准:每节课都是带班育人课,每节课都是语言发展课,每节课都是思维训练课。三个“每节课”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全部的教学实践中,思维、表达、实践,更是将常态课堂教学直指向学科本质和育人。

课堂的改变决定课业的改变。课程建设、课堂研究,促进了课业的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业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巩固并拓展知识”成为大家的共识。

如何让课改形式下的作业落地生根,让学生真正获得?芳草地国际学校就课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础性作业重基础、少而精,学校管理统一,保证底线,拓展性作业重综合、巧而活。管理粗、放,师生细创。形成“课程—课堂—课业”工作一条龙。学校努力用课程的理念武装全体任课教师,坚持“用理念引领”“用育人目标引领”,用“典型课例引领”的原则,研究课堂教学,提出建设知行课堂,进行课业研究,形成课程实施“一条龙”,保证了课程思想的硬着陆。

四、芳草课程的建构策略

1.忠实策略

忠实于国家课程。课程内容结构严谨;课程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较强;课程内容的呈现和排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2.整合策略

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生活世界的多样性是我校实施整合策略的基本依据。整合策略指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为人生奠基;指向还原学生生活世界,把与人的交往、与自然的接触、融入社会等,同样作为学习的内容,丰富学习生活;指向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

3.拓展策略

着眼于学生发展、学科发展,重在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重在学科本质、精神的理解,同时努力实现社会资源教学化,为学生发展、学科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4.创生策略

穿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实践中,凸显依托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特点: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实践学习相结合;虚拟班级与行政班级相结合;教师、学生、家长及其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发学习资源,结成学习共同体;教与学的时间、空间、课程、主题等具有高度互动性、可选择性。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构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基于育人目标的课程建设”“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中国立场、国际视野”……五年来,芳草地国际学校举办了几十场市区级课程研讨会,多项成果被评为市区教育教学成果奖。芳草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为“芳草教育”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草绿缛而年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芳草师生愿继续做一棵棵安静的小草,以其自信自励、坚韧包容、开放大气,在首都教育的舞台上展示着基础教育者的风采,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描绘“芳草碧连天”的美景。

(作者系:1.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

2.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芳草地每节课课业
我会跳绳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青青芳草地
游乐园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业训练模式研究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60—70年代:北京芳草地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等
能否拓一片“文学芳草地”